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蒙古铁骑如果与巅峰时期的唐军对决,唐军能否击败蒙古骑兵?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谈笑阁】的最佳回答:
我个人觉得,即使是巅峰时期的唐军,也很难击败蒙古骑兵。
其实在蒙金对峙的过程中,金军的战斗力并不差。比如完颜陈和尚的军队基本上都是重甲骑兵,这一点唐军就很难匹敌。
巅峰时期的唐军,西域都护府也就两万重甲,但是当时金国与蒙古对战 16 万人,重甲肯定不止两万,依然被 4 万蒙军击溃。蒙军基本上是无敌的存在。
首先是弓马娴熟。蒙军都是骑射手,有天然优势。唐军都是重甲步兵为主,除非依托坚固城防,否则基本没用。
其次,蒙军吸收了中亚的重型投石车技术,攻城比唐代不是强一点半点。
第三,蒙军太过没有下限,动不动屠城,基本上是连带敌方生产力一起打击,就是焦土战术,比黄巢都狠。
所以唐军也是基本没用什么胜算的。
后来主要还是火器发展,让步兵对付骑兵更容易一些。倒不是穿透力,主要是震天的炮响,马匹容易受惊。
【2】、来自网友【夏虫欲饮冰】的最佳回答:
不好说啊,我把两者的作战风格都写出来,大家自己对比吧。
唐军拥有良好的马种和数量庞大的军马供应
在唐朝才刚开始建立时,唐朝的第一代统治者——唐高宗李渊,就建立了完善的马政,将获得的良马集中迁移到合适的牧场,然后派专人供养,此后的唐朝统治者也一直非常重视马政和改良战马的品质。
他们要求国土周边的游牧部落或国家向自己进献良马,而知道唐朝统治者这一喜好的游牧民族也投其所好,主动进献了许多优良的马种,比如据《唐六典》记载,唐朝就曾大规模引进中亚地区的优良马种,改良自己战马的质量:
“康国马,康居国也,是大宛马种,形容极大。武德中,康国献四千匹,今时官马,犹是其种”。
唐朝中前期的马政非常成功,获得了许多优良马种,使得唐军骑兵“即杂胡马,马乃益壮”,国家牧场中的马匹存栏量甚至一度到达恐怖的 70 万匹以上,创造了中原王朝养马数量之最!使得唐军能够随便“造作”——“凡马军,人支两匹,一军征马二万五千匹”,即给自己的骑兵配上双马、三马甚至更多,而且就连唐军的步兵也配上了马匹(次一等)等驼畜。
ps:唐朝充沛的马匹供应和战利品售卖,造成了马匹价格下跌,甚至出现过一匹马只能换一匹素绢的情况,但这只是普通马匹的价格,军马要贵很多,两者价格相差数倍,而良马的价格则更为昂贵。
与现代人的看法不同,古代其实一直存在两种骑兵。
一种是大家传统印象里那些骑着战马、骆驼、大象等驼畜作战的骑兵,他们手拿弓箭、长矛和刀剑等武器,借助战马的速度和冲击力对抗敌军,较少甚至从不下马步战。
但也有一些骑兵在有需要时会下马作战,能在重骑兵和重步兵之间来回转职,他们被称为徒步骑兵或步行骑士、下马骑兵等,而唐军的精锐骑兵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以达成不同的战术目的。
牧马图
另一种骑兵则被称为“骑马的步兵”,他们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骑兵,而是一群骑马赶路、移动的步兵,他们极少骑马直接冲击敌军,大多是借助马匹的高移动性赶赴战场,然后下马列阵迎敌,唐军的许多步兵军团就是其中好手。
农耕民族的骑兵与游牧民族的骑兵相比,在控马技术上有天然的短板,毕竟对游牧民族而言,骑马是每日的生活必备,他们从几岁时就开始进行骑马训练了,其技艺和数量高于农耕民族的骑兵,晁错在《言兵事疏》中就指出:
