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股市是资金堆积出来的,一个牛市形成后,新资金源源不断的进入股市,谁是其中的主力?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0 00:38:27 5次浏览

关于问题股市是资金堆积出来的,一个牛市形成后,新资金源源不断的进入股市,谁是其中的主力?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白猫财眼】的最佳回答:

这是一个讨论存量和增量的问题,到底谁是主力。

牛市形成之后,成交量会明显增大,有大量资金入市,这部分资金,其实分为以下几类。

1、主力资金回场。

主力资金回场,指的是原本市场中的主力,由于熊市的到来,把大量资金转投其他渠道。

当牛市来临后,这部分资金会从其他的渠道回场,再次回到股市中,形成所谓的增量资金。

主力资金可以说是这个市场里最聪明的资金,但由于体量比较大,所以操作上会相对比较笨拙。

牛市里,主力资金往往会采用 73,或者是 82 的配比,就是 70-80%股票,20-30%的现金。

一旦熊市来临,主力资金会迅速地降低仓位,变成 37 或者 28 的配比,就是 20-30%的股票,70-80%的现金。

很多人可能会怀疑,怎么可能会那么夸张,从股东列表公告里看不出如此多端倪。

而事实情况确实差不多,因为有很多影子资金,在大的牛熊市里,主力的持仓变化就是这么明显。

最好的佐证就是市场的总体成交量,至少会差上 2-3 倍,其实就是主力出逃后的休眠,和入场后的波澜。

主力资金总体的规模,其实也会随着时间周期的变化而增长,所以总体来说,这部分资金还是会越来越多的。

只不过,整个市场由于 IPO 和定增的不断进行,总体的市值也是在不断增加。

主力资金是整个市场主导中最重要的资金,也是长期盘踞在股市里的资金命脉,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市场的动向。

这部分的主力资金,主要指的是类似社保基金,中金、汇金,险资,券商自有资金,投行资金,以及众多影子资金。

2、游资热钱入场。

牛市里的第二部分资金,主要来自于游资的热钱。

说白了,这部分资金就是哪里好,就去哪里的钱。

楼市好,就在楼市,大宗商品好,就去大宗商品,如果创业好,就去做风投,股市好,自然就回到了股市里。

这部分资金是最无情的资金,它们只有去和留两种情况,没有所谓的比例一说。

要么就是大批量入市,要么就是一毛不剩的夺命而逃。

游资热钱是市场里单纯割韭菜的钱,当然这个韭菜不一定指的是散户。

这只是为了说明这部分钱都是快进快出,毫无感情,在风险博弈中把泡沫吹大,然后逃之夭夭。

游资热钱之间,会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源自于赚钱效应,哪里赚钱去哪里。

游资热钱的交易频率很高,是市场成交量的主力军,也是大部分热点的引领者。

不过,游资由于快进快出的风格,与主力资金行为差别较大。

所以,两者在市场里的选股思路完全不同,几乎可以说是井水不犯河水。

主力资金更偏向于赚价值的钱,游资更偏向于赚市场情绪热点的钱。

3、散户增量入场。

牛市里的第三种资金,就是来自散户的增量资金。

散户增量资金,其实数目并不会太大,但对市场的影响非常的大。

有些人说,那是因为散户资金就是韭菜,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

散户的增量,比起游资的热钱更能盘活市场,让市场进入一个兴奋期。

散户除了资金量以外,还有一张张具有传播力的嘴巴,能够点燃整个市场的热度。

20%的散户资金量,撑起 80%的市场交易量,虽说有些言过其实,但实际也差不了多少。

散户的增量大部分来自于新开户的散户,老散户的资金增量其实并不多,而新散户的入场,大部分源自于牛市周围的人赚钱了。

散户增量资金,体量规模不会太大,只不过交易体量不小,是市场中的活水,也是决定一个牛市能不能进入疯狂的主要原因。

毕竟市场炒作的时候,需要看到有源源不断的接盘侠入市,其中大部分都是散户来充当。

4、公募私募进场。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把公募私募放到主力资金栏目。

说实话,还真不能,因为公募私募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散户和大户,仅有很小一部分来自于机构资金。

