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传武不敌现在搏击?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福州禅武】的最佳回答:
训练的体系传武有待提高。
严格说,传武与现代搏击不是一个轨道上的技能 ,传武的目的是防身的制敌,是建立在街头自卫的技术,它可以使用任何手段以及武器,包括砖头与棒槌,所以传武的搏击还有许多的招式在军警,实战中被应用。但是现代搏击可以理解为擂台上的竞技技能,它是确保在一定的规则之内,彼此体重,技术相近的条件下进行攻防击打。
现代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史,比较公认的发展过程。自 1896 年现代奥运会兴起以后, 运动训练学先后经历了 四个发展阶段。
自然发展阶段(10 世纪·–20 世纪 20 年代)
新技术阶段(20 世纪 20—50 年代)
大运动量阶段(20 世纪 60–70 年代)
多学科综合利用暨科学训练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特别是 20 世纪 50~90 年代,随着训练实践的不断发展,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兴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新的训练理论、方法不断涌现,运动训练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先后形成了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运动员体能训练问题的研究受到了普遍重视。
促使现代搏击的水平进步,不仅是格斗赛事的的高频率举办,使技术在不断地实践,不断总结中改变,商业化的搏击赛事,使很多的技术能在合法的擂台不断的被检验,试验探索。而传武没有机会,没有赛事,很多的招式从宗师一直传到曾孙,也宗师是一米八的大个子,而曾孙是一米六的个子,还是使用同一招式,同一训练体系。
其实人体的运动规律是差不多,最难的是提高动作的速度、力量,精确度,这些质现代搏击依赖的学科是;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这也是恰恰是传武很缺乏的内容。虽然在训练体系上传武与搏击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更深层的生理学理论是没有多少提高的,还是依赖于经验,气一元论等思想作为理论指导,节奏是有些慢了。
奥地利高尔霍夫尔(1885—1839)最早提出了运动要系统地考虑速度、耐力和灵敏的运动学特征。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最先提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五大素质是体能运动水平的基础。这种分类从小学,中学,大学,竞技体育都统一使用这些理论,并且从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等学科去阐述。其它的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康复系统,更是传武术没有涉及的领域。
【2】、来自网友【拂手戏红尘】的最佳回答:
不正经练传武的人不敌练搏击的人。这么说能听懂吗?不要动不动张嘴就说这个项目打不过那个项目,项目只是个项目,它们又不能活过来互相打,它们只是技术构成工具,互相打的是人,要看人的训练水平。
既然说到人,那练到什么程度能说他有资格代表这个拳种?这也是有标准的,总不能说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练半年拳击,我就敢说我代表拳击项目跟别的拳种切磋吧?以我的输赢确定拳击能不能实战,你认可吗?为什么到了传武这,随便就可以被外行观众册封大师呢?穿个盘扣大褂就被说成大师,搞套路表演的被打败就说传武大师又折戟沉沙,由此证明中国武术不能实战。这都是什么脑子?非蠢即坏。
要想知道为啥不敌,先搞清楚传武训练都有哪些内容和要求,而号称练的人做没做到,水平如何。知道这些自然就知道为啥不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