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么心理学的书很多都在谈要“接纳真实的自己”?这个“自己”指的是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张老师心理自助】的最佳回答:
比如一个人个子不高,如果他不接受这个现实,整天和自己的身高较劲,看到个子高的人心里不舒服,听到别人说矮子也以为是在说自己。
相反的,如果他能够坦然接受,上述这些就不会对他造成什么烦恼或伤害。
再比如一个人出身不好,他不愿接受现实,整天怨天怨地,仇视比他出身好的人,不好好努力,总拿自己的出身当借口。
如果他接受这个事实,就有可能集中自己全部的力量,努力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状况。
所谓接纳真实的自己,是指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包括出身、外貌特征、性格等等。
没有人生来是十全十美的,正是这些缺憾成就了独特的“自己”。
接纳自己就是不再和这些无法改变或很难改变的事实纠缠,减少无谓的烦恼。
能接受自己的人通常比较豁达,内心平和,能够专注于经营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这样的人也会有同理心,能够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具备了这些条件的人,自然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
【2】、来自网友【认知与破局】的最佳回答: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并且想要找到答案,那么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用心细细品味每一句话的意思。
正文
接受真实的自己,其中“自己”指的是我所拥有的独属于“我”的身体和意识。独属于“我”的身体,包括身体的各种需求,身体的好与不好等;独属于“我”的意识,是“我”在过往的生活中形成的一切经验,获取的知识,思考的结果等共同构成的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比如什么是对的错的,什么是好的坏的,什么是美的丑的等等。
“自己”并不难理解,难以理解的是这个“我”!“我”并不存在,但只要有任何的刺激要素作用于你,这个“我”就开始了工作,“我”是一切感受的源头。
为了找到这个“我”,你不妨做一个试验。
首先,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以一个舒适的方式待着,可以坐着,躺着,也可以打坐,总之舒服就行(舒服是为了让你尽可能地不受身体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接下来闭上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就是“我”,闭上眼时人才更容易看到“我”)。
1),如果你能做到什么都不想,那么你会很快睡过去(此时“我”处于平衡状态,不会显化出来)。
2),如果睡不着,“我”可能是被什么心事所困扰,此时不要压下心事不想,而是想一下:“我”为什么对这件事放不下?这个转折很重要,当“我”从想心事这件事中跳脱出来,着眼于“我”为什么放不下时,有一个主体显现出来实现了这个转折,这个主体就是“我”。(这里需要细心体会,也可能需要多次进行,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时效果最好,刻意去做却不容易发现。)
3)如果你既没有睡着,也没有想心事,这时“我”就出现了。“我”总是很好奇,想要控制眼睛去看到什么,同时“我”又在闭上眼想要找到“我”,眼珠子会在眼眶里打转,身体也很难保持不动,即便能保持身体不动,眼睛不转,“我”也总是很想打破这种状态。(这种情况在孩童时期特别常见,成年后多被心事困扰,这种情况就少见了)
“我”与“自己”有什么区别?
“我”是天生的,新生婴儿就能用“我”对外界做出反应,做出有益于“我”的反应,人的自利性就是源于这种反应,没有受到过外界刺激时,“我”处于平衡状态不显化出来。“自己”则是后天形成的,从身体形成的那一刻就开始了,需要从外界获取物质以生存,体现为本能反应。本能反应不与“我”冲突时,“我”会寻求满足身体需求,当彼此有冲突时,“我”会克制身体本能需求,最大可能按“我”的意愿行事。意识之形态则是出生以后,随着大脑发育而形成的,但不会因为大脑发育停止而停止,这个过程是伴随着整个人生的,一直到生命的终结。
“自己”是有迹可循的,但“我”无迹可寻,没有人知道“我”从哪里来,死后到哪里去,但生前生后都不显于世,我称之为“平衡状态”,不显化也就意味着没有了“我”。某种意义上说,“平衡状态的我”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人活着的时候,“我”也没有实体,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而“自己”是“我”能感受到的真实存在,是存在于“我”这个不存在基础上的,如果没有“我”这个不存在,“自己”这个存在也就没有了知觉,或者是一台计算机,或者是一堆肉,又或者是一个植物人。
“我”为什么不愿接受真实的“自己”?
美好,崇高这一类的词语是没有真正的客观实体的,但它们真实存在于“我”的主观感受中。“我”通过对比的方式,以“我”的喜好或者被“我”认可的外界标准为参照标准,形成了相对美好和相对崇高的客观认识,这些认识为“我”所喜。有了标准就会评判出个高低好坏,而“我”更愿意接受好的,高尚的,令人所崇敬的,而不是不好的,低贱的,为人所不耻的。
但真实的自己不仅有许多本能需求,还有很多不那么美好和崇高的认知,甚至包括“我”的自利性表现出来的自私。“我”又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呢,“我”如此向往美好高尚,却不得不与丑恶低贱为伍,甚至自身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样的两面性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但客观现实不以“我”的期望而改变,“我”就只能面对两种选择,一是隐藏不好的一面,只以好的一面示于人前。另一种是丢掉“我”的高尚的向往,选择堕落,“我”没有了向往,就是真正的堕落,而不是接受现实的“自己”。这时,高尚的“我”组成的群体,与堕落的“我”组成的群体之间就成了不可能和解的敌人。因为彼此的存在就是对对方的否定!自文明诞生以来,单个文明内部现实世界的争斗都是这两类人之间围绕利益的争斗,从来没变过。不同文明之间的争斗则是这个过程的扩大化。
“我”,接受真实的“自己”,就是全面了解自己的过程,搞清楚自己是怎样的自己,有哪些需求是必须的,敢于承认并勇于去获取而不觉得丢人。人生中的经验、知识、思考这些意识,对“我”来说是不是真的正确到不需要有所改变?什么才是“我”最大的利益?要怎样得到?人只有在意识到真正的“我”后才能想得明白,才拥有真正的“我”的立场。
人在接纳自己之后,会有哪些变化?
变化当然是很多的,但最重要的变化是改变自己的意识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标准。
“我”是虚无的存在,“我”的需求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客观之上产生的升华,体现为精神。人一旦拥有了自己的精神,行为处事也就有了原则,很容易被外界所照见(感知),从而得到其他“我”的反馈,其中的正面性反馈是“我”的食粮,可以为“我”的成长壮大提供不竭的动力。
如果“我”不能被外界所照见,那么所有的精神都是自嗨,虽然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却多少会伴随着一些失落。而失落是“我”入世的动力,这种动力不会太强烈,总能让“我”在不损害自己的前提下,通过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以换取外界对“我”的肯定。(我把这种状态称为: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理性)
人接纳自己后,会以“我”现在的标准来评价外界,这种标准就是:人有追求精神升华的需求,也有基于客观存在的需求,二者对“我”同样重要,客观需求是“我”得以存在(能够通过行为语言显现自我)的前提,是基础;精神升华是“我”的终极追求,通过利他的方式来实现利“我”,本质上是等价交换(“价”指价值,既包括物质价值,也包括精神价值)。
人生终极追求的最佳状态是得失平衡——你将一切赋予这个世界,世界给你所需要的一切,你只为自己的需求付出相应的代价,既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厘。(我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直面无处不在的矛盾,并超脱其上,真正实现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理想国度。)
人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外物都不是最重要的(也重要),如果“我”能延续到另外一个世界,你准备带些什么去接受你心中的“神”的评判呢?平衡,怨气,还是将这个世界踩在脚下的傲慢!如果“我”不能延续下去,那么就心平气和地走,回归于无边无际的永恒茫茫宇宙,不枉此生世上幸福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