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德才兼备的苏轼为何仕途那样不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7 04:47:41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德才兼备的苏轼为何仕途那样不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黎筱羊】的最佳回答:

文|筱羊

公元 1083 年,48 岁的苏东坡老来得子,小儿乃妾室朝云所生。

这是苏东坡的第四个儿子,本来已无太大惊喜,但因为苏东坡十分宠爱朝云,而朝云虽比苏东坡小二十多岁,却十分仰慕苏东坡的才华,也很向往他的那等境界。

所以,苏东坡从第一次放逐开始,朝云就一直服侍在旁,苏东坡的几个女人之中,朝云最称为知己。

所以,当年轻的朝云生下两人的孩子后,苏东坡十分欢喜。他为小儿起名遁儿,并在稚子三天的洗礼之日,大宴宾朋,还作诗一首: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我被聪明误一生”,一句自嘲的话,道尽了苏东坡一生的辛酸和不甘。

苏东坡的一生,是通达爽朗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大诗人,是散文家,是书法家,画家。

可以说,没有哪个人如苏东坡一样,样样精通,就连美食和酿酒,流传到后世的就有六十多道方法。

可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士大夫,却一生都被贬斥,就连他最爱的朝云,也因跟他去了荒凉的海南儋州,被当地的疟疾感染,不幸离世。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或许我们能从中窥得一二人生的真谛。

年少成名

苏东坡的童年,是在宋朝最贤明的君主宋仁宗统治之下,他极力奖励文学艺术。国内政通人和,在这样的朝廷之下,贤良之臣在位,若干文才杰出的人士受到恩宠,侍奉皇帝,点缀升平。

幼童苏东坡首次听到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大名,内心深受鼓舞。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在苏家,和东坡一起长大一起读书,而将来也与他关系最密切的,就是他的弟弟苏辙。

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东坡这个诗人毕生歌咏的题材。

苏辙生来气质恬淡,稳健而实际,在官场上竟比兄长得意,直至做到了宋朝的宰相。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苏东坡兄弟到了二十岁左右,就准备去赶考了,不可避免的,婚姻问题先提上了日程。

那时有求婚的风俗,京都中未婚之女的富商,都等待着考试出榜,向新得功名的未婚举子提亲。(这让我想到了《知否》上,盛长柏高中时,被围堵的情形,知否作者的灵感果然来自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可在苏家父母看来,娶个本地姑娘会更稳妥些,双方家世知根知底,生活习俗也无差异,避免了许多麻烦。

所以,在父母的力主下,苏东坡在十八岁时,娶了十五岁的王弗小姐。

苏辙比苏东坡小两岁,只有十六岁,也迎娶了小两岁的女子。

一切安排妥当,苏父苏洵,和二子苏轼苏辙,三苏一同到了汴梁城,等待秋季的考试。

在由眉州来京的四十五个考生中,三苏考中十三名以内。他们只待明春的殿试。

殿试的日子到了,皇帝任命欧阳修为主试官,宋仁宗特别重视为国求才,对这种考试极为重视。

苏士兄弟都以优等得中。苏东坡的文章,后来被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大加赞赏。

于是,苏东坡成为最年轻的进士,得到此项殊荣,他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

成为欧阳修的得意门生

那个时代,主考官录取了学生,即表示自己克尽其职发现了真才,二人彼此之间即成了“老师”和“门生”终身不虞的关系。

苏东坡作为欧阳修的得意门生,他曾这样夸苏东坡: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而泣。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

苏东坡的风头一时无二,要知道,能得到一代文坛盟主欧阳修的恩宠,足以使天下学子梦寐以求。

苏氏兄弟经大臣欧阳修的举荐,他们的策论文章被呈给宋仁宗点评,后来,皇后告诉人,仁宗对她说:今天我已经给我的后代选了两个宰相。

苏洵也被任命为校书郎。父子三人的文名日盛,一家皆以文坛奇才而知名于世。

这应该算是苏东坡最得意的时期,他轻松愉快,壮志凌云,才气纵横而不可抑制,有征服八荒之势。

苏东坡年富力强,朝廷任命他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判官,有权连署奏折公文。

苏东坡走马上任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独自生活,他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觉得有的是机会大展自己的宏图抱负。

