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明朝有一种“朝天女”,世袭官职,享尽荣华,为何却闻者色变?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20:27:37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明朝有一种“朝天女”,世袭官职,享尽荣华,为何却闻者色变?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明月此时】的最佳回答:

世袭官职也好,荣华富贵也罢,如果代价是用家人的性命去换,那是多么的恐怖和可悲?更可悲的是这一切美好和“朝天女”本人压根不沾边。

宣德十年(1435 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驾崩。按照惯例朱瞻基的生母诚孝昭皇后张氏和他的妻子孙皇后开始在后宫张罗着为他挑选“朝天女”。

此时后宫的气氛十分压抑,许多人恨不得化身“透明人”,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千万别被选中,千万别被选中······

也不知道是不是祈祷产生了某种效果,还是后宫产生了某种交易,张氏和孙皇后忙碌了一阵子之后发现“朝天女”人数不够,于是她们就在宫里宣布“有没有人自愿报名成为‘朝天女’,待遇从优!”

这时候有一个从未和明宣宗见过面的宫女前来报名,几乎没有通过任何审核,这个宫女就顺利地成为了“朝天女”。

不久之后,这名宫女老家的县令就来到了宫女的家中,县令先是亲自给宫女家中题写了“朝天女户”的匾额,随后又通知宫女的哥哥被册封为五品锦衣卫千户世袭罔替。

宫女的哥哥收到这些封赏之后,顿时泪如雨下。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妹妹用命换来的,从今以后和妹妹是天人永隔。

那么这个宫女到底做了什么事,能让老家的哥哥一下子就发达了呢?

原来,这名宫女叫做焦氏,在焦氏报名“朝天女”的同时,主动把哥哥的性命籍贯报给了朝廷,目的是在自己走后能给家人带来福荫。

当然,按照明朝的制度“朝天女”本身就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报名之后,焦氏先是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用餐沐浴,换上华丽的衣服,随即悬梁自尽为明宣宗殉了葬。

临走前焦氏的脑海中肯定没有明宣宗的身影,毕竟二人从未谋面,想的更多的是生命中的这些年和家人的不算美好的回忆。

焦氏本就是穷苦人家出生,自幼又失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兄妹两人,可谓是受尽了白眼、尝尽了人间的心酸。

为了改变现状焦氏才鼓足勇气和家人告别,进宫做了宫女。无奈进宫之后五六年也没有缘分得见“天颜”,于是只能在深宫之中默默无闻。

明宣宗驾崩对焦氏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她明知结局是死,也要抓住这个机会,即使很多人都闻之色变、避之不及。

焦氏死后被封为淑妃,谥号庄静,配享明宣宗太庙,也算求仁得仁,但是代价太过惨痛。

含辛茹苦的母亲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女之痛,自幼一起长大的哥哥要承受一辈的亏欠和思念,更可悲的是,亲人连到皇陵祭奠的资格都没有。

即使母亲常年在村头的树下等待归家的女儿,等到的也只能是春去秋来,花开花落。

如此残忍的收获,试想有几个人愿意享受,但是除了自愿的之外,那些被迫的又该向谁诉说,而如此残忍的制度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就已经存在。

“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如张凤、李衡、赵福、张壁、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谓之‘太祖朝天户’。历成祖、仁、宣二宗皆然。”—《明史·后妃转》

那么朱元璋本是穷苦出身,本就受尽了人间的疾苦,怎么就会定下如此残忍的制度呢?这还要从一本书说起,就是这本书刺激了朱元璋的自私的欲望,当自私掩盖了理智,“朝天女”的制度也就出现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 年),朱元璋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元史》,本意是从元朝的兴衰中寻找治国的经验,但读到蒙古弘吉剌部的强盛时,心态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弘吉剌部盛产美女,蒙古勇士都以能娶到弘吉剌部的美女为荣。成吉思汗的母亲是弘吉剌部,元朝 18 位皇后也是弘吉剌部,于是朱元璋对弘吉剌部的美女也产生了向往。

不久之后,年仅 14 岁的翁妃就被选入了后宫,原因就是翁妃出身于弘吉剌部。

翁妃进宫六年之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元璋病重的时候就曾问过翁妃:“能久侍朕乎?”