“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疲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
所以有条件的农耕民族会为自己的步兵配备驼畜或是马车,以提高机动性和保存体力,用步战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而唐军就是其中佼佼者!因为按照唐军的标准,军队中的驼畜数量必须要达到士兵数量的六成以上才算合格。
唐军
唐军强盛的骑兵队伍
唐朝充沛的军马供应,使得除大唐骑兵能够获得战马供应以外,大唐的步兵也照样“装备”着许多军马或其他驼畜,如此才使得唐军步兵主力能够实施远距离机动,快速地赶到战场或追上敌军,并保留有足够的体力配合己方的骑兵军团集中所有力量打击敌军的要害部分,从而横扫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军队。
ps:游牧民族打仗时往往是整个部落拖家带口的共同前进或后退,队伍中掺杂着牲畜、车队和许多非战斗人员,这拖累了游牧民族军队的机动速度,极易被唐军追上。
而且唐军的骑马步兵或是下马骑士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说就是一个无解的存在,因为这些游牧民族的军队主要是弓骑兵,虽然具有高机动性、冲击力和较强的火力投射能力,但是碰到唐军后,游牧民族就很难发挥其优势了。
若是他们攻击唐军,那么唐军的骑马步兵就会下马组成军阵进行对抗,同时唐军的骑兵也会对其进行反击,而游牧民族骑兵却很难突破由唐军重步兵所组成的军阵,因为唐军的长矛手和弓箭手足以正面抵挡任何一支骑兵部队的攻击。
而一旦游牧民族的骑兵开始避战撤退时,唐军又会重新骑上战马继续追击敌人,逼迫敌军不得不远遁。
为什么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弓骑兵射不垮唐军的步兵军阵?
这是因为古代弓骑兵主要使用的是骑弓作战,其射程、磅数和杀伤力逊于步弓,与自带盾牌的步兵弓箭手对射时很吃亏,不穿铠甲时也很难正面冲垮密集的步兵方阵。所以,一些游牧民族的弓骑兵为了弥补火力密度和弓箭射程会放弃自己的战马,转而下马组成密集阵列作战,依靠密集的军阵发射大量箭雨杀伤敌人。
ps:很多网友可能都听说过蒙古的“曼古歹战术”和骑射天下无敌,射垮了无数敌人,但是蒙古人并不只靠骑射迎敌,要知道蒙古军队的四成都是重骑兵,其装备的铠甲比周边许多民族的铠甲都要好。
异族弓箭手
唐朝初期的薛延陀人(游牧民族)就喜欢下马迎敌,并多次击败了突厥骑兵和唐军骑兵的冲击,大量杀伤唐军的战马,但这阻挡不了唐军下马步兵和下马骑兵的进攻,因为唐军的披甲率和持盾率很高,足以确保自己不被箭雨大量射杀,而由他们所组成的长枪阵却是游牧民族的步兵所不能抵抗的,因而败于唐军刀下。
ps:唐军骑兵崇尚更为轻盈的骑兵战术,所以为了保证机动性,许多唐军骑兵都只自己身穿铠甲,而抛弃了笨重的马铠,这就造成战马极易受伤。
从这条战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唐军的骑兵非常重视且善于用步战克胜强敌,并能在骑兵和步兵之间来回转职。
唐军骑兵,可以看出其战马没有穿甲
为什么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具装甲骑冲不垮唐军的步兵军阵?