苏夫人务实多智,她提醒丈夫要提防那些过于坦白直率的泛泛之交,要提防丈夫在“天下无坏人”的大前提下所照顾的那些朋友。

东坡承认妻子的忠言很对,却并未放在心上。

就在此时,苏东坡结识了一位朋友——章惇,这个章惇,命定是苏东坡后半生宦途上的克星。

不过章惇也的确富有才华,豪爽大方,这正是苏东坡所喜欢的那等人。

仁宗驾崩,新主神宗启用王安石,欧阳修被打压,苏东坡开始了多舛之路

有年轻好胜志在国富民强的新帝在上,有对自己的财政经济学说坚信不移的宰相(王安石已被任命为宰相)在下,实行变法已经如箭在弦,不得不发。

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势如水火,双方在殿前就争论了起来。

王安石说:善于理财能使国库充裕而不增加捐税。

司马光道:多么荒唐!一国有固定量的财富,富不是在百姓手中,便是在政府手中。无论你实行什么政策,也只不过是从老百姓手中的钱拿过来一部分给政府罢了。

一场政治风暴就此刮了起来,而作为反对派最知名也最年轻的苏东坡,首当其冲成了政敌眼中最可怕的存在,他们要阻断他的进阶之路。

好在,相反两派的领袖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政见不同,却都是真诚虔诚洁身自好之士,在金钱和私德上从未受人指责。

形式变化神速,不到一个月光景,御史台的清除异己风暴便已告完成。

神宗三年,王安石一派正式出任相职,欧阳修辞去朝廷一切职位,退隐林泉。

苏东坡作为欧阳修的追随者,也准备罢官而去。皇帝不准,按苏东坡的政绩看,他应该官居太守才是,可王安石一派极力反对,最终神宗任命他为杭州太守。

当时的苏东坡年轻气盛,不屑于御史的弹劾,连修表自辩都不肯,自己携眷赴杭州上任去了。

苏东坡耿直不阿,率真坦荡的性格终为他的人生招来了无数祸端。

从那一刻起,苏东坡就成为了政治风暴中的海燕,直到他去世,都不会再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度过三年以上的时光。

三年杭州任期届满,他请调到密州,因为弟弟苏辙正任职济南,两地都在山东,相距不远。

兄弟二人立场相同,个性则迥然相异

苏东坡和苏辙一同参加科举,两人同中甲元,苏东坡张扬倔强,而弟弟苏辙却依旧沉默寡言,对人对事,一概不通融假借。

苏辙看似冷漠,其实也正是他的冷静和收敛,才为后来他一步步接近权利核心奠定了基础。

在朋友同僚心目中,苏辙为人可靠,沉稳实际,而东坡直言无隐,玩笑戏谑,真实的常常使人害怕。

苏东坡最大的短处就是老和客人讨论自己的心思,写文章也是发挥自己的见解。

后来也正因为他的口无遮拦,让政敌一次次抓到把柄。他们在苏东坡呈上来的谢恩表中,挑出“新进”一词,说这是对皇帝的不忠。

神宗虽无意杀苏东坡,却也愿意充分调查一番。

苏东坡被监禁了四个多月,后来还是苏辙想尽办法把兄长救了出来。

监禁解除后,苏辙用手捂住苏东坡的嘴,那是告诉他以后要三缄其口。

苏东坡虽然在弟弟苏辙和历朝太后的阴庇下,有惊无险,仕途也三起三落。

但在苏东坡当权的两年之中,他以其强烈的名士本色,坦言无畏的言论,得罪了很多人,他也成了王安石余党的眼中钉,肉中刺!苏东坡不去,此等人不能再起。

等到当朝太后去世,苏东坡失去了强大的依仗,他即刻获得外放。

等到章惇为相,他开始了复仇。在四月,苏东坡与另外三十人同遭流放。

在苏东坡晚年的十多年里,他一直就是颠沛流离的,他从惠州迁到儋州,又北返到常州。

也可以说,兄弟二人截然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两人各有分工。

虽然二人的政治理念相同,但因为苏东坡才名在外,首先成了政敌的攻击对象。

而苏辙冷静而机敏,他善于回旋,伺机而动,绝不莽撞行事,给了自己最大的余地和机会。

苏东坡死后,苏辙在兄长的墓志铭上写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悔我则师。

苏辙身居高官,对屡遭贬斥的兄长以最大的保护,苏东坡的夫人和孩子也都由苏辙妥善照顾,这让苏东坡在流放之余,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才有了他豪放不羁和洒脱出世的后半生,以及创作出的千古不朽的文学巨著。

