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我爸去世,堂姐拿一千帛金,婶婶去世,我家姊妹六个该出多少?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泰山木 32140178】的最佳回答:
现在的人情一是越来越重,人情一重就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严重的要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正常交往。俗话说,人情大似债,头顶锅儿卖。别人请了别人都拿的一百元,你偏只拿五十元,也会觉得脸上无光。因而即使是踮着脚做人,自已不吃不喝,咬着牙巴骨也要把人情赶了。我认为人情来往就要把握一个平衡,10 年前父亲去世收到的 1000 元帛金,现在婶母去世回帛金应该是 1200-1800 元这个档次最好。而这个送与收之差,权当人民币贬值、利息和回赠百分点要稍高三个因素。
而往下不同子女的结婚生子考学乔迁之类的礼金,也要有个平衡,这个平衡有份数平衡,有金额数量平衡,金额也要考虑不同年代币值。我认为不同子女数量指定一个长或次为唯一接受礼金的办法很好。两个家庭人情来往还是简单不重复为好,多了不只是经济承担能力,还有精力和心理的承担能力。
看账来回,这是我们泰安老家的一个俗语。近亲邻朋有事,先打开自己历年来的红白杂事礼簿,对方曾上礼,无论被不被邀请,都要在当年的数目按不同年代上加个 20-60%,对方无上礼,不通知装糊涂,对方通知也只能勉强接受按最低标准随礼,关系突然由冷发展为热或有其他需求的不包括在其内。
礼尚往来能聚集一部分人情世故关系,同样不同的关注点和观念也带来很多副作用或者矛盾。譬如自己有事从不来,对方有事毫不客气的邀请,吃对方酒就是吃的钱。还有次数上的不对等,金额数目的不对等,红白事场上的言语行为冲撞,让本来的亲密无间转化为不相往来,都是把成好事变坏事的。
【2】、来自网友【秦东亭】的最佳回答:
不知道你说的所谓帛金是什么?如果是叔叔去世,你随礼的礼金,就理解了。
不知道你们那的风俗是怎样的,我们这里无论红白事,只要是已婚兄弟姐妹,都是每人一份礼。
举个例子说,我父亲兄弟三个,我父亲只有一个孩子,二叔两个孩子,三叔三个孩子。前年二叔去世了,我和三叔家的三个孩子每人随礼一千。我家老人去世了,二叔和三叔家的孩子也是每人随礼一千。只要是结婚成家的孩子,每人都是一千。
反过来说,结婚时,三叔家的三个孩子比我们结婚都晚,我们这些已经结婚的哥哥姐姐,也是每人给随礼一千。二叔家的孩子结婚时,我也是随礼一千。都是自己一家人,如果计较起来就没意思了。
有很多人喜欢斤斤计较,认为自己孩子多吃亏,其实反过来想想,别人老人去世你几个孩子每人出一份,你几个孩子结婚,生娃,压岁钱,他家一个孩子要给你出几份的。既然人情往来就不要计较那么多,都这么锱铢必较怕吃亏,何必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