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汉族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参习处】的最佳回答:
准确的说,汉,只是自称。
至今,东南亚各国语言中,仍然将中国、中国人,称作秦、秦人。泰语、老挝语中的中国人,叫做“坤金”。“坤”是人,“金”则是秦的变音。类似的,在南亚的印地语中,那个后来被沦为歧视性词语的名词,也是“秦”的音变。
所以,中国人被称为秦人,在别国语言中存在至今。至于我们的北面邻居俄罗斯及中亚地区,则将中国称作契丹。至于原因嘛,一来是彼此接触得晚,二来也是受到西辽在中亚的影响比较深。
这样,也就可以笼统的说,中国北面西面的国家语言中,称中国为“契丹”。中国南面西南面的国家语言中,称中国为“秦”。而我们自称为“汉”。
“汉”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
当初,刘邦和项羽相约,先入关中者称王。而刘邦一路顺风水顺,没费什么力气,就到了咸阳。项羽则一路上打了不少恶战,自然就落后了。
可当时,项羽的势力更大。刘邦只能委曲求全,接受项羽的分封,做了汉中王。汉中这地方闭塞,刘邦年纪也不小了,整天哀叹,本来叱咤风云的人物,现在窝在汉中这个地方,得不到施展。
然后,萧何就劝刘邦,说:你看,这里叫做汉中,是因为有一条汉水。汉水的得名,则是因为她的流向与天上的银河一致。而天上的银河,就是被称作星汉,简称汉。这是多好的兆头,《诗经》里有“维天有汉,鉴亦有光。”
由此,刘邦振作起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夺得天下,建立汉朝。
由星汉(银河),到汉水;由汉水,到汉中王;由汉中王,到汉朝;由汉朝,到汉人。
不过,汉族这个概念,只是解释了“汉”的由来。而另一半的“族”,则需要注意。我也是看你在问题中,把汉族、汉人不分,发此感慨。
中文的族,最初指的是家族、氏族,顶多了是部族。所以,古人如果说,这是我的族人,所指即同姓家族之人。
而民族,则是近代才出现的概念,由欧洲舶来的。
古代欧洲,经历千年的黑暗,突然文艺复兴,进而各自建立国家。但在此之前,国王是皇帝的附庸,百姓是国王的附庸。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完全的依附关系,自由的空间很小——可能这也是现在西方缺啥就喊啥的原因。
要知道,整个欧洲的面积,也就和中国一个国家差不多,却分出了几十个国家。于是,为了凝聚人心,出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号召,以此摆脱对国王、领主的依附关系。
然后,欧洲人开始向外殖民,又鼓动殖民地的民众各自划分界限,以图分而治之。于是,这些殖民地就产生了众多的民族。有了民族的界限,彼此就出现了分别。有了分别,就要论出个高低贵贱。于是,什么高等民族雅利安人、种族隔离、种族歧视等现象层出不穷的涌现出了。
不过,民族也有积极的一面,现在这些国家能够建立起来,大多是利用民族主义。殖民者被赶走,也是因为民族的概念能够凝聚人心。所以说,民族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
但绝不能认为“民族”是啥先进的玩意。殊不知,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炎黄大战蚩尤、炎黄大战。无非是理念不同的被赶跑,分配不均的就再打一场,也就更融合。说来说去,也就是两件事——排斥(炎黄打败蚩尤)、融合(炎黄大战)。
之后,炎黄两部融合成一个民族,在中原繁衍生息,诞生出灿烂的文化——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华夏。
再之后,华夏周边的部族渴望中原文化,或通过战争,或通过和亲,或通过直接归附,不断融入其中。几千年下来,演化出繁盛不息的中华民族。
族与国,是分不开的概念。可以说,现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能真切做到国族认同的,也就是中国。如果美国失去了霸主地位,没有了经济红利,北美大地上无数的种族、民族也会将其撕成碎片。
扯得越来越远了。我只是想说,汉人,是古代概念。汉族,是现代概念。这两个词,千万要分清楚。
【2】、来自网友【清清玥玥】的最佳回答:
汉族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代秦国设汉中郡(距今已有 2400 多年),汉中由此而得名,为后来秦统一后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汉军”,驻扎在汉中.后刘邦率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首先占据关中,进而统一天下,定国号为“汉”。
公元前 206 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 400 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
“汉人”的称呼起源之初,意为汉朝之人。到了北魏后期才演变为中国人的代称。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经过历代各族之间的杂居、融合,许多民族加入汉人的行列。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人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
到民国时期,“汉人”才正式改称“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现在占全国总人口的 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