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20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1 17:15:35 4次浏览

关于问题20 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 3 万湘军?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自由海浪阿伟】的最佳回答:

这个要从 1862 年清同治元年说起,当年春夏之交,在湘军创始人曾国藩的遥控指挥下,曾国荃、彭玉麟分别率领湘军陆军和水师,抵达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分别入驻南京雨花台和护城河,组成了铁桶一般的包围圈。

安庆失守后,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就预感,湘军可能将会顺着长江一路南下,直逼天京。只不过,他万万没有料到,湘军的攻势会如此迅猛,居然只用了大半年时间就扫清外围,兵临城下。

在此之前,清军绿营在天京城外驻扎了两支劲旅,就是著名的是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虽然很讨厌,却没有对太平天国造成致命的影响。太平军没有耗费什么功夫,就两次攻破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然而,曾国荃和彭玉麟的湘军就不同了。与绿营相比,湘军战斗力更强,武器装备更好,又特别擅长围城战,每到一地都必须深沟高垒,严密布防,接下来才考虑作战的事宜,被称为“铁桶阵”。湘军的铁桶阵让太平军吃够了苦头,很是忌惮。

所以,洪秀全清楚地意识到了湘军的威胁,其与江南,江北大营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于是就下令忠王李秀成回师天京,以解湘军对都城的威胁。同时,洪秀全为了显示事态的紧急,居然一天之内给李秀成下了 3 道诏令。

忠王李秀成乃是太平天国后期比较杰出的军事将领,堪称太平天国的“顶梁柱”。清 1860 年,李秀成在英王陈玉成等人的配合下,率精兵一举攻破江南大营,随即挥师东进,杀进清朝的财赋重地浙江和江苏,占领大片土地,并先后攻克重镇杭州和苏州。在攻占苏州后,李秀成在苏州修建忠王府,驻扎于此。

当时,收到洪秀全的 3 道诏令后,李秀成并没有立即出行,而是召集将领进行分析,他们一致认为,湘军虽是初来乍到,但攻势凶猛,所以太平军不能与他们硬碰硬,当以坚守为上。可等湘军战成疲惫之师后,再与湘军决战,必能一举解除包围。随后,李秀成将与将领们商议的结果奏报给洪秀全。洪秀全闻讯,勃然大怒,马上下诏,将李秀成骂得狗血淋头:“三诏追救京城,何不启队发行?尔意欲何为?尔身受重任,尔知朕法否?若不遵诏,国法难容!仰莫仕暌专催起马,启奏朕知!”洪秀全下令李秀成即刻回师天京解围。

这对李秀成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被洪秀全这番话吓出了一身冷汗。洪秀全很信任他,向来是温言淳淳,推心置腹,从来没有使用如此严厉的口吻。李秀成再次召集将领开会,商定了救援计划,最终决定十三王一起行动,发兵救援天京。

十三王分别是忠王李秀成、慕王谭绍光、孝王胡鼎文、航王唐正才、相王陈藩武、听王陈炳文、纳王郜永宽、补王莫仕暌、堵王黄文金、襄王刘官芳、首王范汝增、来王陆顺德、奉王古隆贤。这就是太平天国历史里赫赫有名的“十三王救天京”。其实,除了十三王,还有驻扎金华的侍王李世贤,驻扎常州的护王陈坤书也率部参与了救援行动。严格地说来,应该是“十五王救天京”。

于是当年 8 月,十三王率领二十多万太平军离开苏州,星夜兼程奔向天京。一个月后,二十多万太平军将曾国荃的湘军重重包围在雨花台,包围线长达五六十里。曾国荃全军只有 3 万多人,不久前又染上了一场瘟疫,许多官兵都染病在身,战斗力大幅度下降。面对咄咄逼人的太平军,曾国藩身在安庆,却“忧之废寝食,飞檄令撤围”,以至于“心已用烂,胆已惊碎”。

虽然当时太平军也受到了瘟疫的影响,但是,为了尽快解除湘军的包围,李秀成率领太平军一边克服瘟疫带来的影响,一边不分昼夜边拼命攻打。

这可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战役。双方在雨花台展开多次你死我活的残酷厮杀。从人数上来看,太平军占据绝对优势,可是,湘军挖掘修筑的两层壕沟和堡垒,异常坚固。湘军装备的洋枪洋炮,发挥了极大的威力。因此,尽管从当年的 10 月 13 日到 11 月 26 日,在这四十多天内,太平军组织策划了四次全面进攻,但都没有彻底消灭湘军。湘军甚至还能在 10 月 27 日组织 3 支敢死队,对太平军进行突然袭击,让太平军伤亡惨重。

太平军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在 11 月 13 日。在李秀成的亲自指挥下,太平军将湘军壕沟炸出了两道缺口,随后进行了冲锋。就在太平军快要攻占壕沟,胜利在望时,天公不作美,天空突然下了一场暴雨。太平军的枪炮被雨水打湿,全部哑火。战斗无法继续,李秀成只好率军愤恨无比的退出了战场。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变,转眼已到了冬天,天气逐渐寒冷。而太平军从苏州出发时,还是盛夏时节,没有携带冬天的衣服装备。他们身上单薄的夏衣,显然无法抗拒严冬的袭击。同时,太平军虽然有几十万部队,却几乎都是陆军,没有水师,所以无法像湘军那样通过水路运送粮草弹药,全靠陆地转运,供不应求。经过一个多月的消耗后,太平军的粮草弹药都出现了匮乏的现象。

