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春秋初,万国争雄,为什么最后是极西的秦统一了天下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6 20:38:18 5次浏览

关于问题春秋初,万国争雄,为什么最后是极西的秦统一了天下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小妞麦兜】的最佳回答:

知识‬匮乏‬,水平‬有限‬,但‬照本宣科‬的码字‬太过于‬乏味‬。总结‬秦国‬统一‬的‬三个‬原因‬~起源‬立国‬、逆境奋斗‬、顺势而为‬和‬题外话‬伟大的‬君王‬。友友‬们‬当成‬故事‬看看‬就好‬[祈祷][祈祷]

一‬、起源‬立国‬

秦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颛顼帝的后人~伯益。伯益不但治水有功,而且善训鸟兽,被赐嬴姓。伯益次子若木开创了徐国。若木的玄孙嬴费昌是一位贤臣,为商朝立下赫赫战功。其后代飞廉、恶来都有一技之长。周穆王时期的造父是伯益的十四世孙,秦始皇的三十五代世祖,造父不但善训鸟兽,驾驭技术也非比寻常,周穆王感念其功劳,就把赵城封赐给造父,造父开创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到了周孝王时期的非子,非子继承了祖上的优点,不但擅长养马,并且识马、相马、训马的技术也是一流,周孝王便让非子到汧水、渭水之间主管马匹。为了奖赏和表彰非子的功劳,便把秦地赐给非子,让他再度延续嬴氏的祭祀,史称秦嬴,这也是大秦帝国最初的雏形。

以上内容之所以啰嗦这么多只想表达两个观点~秦国的起源和一技之长的重要性。战国七雄的赵国、秦国都是以一技之长立国的。

二‬、逆境奋斗‬

(祖孙三代‬血战‬戎狄‬,大秦帝国‬军魂‬的‬形成‬)

约公元前 858 年,非子去世,其子失传继位,史称“秦侯”。秦侯在位 10 年,其子

秦公伯

在位 3 年。秦侯和秦公伯史书记载奇少,大秦第四位国君

秦仲

继位后,秦国在历史大舞台上的角色才由客串转变为主角之一,戏份剧增。

秦国起源于

秦邑

,属于当时核心政权的偏远地区。中原列国的天朝上国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对于这个边陲小国的歧视和封杀使秦国数百年来与戎狄各部争斗不休。此时的秦国地处西北边陲,西有西戎,北有北狄,东有中原列国的虎视眈眈,强敌环伺,秦国处境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老秦人时刻有着如履薄冰的醒世自我,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与戎狄血战,并且胜少败多。此时老秦人生活环境之艰苦,处境之危险历史少见,随时都有被灭的危险,一步错就万劫不复。老秦人就是在这种血与火的洗礼中一步一步打下了生存之地。纠纠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的悲壮性格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也是强大秦军灵魂的根源。

以上啰嗦的内容表达的观点:老秦人逆境奋斗,军魂的形成,这也是能够统一的主演原因之一。

三‬、顺势而为‬

之后的秦武公推广郡县制,秦穆公称霸西戎,秦孝公商鞅变法,秦惠文王张仪连横破纵,秦昭襄王白起威震天下,秦始皇灭国大战,这些都是顺势而为。

从秦非子开国到秦始皇统一,一共历经 38 代君王,历代君王艰苦卓绝、自强不息、逆境奋斗、顺势而为的精神让人动容,三十八代如一日,一寸山河一寸血地为秦国争取生存空间,让人动容之余就是无限感慨,历经苦难,经历血与刀的洗礼之后逐步图强、称霸、统一…

题外话‬(伟大的‬君王‬)

简单说一下被历史严重低估的秦武公

公元前 716 年,秦文公去世,其孙“立”继位,史称“秦宪公”,时年九岁。为了秦国能够稳步发展,秦文公在弥留之际为秦宪公留下三位顾命大臣——弗忌、威垒、三父。这三位不仅是顾命大臣,而且都官拜大庶长,权倾朝野。

公元前 704 年,秦宪公壮志未酬身先死,留下三个儿子,长子

秦武公

、次子秦德公、幼子嬴出子。

关于秦宪公的死亡之谜有两种说法:其一、患病而死;其二、顾命大臣陷害。第二种说法可信度更高。

秦武公和秦德公是鲁姬所出,幼子嬴出子为王姬所出,王姬是东周王室公主,比起鲁姬更为“龙血凤髓”(王姬是秦宪公和周桓王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而采取的联姻策略)。按照周礼,王姬为夫人,鲁姬为妾,但周王室不再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周天子。周桓王在与郑国的交战中受伤,周王室威严荡然无存,因此秦宪公并未改立王姬为第一夫人。