公募和私募指的并不是它们原本管理的资金,因为那部分属于存量资金。

即便那部分资金仓位没有饱和,可以调一部分进入股市,但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小的。

大部分公募私募的入场,都是增量资金,来自于新产品的募集。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公募私募大部分都是增量资金,而资金来源其实主要来自于散户,只不过这部分散户已经机构化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大部分公募私募的募集,在牛市初期并不到位,而在牛市的中后期却非常的迅速。

这直接导致,即便基金最终是上涨的,但是大部分买入的持有者,其实是在一个相对高位入场,成了接盘侠,亏钱的反而比赚钱的多。

基金的增量,在每个周期里,都会充当一部分接盘侠的角色,如果能熬到下一个牛熊周期,那么还是会继续上涨赚钱的。

尽量选择老基金做投资,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散户机构化投资思路,至于新募集的基金,尤其是在牛市的中后段,尽量减少参与。

5、增量资金入市。

最后一部分,就是实实在在的增量资金了。

很多人好奇,这些实实在在的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于哪里,其实就是在于资产配置的转换资金。

比如,某些投资机构,拿出多少个亿,做资产配置,资金用于投资二级市场,就进入了股市。

包括之前提到的主力资金中,像社保基金,出现了多少增量资金,进入了股市。

地方政府,成立了某个行业的大基金,进入了股市做产业孵化等。

这部分增量资金入市,大部分以中长期投资为主,而且偏向于价值投资,参与一些定增,IPO 的募集等,赚的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钱。

