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经常上火,用什么方法去火比较好?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中医张喜海】的最佳回答:
分享简单易做的三豆汤!!!
三豆汤一周喝两次,可以去清热去火解乏,消暑祛湿,还不伤脾胃,制作方法也特别简单,绿豆,赤小豆,黑豆各 20g,大火滚后开小火,直煮到豆子熟烂,就可以加入调味的冰糖,如果家里是老人小孩,脾胃不好的,也可以加红糖来代替冰糖。
黑豆可以补肾益精清火,赤小豆可以利尿消肿,红豆可以解毒消暑!大家可以试试!
分享早晚养生两杯水:淡盐水和蜂蜜水!!!
早喝盐水晚喝蜜,天气干燥,补充水分极为重要,分享给你一个口诀‘早喝盐水晚喝蜜’,早上一杯淡盐水,晚上一杯蜂蜜水,一定要记住蜂蜜水要用温水冲服。
这样就可以清热凉血,还可以补中益气,健脾安神,缓解天气干燥引起的便秘,一举多得。
分享食材简单梨子粥!!!
一个宝藏粥,秋天喝可以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用料非常简单,只需要两个梨,一百克的粳米。
将梨洗净切碎加入粳米煮粥即可,可以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白糖,简简单单开启养生之路。
分享降肝火的小妙招!!!
假如你控制不住暴脾气、大便干结、小便发黄、精神不好容易瞌睡、头晕、脸色发红、身体闷热、失眠,就要小心甄别是不是肝火旺盛啦!
推荐你喝菊花枸杞茶,决明子茶,苦丁茶,金银花茶,少吃性热大补的食物!
一定要管住嘴,别吃辣火锅、火鸡面等辛辣食物。
分享日常易忽略的养生法——喝水的方法!!!
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的起床后养生第一法 !简单有效,只需要养成习惯 !
那就是早起一杯温开水。别看十分简单,但却非常有效。
他可以帮助清理血管垃圾,清理肠道毒素,降低内脏的脂肪,使血管,肠道通畅,开启美好的一天。
当然喝水也是有一点讲究的,不要一小口一小口的抿着,而是大口喝下。
有想减肥的朋友,也可以在饭前半小时内喝一杯水,可以有效增加饱腹感,减少食量。
点个赞关注我,养生知识分享不停!
老中医为大家解答疑惑~!
【2】、来自网友【药事健康】的最佳回答:
经常上火,可以选择清热的菊花、金银花、薄荷、桑叶等等作为凉茶冲泡饮用。
菊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草本植物,其汤色淡黄而清透,菊味浓郁,其性味甘、微寒,具清热解毒、疏风热、平肝明目的功效,有消炎、明目、降压及降脂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昏目赤、咽疼、湿热黄疸、水肿尿少、胃痛食少及高血压等症。咽喉肿痛时,选择白菊最好。杭白菊泡茶味道清醇甘美,菊花、枸杞一起冲泡可增强养肝明目作用,特别适合上网一族和上班族泡茶饮用。炎热的夏日沏一壶菊花茶,实属清热解暑之良品,是大家喜爱的花茶饮品之一。
金银花又称忍冬、双花和银花,是常用的清热类中药材之一。金银花茶,清热解暑,具清热去火之功效,其性味甘、寒,《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疮疡疔毒、红肿热痛、便脓血”。金银花甘寒清泄,轻芳疏透,既善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具有清热解毒及疏散风热的功效,用于风热表证、外感热病、热毒泻痢、痈疮疖肿、肺痈、肠痈、乳痈等病症。一般常用量 10-20 克,治血痢及便血多炒炭用。外用,取鲜品捣烂外敷,亦可煎汤含漱。注意,脾胃虚寒、气虚疮疡脓清者不宜服用。
薄荷清新里透着股特异的清凉香气,炎热夏日,泡上一壶薄荷茶,既解暑醒脑,还清利咽喉。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它是常用的辛凉解表药,其性味辛、凉,归肺肝经,薄荷具有宣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利咽、疏肝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风热头痛、温病初起、目赤、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气郁滞、胸闷胁胀等病症。善清利头目、利咽,临床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疾病。其性辛凉、芳香轻清,煎汤应后下,不宜久煎。内服常用量 2-10 克,也可取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患处或捣汁外涂,或者煎汤洗或含漱。梗偏于理气,去火宜选用薄荷叶,长于发汗。因发汗耗气,表虚自汗者不宜服,久病体弱、寒凉体质者亦不宜久服多服。
桑叶也是较好的药食两用的食材,常用来代茶饮,可以降脂、降压、降糖预防三高,加入菊花利咽祛热、清肝明目,是夏日常用的茶饮方。其性味苦、甘、寒,入肺经、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的咳嗽、头痛、咽干口渴、肺热燥咳、肝阳上扰所致眩晕、视物不清、目赤肿痛、血热吐衄等病症,桑叶常用量 5-10 克,亦可外用捣敷患处。桑叶蜜灸可增强润肺效果,润肺止咳选用蜜灸后的桑叶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