此时,还有一个坏消息是,在浙江的左宗棠和在江苏的李鸿章,分别派军队前来袭扰李秀成的大本营。所以李秀成非常清楚,如果自己的军队不及时撤出战场,将有可能被湘军再次反包围,说不定还会全军覆没。因此,11 月 26 日,李秀成在率部对湘军进行最后一次攻击后,以攻为守,全部撤离战场。

就这样,曾国荃凭借 3 万湘军,阴差阳错地打赢了持续 46 天的雨花台之战,让太平天国十五王和数十万太平军无功而返。想起来真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难道,这就是太平天国的命运吗?

在那以后,太平军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救援之战,只能任由曾国荃包围着天京,直至 1864 年 6 月湘军攻陷天京。

【2】、来自网友【陶短房】的最佳回答:

您所说的应该是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清同治元年、公元 1862 年)湘军曾国荃部进抵雨花台后,太平军十五王号称 20 万人围攻 45 天未能取胜的雨花台战役。

这场战役从战役本身看是平局,太平军并没有输,但在战略上是败仗,这我们放在后面说。

战役上太平军未能取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兵力和装备的优势并不突出,许多方面其实是劣势。

太平军号称 20 万,但按照其“二千五作一万”的统计习惯,实际兵力只有约 6 万,且缺乏后续(天京城里能出动的兵力都出动了,太平军中李秀成等部要留一大半主力守苏福省,李世贤部后方远在浙东,溧阳的小基地近乎涸泽而渔,黄文金、古隆贤、刘官芳等皖南、浙东北太平军地盘不巩固,几乎是无后方作战,),而湘军抵达前线的是先锋精锐(其实一开始才一万六千人),战役期间增援部队从水路源源补充,45 天战罢双方都伤亡惨重,但太平军兵力折损,湘军却越打越多(战役开始时一万六对六万,结束时差不多三万对四五万)。

太平军虽然在江浙上海缴获和购买了大量洋枪和部分炮火,但枪多炮少,且枪支型号庞杂,质量低劣参差,使用的弹药多为土造,“有硝无磺”,射程、穿透力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反观湘军洋枪虽少但都是制式装备,洋炮充足且质量高,战役期间又从水路补充了许多火炮和弹药,高下自判。

第二,湘军反客为主,太平军失去地利。

湘军攻下庐州后利用皖江空虚和太平军水路薄弱,孤军深入,守卫雨花台要塞的太平天国将领对王洪春元(洪秀全族侄)麻痹大意,湘军只死 3 人就攻下当年江南大营 7 年攻不下的雨花台,此后自三汊、上新河至雨花台水陆联营,已成不拔之势,太平天国在上游丧失、水师不济的情况下,单靠陆军已反主为客,明智的战法应如忠王李秀成的建议,深沟高垒,坐待湘军在清朝皇室逼迫下仰攻南京坚城,待主客易势头再战,但洪秀全 12 道金牌逼迫诸王回援,正中湘军下怀。事实上雨花台战后湘军攻城屡屡失利,正应李秀成预测,但那时太平军元气大伤,已无法抓住战机了。

第三,太平军条块分割,指挥后勤体系紊乱。

太平军城外 15 王分属几个系统(李秀成、听王陈炳文、来王陆顺德、纳王郜永宽、孝王胡鼎文属忠王,侍王李世贤、首王范汝增属侍王,堵王黄文金、襄王刘官芳、奉王古隆贤原本是陈玉成或韦俊旧部,航王唐正才是水师,补王莫仕暌、相王陈潘武是天京守将),彼此间除李秀成、李世贤关系和睦外四分五裂,龃龉不断,缺乏协调和统一指挥。更要命的是各部都分头解决后勤问题,不仅饱饿不均,而且缓不应急,战役过程中几次遇到已接近得手,却突然或弹药不足或粮食不够而无法继续突击的窘境。反观湘军,因为占据了秦淮河口,依托长江-秦淮河补给线,补给源源不断,曾氏兄弟多次称许负责这段后勤线维护、战役结束后不久精力耗尽而死的幼弟曾贞干(曾国葆)是雨花台之役不败的最大功臣,是很有见地的。

当然,如前述,雨花台之役太平军只是不胜,战役本身是平手,但湘军抢占地利,如果死守秦淮河口-雨花台水陆一线,太平军会很吃力,不过太平军也依然可以让各路援兵暂回,改用持久战和湘军周旋,毕竟清廷急于攻城而曾国藩原本就不赞成弟弟冒险,一旦攻城不克,太平军主力在外犹在,战略主动权就可能再次转移。

但洪秀全随后强令李秀成渡江“进北攻南”,把十多万精锐主力白白损耗在赤地千里的淮南和江水暴涨的长江江滩,并连累丢掉了长江三沙洲,正如李秀成所言“失我一人之锐,大局遂不可救”,李秀成部的折损不但让湘军攻城心无旁骛,也让攻打苏南、浙北的李鸿章、左宗棠再无压力,太平天国的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