•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严嵩与张居正的区别是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8 08:06:26 8次浏览

关于问题严嵩与张居正的区别是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翻开历史书】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其实乍一看严嵩和张居正没啥本质区别,例如:都是权臣、都是在大明朝一言九鼎,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贪污工作张居正也没少干、任人唯亲的事这两位都没少干、这两个人都没有得到善终等等。

可是这两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却截然不同:严嵩是一无是处的奸臣、权臣而已;张居正却号称是大明朝第一首辅、大明朝第一能臣,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张居正为大明朝延寿的话,大明朝早就一命呜呼了。

其实看一个大臣到底是:能臣还是奸臣、到底对社会有没有用,不要看他说了什么、也不要看他做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带来了什么。

举个最简单直接的例子:海瑞是一个清官、是一个好官,然而却是一个没啥大用处的官。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海瑞这个人是用来敬仰和膜拜的、是用来当做榜样使用的;可是实际使用价值却没有多少。海瑞说到底是太在乎流程的正义性了,而不会带来任何的实际收益。

一个人要看其出发点是不是正确、是不是对社会有益处,而不是看其过程的正义性。当然这是在古代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才产生的问题,现代社会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法制社会里面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再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要想干成一件事,用规定和制度去办往往不会成功,可是请客吃饭外加送礼就会事半功倍的。

我们要看的不是有没有送礼、有没有请客吃饭的问题,我们要看的是到底办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只要这件事是好事、是对社会有益处的事,其实请客吃饭和送点礼也无所谓,起码事情是办了一件好事。

我们一起来分析两个问题:一是,严嵩和张居正到底干了点什么呢?二是,严嵩和张居正的本质区别又在哪里呢?

严嵩干的是大家都在干的事,张居正干了一件大家都不敢干的事情

严嵩其实没啥好说的了,历史上这样的人物特别多。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只有自己手上的权力,谁要是威胁到他们享受人生、享受权力,严嵩一定会和谁血战到底的。

严嵩小时候是一个标准的“神童”: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时,严嵩终于完成父亲的心愿,当上了官了。

大家不要忘了,著名的范进先生一直到 50 多岁才中举的,而且还激动地疯狂了,由此可见严嵩读书是多么的厉害了。

不过严嵩的起步虽然很早,可是也不算太顺利,一直都在基层干活没有进入权力核心机构——内阁。大明朝大家都知道:内阁才是核心权力系统,内阁首辅相当于半个皇帝了。

1536 年这一年是严嵩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严嵩已经 56 岁了。在这一年里严嵩进京朝觐考察,因为表现优秀被嘉靖帝留下,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正部级管理干部)。这样一来严嵩就成了朝廷的高级干部了,不过还是没有进入权力核心内阁。

1542 年内阁首辅夏言因为性格问题:顶撞嘉庆外加坚持原则,被革职闲住了。此时已经 60 多岁的严嵩加少保、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达到了权力巅峰。

我们一起来看看:严嵩达到权力巅峰以后都干了点什么呢?

第一条:迎合,不顾一切地迎合嘉靖的喜好

嘉靖帝大家都知道的,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炼丹、吃丹、幻想着飞身和长生不老。严嵩对于嘉靖帝的这个爱好可谓是积极迎合,例如:帮助嘉靖修各种道观、写清辞(主要是严世蕃代笔)等等。

举个例子:嘉靖帝赏给了严嵩一顶特殊的帽子——香叶冠,这玩意应该是修仙的必备品了。嘉靖同时也赏给了别的大臣,可是人家只是敷衍一下嘉靖而已。可是严嵩连上朝都带着这个玩意,可谓是迎合到了极致。

总之一句话,严嵩迎合嘉靖到了极点,具体可参照和珅对于乾隆的表现。其实我认为迎合也没有问题毕竟大家都要生活,领导还是很重要的。最关键的是:严嵩在权力的使用方面出了问题。