兄弟两个相互扶持,彼此成全,也让苏氏一门成了闻名中外的文学世家大族。

公元 1101 年,一代文学巨匠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7 月 18 日,苏东坡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道: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

遂又吩咐他们:要弟弟子由(苏辙的字)为他写墓志铭,他要与妻子合葬在子由家附近的嵩山山麓。

直到离世,苏东坡的心愿都是想和弟弟离近点,再近点。

7 月 28 日,苏东坡迅速衰弱下去,儿子上前请示遗言,他一言未发便去了。

由一般世俗衡量,苏东坡毕生坎坷,可他有最爱的妻,最亲的弟,还有无限的才华,以及流芳百世的诗词,也算求仁得仁了。

看到苏东坡与弟弟苏辙的兄弟情深,让我在感动之余,更加笃定什么才是这世间最珍视和幸运的——那就是亲情!

【2】、来自网友【减水书生】的最佳回答:

苏轼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情商极高,还是关系攻略的高手。然而,为什么却仕途坎坷?

因为这是常态。人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权利,却不是人人都有必然成功的运气。而后者才是常态。

运气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你就是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也没用。一句时运不济,抵得过智商二百五加情商三百六。

甚至,即便后视之明的我们穿越到苏轼当时的位置,也未必能功德圆满。

让老天都要妒忌的文学才华

苏轼的父亲苏洵,早年科举不中,随后彻底放弃。回到家中、烧掉文章,玩起了自学。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苏洵并没有采取笨鸟不飞孵鸟飞的套路,而是放任自流。但是,身教胜于言传。两个儿子跟着老爹苏洵一起读书了,但都不是为了科举,而是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

公元 1055 年,四川来了一个新任长官,益州知府张方平。这家伙一眼就看出苏洵父子绝非凡人,足以引领北宋文坛。于是,写了举荐信,让苏洵父子三人进京拜见文坛泰斗欧阳修。

公元 1056 年,苏洵父子三人来到开封,见到了欧阳修。对于苏洵,欧阳修认为他就是当世荀子,文章天下无敌。对于苏轼,欧阳修则是莫名的恐慌,认为自己就该走下文坛泰斗的宝座,给这个年轻人让路。

厉不厉害?初入京城,苏洵名满京城、苏轼逼得泰斗让位。但科举才是真正的职业赛道。是骡子是马,你得在这个赛道上跑一跑。然而,三苏并不没有专攻科举。科举是应试教育,而这三个人却一直在搞素质教育。

但,就是在公元 1057 年的科举赛道上,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一起金榜题名。而苏轼的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堪称高考满分作文。本来是第一名的成色,但欧阳修过于自信,认为这篇文章在风格和水准上,应该出自曾巩之手。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关键还是欧阳修的弟子。所以,作为主考官的欧阳修,为了避嫌,就没有将这篇文章点为头名,而是让其屈居第二。

苏轼的天资有多牛?唐宋八大家,他一出手就干掉三个。文坛泰斗欧阳修,准备让位;欧阳修的弟子曾巩,靠边儿站。甚至,连自己的老爹也要自愧不如。苏洵 27 岁开始苦读,却两次科举不中。而苏轼呢?20 岁初闯科举,竟在职业赛道上跑出了满分作文。

你可以说这是侥幸。但是,随后就不能说是侥幸了。

母亲病逝,苏轼回家守丧。三年后,即公元 1060 年,三苏再次入京。苏轼又参加了一场更高规格的考试,即“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在这次考试中,苏轼的一篇《御试制科策》,获得了第三等。

这个考试的第一等和第二等都是虚设的,谁也考不上。而北宋开国以来,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考过第三次等。所以,考到第三等的苏轼,已经破了纪录。连续两场顶级规格的考试,苏轼都是满分加破纪录的水准。你只能说这是能力了。

只论科举应试,从古至今,苏轼能把全部翘楚们虐成渣渣。他不为应试而学,却应试无敌。但这里面有问题。两篇破纪录的策论,就文章本身而论,是真心好;但就思想内容而论,却没法恭维。比之贾谊的《治安策》,差了好几个量级。

令贾谊自愧不如的情商认知

古今才子第一,当属贾谊贾太傅。因为《治安策》是无敌的。而贾谊虽然才华横溢,却命途多舛,最后抑郁而终。所以,举凡文人怀才不遇,总会拿贾谊来说事,通过慨叹贾谊来伤春悲秋。

那么,苏轼也是这么看贾谊吗?