增量资金之所以入市,一般源自于对政策的解读,对于某些行业的预期大大增强。

这部分资金主要通过二级市场的方式,参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分享相关红利。

政策本身也是支持这部分资金进入股市的,而不是投机炒作的资金入市“打劫”。

在牛市的早期或者中期,这部分资金就会被投进市场,作为整个牛市起点的基石之一。

当你把市场中,主流的增量资金给弄明白以后,就抓住了整个市场上涨的脉络,也就明白了牛市的主要逻辑。

我们常常会听说到增量市场,还有存量市场,两者本质上指的就是市场资金的情况和意愿。

增量市场指的是总体资金量越来越大的市场,存量市场指的是总体市场资金量不变,甚至越来越小的市场。

有一个关键点,很多股民并没有搞清楚。

市场总资金和股票总市值,完全不是一回事。

现如今两市股票总市值超 80 万亿,这并不代表市场有 80 万亿资金。

市值仅仅是代表,如果把这些股票按当下价格全部抛售,需要 80 万亿资金才能够买下来。

而市场的总资金,其实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字,很难统计。

潜在的市场资金,一般等于总市值的 10-15%,即 80 万亿,对应 8-12 万亿。

也就是剩下的 70 万亿左右,只是一个市值而已,并不是流动资金。

即便是市场波动很大,也并不会把股票抛售出去的。

总市值中,一部分是大股东的持仓市值,另一部分是长期资金的配置市值,这两部分可以算作是“僵尸”市值。

正因为僵尸市值的存在,就让整个市场具备了杠杆的效应。

1 万亿的市场增量,理论上可以支撑起 10 万亿级别的市值规模。

如果资金单纯想要撬动指数,甚至有可能撬动 20 万亿的市值规模。

你可以仔细去看市场的权重股,诸如茅台五粮液、工行建行招行等,换手率通常只有 1%-2%,所以市值的杠杆效应很高。

所以,股市的总市值,并不能代表市场的总资金,两者的差距甚大。

而增量资金对于整个市场的撬动,其实是非常大的。

但同样有很多资本会大量消耗市场的增量资金,诸如大股东在二级市场直接的减持。

如果整个市场有 1%的大股东要减持,需要资金去接盘,那 80 万亿就对应 8000 亿资金的消耗量,也是非常大的。

同样的,如果有资金要离开市场,哪怕占比只有 1-2%,那么整个市场就会因为承接盘不足,迅速地下坠。

比如有 1 万亿的资金要离开市场,就需要卖出 1 万亿市值的股票,需要 1 万亿资金去接盘。

但如果市场没有 1 万亿,那就会选择打压股价,以更低的价格卖出,直到有资金接盘为止,只不过价格越低,卖出的股票数量就越大。

有些人说,这个市场的资金总量是对等的,是不变的,因为买入和卖出的金额必然相同。

这句话看似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存在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影响了股市的涨跌。

市值和资金,这个逻辑一定得搞明白。

假如,1 只股票价格 100 元,1 亿股,市值 100 亿元,真实流通盘 10%,价值 10 亿。

当有 10 亿资金要买入这只股票的时候,只有 5 亿的资金愿意卖出,那么股价就会因为买卖供需不平等,一路往上走,甚至价格涨到 200 元,300 元,直到那对应的 500 万股以 10 亿的价格全部成交完。

而当那 10 亿资金准备离开市场的时候,接盘资金觉得 200 元股价太贵,就会边跌边买入,跌的多买的多,可能股价又会从 200 元跌回 100 元,甚至更低。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那么再换个例子。

有个小区有 100 套房子,每套均价 100 万,大部分房子用于自住,并没有人卖出。

一天,有一个人以 200 万的价格去求购房子,有一家人卖出了自己的住宅。

从此,这个小区的房子,表面市值就成了 200 万一套,其他人都认为自己的房子价值 200 万。

但是,如果没人愿意以 200 万买了,只愿意出 180 万,160 万,150 万买入,房价就会开始下跌了,直到整个小区的房子,回到一个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这个市场一定有人在高位套现以后,资金不回到市场里,导致了整个市场的资金抽水。

当增量变成了存量,市场就容易不堪重负,出现缩量的下行。

简单的说,存量资金能够维持住整个市场的市值,已经很不容易了,除非刻意的去撬动权重股,否则很难推升整个市场的市值。

而存量资金对于权重股往往是不感兴趣的,它们更倾向于集中火力,参与市场热度比较高,成长逻辑比较清晰的板块。

这也就是为什么,整个市场会在最近几年出现大权重趴在地板上,部分板块却直接起飞的情况。

因为整个市场的增量资金,诸如北上资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总体的规模体量,与 IPO 抽水、大股东减持速度相当,还有大把不能输的资金,在从市场里不断抽血。

结果就是,市场完成了自己募集资金的任务,而大量的资金成为了填补这个蓄水池的每一滴水。

如果你想等待真正的行情到来,就必须有明确的信号,有大量的增量资金确确实实的入场,而不是到市场里转一圈,扛着一麻袋钱跑路。

认清存量和增量,是认清整个市场大环境的主要方式,也决定了赚钱的概率。

最后聊聊,如何去发现主力的一些动向。

有一些主力资金动向,很容易发现,尤其是长期主力资金,通过流通股东,有一些主力资金动向,诸如游资,就必须从盘面上去侦察,看成交量的变化,还有一些可能就更复杂,需要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诸如股东人数等,去甄别。

这里简单的介绍几种相对比较简单的捕获主力动向的方法。

1、观察板块的资金流入程度。

既然是主力资金的动向,那动作就不会太小。

通常,主力资金很少会去布局单一的一只股票,而会布局一个行业。

因为主力选股往往是自上而下,从宏观政策入手,找到未来最好的大赛道,然后再挑选头部的企业进行布局。

所以,主力布局的时候,整个行业板块,一定会有动向,会有资金流入的情况。

当然,不是说有一天资金流入就是主力布局,主力布局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资金也是连续的净流入。