秦宪公在位时弗忌、威垒、三父三位顾命大臣并不反对鲁姬为夫人,秦宪公去世后他们态度大为改变,公然废长立幼,废嫡立庶拥立五岁的幼子嬴出子为国君,史称“秦出子”,王姬成为太后。

三位顾命大臣此举目的有二:其一、讨好更有影响力的东周王室;其二、进一步把持朝政和控制军队。

三位顾命大臣的所作所为使王姬对于自己夫君秦宪公患病而亡的结论有了不同的看法。秦国太后历来就有干预朝政的传统,王姬依仗自己身份即是东周王室公主又是秦国太后采取不领情、不合作的态度,这也使秦国发展停滞下来,尤其是对外开疆拓土更是没有进展。

公元前 697 年,三位顾命大臣杀了做了六年国君的嬴出子,改立原太子秦武公为国君……

秦武公(?―公元前 678 年),嬴姓,赵氏,名不详,秦国第五位国君。

公元前 697 年,秦武公继位,时年 14 岁。当时历史舞台上面的各个角色谁都没有料到这个只有 14 岁的少年是可以比肩后世秦皇、汉武的伟大君王……

秦武公‬继位后‬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决策‬

第一‬、韬光养晦‬,迷惑‬权臣‬

秦武公充分吸取弟弟秦出子的经验教训,大智若愚迷惑弗忌、威垒、三父三位权臣。坚持“攘内必先安外”的基本国策……

安外‬之举‬:对外开疆拓土。公元前 697 年即秦武公元年,秦武公御驾亲征讨伐彭戏氏,直到华山脚下,临近黄河西岸,将秦国的势力范围向东大大推进。

攘‬内‬措施‬:熟悉掌握政治军事,控制兵权,为铲除权臣集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通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培植自己的亲信,用军功在国内臣民之中树立自己的微信。公元前 695 年即秦武公三年,秦武公以弗忌、威垒、三父等人弑杀国君秦出子为由,将弗忌、威垒、三父三人诛杀,并夷灭他们的三族,彻底解决内部隐患,巩固军权。

时年,秦武公 16 岁。

秦武公,天纵英才!真英雄!

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第二‬、开天辟地‬,推行‬县‬制‬

郡县治,天下安。即使放在今天,只要治理好县级这一行政单位,天下就会长治久安。

公元前 688 年即秦武公十年,秦武公攻打邽、冀两地的戎族,开始把这两地作为秦国的县。

邽县

(今甘肃省天水市)、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

公元前 687 年即秦武公十一年,秦武公将杜、郑两地设置为县。杜县(今陕西省杜陵县)、郑县(陕西省华县);同年灭亡小虢国。

县最早出现在楚国,但秦武公开天辟地在秦国推行县的行政建制,县的行政建制反映了秦武公的政治远见和改革精神,是秦武公一生中最为后世称道的业绩。

县作为行政建制的出现,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地方政权形式的产生,以及国家体制趋于完善和君权的强化。

秦武公置县之举为后世秦国历任君王所承接,尤其是到了秦孝公时期加快了设县的步伐。商鞅变法时全面推行县制,秦国全境共设置 41 县。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三十六郡,郡下管理县。汉承秦制,形成了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从此开启了地方政权的基础。

第三‬、国赖‬长君‬,兄终弟及‬

秦武公两经废立,对于国家内耗给秦国带来的伤害有着切肤之痛,深知国赖长君是社稷之福。

秦武公在位二十年,去世后弟弟秦德公继位。秦武公推行的国赖长君,兄终弟及的决策让秦国最高权利中心和平过渡,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彰显了秦武公大度的胸怀和伟岸的人格。秦德公也萧规曹随,王位在自己儿子——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之间传承。数代秦王兄终弟及保障了秦国的平衡发展。

被太史公司马迁称赞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的战神白起继承了先祖秦武公的雄武之风,为秦国的崛起,为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居功至伟,青史留名。

【2】、来自网友【sunjin6278】的最佳回答:

自从周平王东迁,我国历史开始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的衰落,周朝维持的礼制也开始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争斗,春秋无义战,产生了春秋五霸;战国兼并战,结果只剩下了战国七雄。最终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了天下一统。那么为什么只有极西的秦国完成了天下的统一了呢?

