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人是怎么评价唐帝国的军队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烟郭说历史】的最佳回答:
当时阿拉伯帝国与唐军连翻交战后发现,自己 15 万兵愣是啃不动 2 万唐军,而且唐军摆出的古怪阵型让他们吃尽苦头!
想要了解这场东西两大帝国的大战,就必须先了解战前的形势。
战前形势
阿拉伯帝国一直有吞并唐朝的想法,甚至一度放出狠话,谁率先攻进大唐,就任命谁做那里的最高长官。
于是,阿拉伯帝国在东方的大将都沸腾了,其后不断向大唐边境进攻,双方围绕中亚河中地区展开争夺,因为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但阿拉伯帝国数次进攻大唐边境,不是被唐军伙同胡人军队打败,就是单独被归附唐朝的突骑施汗国打败。
由此,大唐对阿拉伯产生震慑作用,迫使其不得不暂时放弃东扩计划。
到了唐玄宗后期时,高仙芝攻灭西域石国,但石国王子侥幸逃脱,跑到大食(阿拉伯帝国)请求派兵助其复国。
阿拉伯帝国一听,觉得进攻唐朝的机会来了!
因为高仙芝动不动就把别人灭国,引发西域昭武九姓诸国不满,此时正好联合攻下唐朝安西四镇。
怛罗斯大战
高仙芝收到大食(阿拉伯帝国)将要突袭安西四镇的情报后,不仅不去加固防御工事,反而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要先发制人,于是统率 2 万唐军加上拔汗那人、葛逻禄人作为胡人盟军向大食国进发。
正当大食国派驻东方的总督艾布·穆斯林还正在调兵遣将,准备突袭唐朝安西四镇时,他就收到一个令他惊讶不已的消息——高仙芝率领唐军已突入阿拉伯帝国境内!
于是赶紧调兵迎战,双方在中亚怛罗斯城相遇。
可正当两军对阵时,大食军队发现对面的唐军摆出了一种奇怪的阵型。
这是经过高仙芝改良后的“锋矢阵”!
唐军野战常用的锋矢阵是轻装步兵位于阵列最前端,以陌刀或马槊开路,逼退敌人冲上来的骑兵。
等敌骑退却,藏身于轻步兵背后的骑兵再突然冲出,予敌迎头一击,同时,位于最后列的弓弩手持续仰射,射住阵脚,阻击后续的敌兵,直到前方的骑步兵协同作战完全击溃对方。
高仙芝的安西军对锋矢阵的改进在于,他使得步兵与骑兵真正实现了同步进退,无缝衔接。想必战场上的大食士兵已经发现了,唐军的步兵居然是骑马或坐车(马车)来的!
这样做可以将骑兵超强的机动性与步兵陌刀阵压迫感十足的威力性几近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并使之发挥到了极致。
于是,曾经横扫亚欧非大陆的大食军队出现了退却的现象!
但人家毕竟是一群有共同信仰的人,很快重新组织再向唐军发起数次进攻。
一边是人数众多,不畏死亡,另一边是人数有限,但威猛沉着,战法精良,双方谁也无法彻底击溃对方。
战场形势就这样陷入僵持对峙阶段!
直到第五天,发生了一件神秘的事,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一支大食军队突然出现在唐军营地后方,突然发起袭击,毫无准备的唐军顷刻间陷入混乱,随即崩溃。
混乱中,跟随唐军出战的藩属国葛逻禄人见势不妙,马上临阵倒戈,跟着大食士兵一同追杀处于混乱中的唐军。
同时,唐军的另一个友军拔汗那人也临阵倒戈,把唐军的退路全部封死了。
很明显,这是要围歼唐军!
高仙芝原本想整军再战,但在属下李嗣业劝说下很快冷静下来,当场下令强行突围,往安西都护府方向撤退。
说时迟那时快,李嗣业当场抓起一根大棒冲向路口敌军,这位猛人当场干掉十几个敌人,打开路口。
唐军于是聚拢败兵,且战且退,直到安全退入大唐国境。
而大食方面也没有派兵继续追击,这场战争最终以阿拉伯帝国胜出而结束。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战
实际上东西方史书对这一战描述不多,也没有做过什么有价值的评价,但我们从战后的形势可以分析出来。
因为大食国战后以实际行动来表达了自己对大唐帝国军队的评价!
真相就发生在唐军被突袭的那个时候!
唐军是有警戒的,为什么还会被突袭,很明显是负责外围警戒的葛逻禄人背叛了大唐。
作为一个小小的藩属国,背叛唐朝,事后必定遭到清算,他们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所以,一定是有人给撑腰,并给了足够诱惑的好处,葛逻禄人才敢背叛唐朝。
战后中亚的格局变化就印证了这一点!
按理说,你都把唐军打败了,应该趁机挥师东进,一举攻下唐朝西域四镇,才合理。
但阿拉伯帝国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就此止步,甚至主动放弃了在中亚包括怛罗斯在内的一些领土。
而这些被阿拉伯帝国放弃的领土,被葛逻禄人接管了,这是好处之一!
