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从小“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8 22:12:29 6次浏览

关于问题从小“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平凡福锅】的最佳回答: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周围人的影响会养成无数种小习惯,而有的习惯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好的习惯,能够让孩子更有力地成长,而坏的习惯有时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比如咬指甲就是一项非常不好的事情,有些孩子即使手指甲很长了,也不用指甲刀,而是用牙齿将指甲咬掉。这个行为不仅会对手指造成伤害,对孩子的身心也有极大的影响。

所以孩子从小就喜欢咬指甲,需要立即纠正,否则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那这些从小“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呢?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01 指甲的功能有哪些?

指甲作为皮肤的附件之一,有着其特定的功能。

首先它有“盾牌”作用,能保护末节指腹免受损伤,维护其稳定性,增强手指触觉的敏感性,协助手抓、挟、捏、挤等。

甲床血供丰富,有调节末梢血供、体温的作用。

其次,指甲又是手部美容的重点,漂亮的指甲增添女性的魅力。

02 为什么有些小孩子喜欢咬指甲?

1.情绪反应

咬指甲的行为往往代表了孩子当时的情绪,当孩子感受到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的时候,咬指甲就成为缓解压力的方式。

2.产生模仿行为

有些孩子经常咬指甲,也有可能是因为一些模仿行为所造成的。当身边有同伴咬指甲的时候,他们就会习惯性地模仿,而且还会乐此不疲。

家长可以选择和孩子做游戏,或者用孩子喜欢的玩具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可以帮助改善咬指甲的行为。

3.性格内向、胆小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孩子特别内向,遇事很胆小怕事,不敢独立完成。而这类孩子多会出现咬指甲的行为,通过这个行为可以感到舒服一点。

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会越来越内向,越来越胆小,继而越来越喜欢咬指甲,成为一种改不掉的习惯,伴随到孩子长大。

4.异食癖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微量元素所引发的,较为常见的就是缺锌和缺铁。

可以带孩子去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查,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同时也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能节食挑食,可以多吃含锌和含铁丰富的食物辅助治疗。

03 从小“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呢?或将要面临 6 种结局

1.引发心理问题

如果孩子长大后依然啃指甲,多半是他们精神压力大,大脑总是处于紧绷状态,很容易就陷入抑郁、自卑、紧张等情绪中。

而这时,他们就会通过啃指甲来缓解压力,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人在啃指甲的时候往往处于紧张或焦虑的情绪下,26%的人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啃指甲。

德国心理学家也发现,8 岁以后依然啃指甲的孩子,性格会比较极端,出现抑郁症的概率是普通人 3 倍。

所以,家长再不重视孩子啃指甲的问题就晚了,这不是一句玩笑话。

2.阻碍孩子牙齿发育,影响孩子颜值

孩子在咬指甲的时候,两边脸颊是收紧的,原本正常弧形的牙弓会被挤压成尖形,造成上颚盖高拱。

这不仅影响孩子牙齿、牙龈、及下颌骨的发育,还容易导致孩子下颌前突、牙列不齐、妨碍咀嚼等等。

而且,孩子如果经常咬指甲,手指长时间顶在上前牙处,会导致上前牙向外突出,形成龅牙,上下牙齿没法正常咬在一起,十分拉低孩子的“颜值”。

3.损伤指甲,严重引起甲沟炎

经常咬指甲往往会让指甲变丑,导致甲床凹凸不平,甚至越变越短,只有一小节。

而儿童的手比成年人更容易长倒刺,再加上经常咬指甲,可能会让倒刺更加难以愈合,这种情况也非常容易造成甲沟炎。

4.容易导致口腔和肠道细菌感染

孩子年纪小,又喜欢东摸摸西摸摸,手上和指甲缝里常年都沾满了细菌和灰尘。此时再将指甲塞进嘴里咬,自然就容易病从口入。轻者造成腹泻、重者则有可能引起消化道感染。

5.变得自卑

从临床调查发现,对于爱咬指甲的孩子来说,性格内向的孩子占的比例比较大。

所以爱咬指甲的孩子如果长期存在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情绪积聚在内心,引起性格发育异常。容易出现自卑、内向的性格,甚至可能会出现抑郁症。

6.手部出现感染

经常咬指甲的宝宝会造成手指甲湿疹,感染,脱皮等情况的发生,还会出现严重的手指变形,这都是长期咬指甲造成的不良后果导致的。

04 延伸: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咬指甲的坏习惯?