艰苦的生存环境,锻炼了老秦人不屈的性格。老秦人本为东夷人,后来迁到西边,因给周天子养马有功,周平王东迁后,就将周王镐京西部的贫瘠土地赏给老秦人,封爵位为伯,位列诸侯。秦国最早的一位国君是秦襄公。贫瘠的土地没有难住老秦人,他们辛勤耕作,又与西方戎狄相接,自然经常与戎狄发生争斗,久而久之,老秦人也具有了戎狄人剽悍好斗的性格。到秦穆公时期,秦穆公重用贤人,奋发图强,不断向西开疆拓土,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秦穆公又积极参与中原诸侯的争霸,也成了春秋霸主。而同期的中原众诸侯,生存环境相对优越,深受中原文化影响,重礼重义,峨冠博带,失去了不少生存的野性。

商鞅变法,成了各国变法图强中最彻底的一次,也使秦国成了富强之国。进入战国时期后,为了强国富民,各国都纷纷变法图强。如魏国的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让魏国成了战国初期最强国;齐国的邹忌讽谏,使齐国在齐威王、齐宣王时非常强盛。此外还有韩国的申不害革新、楚国的吴起变法、赵国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等。但是其他国家的变法都没持续多久,就失败了。如李悝变法,魏文侯之后,就夭折了;吴起变法,楚悼王一死,楚国那些利益受损害恨极吴起的奴隶主贵族,马上起来杀死了吴起,废除了新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虽让赵国强盛,却不久发生了沙丘之变,赵国内斗从此不断。只有秦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一力支持商鞅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

商鞅变法在各国变法中最彻底,从此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要想得爵位地位,只有在立军功中获得。商鞅变法移风易俗,彻底改变了秦国人的面貌,将全国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组织调动起来。奖励耕织让他们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积极性;连坐制和严刑酷法,让他们奉公守法,怯于私斗,用于公战;二十级军功制,奖励军功制,把老秦人变成了战争机器,尚首功,从此让秦国军队无敌天下。秦孝公之后,秦惠文王虽车裂了商鞅,但他的变法却完整得以被执行,一直到秦统一六国。商鞅变法,让秦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最终成为战国中最强者。

秦国连接几代国君的英明,让秦国的强盛得到延续。战国初期,魏国强势崛起,魏文侯重用人才,图强革新,让魏国十分富强,成了诸侯中的最强国。打败了周围各国,还割占了秦国富饶的河西之地,堵住了秦国东出之路。魏文侯之后,魏国国君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强盛了一百余年的魏国,最终在与中原诸侯的不断争霸中衰落下来。赵国经沙丘之变,楚国自楚悼王死后,齐国经齐湣王之乱,他们的国君都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昏庸,国势自然一步步下滑。

而秦国就不一样了,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夺取西河之地;秦惠文王重用张仪等贤才,连横离纵,还吞并巴蜀,使自己更加富厚;秦昭襄王在位五十余年,重用人才白起、范睢等人,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吞义渠,并西戎,蚕食诸侯,长平一战,使秦国成了战国七雄的最强者;秦始皇上位后,更是奋六世之余烈,发起了统一六国的战争,最终完成了国家一统。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进可攻,退可守。三家分晋后,魏国强势崛起,强盛了一百余年。但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四面都有强国环伺。西有强秦,北有燕赵,南有大楚,东挨盛齐。因此魏国需要不断与各诸侯国征战,棘蒲之战,楚赵联军大败魏卫韩联军,魏国由盛转衰;以后与齐国、秦国发生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西河之战,让称霸的魏国从此衰败,正是能强盛一时,不能强盛一世。四战之地的魏国,难给它充足的自守养精蓄锐的机会。赵国、楚国、齐国,地势一马平川居多,险关绝隘很少,盛时可逞一时之气,衰时却也可任强敌纵横驰骋。而秦国就不一样了,居崤函之固,有关中巴蜀沃野,险关绝隘,让秦国进可攻,退可守。当国势疲弱时,关闭崤函之门,退可自养;当强盛时,开关延敌,争战中原。秦国的地理优势,也让大秦在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立于不败之地。

多年诸侯国之间的纷乱征战,人心思安,渴望统一。从春秋到战国,经历了差不多五百余年,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之间互不统属,相互争斗,相互兼并,称雄称霸。周王室衰败,再无力维持各诸侯国之间的和平相处。因此从塞北,到江南,再无一片静土,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充斥着无尽的征战杀伐,老百姓再无一日安宁的生产生活,人心思安啊。人心就是天心啊。秦国的强势崛起,正适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得到了天时之助。

正是由于秦国在天时、人为、地理等诸方面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万国争雄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才得以成为笑到最后的最大赢家,最终完成了祖国的大一统。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