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么《三国演义》里人物多数都有字,而《水浒传》却大多无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34 个代表】的最佳回答: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描写的人物出场的场合不同,称呼用语不同是造成读者这种印象的原因。三国演义人物出场多为朝堂、外交、谈判等正式场合,人物称呼必须正规;水浒传人物出场多为山寨、路途或酒肆,人物称呼多采用江湖习惯,不需要多么正规。实际上不管是三国还是北宋,人们都是有名有字的。
今天名字已经成了一个词语,和姓名意义相同,但是在古代名、字是两个不同的词。“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就是说名指的是人的小名,一般用于自称或者长辈称呼晚辈;“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字指的是大名,一般用于同辈之间的称呼。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称呼。
古人一般有名又有字,还有的人有号。实际上不管是三国演义描写的汉末三国,还是水浒传描写的北宋,甚至一直到现在,中国人都是有名又有字的。如汉末三国时期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诸葛亮字孔明、孙权字仲谋,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北宋的苏轼字子瞻,欧阳修字永叔,王安石字介甫,岳飞字鹏举;毛泽东字润之,周恩来字翔宇,朱德字玉阶,邓小平字希贤。就是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我们这一代人实际上也是有名有字的,比如我一个同学姓刘,小名磊,大名建波,按照古人的称呼,他应该就是刘磊字建波。但是我们之间称呼就没有古人那么讲究,小时候有时候喊他小名有时候喊他大名,我们都长大之后,就只喊大名了。而还有很多人起的小名和大名相同,这就相当于把名和字合并了。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群雄争霸、三国鼎立和三国归晋,能在其中崭露头角的,必然都是社会上层精英人士,社会地位高,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知识分子在起名、字的时候就会比较讲究、比较重视,都会比较齐全。三国人物出场一般是在朝堂、外交、谈判等正式场合,他们在介绍自己和称呼他人的时候就会很注意场合和规矩,用名自称表示谦虚,而称呼对方的字表示尊敬。既然存在这个问题,作者在介绍人物的时候肯定要介绍全了,人物的名、字甚至是号,不然书中一会是名,一会是字,读者就不知道谁是谁了。如:作者在介绍诸葛亮的时候不介绍清楚诸葛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在后文中一会说诸葛亮,一会说孔明,一会说卧龙,不了解历史的读者哪能明白这是说的同一个人。
水浒传描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草莽英雄,很多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社会地位低,文化程度低,而且水浒传人物出场一般都是在山寨、路上、酒肆、茶馆等非正式场合,人物之间的称呼大多采用了江湖上的习惯,称呼兄弟、员外等。这个时候作者只需要介绍人物名或者字其中之一就不会对后文产生歧义,也就没有必要弄得那么复杂。作者要是把 108 将名和字都给弄全了,一是费劲,二是文中也根本用不上这么多名字。水浒传人物身份地位比不上三国演义人物,但肯定比我们普通老百姓还是要高,他们中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那些人理论上应该是有名有字的,可能因为文献记载等原因大部分都只留下来一个名或字。宋江是水浒传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梁山上地位最高之人,别人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有时就要称呼他的字公明,因此宋江也是水浒传里面少数有名有字的人。
所以说主要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里人物出场的场合不同,称呼的习惯不同,要求三国演义人物出场时必须介绍清楚人物的名、字甚至是号,而水浒传里的人物只需要介绍名或者字其中之一即可。
【2】、来自网友【骐说】的最佳回答:
姓,氏、名、字、号,都是人与人互相区别的标签符号,但是从西周强调礼教治国开始,华夏民族的名字中又加入了身份和阶级的含义。
“姓”是母系社会的产物,既“女”“生”,意思是妈妈是谁。比如:黄帝姓“姬”——美女妈妈,炎帝姓“姜”——牧羊女。
“氏”氏父系社会的产物,意思是爸爸是谁,是指父亲所处的行业,比如:黄帝也叫“轩辕氏”,黄帝祖上是制造车辆的;“氏”在西周大封建时代逐步跟“姓”合并,所以也称为“姓氏”。
“名”既是“命”,古代要求是初生婴儿在满百日之前,由父亲来起名,在未正式取名前,为了好称呼,就还会有一个“乳名”,显然,名字是父母长辈才可以叫的,所以古人认为直乎其名就等于骂人。而“乳名”是很私密的,如果可以称呼“乳名”则是亲密关系。尤其女孩子告诉你自己的乳名则更是说明人家心里有你。
那么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如何称呼?“字”,“字”是男人独有的,男生年满 20 岁,要行“冠礼”,从那天开始要把头发梳起来、穿成人的衣服了,此时,就标志着你已经走向社会,要自己承担所有的社会责任了,那天,自己要结合自己的名字和志向给自己定一个“字”,比如:曹操,字孟德,意思是如“孔孟之德”的人;显然,“字”的社会属性非常强烈,所以彼此之间称呼字是互相尊重。
“号”其实就是外号,对高人来说是尊重,比如,李时珍,雅号:濒湖老人。对于社会地位低的人就是“绰号”,兄弟们彼此叫起来顺嘴、亲切。
另外,王莽篡权后规定,犯罪分子姓名要三个字,以示跟好人的区别,所以东汉一直到三国期间,中国人的姓名是两个字的,但是安礼法,姓名至少是三个字的,因为“姓”后面的那个字是在家族中的“辈分”,是宗庙规定死的,第三个字才是“名”。
讲了这么多,大家一定明白了:“姓氏名谁”跟礼法息息相关,自然是上流社会的讲究,平民就很随意了,民间有“起个贱名,好养活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