这是因为游牧民族虽然掌握有冲击力强大的具装甲骑,但是唐军的重步兵却对具装甲骑有很强的克制作用,尤其是当唐军重步兵占据山坡、山头等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时,敌军哪怕使用具装甲骑多次冲阵,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冲破由唐军重步兵所组成的长枪方阵。
ps:所谓的具装甲骑又叫甲骑具装,是我国古代对重骑兵人马皆穿铠甲的统称,“甲骑,人铠也;具装,马铠也”。
在唐朝和西突厥之间爆发的曳咥河之战中,西突厥的沙钵罗可汗率领 10 万大军来袭,而唐军和回纥联合军只有万余人,仅是敌军的十分之一,但是唐军大将苏定方没有惧怕,反而选择积极应战,他命令步兵手持长枪在曳咥河(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南原“攒槊外向”组成密集阵型,抵抗外来突击,而他自己则率领骑兵来到曳咥河的北原列阵。
唐军骑兵
当西突厥的骑兵来到战场后,首先对唐军的步兵军团发起了进攻,但无论西突厥人的弓骑兵、轻骑兵和具装甲骑如何冲击,唐军重步兵组成的密集长枪阵都没有崩溃,反而将敌人纷纷打退,而当西突厥的军队因为“三冲未逞,气势减弱”时,敏锐发现敌军士气衰退的苏定方,乘势带领骑兵部队向西突厥军队的侧后方发起突击,与步兵方阵联手将 10 万西突厥军队打的溃败而逃,并追击 30 余里,斩获数万人,杀其贵族两百余人。
但就算获得了如此大胜,苏定方率领的唐军也没有停止追击的步伐,而当唐军在追击过程中路遇大雪时,看着地上 2 尺多厚的积雪,唐军的许多将士都向苏定方请求暂停追击以躲避风雪,但苏定方告诉将士们胜利来之不易,如果现在不能彻底击垮西突厥人,让西突厥人得到喘息之机,那么以后就再难以征服他们了。
并且,苏定方还指出,西突厥人看到风雪弥漫后,必定以为唐军会顾忌雪深而暂停追击,如果唐军能抓住西突厥人的侥幸心理,就可以出其不意的击败西突厥的军队。
最终,唐军在苏定方的鼓舞下重新跨上战马,对西突厥人实施了长途奔袭,趁着西突厥人毫无防备之机,突然出现在了西突厥人的营地附近,并对其发起攻击,再次斩获数万人。
唐军的具装甲骑
唐军的披甲率和铠甲质量很高,确保了唐军士兵的战场存活率
唐军的铠甲质量和数量都很好,按照《唐会典》的记载,唐军一共装备十三种铠甲:“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文山甲、五曰乌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今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鎚、锁子皆铁甲也。”
而按照《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等书籍的记载,唐军的披甲率则达到了 60%左右:
“一万二千八百人,甲六分,七千五百领;战袍四分,五千领。一队五十人,甲三十领,六分;战袍二十领,四分。”
着甲武士图
这些铠甲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唐军士兵在战斗中的存活几率,在同等打击程度下,降低士兵的伤亡率,而大多数游牧民族的铠甲质量和披甲率低于唐军,这在战斗中很吃亏。
ps:在唐军的诸多对手中,突厥人的铠甲并不比唐军差,这是因为突厥人是“锻奴”出身,而吐蕃人和高句丽人的铠甲也不错,被唐朝将士称为“精甲利刃”。
全副武装的唐军士兵,身穿铠甲,手拿长枪,腰配横刀、长弓、箭囊
唐军优良的兵员
在唐朝的中前期,唐军主要实行府兵制,兵员多为自耕农、富农、小地主等良家子。