苏轼完全不这么看。他写过一篇《贾谊论》,认为贾谊命途多舛完全是因为自己,简单说就是情商太低。

皇帝喜欢贾谊,老臣讨厌贾谊。但皇帝汉文帝是明君,你不能说皇帝害了贾谊;灌婴等老臣是沛丰功勋,你也不能说这伙人有多恶劣。

身处这种局面,贾谊该怎么做?

指望汉文帝消灭老臣,然后重用贾谊,推行贾谊主义,这根本不可能。汉文帝能当皇帝,完全是老臣们拥立的结果。所以,贾谊打不过老臣们的功勋集团。苏轼认为,既然打不过,那就应该加入。而且,加入老臣们的功勋集团,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因为老臣们既不是小人也不是奸臣。

贾谊要做的就是忍。你一个洛阳青年,弱冠之年便初入京城且位列朝堂,又有什么资格不能忍呢?只要忍得够久,忍到老臣认可,忍到君臣接纳,贾谊的盖世才华自然会有输出的可能。

苏轼给贾谊的人生算法就是:

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所取,是位居宰辅;所就,是大汉强盛。而这个所取和所就,已经太大了。所以,完全不是贾谊这么一个外省青年能做到的。这就要有所待和所任,所待是老臣认可,所忍是自己要沉住气。等他个十年、二十年,贾谊必然所取必得、所就必成。

把这些冠冕堂皇的大词,全都去掉。苏轼对贾谊的批评,实际就三个字:情商低。

但是,苏轼的情商呢?苏轼说贾谊没有做到,他做到了吗?

他还真做到了。苏轼的情商极高,甚至堪称关系攻略的高手。

苏轼当时所处的格局,与贾谊一般无二。宋仁宗宽厚温和,汉文帝孝顺慈爱。关键是老臣,苏轼和贾谊同样面对的问题是:年少才俊如何与老臣相处。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少年得志。

但苏轼的牌,明显要比贾谊的牌更好。因为沛丰功勋要忠心有忠心、要能力有能力,唯独没有文化,自然看不起文化人。而仁宗朝的北宋老臣,却对苏轼满怀期待,认为这就是未来的国之宰辅。

有智商、有情商,那苏轼的具体实践怎么样呢?也就是苏轼的关系攻略怎么样?

古之君子也做不到的关系攻略

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谁更擅长关系攻略?

肯定是小人。操作上无下限、性情上无羁绊、主义上无桎梏,小人的唯一追求就是往上爬。而为了往上爬,那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在关系攻略上,小人是职业选手,只要能赢就走极端;君子是业余选手,期望风花雪月就能赢。

至于原因,这是立场和身份所决定的。君子在原初逻辑上是生出来的贵族二代,即君之子。所以,君子的教条都是当了君子之后的操作说明。而小人在原初逻辑上就是打出来的寒门子弟,即人之子。所以,小人的教条都是要当君子的晋级手册。礼崩乐坏之后,君子和小人,才在一条赛道上竞争。操作说明肯定打不过晋级手册,因为大家首先要比的就是谁能晋级。

那苏轼呢?苏轼的操作,既不失君子之风,又有小人的极致。这个外省青年,在开封这个权力场,一出手就打出了一个羡煞天下人的开局。

苏轼的外在表现,既积极主动又谦卑恭敬,关键是特别重视待人接物,从来没有君子的清高。这一点,从他的《上梅直讲书》中就能发现。考取进士之后,苏轼给当时的阅卷老师梅尧臣写了一封感谢信。而这封感谢信,即便拿到现在,都值得职场人士认真学习。因为马屁拍得高明,而且全都拍到了点子上。随便拿出一句,都能让梅尧臣内心激荡。

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我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但这之前,您的手下不曾举荐我,您的亲朋也不曾为我请托,自我求学十余年间,只听先生大名却未曾见过,但是先生您为什么选中了我的文章呢?因为“一朝为知己”。

苏轼这么说话,梅尧臣能不开心吗?新晋青年把身段放得要多低有多低,而把自己捧得要多高有多高。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关键是位不过五品,但这又有什么关系?执事您就是当世孔子(信的开头已经用孔子做了半天铺排),我这个后生晚辈的最大追求就是想向您请教啊。