第二条:大肆陷害忠良,铲除异己、打击报复,严重破坏官场生态

奸臣严嵩怂恿嘉靖皇帝罢黜夏言(当时首辅)。夏言被免职后,奸臣严嵩本着斩草除根的态度继续整夏言的黑材料,终因嘉靖皇帝的一时糊涂导致夏言被处死。被奸臣严嵩陷害过或借他人之手报复过的官员不计其数,比较出名的有:曾铣(兵部侍郎)、 仇鸾(甘肃军区司令)、大明第一硬汉杨继胜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等等。

奸臣严嵩为了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本着非我族内其心必异的态度,残害的官员不计其数。

第三条:大肆买官卖官、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以及各种交易

奸臣严嵩本着赚钱第一的态度从事为当官事业,对其权力的使用肆意妄为,加上嘉靖皇帝的疏忽大意,导致整个大明官场变成了奸臣严嵩谋取利益的平台。

严嵩本人私生活极不检点,在明知自己年老体弱不适合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仍然娶多房侍妾,严重不顾别人的幸福生活。

对严嵩行为进行概括的话就是:拿着公家的权力干着自己的事情,权力在其手上就是一个工具而已。享受人生以及赚钱、打击异己才是生活的真谛。

一个人想得到权力是正常的,可是最重要的是看其得到权力后干了什么,他是拿着权力恣意妄为还是拿着权力干着对国、对民有意义的事情。

再来简单的说一下张居正干了点什么:

其实张居正在过程上与严嵩没有本质区别。张居正也贪污、张居正也打击异己、张居正也霸权,甚至连万历皇帝的权都被张居正给霸走了。

张居正也是会享受生活的,例如:出门坐的轿子据说用几十个人抬着,里面还有厕所;当然老婆也没有少娶等等。

看似一样,但是本质却不一样。按照现在的流行语言来说的话就是:张居正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为国为民的初心。张居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最高理想:富国强兵、利民而已。

张居正干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改革,史称“万历中兴”。张居正的改革主要涉及到了三个方面:

一是,对所有的官员进行绩效考核:考成法。说白了就是:用考核的手段来进行吏治整顿。

二是,张居正在对待边患问题上进行两手准备:不断地加强边境的防御和军事设施的建设;另外就是进行有效的谈判。这就方法就是典型的谈、打两手都要来,军事和外交一起运作。张居正当首辅的二十多年里面,边境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基本稳定。

三是,一条鞭法。他开始丈量天下的土地,核查出豪强们隐瞒 的土地。主要目的很简单:找出瞒报的税收来增加国家的收入,他这叫做:劫富济贫法。

张居正的这些措施极大的增强了大明朝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可谓是实实在在地办了一件好事情。不过最终因为权力的分配问题以及对待万历的态度问题,张居正在死了以后被万历彻底地清算了一把。

看了这两位的工作内容大家有什么感受呢?我想说的是,严嵩干什么事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张居正干的有些事是为了这个国家。

我们用最简单的语言分析一下:严嵩和张居正的本质区别吧:

其实这两位的本质区别只有一条:出发点不同而已,也就是初心不一样以及有没有坚持初心的问题。

社会上有很多人,他们一开始想着也是为国为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在经历各种挫折、失败以及飞黄腾达以后,他们变了、他们失去了自我。他们也许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也许变成了权力的奴隶。

这样的人其实对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用处不大,他们掌握了资源以后、掌握了权力以后往往只干一件事情:不顾一切地保住到手的权力和财富,然后扫除一切威胁他们权力的人、最后想着是如何永远的把权力保持下去。这样的人爬得越高对国家伤害越大。

严嵩就是这样的人,他发奋读书、小心做官、积极迎合嘉靖帝,核心目的只有一个:爬上权力的巅峰。可是到了权力的巅峰以后严嵩就迷失了自我,也许他以前是一个好官、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人,也是想着为国为民做点事情的。

可是严嵩最后变了、他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忘记了自己为官的目的,变成了权力的奴隶、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甚至是冷血的权力机器而已。

我们反观一下张居正就会发现,前面的路他和严嵩是一样的。张居正也是为了权力、也是有了权力以后开始享受人生、也是毫不犹豫地铲除异己的。

可是张居正把这些事情干完以后、到达权力巅峰以后,他与严嵩最大的区别就是:张居正没有忘记来时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忘记初心;张居正得到权力的目的不单单是享受人生和保住权力;张居正还干活、还没有忘记自己那颗为国为民的初心。