当时的翁妃以为朱元璋只是病重需要安慰,害怕没人照顾他才随口这么一说,于是果断地应承下来。

谁料想朱元璋的真实意图竟然是在他死后让翁妃去殉葬,当翁妃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君无戏言,翁妃也不敢欺君,最终成为了明朝的第一代“朝天女”。

据记载,朱元璋去世后殉葬者高达 38 人,可见私心有多么的恐怖和残忍!

第一代“朝天女”殉葬后,她们的家属都受到了优待,世袭官职、荣华富贵作为补偿都给了“朝天女户”,即使“靖难之役”叔侄之间争的你死我活,对“朝天女户”的优待依然没有改变。

甚至给“朝天女”增添了忠贞、痴情等一系列概念,但是依然掩盖不了背后的残酷和血腥!

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历经“土木堡之变”,见到了妻子钱皇后和后宫宫女对他的关心,才彻底扭转了他的观念。

朱祁镇临终前立下遗旨: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子孙勿复为之。

总结:“朝天女”自愿也好,被迫也罢,都是封建王朝时期自私的产物,所谓的世袭官职、荣华富贵,建立在失去亲人的前提下,又何止是闻之色变!

【2】、来自网友【学史知今】的最佳回答:

其实,这是明朝最让人不齿的污点,也是一项非常残忍的荣誉,虽然“朝天女户”世袭官职,享尽荣华富贵,但这都是用其家族年轻女性生命换来的,里面充斥了血腥与残忍。

而建立这种“朝天女”制度的,正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公元 1398 年,70 岁的朱元璋病重,尽管太医全力救治,群臣也高呼“万岁”,但朱元璋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可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自己还没享受够,朱元璋非常不甘心,再加上自小过惯了穷日子,朱元璋也害怕自己死后,失去眼前的荣华富贵。

这时候,朱元璋突然看到在身边伺候自己的翁妃,翁妃年轻貌美,刚刚 21 岁,是自己最中意的妃子,朱元璋感叹,如果翁妃能永远伺候自己就好了。

可朱元璋也知道,自己已经油尽灯枯,而且还比翁妃年长近 50 岁,这明显是无法实现的愿望。不过,在朱元璋看来,就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办不到的。

于是,朱元璋就问了翁妃一句:“能久侍朕乎?”翁妃听后心中一惊,连忙表示愿意永远侍奉朱元璋,并且还表示这是自己莫大的荣耀。

其实,翁妃和朱元璋根本就没在一个频道上,翁妃以为朱元璋问这句话,是一个将死的老人随口感叹一句,而翁妃如果回答不愿意,那不就相当于说朱元璋要死了吗?

翁妃知道,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永远,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所以她自然拣好听的话说,向朱元璋表起了忠心。

不过,朱元璋问这句话的意思,却没有那么简单,他知道翁妃的回答一定是愿意,因为翁妃根本不敢说不愿意。

而朱元璋就等着翁妃说这句话呢,随后朱元璋就顺着翁妃的话说,既然你愿意永远服侍我,那等我死后你就给我殉葬吧!这样我们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朱元璋的话犹如晴天霹雳,翁妃听后心里拔凉拔凉的,但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朱元璋,更不敢申辩什么,只能在忐忑与惊惧中,继续小心翼翼的伺候朱元璋。

可以说,直到此时的翁妃,依旧心存侥幸,如果朱元璋只是随口说说呢?身为后宫嫔妃,翁妃自然知道,自秦汉以后几乎没有活人殉葬的情况发生了,朱元璋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事实证明,朱元璋真的敢。很快,朱元璋就下旨恢复了自秦汉以来就废除了的殉葬制度,并且专门点名要求了,曾给自己侍过寝的 40 多名嫔妃,在自己死后一同陪葬明孝陵。

在这 40 多名嫔妃名单中,自然有第一个就被朱元璋选中的翁妃,翁妃等人听后瞬间吓得昏死过去,很明显朱元璋没跟她们开玩笑,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但翁妃等人根本不敢哭出来,也不敢表露出任何不快,因为如果让朱元璋察觉出异样,或许没等朱元璋死,她们就得先死了。

此时的翁妃等人,只能不断祈祷朱元璋多活一段时间,这样也相当于给她们续命了,然而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公元 1398 年 6 月 24 日,朱元璋病逝,翁妃等人终于绷不住了,她们的哭声震天动地,没有丝毫装假和做作的成分,因为她们是真的伤心与绝望,她们是在为自己而哭。