一封感谢信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关系攻略的核心是人脉构建。那苏轼是怎么构建自己的人脉呢?一般的手段是:有事儿您说话,期望无限付出来证明自己有用,期望自己有用来增厚人脉。而真正的高明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请别人帮忙。

而苏轼恰恰就是这么操作的。他请当朝大佬司马光给自己的母亲写墓志铭。写个墓志铭,对司马光来说就是举手之劳;而在苏轼则是牵涉到孝道的大事情。这个操作以后,司马光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栽培苏轼这个后晋青年。

关系攻略有一条禁忌,那就是不要给人介绍对象。因为你很可能把两个人都给得罪了。但给人介绍对象,也有好处。就是你对这个人心有期许之,表达出了足够的爱慕或攀附之意。而在古代,婚姻就是家族间的联盟。而苏轼呢?苏轼则直接向司马光提亲,准备把自己的表侄女嫁给司马光的儿子。

司马光下野之后,到洛阳闭门著书。但苏轼并没有忘记经营他与司马光之间的关系,时不时地就来一封书信。不管你是在朝还是在野,但我对你的敬仰之情从来矢志不渝。

如果仅是司马光一个人,那也就算了。苏轼后来陷入乌台诗案,新党各种罗织罪名,试图通过苏轼这个交际“名媛”把旧党一网打尽。从这个案件中,你就能知道苏轼的朋友圈有多少人了。先后牵连进来的有 39 人,从司马光这个旧党领袖到王诜这个当朝驸马,全是给苏轼的朋友圈点赞的。

在古代那个通讯极不发达的年代,苏轼竟能把人脉经营的这么广。而且,这些人全要跟着苏轼一起吃官司。所以,苏轼的人脉不仅广而且深。这只有关系攻略的高手,才能做到。

堪称完人、堪称完美开局的苏轼,为什么命途多舛呢?

苏轼具备了获得成功的全部资本:皇帝宋仁宗把他当成国之栋梁,大宋老臣们把他当成了明日之星,甚至文坛泰斗欧阳修也准备让位。

关键是连皇帝他妈也喜欢苏轼。

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宋英宗的母亲曹太后(神宗朝是太皇太后),死活不同意治罪,非要放了苏轼。

苏轼被新党压制好多年。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主政后,对苏轼实施了火箭提拔,成了苏轼的保护伞。

苏轼继续被新党打压。宋哲宗的母亲向太后主政后,硬是把苏轼从海南岛给调回开封,准备让苏轼当宰相。

你看苏轼这个人缘,不仅征服了皇帝,而且三任皇帝的老妈全都成了自己的贵人。

但是,运气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

因为苏轼智商高、情商高,还是关系攻略的高手,所以取得了当世才子的美名、朝中栋梁的赞誉。但这个“因为所以”就周延了吗?苏轼能够拒绝运气吗?

假使苏轼晚一点儿参加科举,主考官从欧阳修换成王安石,苏轼别说满分作文,就是能不能当进士都两说。因为王安石死活看不上三苏的文风。关键是王安石这家伙是个实干派,你是不是文采斐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写了啥。

甚至,别说王安石,就是换成一个刻板些的主考官,都不允许苏轼在科举赛道上扯淡玩。

为什么苏轼在扯淡?

《刑赏忠厚之至论》里的“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个典故是苏轼自己编的。在高考作文里,你敢编典故?冲这一条,给你一个不及格,绝不算冤枉你。因为苏轼你这就是在扯淡着卖弄文采。

而《御试制科策》里的观点,则堪称逆天神操作了。怎么解决西夏的问题?苏轼的对策,竟然是让陕西独立,再造一个秦战国,然后让这个秦战国去对付西夏人。之前编典故,现在则是分裂国家。连老臣司马光都看不下去了,认为应该录苏轼的弟弟苏辙为第三等。

然而,有其兄竟必有其弟了。苏辙在考卷里玩起了愤青,不仅抨击时弊,而且连皇帝也不放过。两相权衡,还是苏轼的扯淡,靠谱一点儿。

所以,苏轼能成名,到底该感谢谁?他要感谢自己生在了一个好时代。换到明清,苏轼都不是落第的问题。

在乌台诗案中,新党就是要往大里政,具体是给苏轼冠一个大不敬的罪。这属于不赦重罪,要诛族的。

但北宋的司法制度足够复杂,各种条框制约,能把不择手段的小人关在笼子里。新党把持了御史台,但御史台只能问口供,定罪的却是大理寺和审刑院。这两个衙门不配合,苏轼的罪就定不下来。而太皇太后、英宗的老妈曹太后,又在背后使劲了。于是,这个大不敬就没法定。随后,曹太后去世了,要天下大赦。死了的曹太后又帮了苏轼一把,苏轼该被赦免,可以啥事没有了。但是,宋神宗不答应了。忤逆皇帝、对抗新法,这就不能忍。于是,皇帝法外立法了:

苏轼依断,特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大理寺和审刑院的意见是赦免。赶上大赦,苏轼就该没事,牵连的苏轼朋友圈也该一道赦免。这个皇帝同意,认可了。但神宗皇帝专门来了一条“特责”,这就是法外立法:你苏轼给我滚到黄州当团练副使,然后就在那地方呆着。这算是变相囚禁。

立盖世之名,苏轼也要靠运气;而位列朝堂,苏轼还要靠运气。关键是没被整死,苏轼就更要靠运气了。但运气不能总光顾苏轼。有些事,完全不是人力所能为之的。

1057 年科举中第,但苏轼的母亲随即去世,于是苏轼和苏辙都要回家守丧,耽误了三年时间(实际是两年多一点儿)。而 1066 年,苏轼的父亲苏洵又去世了,于是苏轼还要回去守丧,又耽误了三年时间。你是年少成名了,但两个三年,却给耽误了。

等苏轼再次回到朝堂,朝堂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把苏轼当成国之栋梁的宋仁宗,驾崩了;把苏轼当成未来之星的老臣们,歇菜了。此时主导朝堂的是锐意改革的宋神宗和不近人情的王安石。此时,任凭再怎么关系攻略,苏轼也没法玩了。因为苏轼与王安石是立场之争。

事实判断可以讲道理,价值判断只能搞妥协,而立场之争则连妥协都没法搞。苏轼的立场就是重人情,治理国家要关注人之常情,变法可以有但不能犯众怒。而王安石却不近人情,治理国家就该学商鞅,变法就是:我们制定法律、我们统治,然后你们服从。

你这就没法玩。

而且,王安石从来就瞧不上三苏,而三苏也瞧不上王安石。

苏轼的老爹苏洵,曾写过一篇《辨奸论》。怎么辩奸呢?就是看谁不近人情。而王安石恰恰不近人情。按照苏洵的方法论,王安石这种人早该歇菜了。但王安石并没有,反倒当了宰相。

公元 1060 年的时候,苏轼的弟弟苏辙也通过了“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的考试,于是在 1061 年被授予商州军事推官。然后呢?然后,当时的王安石却拒绝签发任命书,气的苏辙辞职回家了。

这就是家恨了。

有王安石在,苏轼这种人别想有好日子过,所以只能被各种贬官。苏轼当然不满,于是管不住嘴了,各种写诗发朋友圈,诋毁新法。新党正发愁找不到借口收拾旧党,而苏轼恰恰提供了借口。于是,发动了乌台诗案,把苏轼当成了打击旧党的突破口。

新党的变法,把大宋变得一塌糊涂。宋神宗也意识到了问题,于是准备把苏轼调回朝廷。但这得一步一步的来,先把苏轼从黄州迁到汝州,即今天的河南的临汝。宋朝的用人逻辑是离首都开封越近,就表示越要得到重用。这算是宋朝特有的卡位纸牌屋。然而,就在这个关节点上,宋神宗死了。

宋哲宗继位后,司马光赴京奔丧,随即成为朝中宰辅。这对苏轼不是好事吗?大家同属旧党,而且苏轼对司马光的关系攻略从来也没停过。但问题是:宋神宗在位,司马光就回不来,因为宋神宗不会把新法彻底否定。宋神宗不否定自己,所以未来走向就是折中。因此,回来的就只能是苏轼,苏轼自然有望拜为宰辅。但宋神宗却在这个关键点死了。

之后,司马光成了另外一个“拗相公”。新法支持的全部否定,新法反对的全部肯定,大宋王朝来了一个 180 度的硬转折。而苏轼呢?苏轼对司马光非常不认同。王安石之所以变法,是因为要解决老问题。司马光彻底否定新法,的确消灭了新法带来的新问题,却把老问题也给恢复了。

但是,也轮不到苏轼反对了,因为司马光没多久也死了。那苏轼就可以呼风唤雨了吧?

