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股票分红后再买入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许多人喜欢分红后再买入?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道破天际】的最佳回答:
上市公司在发布分红公告的时候,会发布具体分红方案,比如每股派多少现金分红,并且的派息日为哪天,除息为哪天,很多投资者看到这个消息后,不愿意在分红前的买入,即使也很看好也要等到分红后再考虑买入,为什么会出现这类情况,难道的上市公司的分红给我们不好吗,并且我们还可以获得一笔现金分红,
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讲解这个问题,重点涉及到分红制度和股市的上涨的预期和兑现的问题。
分红制度
很多投资者你愿意在分红之前买入股票最担心的就是分红后国家要按照税收规定,收取个人所得税,所以我们下面重点的分析下分红的制度下,投资者的获得分红收益的问题,当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为正的时候,很多上市公司原因拿出净利润中的一部分来进行分红,一般都是在年报公布后,在公布财报的时候之后,部分上市公司也会公告分红情况,比如每 10 股派 5 元这类的消息,之后会公布股权登记日和除息派息日,一般除息日和派息日为同一天,而股权登记日为除息派息的前一个交易日。
为什么要确定股权登记日,主要原因是个股在开盘的时候大量账号在进行股票的交易,很难确定哪些人为该股的分红对象,所以在确定股权登记日后,以当收盘后为准,
隔天派息和除息日再按照股权登记股东名册进行分红,相对于的现金分红的转到我们的证券账号中了,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按照这种说明在分红之前甚至在股权登记日收盘之前买入的都可以获得现金分红,相当于透投资者获得一笔额外的收益,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派息日也是除息日,除息到底是啥意思呢,下面我们我们给大家列举一个案例:
比如一位投资者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之前买入了一只股票,比如买了 100 股,该日的收盘后价格为 10 元,并且该股是每 10 股派 5 元现金(含税),相当于每股可以分 0.5 元,而买入 100 股的该投资者获得 50 元的现金分红,但是除息日股票的当日的波动基准价格不在是 10 元,而是 9.5 元,每股价格下调 0.5 元,
此时的投资者的持股市值为 950 元,而上个交易日市值为 1000 元,相当于市值减少 50 元,减少的 50 元以现金分红给了投资者,这就是股票的除息制度,相当于投资者账号的总资金并未发生变化,其实这也没什么。
但分红所得的现金需要缴纳税收,按照国家目前的关于股票分红缴纳税收的制度是,持股超过 1 年,可以免收红利税;持股 1 个月到 1 年,按照为 10%征收;持股 1 个月以内的,按照 20%征收,由于红利税特殊也鼓励投资者进行股票市场的投资,目前减半征收,所以造成持股在一个月内也是 10%
,所以上市公司的一般也会在公告上说明含税的现金分红,并且也发布扣税后的现金分红,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比如上图案例是每 10 股派 3.5 元现金,3.5*0.9=3.15 元,扣税后所得就是 3.15 元,所以持股在一年之内都是按照 10%征收,超过 1 年才免征,并且的持股的时间的并不是自己实际的持股的时间,而在在股权登记日后起算,除息派息日为第一天,
如果在这一年之内卖出股票后,会让我们开户券商收取,在你卖出股票的时候进行扣税结算。这就造成了我们分红后账号的总资金并未发生改变,卖出股票还要扣除税费,这可能对于中长线的投资者持股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投资者不构成影响。
但是市场大多数投资者为短线投资者,所以这部分人不愿意在分红前买入该股的股票,甚至很多短线投资者还会选择卖出股票,看好的投资者也会等到分红后买入,这样的自己不获得分红,自然也无需缴纳税费了。
预期兑现后股价下跌
一般坚持高分红的公司业绩一般较为优秀,市场也好提前挖掘的业绩的较好的个股进行炒作或者操作,那这时候的很多个股会出现明显的上涨的,但年报公布后或者确定分红后,该预期已经兑现,特别是在年报公布时间之前和之后的几个交易后,很
多的资金觉得该股的预期已经完成,接下来股市大概率会出现下跌的情况,所谓“利好兑现”这是这种情况,所以很多投资者在分红之前也不愿意买入股票。
再次很多股票还存在业绩不及预期的情况,原本市场的通过预期该股业绩会出现 100%的增长,但是业绩公布后却是 50%,明显的不及预期,虽然不及预期但是公司的业绩仍旧增长,净利润可观也会出现分红的情况,在这之前很多投资者是不愿意买入的,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大概率要回落。
很多投资者会得到业绩预期兑现后或者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回落后,可能该股的基本面仍旧较好后期可能还会出现业绩增长的情况,所以很多等待分红后再考虑买入,大部分个股也出现明显的下跌企稳了,并且的风险也得到了释放,再次很多短线投资者不愿意缴纳的情况下,在分红之前大量的卖出也会造成短期股价出现回落的情况,