1.给孩子一些心理暗示

虽然咬指甲的行为是一种坏习惯,但是大家不要粗暴地指出,可以从平时的一些语言中给他们一种心理暗示。这样咬指甲样子是非常丑的,而且把指甲咬秃了以后也非常难看呀。

咬指甲很不卫生,别的小朋友可能就不喜欢跟你在一起玩了,等你啥时候不咬指甲了,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好朋友。孩子也会因为渴望这种朋友之间的爱,而克制住自己咬指甲的行为。

2.多陪着孩子

当然了,有一部分娃总是啃咬指甲,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他们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焦虑紧张心理,父母可能平时缺乏了对他们的关注和陪伴,多陪陪他们和娃一起玩耍。

带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也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改善啃咬指甲。当他们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就不会因无错而总啃咬自己的手指了。

3.勤剪指甲,注意卫生

关于口欲期的啃指甲家长不用担心,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给孩子多剪几次指甲。因为长指甲咬起来更有“质感”,所以说简短之间会好一些。

建议每次家长在给孩子剪指甲的时候,记得要提醒他指甲都被咬坏了,善意地告诉他指甲也会疼的。同时就是注意卫生的问题,因为啃指甲真的是比较“脏”的,容易生病。

若是不想让孩子总是惦记啃指甲,也可以培养他其他的兴趣,让他的心思从指甲转移到其他地方。

【2】、来自网友【蒋小姐和绿水青山呀】的最佳回答:

我的女儿还没有长大,在两岁半左右到五岁这段时间,指甲从来都是光秃秃的,甚至咬到流血,开始以为是缺什么微量元素,查也不是,就以为是坏习惯,只要看到就说,就制止,但是依然控制不住。

严重的时候脚趾甲也咬秃了,那真是一刻不停的在咬,连上舞蹈课动作停歇的片刻都会忍不住咬,就不要说幼儿园上课啊,玩耍无事可做的时候了。家里的人都说是习惯,但是当妈妈的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应该是孩子紧张焦虑的一些反应。我开始跟她聊天,晚上睡觉也带在自己身边,之前有段时间是跟奶奶睡得,然后问题也得不到缓解。

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好转呢?疫情期间,由于出不去,我就改为在家里办公,然后全身心陪伴在她身边,和她亲密无间的聊天,慢慢的发现她的情绪相对平静很多,尤其遇到应急反应,我发现孩子没有安全感,尤其关于妈妈在不在身边的问题。

三岁之前孩子白天奶奶和保姆带,晚上我自己带,无论早晨还是什么节假日,只要我出门,孩子总有难舍难离的时候,这个时候保姆阿姨或者奶奶告诉孩子的都是要她听话,不然妈妈就不爱她了,其他的话孩子也学不全,所以类似这样的话给孩子造成了极度不安的心里,她会察言观色大人的表情语言,稍有差异就紧张异常,只是表现形式就是咬指甲。

观察到这里我是万分心痛的,所以下了决心调理孩子的问题,给孩子讲一系列关于卫生,健康的问题,还有咬指甲的危害,自己每天陪伴她,消减她的焦虑情绪,给她安全感,自己做美甲给她看,让她知道不咬指甲可以在长大后有漂亮的甲型,可以像妈妈一样做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她接受了这些,我又买了那个苦苦的指甲水,告知她为了矫正她一不小心就忘记了会咬修护了一段时间的指甲,妈妈给你用这个,有一点点苦,自己记得哦,她欣然接受,然后神奇的是她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咬了。现在大概一年时间了,孩子的指甲长得挺好了,她全然忘了自己咬指甲这个事情。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