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越南人口近亿,国土却仅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为何还有大米出口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静夜史】的最佳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越南表示:产量高怪我咯?
作为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越南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度。虽说“热带地区无强国”,但地处热带的越南战斗力却相当强悍;虽说热带地区土壤贫瘠,但越南却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尤其是水稻生产。
今天的越南,虽然水稻种植面积远远不及我国和印度,但越南却是的水稻产量却出奇地高,2018 年达到 4425 万吨,排名世界五,仅次于我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
而因为越南人口只有 9460 万人(2018 年),因此人均水稻产量接近 500 公斤,所以越南有足够的水稻用于出口,今天的越南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水稻出口国,仅次于印度,平均出口量高达 600 万吨。
今日的越南国土面积只有 32.96 万平方公里,对应人口来看越南完全是一个人口大国,那么为何这样的人口大国还有大量的稻米出口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自然条件优越
雨热同期的优越条件,是越南水稻产量较高的根本原因。
相比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南纬度更低,平均气温更高,水稻可以实现一年三熟。这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土地,越南水稻可以比一年一熟的东北和一年两熟的长江流域产量至少高出 1/3。
今日的越南,自 937 年独立以来,在近千年的扩张中,牢牢占据着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面积较大的冲积平原为越南提供了面积较大的优良水稻产地,今日的越南水稻种植面积超过 700 万公顷。
因为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因此越南自古以来人口稠密。虽然大量的人口拉低了水稻的人均产量,但对于水稻种植这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而言,人口多反而能极大促进水稻产量的增长。
虽然今天的越南境内除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外,境内分布着大量山脉,国土上山地广布。但由于人口密集,一方面农民可以将稻田开辟到海拔更高的位置,推行梯田农业;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口也为土壤的改良提供了可能。
自然条件下热带地区由于养分流失严重,土壤呈强酸性的砖红色,即砖红壤。而经过人类的不断改造,形成了灰色的肥沃水稻土。由于越南自古人口稠密,土壤改造的历史悠久,因此越南境内水稻土面积广布,这为水稻的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2、政策倾力支持
今日的越南,对我国而言可以说是有样学样,不仅国旗比较相似,连发展路线也是照葫芦画瓢。
在上世纪 80 年代,在我国开始了恢宏壮丽的改革开放后,越南也于 1986 年开始了“革新开放”政策。
和我国改革开放前先解放农村生产力一样,越南在确立了革新开放政策后,也对农村生产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水稻产量随之水涨船高。
由于越南政府除了提高水利设施水平外,还为农户提供相当优厚的扶持,比如对每个农户提供最高 5000 万越盾的贷款等,这极大地提升了越南水稻生产抵御天灾的能力,确保了越南水稻产量的连年增长。
另外,由于越南开放了水稻交易市场,这使得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的越南农民更倾向于生产更多水稻提高家庭收入,于是水稻产量连年增长。
2015 年,越南政府开始推广“大农田”水稻生产模式,即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实施农田连片拼作,并由企业提供资金、化肥、种苗和技术,农民将收获的稻谷销售给企业,由企业统一加工、存储和悄售。此模式尽可能集中土地资源,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使水稻产量再度提升。
3、先进技术引入
越南水稻产量的连年增长,很大程度上的得益于优质水稻的引入。
虽然宋元时期我国曾引入产量较高的占城稻,提升了我国南方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但现代越南的水稻大部分都来自于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
上世纪 90 年代之前,越南经历了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以及中越边境战争后,越南水稻生产长期难以发展。而当 1991 年苏联解体后,失去靠山的越南不得不北上我国求和,随即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
而后越南开始和我国展开了多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农业。1992 年开始,越南从我国引入杂交水稻技术。相比于传统水稻,杂交水稻生育期短,复种指数高,能够极大提升水稻产量。于是随着杂交水稻的不断推广,越南水稻的单产量不断提高。
不仅如此,越南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引入上还做到了与时俱进,这使得水稻产量能够长期保持稳定。2002 年,为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感谢,越南授予他“当代神农
”
的勋章。可以说,我国杂交水稻技术,是越南水稻得以不断提升并大量出口的重要原因。
不过,由于越南水稻基本一年三熟,所以生产期较短的越南水稻在品质和口感上远远不及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北等地出产的稻米。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2】、来自网友【史海浮沉一月明】的最佳回答:
根据 2018 年的数据,越南人口数量大约是 9649 万,而当年的大米产量接近 3000 万吨,平均算下来的话,每个越南人居然一年有 300 多公斤的大米食用。
据估计,每个人一年都吃大米的话,大概需要 150 公斤,而且现在越南的经济不是过去的样子了,百姓也不可能一年都在吃大米,所以实际大米的消耗量会更少。这样一来,这里的大米自然就需要出口了,而且应该是相当一部分会被出口。
那我们国家去年是个什么情况呢?我国是大米产量最高的国家,去年产量预估是 1.4 亿吨多点。这么多大米,看上去吓人,其实我们的国土面积要比越南大,种植面积也大得多,所以实际上产量不算高。而我国去年的人口,算起来怎么着也有 14 个亿。也就是说,我国的大米平均下来每人其实只能分到 100 公斤的大米。所以越南这个大米的产量,确实是够高。
难么这么小的地方,却产量这么高,越南人怎么做到的?
一年多熟
越南位于炎热的南方地区,常年高温,所以这里的庄稼长势很好,如果要抢种大米的话,一年能收三次!而我国种植大米最厉害的地方,是在辽宁一带,但是这里气温偏低,虽然有黑土地,怎奈那里一年中温暖的时间有限,只能种一季。所以,东北大米好吃,但是产量有限。这么一比较,越南是我们三倍的产量,难怪那么小的地方,会产出这么多的大米。
降水充沛
这里虽然气温高,但是因为在海滨,所以气候相对温润,降水充沛,实在没水,还能就近挖渠。所以这里的大米无需担心缺水,在加上温暖的气温,长势喜人,想不高产都难。
品种优良
不管是什么作物,品种是很关键的,而越南以前的产量不高,在引入我国的杂交稻之后,这才实现了产量的激增。所以,越南今天能出口大量的大米,实在应该感谢我们国家的支持。
地理位置好
越南所处的地方,正是河流的交汇之地,经过多年的冲击,形成了三角洲地带。这里每一次涨水,都能带来厚厚的淤泥,而这些泥土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最适合作物的生长。我们知道,种植庄稼之前,很多时候都要先沤肥,然后埋入土里。但是越南这里却基本不需要,原本土壤里面就富含营养,如果来一次潮水,又会带来大量腐烂好的淤泥。营养多,所以产量巨大。
供应的人口较少
比较只有不到一亿的人口,所以即便是总产量没有我们多,但是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的大米却很多,所以人家有足够的粮食用来出口。
相对安定
越南在动乱的时期,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购入粮食,但是现在好了,基本没什么动乱,各地百姓都能安心种田。只要人民安定了,那守着这样肥沃的土地,自然就容易得到巨量的粮食,如果哪天再次动乱,说不定还要从外面购买,毕竟国土面积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