没有的短线的资金的砸盘的情况,很多资金也更愿意选择介入,预期后期的业绩情况,如果仔细投资者可以研究的茅台,每次分红的前后估计都会出现一波回调,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上图 18 年和 19 年分红左右估计都出现了短暂的回调,大部分资金都是出于这类问题的考虑,而分红后的选择买相对股价位置更为合理。
总结
我们通过两个分析了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在分红之前买入股票,而是选择在分红买入,主要是很多短线投资者认为分红后需要扣税,再次分红之前都是业绩的年报的业绩的披露期,很多股票预期已经走完会出现预期兑现股价回落的情况,甚至还会存在业绩不及预期的情况,很多投资者会自分红之前卖出股票,
短期股价可能出现回落的情况,而分红后股价下跌的后,风险释放后,看好的投资者可以继续考虑介入,并且一些分红比例较高的个股,公司业绩一般较好,后期长期稳定上涨的概率较大。
感觉写的好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2】、来自网友【琅琊榜首张大仙】的最佳回答:
分红表明意思上是利好消息,因此,容易受到散户的关注。
但是本质上,在 A 股市场里的分红其实是有“目的性”的,并且主力、散户都想利用这个目的性来“占个便宜”。所以,一旦出现了分红,投资者就会非常关注这只个股,那么也就会引发许许多多的可能性。
下面我们就具体根据股票分红,来详细说明你的问题。
A 股的分红方式有哪些,具体如何表现?
目前来看,A 股的分红方式有有三种,分别为送股、转股、现金的派送。
其中,XR 表示已除权,XD 表示股票已除息,DR 表示已除权除息,而你看到的“转”就是不用纳税,看到“送”、“派”就是要纳税。
而这些分红也可能以一种组合的方式出现,
比如下图中的 10 转 6 派 1 元。
但是,无论哪一种分红,其实以第一个数字游戏,因为股东的自身利益和权重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最终会因为除权等方式进行折算,从而造成“补差”。
举个例子:
我们经常看到有上市公司发布分红的预告,显示“每 x 送 x 股,每 x 派 x 元”,其中送就是送股票,而派就是派钱。
如果一直个股的股价是 20 元,你拥有 1000 股,那么你的市值其实是 20 元 x1000 股=20000 元。
这个时候公司公布 10 送 10,那么意味着你拥有 1000 股,就可以获得 1000 股,分红后实际股本为 2000 股。
但是考虑到需要除权,股价就会进行“腰斩”,20 元的股价变为了 10 元,你的实际市值依然是 2000 股 x10 元=20000 元。
而当我们看到了所谓的派钱,其实就是上市公司直接发钱到你的账号,但是是需要缴税的哦。如果持股不到一个月就卖出,红利 20%要交税;
持股超过 1 个月,不到 1 年卖出红利 10%交税;
持股一年以上,免卖出税。
分红前买入和分红后买入更有什么好处呢?
对于分红前买入还是分红后买入,其实都有一定的占比,最重要的是每一个投资者对于分红认知的角度不同,分析不同,所以采取了不同的操作策略。
第一,分红前买入的!
分红前基本都是认定分红是一个重大利好,可以刺激股价上涨。
分红的好处有很多:
-
可以扩充股本,巩固大股东的股权位置,让市场的流动性更强;
-
可以优化相关指标,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
-
分红可以降低股价,吸引投资者介入;
-
分红能够给予长期持有的投资者更多的收益,也能够带来滚雪球的回报。
-
稳定的高分红率代表公司有实际支付的能力,真金白银说明业绩相对可靠。
因为分红的方案会有一个预告期和一个落实期,分配方案出台的时候,许多个股股价可能因为消息面的利好而上涨,而到了股权分配等级和落实的周期,许多投资者认为会有一个利好落地变为利空的局面。
所以,有那么一部分人,是把分红当成一种重大利好来看的,那么,看到了利好的消息预告,自然会选择提前买入布局,想要享受利好落地之前的股价上涨收益。
第二,分红后买入的。
分红后买入的基本是图一个“便宜”,甚至是图一个填权的走势。
1、对于贪图便宜的投资者认为,分红后往往会出现利好落地,股价会进行下跌,而分红之前买入,其实还是要缴纳一定的税费,分红实质的收益并不高。
所以,在分红后买入,可能会以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多的筹码,以及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入。
就好比,如果一只个股 10 送 10,股价除权日从 20 元变为了 10 元,那么当前期涨幅较大,如今利好落地,很有可能 10 元的股价会跌至 9 元,8 元,甚至更低。这个时候买入,就可以比分红前买入获得更多的筹码,更低的价格。
2、许多人为什么分红后买入呢?因为他们想要做一波填权的行情。
因为对于有一些优质的个股来说,分红之后的除权价格往往是短期的,优秀的上市公司为了能够给价值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福利,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分红带来的利益,则会走出一波填权的行情。
因此,许多投资者认为,分红后买入,往往可以根据填权走势获得不错的收益,自然纷纷选择分红后买入。
如何分辨分红的利好和利空呢?