府兵制源于北周,盛行于隋唐,该制度的核心与基础是寓农于兵和均田制,即从农民中遴选兵源。而唐朝自建立初期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数百个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和完善的户口册,将全国农户分为九等,从六等以上的农民中每三丁选一丁为府兵,免除其赋税,让其平时务农,农隙训练,打仗时自备军械、驼畜、干粮等。
ps:府兵的挑选标准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而且对身高还有要求,优先挑选五尺七寸(约为 1.7 米)以上的人入伍。
府兵制极大地降低了国家养兵的成本,并保证了兵源的优良,所以大家只看府兵的兵员结构就能看出,唐朝初期的府兵绝不是啥炮灰军种。
唐朝除了实行府兵制外,军队中也有许多外族仆从军,这些仆从军的来源很杂,兵员素质不一,但都能提高唐军的战斗力,或是充当带路党,带领唐军熟悉当地地形。
ps:唐朝北方的仆从军主要是骑兵,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唐军骑兵的短板。
除了仆从军外,唐军还直接吸纳胡人或归化胡人入伍,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唐朝的边军内,而唐朝的许多大将都是胡人或有胡人血统,比如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哥舒翰、高仙芝等。这些胡人士兵和将领除了直接为唐朝作战外,还分化了敌人的反抗势力,为唐军带来更多胜利。
唐军拥有充沛的武器供应
唐军除了拥有优良的兵员外,还拥有精良的武器和完善的编制,而关于唐军的武器,哪怕是不关注古代军事的读者也一定听说过唐刀、陌刀和唐直刀的大名,相信大家一定对唐军列装的兵器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所以小编今天就不详细讲这些武器本身了,我来为大家介绍唐军的军团编制和其列装的武器比例。
按照《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等唐代书籍的记载,唐军的主力部队大多是步骑混编,一个标准的唐军军团约有两万人(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其中包括 12500 人的步兵、6000 左右的骑兵和 1000 左右的辎重兵,这些士兵都配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其披甲率达 60%,弓弩率配备率达 120%,长枪装备率 100%,横刀装备率 80%:
甲,六分,七千五百领;战袍,四分,五千领;枪,十分,一万二千五百条,恐杨兵缚;牛皮牌,二分,二千五百面;马军以团牌带四分支;弩,二分,弦三分,副箭一百分,二千五百张;弩,七千五百条弦,二十五万只箭;弓,十分,弦三副。箭,一百五十分。弓,一万二千五百张,弦三万七千五百条,箭三十七万五千集。射甲箭,五万只。生鈊箭,二万五千只。长垛箭,弓袋,胡禄(箭壶)长弓袋,并十分一万二千五百副;佩刀,八分,一万口;陌刀,二分,二千五百口;棓(大棒,一说是连枷),二分,二千五百张;马军及陌刀,并以啄鎚、斧钺代,各四分支; 搭索,二分,二千五百条,马军用。
唐刀(横刀)
这些武器的价格都不便宜,唐军使用的一口普通横刀就价值 700 文,除此之外还有价值 800 文、900 文,甚至更高档更昂贵的横刀,而战马的价格更贵,但唐朝政府会给每个骑兵发两万五千钱作为买马的津贴,这极大减轻了士兵的负担。
那么唐朝的物价怎么样呢?这里我用粮食价格作为对比。