很快,这些即将为朱元璋陪葬嫔妃的死期就到了,那一天天没亮,翁妃等嫔妃就被宫女太监叫了起来,随后就帮她们沐浴更衣,毕竟是要为先皇殉葬的人,得干干净净的走,没人敢马虎。

而在此之前,翁妃等嫔妃已经把能想的招都想了,该求的人也都求过了,但没有丝毫自用,毕竟这是朱元璋生前的旨意,作为之前的皇太孙,也是现任皇帝,朱允炆不可能违抗朱元璋。

翁妃等嫔妃吃了一顿毫无胃口的“断头饭”后,就被宫女太监带入一个偏殿之中,里面摆好了 40 多个小凳子,每个小凳子上面对应一个用于自尽的白绫。

所有准备殉葬的嫔妃,不管是已经吓傻了的,还是试图逃跑的,都被太监驾着站在了小凳子上,等把白绫套到嫔妃头上后,太监就把嫔妃脚下的小凳子踹倒。

这些嫔妃挣扎了一会儿,也就没了气息,随后宫女和太监就按照这些嫔妃生前的品级,装殓到不同的棺椁中,最终等到朱元璋出殡时,一起跟朱元璋封入地宫之中。

虽然,这些嫔妃大多都是被迫自尽的,但明朝官方则宣称她们是自愿追随先皇而去,而且为了“表彰”她们的“壮举”,朝廷还会对其进行特别奖励。

朝廷除了在给这些嫔妃火速提拔,提高位份的同时,也会让她们的家人世袭官职,永享皇恩,在《明史·后妃传》中是这样描述的:

“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若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自锦衣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人进千百户,带俸世袭,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宣二宗亦皆用殉。景帝以郕王薨,犹用其制,盖当时王府皆然。至英宗遗诏,始罢之。”

很显然,“朝天女”和“朝天女户”是明朝时期出现的特有词汇,所谓“朝天女”就是在皇帝死后,为皇帝殉葬的女子,而“朝天女户”则是为皇帝殉葬女子的家属。

原本,活人殉葬制度,自秦汉以来就已经消失了,可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却又让这项制度死灰复燃了,后来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才彻底把这项残忍的制度废除。

由于给皇帝殉葬的“朝天女”大多数都是没有生育过子女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只要给皇帝生下一儿半女就安全了,但实际上在明朝时期并不是这样的。

因为从明朝朱元璋开始,安排嫔妃殉葬,并不是出于政治目的的考量,而是朱元璋等明朝皇帝为了一己私欲,想让人永远服侍自己才制定的规矩,这与汉武帝“立子杀母”是有本质区别的。

比如,在公元 1425 年,明仁宗朱高炽病逝后,他的宠妃恭肃贵妃郭氏虽然曾生下 3 个皇子,可依旧成了“朝天女”,不得不为朱高炽殉葬。

纵观明朝历史,绝对不需要殉葬的后宫女人是皇后,而且皇后不但不需要殉葬,还很可能参与安排哪些嫔妃当“朝天女”,也就是说皇后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嫔妃们的生杀大权。

综上所述,“朝天女”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好听,但根本没有人愿意当“朝天女”,毕竟谁都不想死,而且“朝天女户”虽然名义上是世袭官职,但真正能世袭下去的又有几个?

在封建社会,君主一个不高兴就可以剥夺了权臣的性命,甚至连“免死金牌”都不好使,更何况“朝天女户”的官职并不大,也没什么影响力。

据记载,“朝天女户”获得的官职并不高,在“朝天女”死后,她的父亲或者兄长会获赐锦衣卫百户、千户,对应着正六品、正五品,并且后人可以世袭。

初看起来,后人相当于有了“铁饭碗”,但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在封建社会哪有什么“铁饭碗”,别说“铁饭碗”就连“金饭碗”都随时可能被砸了,总体来看这种世袭一般不超过三代就会被剥夺。

所以说,在明朝时期,人们一听到“朝天女”就非常害怕,因为这其中代表着血腥与残忍,这也是朱元璋被后人诟病的地方之一。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对朱元璋设立“朝天女”制度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谢谢大家!

文/学史知今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