但是,在股市里分红往往具有两面性,表面上可能是利好,背地里可能是利空。甚至同一个分红的政策,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个股,以及不同的情况下,出现的利空和利好效果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必须擦亮眼睛,去分辨分红到底能够给我们带来收益,还是主力的套路?
第一种,我们需要结合前期的走势去分辨。
如果一只个股在分红前就已经拉出了非常高的位置,处于历史高位,并且股价非常高,那么这个时候出现了高转送的分红模式,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就是吸引散户接盘。
道理很简单,像下图中的个股那样。前期已经有了两波大级别的涨幅空间,并且股价处于阶段性的历史高位,而且 60~70 元的股价散户也根本不敢买。
于是通过高转送的分红方式,将 60~70 元的股价除权到了 10~15 元,吸引散户接盘,而主力机构择慢慢出货,导致了股价跌跌不休。
大家还认为会填权,其实这样的个股基本面又差,高转送又过猛,前期涨幅又过大导致透支了未来的空间,自然是利空,而不是利好。
第二种,我们需要从趋势和相对位置去判断。
1、如果是处于一个底部区域的位置进行分红,并且基本面很好,估值很低,那么未来填权的可能性就较高。
2、如果是处于历史高位的位置进行分红,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假利好”,是诱多;
3、如果一轮趋势是向上的,那么这个时候分红往往会有填权可能性,是利好;
4、但是如果个股的趋势是向下的,那么这个时候基本分红是为了利好刺激,也可能变为利空;
所以,我们必须从个股的相对位置、估值、以及趋势去判断分红有没有利好,还是假利好,真利空。一般基本面好的,但是处于底部区域的个股,出现了分红,基本都是走填权路线去的,或者是给予主力更多时间和空间吸取筹码 ,为了以后的填权行情做准备的。
第三种,长期有分红的,并且属于成长股的个股,分红往往带来的是巨大收益,真利好。
数据显示,长期年化利润在 10%的以上复合增长的企业,加上现金分红多,很容易出牛股,并且特别受到长线资金的喜欢。
因为通过成长股的长期向上走势,以及分红的红利,可以给予长线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回报收益,这是一个复利的效果。
举个例子:10 年前买了 50 万格力电器,到现在能赢利多少?
10 年前的格力电器股价是在 3 元左右的区域里,如果以 50 万的资金买入,可以获得 16.5 万股左右。
如果以 58 元的价格计算,现在的收益将达到 16.5×58-16.5×3=907.5 万元!!
还没完!!!
如果算上分红呢?
格力 10 年里出现了许多次的配股,多次分红,多次送股。
就好比格力电器在 2009 年 6 月 3 日的时候,出现了一次每 10 股增 5 股的配股,也就是说 16.5 万股变为 24.75 万股;
而在 2010 年的 7 月 13 日,格力又再一次 10 送 5,那么之前的 42.75 万股就会变为 46.125 万股;
在 2015 年 7 月 3 日的时候,格力再次 10 增 10,那么 40 万股的总数就会变为 92.25 万股。
那么,以 92.25 万股,在以 58 元的股价来计算,实际长期获得的利润可以达到 5000 多万元!如果再加上期间的分红,并且买入继续投资,这个雪球将滚得更大。
所以,毫无疑问的是对于那些优质的成长股来说,高分红是一个重要的参考、选股指标,并且给予投资者的收益会带来几何倍的增长,这是属于实实在在的利好!
结论:
综上,可见!
分红是股市里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它可以被主力机构用来作为“诱多和诱空”的“工具”。也可以给成长股,优质个股带来巨大的收益。
并且分红前后买入的原因其实还是各有不同的。有的是冲着利好预期去的,有的是冲着填权行情去的。
但是无论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如果做的是投资,懂得分辨机会和风险,那分红就是偏利好的。可如果做的是投机,想要利用分红来炒作和跟风的,那很有可能就会掉入主力的陷阱,成为接盘侠了。
最后的关键还是看你的投资认知够不够格!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如果你觉得这篇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点赞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