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七八十年代农村露天电影的放映员,当时有多受欢迎?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步福书】的最佳回答:
首先就我们村为例,那个时候的放映员是村支部书记的儿子,别人还真轮不到。
做了放映员后,当然好处很多。平时出工下苦力的活不应干;晚上放映,白天可以休息;如果安排到生产队放映,生产队队长提前安排生活;每年还有补助公分等福利。
记得当时书记家儿子稍微有点残疾,开始很长时间说不到媳妇,自从当上放映员后,第二年就结婚了。
【2】来自网友【刘宝成了】的最佳回答:
这问题具体的好处我不太知道,反正那个时代商店里卖肉的,卖菜的都特别吃香,那时候什么都凭票供应,一个月一个人才三两油,人们都想买点带板油的肉,可想而知你能买着了吗?我没在农村呆过,露天电影的放映员我想应该比卖肉的还吃香吧。
【3】来自网友【1 小风车 1】的最佳回答:
七八十年代农村露天电影的放咉员,当时很受欢迎,因为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文化生活就靠专业或者是业余演出人们才能看到,有的要票,一般人没有机会看到,享受文化娱乐生活的条件太差,偶然来个公咉电影人们都非常希罕,挤着挤着去看,不但看电影,对放咉电影的放咉员也感到希罕,能干这份工作都是了不起,所以人们都是以羨慕和尊敬的目光看待他们,有时还给他们供烟、茶、饭,特别客气!
【4】来自网友【兴趣神采飞扬】的最佳回答:
电影映员走四方,
处处人呼雀鸟跃。
淅沥细雨有伞来,
飘飘雪花雪具到。
一日三餐鱼肉席,
逐家挨户巡回转。
吃饱喝足干部倍,
临场放映群众围。
侯候影毕于栖地,
凌晨来人再接去。
新地异同前地差,
捧得映员乐哈哈。
遇到营员才华溢,
影片情节滔滔绝。
孩子围得水难泄,
大人欣赏忙点头。
踏破岁月放映员,
披星戴月风雨下。
触村挨点巡回营,
乡村寂寞添新韵。
【5】来自网友【李少军 lishaojun】的最佳回答:
五十年末我离开了农村,对当时的露天电影记忆犹新。
盼电影如盼年节,三五里地村屯的大人小孩欢聚一起;对放映员崇敬有加,认为是了不起的人物。
记得先是放映新闻记录片,后放故事片,虽然当时都是黑白片,彩色还没出现,但大家看得饶有兴趣,十分认真,散场后仍恋恋不舍,对影片内容议论纷纷。
记得看过的电影有巜秋翁遇仙记》、《刘氏三兄弟》(动画片)、巜扑不灭的火焰》……
对《扑不灭的火焰》印象较深,是部抗战片,讲的是蒋二、蒋三与母亲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蒋二追求荣华富贵,讨好日本鬼子,卖国求荣,先是拉扰蒋三不果,后来出卖亲弟和母亲,母亲宁死不屈,绝食离世,最后蒋三将冥顽不化、做恶多端的蒋二亲手击毙。电影放映到这时,当场就传出“好!”“話该!”欢呼声……
由此联想到当今隐形的汉奸,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放厥词、美化敌寇、供俸战犯等一系列罪恶活劲,怎能不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