以上就是严嵩和张居正的本质区别:严嵩是得到权力以后开始迷失自我,成为了权力的奴隶;张居正得到权力以后开始改革、开始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进行不懈的努力。

最后我想说,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是得到权力过程的区别,因为一个法制不健全的社会里,不用手段、不去迎合是不行的。好人与坏人、权臣和能臣最大的区别就是:看他得到权力以后,用这个权力去干了什么——是一味地为自己谋财、谋利还是为了这个国家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2】、来自网友【坐古谈今】的最佳回答:

严嵩和张居正的区别根本在于:严嵩被主流定位为奸臣,张居正被定位为能臣。总体上说,二人有如下区别。

(1)严嵩是在嘉靖皇帝掌握全局情况下,在满足皇帝需求下的一种“注定变化”,他本质上是代嘉靖受过。

《明史》中,严嵩和胡惟庸等列入《奸臣》录。其入阁廿载,首辅达十五载。然而,从严嵩倒台开始到明亡,严嵩一直被当做奸臣对待。因此,恐怕也就没人说《明史》黑明朝了。可以说,

严嵩的恶证主要是: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 。

其实,这些指控只要是干事儿的权高位重者都可以被指责。就以“窃弄威柄”为例。在明朝,没有后宫专权、没有外戚专政、没有权臣当道(张居正应该是最近似的)、没有宦官专权(皇帝消灭宦官都非常容易),也就是说,皇权“无时无刻”不再掌握着朝堂的一举一动。对于这一点,明朝人对此其实非常清楚:

王世贞《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嘉靖)晚年虽不御殿,而批决顾问,日无停晷;故虽深居渊默,而张弛操纵,威柄不移。

李维桢(1547-1626,编纂过《穆宗实录》礼部尚书):斋居数十年,图廽天下于掌上,中外俨然如临 。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通过这点我们可知,

嘉靖朝的各种问题的根结不再臣而在于君。

嘉靖做皇帝期间,从北边的蒙古、到南边的交趾、东南的倭寇齐发,各种问题频发,许多都是自身问题导致。而严嵩在许多问题上都不同意嘉靖的做法,例如对“禁海”问题。

倭寇问题从元朝就有,但为什么嘉靖时期突然严重化了?嘉靖难辞其咎。

那么,在这样的皇帝下做首辅能怎样?只能是满足嘉靖前提下去做官。你说贪腐?徐阶比他贪的并不少;比如害人,徐阶陷害高拱、胡宗宪等人也不比严嵩仁慈且厚道;比如谄媚嘉靖写青词,问题的关键是哪位大臣不写呀。写得好就是谄媚吗?

皇帝是不在乎你贪的,在乎的是贪的时候你给皇帝留多少、干了多少事儿、闯没闯祸等。因此,

我对严嵩的态度就是:能臣一位,奸臣一个。

(2)张居正则是在万历弱小下,在满足社会变革需求下的“功高震主”,他本质上是“皇权无情”的表现。

相对来说,张居正评价就很容易了:孤儿寡母下,拜朱棣、朱瞻基等祖先所创立的内阁制和厂卫制度,以及朱元璋所确立的“儒家治国”的方略,张居正只能与太监冯保合作为万历“勤奋”打工。

但因为能力强、有魄力,工作成绩非常优秀。因此,严嵩有的那些问题他其实也有。但因为任职首辅十年、病逝也早(57 岁可不大),所以,相对问题就轻了许多。人们的评价就相对客观,例如王锡爵就在万历清算张居正时表示反对。

王锡爵就认为人已经死了,有多大的矛盾、多大的恨呀,该放下了。

又给次辅余有丁写信,希望不要“墙倒众人推”,应该实事求是地去评价张居正,并警告一些人“以势交者必以势败”——不要人家受宠的时候就讨好,倒台了就破鼓万人锤。太不厚道。

由此可见,在当时、后世人们对张居正还是有一定同情的。

《明史》给予张居正的评价我觉得比较贴切: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