唐朝中前期农作物的平均亩产在 1~1.5 石之间,而粮食价格在每斗 13~20 文之间,大家换算一下就能知道唐军的财大气粗了。
ps:上述数据来自于《唐代粮食亩产量》。
唐大刀
上述的这些还只是唐军作战时的武器装备,没有包括唐军的后勤装备,要知道唐军士兵还要自带饭盒、马具、药材、衣物、凿子、锯子等等,而一只完善的唐军部队甚至还要携带七千五百头驴作为驼畜使用(每 10 人配六匹驼畜)。
这些士兵的军容也很整齐划一,各有军旗调度,能按照统帅的命令摆出种种复杂的阵型迎敌,据记载,唐军在战鼓和军旗配备上很完善:
“队旗二百五十面,尚色图禽,与本阵同,五幅。认旗二百五十面,尚色图禽,与诸队不同,各自为识认,出居队后,恐士卒交杂。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红,恐纷乱大将军。阵将鼓一百二十面,临时惊敌所用。”
蒙古骑兵的战术战法
蒙古大军在常年战争中早已建立了比敌人更优秀的作战体系,蒙古骑兵最显著的特点是其高速机动性,长途大迂回,长途奔袭作战和避实击虚,分进合击包抄等是蒙古骑兵最为擅长的战术。
在野外作战时,蒙古军队总是非常注重轻骑兵和重骑兵的配合作战,他们喜欢在发起战争之前,把精骑当做骑哨派去抓“舌头”(俘虏)、探寻敌情虚实和物资情况,为接下来的行军作战做好基础,并袭击敌人的运粮队,或是村庄,打击对手的物资供给,分流敌人兵力。
行军
这些蒙古精骑甚至会跑到距离大部队一二百里之远的地方作战,虽然他们的人数不多但对于防护不多,战力低下的敌人时,蒙古精骑的攻击常有奇效,总是能够将敌人的情况摸得明明白白,并及时传回大部队:
“其行军,尝恐冲伏,虽偏师,亦必先发精骑,四散而出,登高眺远,深哨一二百里间,掩捕居者行者,以审左右前后之虚实,如某道可进,某城可攻,某地可战,某处可营,某方有敌兵,某所有粮草,皆责办于哨马回报……鞑人未尝屯重兵于城内……城内并无一兵,只城外村落有探马星散摆布,忽遇风尘之警,哨马响应,四散刺探,如得其实,急报头目及大势军马也。”摘自《黑鞑事略》
精骑也会被派去袭扰敌方军阵或行军中的敌人,用以拖住敌人,为大军赶到争取时间,当然要是能够吓得敌人慌乱,或是出现溃逃那这些蒙古骑兵也不吝在后追杀。而如果敌人势大,那他们也不羞遁走,并且他们很喜欢假装战败或打不过对手,然后掉头而逃,目的是诱使敌人的骑兵或军队出兵追赶,与己方其他部队脱节。
而一旦敌人开始追赶的时候,蒙古精骑们就会若即若离,既不会逃得很远,也不会离得很近,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在马上回身射击敌人,不断杀伤不断引诱,他们的逃跑很有目的,就是想让敌人与大部队脱节,或是将其引诱到自己大军的埋伏地口袋阵里,然后歼灭之,这被蒙古人称为“曼古歹战术”,非常经典。
回身射
在引诱敌人追击之时,蒙古人非常舍得下本,他们会主动抛弃辎重,把黄金白银等贵重物品故意乱丢,许多敌人见到此状都把持不住,都以为蒙古军队真的战败了,要么会哄抢贵重物品致军阵混乱,要么就会瞬间上头,追着“逃亡”的蒙古人不放,一直被蒙古军队若即若离的引诱到埋伏地全部白给为止:
“或力交刃,佯北而走,诡弃辎重,故掷黄白(金银),敌或谓是诚败,逐北不止,冲其伏骑,往往全没。”
蒙古军队还是心理战术方面的专家,他们不光懂得围三缺一的道理,还会使用疑兵之计,当他们人数少的时候,他们会在地上提前撒上尘土,然后用战马托着树枝奔跑,使得尘土遮天蔽日,让敌人以为蒙古骑兵们人数众多,不战自溃,而一旦敌人溃败了,那等待他们的将是最恐怖的情形,拥有众多马匹的蒙古骑兵们会追杀他们到崩溃:
“或其兵寡,是先以土撒,后以木拖,使尘冲天,敌疑兵众,每每自溃,不溃则冲,其破可必。”
当要打硬仗时,蒙古人还非常善用俘虏兵和附庸兵,将其当做第一道炮灰使用,去抗线,消耗敌方的作战意志和体力,而蒙古骑兵则会在稍安全的两翼,“或驱降俘,听其战败,乘敌力竭,击以精锐”。并且他们还非常懂得围三缺一的战术战法,用这一心理战术使敌人上当溃逃,自己则尾随追杀,追亡逐北。对于蒙古人的这种战法,希腊传教士卜兰迦宾观察得也很细致,他记述道:
“当他们发现敌人的时候,便会主动出击,每个人会射出三四支箭,如果无法将敌人击退,就立即退回原地。但这绝不是缩退,而是诱使敌人发动更大的进攻。如果为敌的是一支大军,他们就飞马离开,停在距敌一二天的地方,并掳掠途径之地。他们会挑选一个地方驻扎下来,等待敌人经过,于是从天而降。他们的战法多变,骑兵第一次冲锋时,只派出俘虏兵和附庸兵,精兵安排在左右两翼,常使敌人以为自己在数量上占优势。如果敌人奋死抵抗,他们会打开一个缺口,把敌人放出去,然后追击,追击中尽可能多地斩杀敌人于马下。
而当蒙古人的大部队追上敌人之时,他们的指挥官就会占据高处,然后仔细观察敌人的军阵情况和周围地势环境,看有没有便宜可占,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准备,“登高望远,先相地势,察敌情伪,专务乘乱。
找好观察点之后便是作战了,蒙古统帅要么会派出一些精骑(一般为弓骑兵)先上前去试试敌人成色,要么就找准时机直接发起冲阵。
蒙古人会将敌人的军阵包围起来,环阵而动,一次不行就两次、十次、百次,一天打不败敌人,就两天、十天、百天的包围,就是要让敌人疲惫露出弱点。
在战斗中,三三两两的蒙古骑兵们会遮蔽战场,以散兵小分队的形式绕阵行动,四面包围,其中的一些会抓住机会远远地向敌人军阵抛洒几波箭羽或是抵近(仅距离二三十步,甚至会冲到距敌五步左右)袭击敌人缺少骑兵和弓弩手遮蔽的近战步兵阵线或是军阵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敌人,并随时撤退或接近,速度极快,让敌人摸不着头脑,不会给敌人包围自己的机会,然后一听到“姑诡”的命令就会集合起来一起行动:
“其阵利野战,不见利不进,动静之间,知敌强弱,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摧坚陷阵,全藉先锋,衽革当先,例十之三,凡遇敌阵,则三三五五四五,断不聚簇为敌所包,大率步以整而骑宜分,敌分亦分,敌合亦合,故其骑突也,或远或近,或多或少,或聚或散,或出或没,来如天坠,去如电逝。谓之鸦兵撒星阵,其合而分,视马策之所向;其分而合,听姑诡之声以为号。自迩而远,俄倾千里。”
蒙古弓骑兵和重骑兵
他们的这一阵法谓之“鸦兵撒星阵”,目的是为了困住敌人,帮助己方打乱敌军军阵,创造混乱和紧张情绪,同时还为了诱使敌人的骑兵发起追击,使其与己方的步兵脱节,而一旦对方分兵脱节或是军阵出现混乱缺口,那么在后面等待已久的重骑兵们就会抓住战机莽上去冲锋。
蒙古骑兵的作战
从这一战术中可以看出,蒙古人并不是靠轻骑兵的骑射去把敌人的整个军阵击溃,这样的情形倒是存在,但并不多见,更多的情况是他们用骑射袭扰对方,使其出现阵型混乱,然后好召集大部队抓住破绽趁机冲阵。
而当发现自己的骑射手无法给敌方整齐的军阵造成困扰,或是被敌方骑兵驱逐了,那么蒙古统帅便会让重骑兵们准备冲阵。蒙古人的重骑兵是全能型兵种,既能骑射也能近战突阵,还能下马步战,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当接到冲阵的命令后,蒙古重骑兵们就会分成几片区域,以一支支冲击队向敌人军阵发起波次冲锋,如果敌人无法阻挡住蒙古人的冲阵,那么不论敌人和自己人数相差多少,蒙古重骑兵们也必须要冲锋到底,即使是陷入众多敌人的包围也是如此,目的是创造战机,之后的蒙古大军则会从此处缺口进入彻底击垮敌人。
如果敌人阻挡住了第一支蒙古重骑兵的冲阵,那么已经丧失了速度的他们就必须尽快调转马头,以九十度的回旋在敌人军阵前“横过”,让出位置,让第二队前来冲阵的重骑兵接着冲击这一处的敌人军阵,如果还是不能冲垮敌人军阵,则再次横过,让位给下一支前来冲阵的重骑兵,就这样轮番冲击,直到在敌人阵线上的某处打开了一个缺口为止。