其次,战后的葛逻禄人从此在中亚两河流域附近大肆扩展,仅仅 15 年就成为了中亚霸主,这是好处之二。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阿拉伯帝国在战场上策反了葛逻禄人,让他们故意在唐军营地后方让出一条路,让大食军队突袭唐军。
而给出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大食退出中亚,让葛逻禄人接管并默许他们扩张。
二是,如果唐军秋后算账,有大食军队撑腰。
这样一来,葛逻禄人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巨大诱惑之下,直接背叛唐军,导致唐军大败。
基于这样一个逻辑,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大食国这么做的动机。
从以上一系列举动导致的最终格局来看,葛逻禄人成了中亚霸主,该国位于唐朝和大食中间。
这是大食国一手促成的,他们为什么要在大食与唐朝之间扶持一个国家出来?
很明显,从地图上看,葛逻禄人夹在大唐与大食之间,起到一个战略缓冲区的作用,此举可以避免唐朝和大食边境直接相连接时,双方爆发冲突,防止唐军一举攻入大食境内。
这应该就是大食国的算盘!
所以,真相是这样的:
大食国在几天的交战中,深刻认识到了唐军的强大,15 万大军被 2 万唐军打成了对峙局,而且还只是唐军边境驻军。
何况,连两万唐军都无法歼灭,最后还让人成功逃走!
如果唐军几十万精锐出兵来攻,那还有的玩吗?
之前想要吞并大唐的计划,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所以,大食为了防止唐朝派重兵报复,也为了以后大家相安无事,策反葛逻禄人并将其扶持成中亚大国,充当大唐与大食之间的屏障。
并于第二年派出使臣来大唐求和,双方从此之后井水不犯河水,保持友好交往。
史书上,双方都没有使用过多笔墨去描述这一战,如果一定要说评价,那么从阿拉伯战后的种种表现,可以得出这样的评价。
2 万唐军虽然因盟友背叛而战败了,但大唐精锐部队的战斗力给阿拉伯帝国军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慑,以至于改变了原本要东扩的既定国策。
这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的评价!
【2】、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阿拉伯人没有什么系统的评价,因为恒罗斯之战其实并不大,对双方来说都算不了什么。
当时阿拉伯人和大唐都在向外扩充,争夺的重点是中亚。
结果双方在恒罗斯打了一战,今天看来并不不算大。
唐军实际作战部队也不过 3 万人,其中 2 万人是唐军,另有 1 万是助战的番军。另外还有 3 万番军是负责后勤的,总兵力大概是六七万人。不过,实际作战部队不多。
阿拉伯军队兵力至今还有争论,但一般部队总数至少超过 10 万,西方一说是接近 20 万。但阿拉伯实际作战部队也没有这么多,大概是一半,也就是 5 到 10 万。
就兵力对比来看,唐军其实只有 2 万多人,而阿拉伯军队至少有 5 万,其中至少三四万是阿拉伯人。
其实,当时阿拉伯人的力量很强,纵横中东、印度北部和中亚,集中 10 万大军根本是小意思。更别说,中亚很多国家本来就是他的藩属国。
虽然唐军也有 1 万多番军支持,但不可靠。
所以,实力上,阿拉伯人明显占优。
结果就是,首先高仙芝唐军 2 万多配合番军 1 万多人,约三万多大军,长驱直入 700 公里,围攻恒罗斯城。
阿拉伯守军赛义德·本·侯梅德部有 1 万人,坚守城市,等到齐亚德·本·萨利赫的援军主力赶到。
此时阿拉伯军队数量远远超过唐军,兵力有一倍的优势,开始内外夹击,同唐军决战。
唐军也是身经百战的,步兵给予阿拉伯人猛烈打击。
双方激战 5 日,唐军毕竟数量少,开始占下风,支持不住。
这个关键时候,同唐军协同作战的番军葛逻禄部见势不妙,突然倒戈。
这导致唐军作战体系崩溃,大败。
高仙芝率部逃走,最终只剩下几千人,损失了接近 2 万兵力。其中一部分战死,一部分被俘。
此战阿拉伯人获胜,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之后阿拉伯人和唐军没有冲突,大体保持均衡。
这主要是,当时阿拉伯人内部有严重问题,教派斗争严重,实力派互相厮杀。恒罗斯之战的阿拉伯大将齐亚德·本·萨利赫,也被政敌杀死。
同时,阿拉伯人西线还有埃及、拜占庭等很多敌人,根本顾不过来。
加上唐军此次虽败,不过损失一二万人而已,对于大唐帝国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所以阿拉伯人根本没有趁势东进,仍然维持之前的地盘,大唐也是一样。
至于大唐来说,这次失败算不了什么,重整旗鼓再战就是了。大唐打突厥,也是胜少负多,最终还是打赢了。
事实上,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753 年)进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还。”可见,大唐西域的实力早已恢复。
关键在于,大唐随后和阿拉伯人一样,出现了内乱,也就是安史之乱。首都长安都被叛军攻破,国家实力急速衰退,无力再去管中亚的事情,直接放弃了西域。
另外,阿拉伯人和大唐还有共同的敌人,就是刚刚崛起的吐蕃。
所以无论是唐代历史,还是阿拉伯历史,对于恒罗斯战役都一笔带过。
今天西方史学家也认为,这不过是两大国边境的一次普通的军事冲突而已,对历史没有什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