接下来的问题更严重。有司马光在,北宋的党争只会聚焦在政策路线上,还算对事不对人;而没有司马光,北宋的党争就会陷入毫无底线的对人不对事。

再后,就是旧党中的两拨人,开始死命磕了。以程颢为代表的洛阳理学派,以苏轼为代表的四川蜀学派,开始交手了。这时候就不是新旧两党的问题,而是新党、洛党和蜀党的问题。你让皇帝怎么办?没法办。苏轼和程颢集体外放,谁也不能当宰相了。

你们旧党不仅治国无能,而且还搞内斗。王安石变法的确有问题,但朝廷的收入增加了。而旧党开倒车,则把老问题全给恢复了,国家没钱了。公元 1093 年,高太后死了,宋哲宗亲政。大宋王朝再一次锐意革新,于是旧党下课、新党上台。苏轼这个旧党的标签人物,肯定继续被打压。关键是保护伞高太后死了,没人罩着苏轼了。于是,苏轼一直被贬到海南岛。宋朝的逻辑是离首都越远就越不受重用,所以苏轼已经惨到天涯海角了。要复出,几乎没有可能。

等宋哲宗死后,向太后主政,苏轼又有了机会。皇帝不喜欢自己,但皇帝的老妈都喜欢自己。此时的皇帝是宋徽宗(宋哲宗的异母弟),但宋徽宗说不上话,凡事要听老太后的。公元 1100 年,苏轼终于离开海南岛,开始奔赴首都汴梁。这一次几乎就没什么悬念,苏学士大概率就要成为苏宰相。然而,还没半年,向太后也死了,宋徽宗亲政,改元建中靖国。这个年号的意思是:既不向左也不向右,简单说就是不能再搞党争了。

于是,新党的领袖蔡京、蔡卞兄弟就要离开朝廷,而旧党的领袖苏轼、苏辙兄弟也不能入主京城,新旧两党各让一步。但是,苏轼还有机会啊。可惜公元 1101 年,七月二十八日,走到常州的苏轼病逝了,享年 66 岁。

运气在苏轼最后的岁月里最后还是照顾了他。因为建中靖国根本就不是什么折中,随后便是新党彻底碾压旧党。如果苏轼没死,大概率还要接着挨整。因为大宋的党争已经白热化,活着的要整,死了的也不放过。苏轼是带着希望去世的,这对他来说也算善终。

论文章,苏轼是唐宋八大家;论诗歌,苏轼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成就;论填词,苏轼开创了豪放派;论书法,苏轼自成一家;论绘画,苏轼是湖州派的主将;论学术,苏轼是蜀学的宗师领袖。苏轼之才华,冠绝古今。

但是,苏轼只有才华吗?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执政能力也是可圈可点的。在政治路线上,苏轼不走极端,而司马光和王安石二公却一定要玩极端。在执政能力上,苏轼在扬州主持漕运,在河北兴办弓箭社。他能看到实际的问题,却不会主义先行地去改变现实,而是适应现实再艺术地去解决问题。

有才华、有能力,关键是还有情商。“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即便流放海南岛,苏轼也有一群弟子帮着他盖房子。乌台诗案,被苏轼牵连进来北宋名流多达 39 人。甚至,苏轼还能化敌为友。王安石罢相之后,苏轼专门拜访了这位拗相公,二人言归于好,成为一番佳话。

纵有盖世才华、纵能洞察人心,但如果没人脉,你也走不远。苏轼没有人脉吗?苏轼这个外省青年打造了堪称史上最豪华的人脉。老一辈的宋仁宗,把苏轼看成国之栋梁。中间一辈的宋神宗,最后的岁月里也准备启用他。新一辈的宋哲宗,曾经做过苏轼的学生。关键是曹太后、高太后、向太后,这些皇帝的妈妈们,都成了苏轼的保护伞。古之名臣将相,谁又此等阵容的人脉。

而苏轼为什么没有成功败相,为什么命途多舛呢?

“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苏轼也是如此。身处北宋最剧烈的局面变动之中,他也只能随波逐流。

“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人们直接上天堂,人们直接下地狱”。

成功的,往往都是随机漫步的傻瓜,他们是最幸运的少数。不成功的,往往都是浪淘沙中的众生,他们是最平常的多数。苏轼概莫能外,我们也概莫能外。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