至此就到了胜利的最后时刻,在一声“姑诡”的召集令下,蒙古重骑兵们会从四面八方赶来集合起来冲击这一点,一起发动冲阵,彻底击垮敌人,让其军阵溃乱,士兵四散而逃。为了降低敌人的抵抗意志,蒙古人还会“贴心”的在包围圈内给敌人让出一个缺口,也就是围三缺一,之后便是轻装骑兵们的追亡逐北了,彻底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故交锋之始,每以骑队,径突敌阵,一冲即动,则不论众寡,长驱直入,敌虽十万,亦不能支。不动则前队横过,次队再撞,再不能入,则后队如之。方其冲敌之时,乃迁延时刻,为布兵左右与后之计,兵即四合,则最后至者,一声姑诡,四面八方,响应齐力,一时俱撞。”
对自己民族的战术战法,成吉思汗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述,《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带领大军与乃蛮部决战之时,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自己部下的战斗情况:
“进如山桃皮丛,摆如海子样阵,攻如凿穿而战。”
给大家解析一下这句话,所谓的“山桃皮”指的是一种三三两两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低矮灌木,“进如山桃皮丛”就是说自己的骑兵行动时,总是三三两两的散布,以小分队的形态前进。而所谓的“海子”指的是湖泊,蒙古人把稍大一些的湖泊都叫做“海子”,这里的“摆如海子样阵”指的是成吉思汗的部队摆出的阵型广阔,犹如湖泊一样庞大,将敌人包围笼罩。最后一句的“攻如凿穿而战”就很好理解了,这里就不做赘述。成吉思汗这段话的大意基本和《蒙鞑备录》以及《黑鞑事略》中记载的蒙古军队战术战法一样,可见其普遍性和代表性。
除了骑马冲阵以外,蒙古人也是步战好手,许多蒙古骑兵都随身携带骑弓和步弓两种,还有增加防护的盾牌,以便适应不同的作战情况:
“蒙古不花引兵趋之,驰报,木华黎夜半引兵疾驰,遇于神水县东,夹击之。分麾下兵之半,下马步战。选善射者数千,令曰:‘贼步兵无甲,疾射之!’”
蒙古人的骑射厉害,他们的步射则更狠,准确率极高,常常能够击败敌人的侧翼,而一旦敌人的两翼溃乱,那么蒙古人就会趁虚而入赢得胜利。面对蒙古人的步射,敌人常常会发动骑兵前来战斗,为此蒙古人会在步战队的后方布置骑兵,一旦对方骑兵前来进攻,步战队后方的蒙古骑兵就会前去迎击。
如果敌人在阵前布置拒马或鹿角,来防止蒙古骑兵的冲击,那么蒙古骑兵们就会绕阵行动,不时发射弓箭,用骑射杀伤敌人,不过其杀伤还是次要的,他们主要是要让其不得休息,使其疲困,不能饮水吃饭,就这么耗着对方,让其陷入要么走出拒马的保护主动发起进攻,要么就此撤退的两难之地,这样蒙古军队的可操作性就高了。
而碰到一些武器装备精良、战斗意志极其顽强和军阵严整的敌人时,蒙古人也有办法解决。那就是驱赶牛群、马群甚至是俘虏前来冲阵,将敌人阵线冲垮,蒙古骑兵则跟在牲畜群和俘虏降兵后面扩大战果:
“(蒙古军队)或臂团牌,下马步射,一射中镝,则两侧具溃,溃则必乱,从乱疾入,敌或见,则以骑蹙步,则步后驻队,驰敌迎击,敌或坚壁,百计不中,则必驱牛畜,或鞭生马,以生搅敌军,鲜有不败…………敌或森戟外列拒马,绝其冲突,则环骑疏哨,时发一矢,使敌劳动。相持少久,敌必绝食,或乏薪水,不容不动,则进兵相敌。或敌阵已动,故不遽击,待其疲困,然后冲入……或驱降俘,听其战败,乘敌力竭,击以精锐。”
就是靠着这些战术战法,蒙古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