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国企算体制内工作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80 后小公】的最佳回答:
国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游离于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事实,非要界定国企与体制的关系,充其量只能将国企视为“半体制”单位。
之所以说国企是半体制,主要是因为国企有两个属性与行政事业单位相似:
第一是国有属性和公益属性。国企虽然是企业,运行模式按照市场化方式操作,但国企的国有控股、国有占股性质,赋予了国企体制属性,国企在很多方面,比如决策报批、纪检监察、党的建设等工作同样纳入了同级或上级党委政府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无异。换言之,国企还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的机构。而且,国企因为具备一定的资源支配权力,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保障民生的主体,一定程度上也代替政府承担部分公益职责。
第二是人事管理属性。国企人员不在机构编制部门管理范畴之内,没有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理论上也没有行政级别,但部分管理岗位人员即国企领导仍实行员额制管理,俗称在册管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分级管理,接受各级组织部门、国资委人事部门管理,并且比照设置企业级别,根据工作需要与行政事业单位交流使用。也就是说,国企领导干部因工作需要随时可以流动到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还是组织的人。
除此之外,国企领导在工作上表现出的稳定性、福利的优厚性、社会的主导性,不遑多让公务员和事业编。这些都是体制的重要属性。
国企的体制属性在《监察法》中也有体现。《监察法》第十五条明确了监察机关重点监督的六类对象,其中一类就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与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同在监察范畴,由此了简介证明了国企领导的体制属性。
当然,国企领导虽然算体制内人员,但与公务员和事业编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如果把体制内区分层次,可以分为三层,公务员是第一层,处于核心圈;事业单位处于第二层,相对公务员略处下风,不过是妥妥的体制内人员无疑;国企是第三层,处于体制边缘或者说外围。
为什么说国企是体制的外围,主要是因为国企除部分领导外,还有大量的一线员工、技术人员、工勤人员、聘用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他们不是体制人员,由企业按照市场原则自行管理,以各种 KPI 考核决定去留、使用,无论稳定性、工资福利、职权作用、社会地位等与国企领导不在一个层面,已经与体制靠不上边。这也是国企最多只能算“半体制”的原因所在。
【2】、来自网友【文竹说社保讲医保】的最佳回答:
体制内是专指干部身份的人而言的。
所以国企里具有干部身份的人,是属于体制内工作的,而工人身份的人,则不算体制内的工作。
特别是现在国企招聘的劳务派遣职工,就更不属于体制内工作。
想进入体制内工作,首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然后参加统一招聘考试后,才可以进入体制内工作。
国企的体制内工作人员的招聘,与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招聘形式是一样的,都需要先进行笔试考试,笔试考试通过后,再进行面试体检等环节,这些环节都通过以后,才可以正式进入国企的体制内进行工作。
但现在国企招聘干部的时候不是很多,因为现在真正的国企单位,已经少之又少,不像八九十年代,国属国企,省属国企,市属国企等等很多,各个城市里都有多家国企企业,那时想进入个国企企业,不是件很难的事情,而且那时的中专以上学历,进入国企后,都是干部身份。
但九七年以后,国企开始实行改制,省属国企和市属国企,基本都破产买断,从此以后,就都变成了私企。
所以现在想进入国企,真的是不太容易。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