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敢发动太平洋战争,向美国宣战?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7 04:37:18 4次浏览

关于问题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敢发动太平洋战争,向美国宣战?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媚眼儿看史】的最佳回答:

1941 年 12 月 7 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的珍珠港,这个发生在周未的偷袭一下子把美国打懵了,当我看电影《偷袭珍珠港》中一个厨子就干掉日本数架飞机的桥段后,我也被震惊了,当然不是震惊做饭的厨师也能做掉飞机,而是震惊日本的飞机太多了,现场太乱了,随便扔个石头就可以打掉一架飞机。

虽然是电影,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让我们不得不考虑,日本为啥要去招惹美国?而且像山本五十六说的那样:“不成功则成仁!”站在当下看历史,日本如果不去摸美国的屁股,他们也不至于死的那样的惨,难道当时的日本是傻了吗?结果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一是开撕美国是日本发展所需。

国与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有时候为了自身发展,为了既得利益,他们往往也会大打出手。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性格鲜明的国家。众所周知,日本就是岛拉屎的地方,资源贫瘠是神也改变不了的困境。日本要想发展就必须有资源,石油是首当其冲的。日本的砖家曾设想把中国的东三省当作自己的能源基地,由此发展大和民族,结果他们因为种种原因竟然没有够到石油。这个时候美国闪亮登场了,他们提出对日本实行禁运,拒绝再卖给日本石油、钢材等军用物资,由于在中国战场消耗巨大,美国禁运无疑遏住了日本的喉咙。被掐住脖子的感学肯定是不舒服的。在这种情况下,喜欢侵略的日本就坐不住了,他们选择“北进”,没想到会让北极熊扇的脑瓜子蒙蒙的,知难而退的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南进”。于是,他们把目光也转向了海洋。为山本五十六打响珍珠港之战带来了天时、地利、人和错觉,于是,他们认为和美国开撕是发展道路上的一条阳光大道。

二是开撕美国是日本实力所允。

我知道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亲们已经开始质疑日本是不是傻?其实作为当时脑子里全剩野心的日本,还是有些数的,比如,他们让部队算了笔账,日本陆军当时拥有训练良好具备一定作战经验的兵员 240 万人,同时还有完成训练的后备兵员 300 万人。而美国彼时只有陆军 150 万人,其中的三分之二未经充分训练,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盟国军队,在日本人看来就是一群雇佣兵和当地土著组成的大杂烩,毫无战斗力可言。根据日军的情报,守备夏威夷的美国陆军有 59000 余人,部署在夏威夷以西各岛国、各地区的盟军总兵力为 380000 余人,如此,日本陆军由四个军 12 个师团组成的“南方军”(最初编成时)具有绝对优势。日本海军拥有主要作战舰只 235 艘,总吨位 975793 吨,其中大型航空母舰 10 艘。美国海军拥有主要作战舰船 345 艘,总吨位是 1382026 吨,其中大型航空母舰 8 艘(一说 7 艘)。行了,账算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已经有点理解日本的胆量来自那里了,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双方的军事实力全面评估是“大致相当”。

三是开撕美国是日本形势所迫。

为什么会选择美国而不选择苏联?因为苏联已经不是以前的苏联,日本却还是原来的日本,当挨了苏联一顿胖揍之后,他们才想起来应该记打不记吃,所以意识到打苏联是不可能胜的,于是就在算完账后,尝试着以前未曾试过的滋味–与美国开撕。不得不说,日本在开打之前还是有着绝对的地理优势的。在此之前,日本在太平洋上拥有许多“托管”岛屿,同时也已武装进入了印支半岛,并且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这些是发动战争良好的前进基地。这些前进基地使美国的重要岛屿比如关岛、威克岛都在其攻击范围之内,更别提马来半岛和新加坡了,那里距离越南更近。日本人认为,在战略上他们已经包围了太平洋南部 ,只要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速战速决”,打垮美军太平洋舰队后,最多五个月时间就可以横扫上述地区。当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石油、橡胶、大米、稀有金属等战略物资后,站稳脚跟壮大自己,到那时美国人即便想反攻,也是痴人说梦了。