2、观察个股的流通股东和股东人数。

关注个股的流通股东和股东人数,也是最容易发现主力资金动向的。

如果是大机构入场,那么进入十大流通股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个很容易被察觉到。

而观察股东人数,则是为了发现一些隐蔽的资金入场。

因为资金分仓入场非常的多,往往会根据十大流通股东的情况去刻意拆分资金。

但是拆分资金即便不上股东目录,也一定会让股东人数减少,所以从这一点上,很容易可以发现主力资金的踪迹。

当然,季报年报的时效,往往会低一些,而有一些个股会时不时地披露股东人数,要特别留意。

单单是读懂股东人数这一件事,其实就能总结规律,赚到钱。

3、观察个股的成交量。

第三种方式,也是最常被运用的方式,就是观察成交量。

主力在建仓期,因为比较隐蔽,成交量不好观察,但是到了拉升启动期,成交量一定会有效放大。

成交量大的股票,一定是受主力关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只不过,主力把成交量放大,也是在吸引资金接盘,所以要明确成交量放大背后,主力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或者说,得根据股票所处的阶段,来辅助判断主力的实际动向。

4、观察个股的 K 线和均线。

观察个股的 K 线,其实是可以捕捉到主力动向的,如果结合均线就更明显。

因为,有一些 K 线图形相对比较完好,像是有资金可以画出来的,就是主力所为。

均线也是一样,如果很凌乱就不好判断,但是如果排列整齐,那一定也是主力资金所为。

K 线和均线相结合,很容易判断一只股票有没有主力,主力是否已经控盘。

5、观察个股的趋势情况。

最后就是观察个股的趋势情况。

趋势这个东西,一定是资金引导下才有的,如果单纯让散户去交易,是不可能存在趋势的。

所以,如果一只个股长期处于一个上升通道之中,那很明显是主力所为。

主力的控盘不一定要让股票在短期内不断的上涨,完全可以根据企业的业绩,给到一个估值区间,缓慢的上涨。

在这个区间里,主力也可以游刃有余地做起波段,来回收割那些想赚快钱的资金。

在股市中,谁是主力并不重要,有没有主力才最重要。

不被大资金看上的股票,一定不是好股票。

现如今的市场,各路资金越来越多,但资金的投资价值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表面上看,抱团炒作的情况越来越多,就是资金同质化发生内卷导致的。

作为散户,一定要认清资金的运作规律,尽量摸透主力资金的习性,跟着主力做行情,才有可能赚钱。

而那些没有资金关注,主要由散户引导的股票,应该尽早予以摒弃。

优胜劣汰是未来的趋势,也是资金选股的重要逻辑。

【2】、来自网友【杜坤维】的最佳回答:

牛市形成以后,主力还是那个主力,并没有改变,只不过是散户资金不断流入而已,或者是部分两融资金增加融资买进而已。

市场主力一般就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保险资金、券商资管、游资大佬,这部分资金大致上不会显现太大的规模变化,

散户具有明显的追涨操作特征,因此很多散户不太可能获得低位的筹码,只有散户不断割肉离场,大资金也就是主力资金才能获得低位筹码,才会有动力拉升股价,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如果低位都是散户的筹码,主力资金拉升股价,这岂不是成为散户的抬轿夫,吃力不讨好了吗?

只有股价不断上涨,出现赚钱效应,人人传说都是股神吗,自己赚了多少多少,散户才会禁不住诱惑,看着别人赚钱,自己没有份,才会追加资金进场,或者是开户来到股市淘金。

去年年底开始,股市走出强劲反弹行情,市场赚钱效应爆棚,今年 3/4 月份,投资者纷纷进场,两融资金增加,开户太多,把网络也拥堵了,结果不久就是股指高点,很多散户可能钱没有赚到,反而是套牢了。

巴菲特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别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散户总是在追高中把自己套牢,这需要反思自己的投资思维。

不少庄家掌握了话越权,在股价高位的时候,利用舆论忽悠牛市开启,实际上是忽悠散户进场,接受高位筹码。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