四是开撕美国是日本误判所致。

日本人还是很谨慎的,他们在开打之前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还进行了长期的潜伏,对美国的情况摸的门清,当然是自认为的,他们掌握了情况,就急于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尤其是一些有话语权的内阁成员,他们综合衡量海军实力不在美国之下,打有必胜之信心,而且盟友纳粹德国不会战败,希特勒会极大牵制美英的军事力量于欧洲,甚至包括苏联红军的力量。由此,美英将无力在太平洋战场投入主要兵力兵器与日本进行对决。总体而言,日本人这些“认真测算”和判断还是很有一番自己的道理,在牌桌上“赌国运”也得有本钱不是。但谁也没想到他们做梦般规划的蓝图,只是变着法的想从那个角度摸老虎屁股能不被咬,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只要敢摸,挨咬就是早点晚点的事儿。

【2】、来自网友【王司徒吃瓜】的最佳回答:

其实鬼子并不想打这一仗,但不打难道有退路吗?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根子,其实是 1937 年的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自 1931 年 918 事变以后,砍死了首相犬养毅,结束了文官政治,军人将国家推向彻底的军国主义时代。

军国主义比较热血上头,动辄就是赤裸裸的侵略与吞噬,一改之前比较老辣的“蚕食中国”策略,连 10 年都等不了,在 1937 年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起初日本人还挺乐观,认为很短时间就能像当年八国联军、英法联军,以及甲午战争那样,逼迫中国政府下跪乞降。

结果,中国人民的抵抗从朝廷的抗争变成了民族的生存之战,日本人做梦的“三个月灭亡中国”变成了遥遥无期的泥潭。

中国在抗战初期虽然被日本打得凄惨无比,但实际上日本人也没那么好过,远比面上要凄惨。

侵华战争到 1939 年,仅仅一年多就已经打得日本入不敷出了。

大量的资金被日本拿来朝美国进口钢铁、石油,乃至食物、机械,以维持艰难的侵华战争。

而日本从中国掠夺的,却只是一些原料,最好的也只是铁矿石和煤炭。

天佑中华,日本人是死活在中国都找不到石油,连点油星子都没捞到。

望着已经空荡荡的仓库,日本人有苦说不出,如果战争继续这样下去,日本终将陷入败局。

没有油料和钢铁,等于失去工业的血液和食粮,日本就无法维持对华的机械化优势。

即便最后拼赢了中国,那也是虚弱的惨胜,会让其它国家趁虚而入。

日本无法接受这样的失败,它们想要突出围城。

怎么突围呢?对于邪恶的军国主义国家而言,它们只会一招——换个方向侵略。

侵略哪儿呢?日本其实打了好久的算盘。

一个是向北,攻打苏联,占领库页岛、千岛群岛,获得萨哈林油田和千岛群岛的矿藏。

以及,圆了自己“大陆国家”的美梦,占领辽阔的远东。

另一个方向是向南,占据广阔的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日本最缺乏的石油。

加里曼丹的大油田,在今天都是世界上最优质的原油产地,当年日本可以把此地的石油直接灌到军舰的“重油专烧锅炉”中当燃料。

1939 年,日本已经开始策划对远东下手,在苏蒙边境不断挑起冲突。

最终双方在夏季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冲突,打得血肉模糊,史称“诺门罕事件”。

由于日军内部的矛盾,这场战争日本表面上闹得挺欢,实际却缩手缩脚,许多部队都在划水。

结果不出意外,战争以日本的失败告终。

日本在战后倒是没完全认输,起码关东军还在厉兵秣马,准备一雪前耻。

但日本的上层朝堂政治却发生了变化。

因为“北向”的失利,所以“南向派”占据了上风。

他们的逻辑是“既然打不赢苏联,为啥不去打东南亚呢?”

海军的“铁三角”,也就是山本五十六、井上成美、米内光政这些人差点被惊呆了——这是多么傻的理由?

打东南亚,那就是对美英开战,可海军是师从美英的,他们知道对手的强大。

山本五十六认为这根本不可能打赢,米内光政则直说“傻子才会想这样开战吧!”

但日本最终还是走向了“南向”的战略路途,因为他们确实别无选择,军国主义者们充血的大脑,在利益面前也没有什么理智。

而且,这里面也有些历史机缘。

当时的东南亚有四个殖民者主子,分别是英国,荷兰,法国,美国。

美国自美西战争后,占据了菲律宾,又因为菲律宾人民的反抗,将其列为半殖民地。

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检阅部队

所以,要拿下东南亚的资源,相当于要同四个国家开战,并非仅仅只针对美国。

不过日本找到了一个好时机,当时纳粹德国横扫欧洲,荷兰法国亡国,英国也在苦苦支撑。

一时之间,东南亚仿佛成了无根的浮萍。

于是,日本在巨大的诱惑和濒临崩溃的时局面前,选择了侵略东南亚的“南向政策”,也选择了对美英开战。

其实当时日本并未把美国当做第一对手,他们相对更看重英国。

英国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海军,以及最广大的海外殖民地,还有一帮“英联邦”体制内的小弟。

美国看起来弱得多,美国当时仅有十几万作战部队,主要依靠大西洋和太平洋舰队撑门面。

日本人分析认为,美国人只是群投机重利的商人,他们贪婪又软弱,只想赚钱惧怕打仗。

就连山本五十六都有这种想法,所以他在策划偷袭珍珠港时,设计了一个先投递战书,几乎同时发动袭击的小策略,想让日本占据“大义”,逼迫美国人缩头。

(实际结果是日本大使堵车搞晚了,让美国人坐实了“偷袭”之名)

按照日本的计划,他们先用航母编队奇袭干掉美军的太平洋舰队,然后再在太平洋的各岛链上布防,这样便能与美军持续“蘑菇”。

英军那边也是一样,日军会利用岛链和东南亚的沿海基地防御,顶住并绞杀英军。

这是山本五十六制定的计策,他认为日本无论如何也无法与英法对战。

非要打的话,只能利用群岛与对方打成肉磨子,不断拖时间和消磨对方战斗力。

与此同时,趁机将资源变现,让日本疯狂发展军力,这样便能形成此消彼长的局面,最终“与敌决战”。

日本高层甚至还打了点小算盘,希望德国能尽快把英国本土灭亡,那么日军将有机会抢夺更大的地盘。

而且日军一开始确实做得不错,他们实现了大部分战略目标。

比如他们炸烂了珍珠港,瘫痪了美太平洋舰队。

还迅速出兵,同步夺取了印尼、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英军两度派出航母舰队企图增援,却让日军利用岛屿机场和航母交织的杀阵打得扑街。

英军最后被压缩在印缅和斯里兰卡一代,苦苦支撑。

美军在菲律宾迎来了惊人的惨败,麦克阿瑟扔下温莱特中将坐鱼雷艇逃亡,被抛弃的官兵之后被日军押着走了段悲惨的“巴丹死亡行军”。

问题是,后来的局面就不是日本所想的那么顺利了。

英军虽然缩了头,但精疲力尽的日军无论如何都攻不破英军的防御。

1944 年时,实在没办法的日军发动了一场企图打到印度英帕尔的“ウ号作战”,结果输得凄惨无比,从此无力再战。

美国这边更是成了日本的梦魇,连着德国都一块儿带沟里去了。

美军的十几万兵力,随着战争爆发一路膨胀,最后膨胀到 1200 多万。

美国饥渴的工业找到了爆发产能的机会,作死一样的疯狂生产。

美国人并不怎么怕死,全国战争热情高涨,还飞机大炮子弹可乐管够。

上一刻美军还在中途岛拿两艘半航母与日军死杠,后一刻美国海军下饺子样出现。

就连逃跑的麦克阿瑟都变得不一样了,他开发了“蛙跳战术”,直接踩在日本的七寸上。

“蛙跳”战术又称“跳岛”,美国人避开日军坚守的岛屿,直接越过去拿下战略要地。

于是日军坚守的岛屿要么被切断成孤岛,要么丧失了战略地位。企图利用坚固岛屿防线与美军“蘑菇”的战术失去了意义。

美军一边破阵,一边疯狂地堆积兵力,大搞人海战术+火海战术,偏偏日军没有任何破题的办法。

到 1944 年,日军已经成为美军砧板上的肉。

如果让日本人穿越回去重新选一次,他们绝对不会选择与美国开战。

要么在中国找石油,要么与德国夹击露西亚,哪怕停战退兵都算了。

明明是个送分的选择题,当年的军国主义分子却选了最离谱的选项。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