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苏德之战,苏联军队 537 万人被俘,为何最后反败为胜?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榆木疙瘩牌慧根】的最佳回答:
实际上无论从高级将领的战争指挥艺术,还是一线官兵的战术素养水平,二战中除了纳粹德军无人能出其右者。
所以这个问题得从战争本身以外的地方找原因,其实德国主要是被盟国的“硬实力”给生生拖死的。
第一,原料不足
二战以前世界上已知原料,比如矿石和能源产地基本都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
第二,缺乏技工
德国除了自己本国的熟练技术工人以外,强征来的东方劳工技能低下,劳动热情缺乏。
第三,开工不足
二战爆发后,希特勒纳粹政权为了维持一定的居民生活水准,在德国和占领区(不包括东方)保持了相当程度的消费品产量,不像美英苏那样全力转入战时经济。
第四,意识形态
纳粹思想认为德国妇女应该呆在家里,而不是在工厂里,希特勒说:“牺牲我们最珍贵的理想,这个代价太高了!”英国有 225 万妇女从事战时生产,而德国只有 18.2 万妇女。
第五,空袭破坏
苏联的军工生产在乌拉尔山以东,美国在本土,而德国控制下的欧洲军工则位于盟军战略轰炸范围之内,虽然没有致命,但是却使其始终无法高效增产。
【2】、来自网友【沉 140769451】的最佳回答:
一、物力资源不足,而不是人力资源不足。苏德战争前,德国约有八千多万的人口,而苏联是一亿七千万,约为德国的两倍多点,而如果算上整个德占区人口和同样参于对苏作战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等仆从国,德国方面的人口就己超过苏联;战争初期,德国的突然袭击,在丧失土地的同时,也令苏联迅速丢掉了几千万人口,而这几千万人口中,就有近一半是亲德国,而非亲苏联的,它们包括战前苏联吞并的波罗地海三国、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等地区的两千多万人口,此消彼涨,这实际导致战争决定胜负前,苏联可利用的人力资源不是多于德国,而是少于德国;但是,苏联在战争开始后,即进行了全民总动员,而德国却没有,直到败局己定时,它才实施全民总动员,一个是因为希特勒低估了苏军的战斗力,另一个是因为即使全民总动员,德国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武装他们,无法提供更多的燃料给他们提高消耗干净的速度。
二、德军并没有影视作品和人们普遍认为的那么装备精良和战斗力强悍,大多数德军不是人们普遍印象中坦克机械化、摩托化的部队,它们在战争初期的装备,不是比它的对手先进,反而是落后。二战中,德军坦克机械化、摩托化部队仅占德国陆军的 15%,它们的后勤保障,仍离不开成千上万的马拉大车;大多数德军,靠徒步机动,部分骑马、踩单车;德军的大炮,大多是由骡马牵引,而非自行;德国坦克机械设计复杂,故障率高,在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和平挺进奥地利时,在中、西欧优越的道路条件下,就有一半的坦克烂在了行军途中,等待修理;闪击西欧时,德军大部分的“坦克”,充其量只是装备机枪的装甲车,四号坦克装备的是反步兵的榴弹炮,真正能打坦克的 3 号坦克,总共才生产了五百多辆,而且大多装备的是反坦克能力弱的 37 炮,装备更强的 50 反坦克炮的,还不足百辆,法军装备的大部分坦克都比它先进,而苏军的 T34 更是比它先进的存在,只是苏军装备还太少,大清洗,使苏军丧失了绝大多数有经验的各级军事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德军进攻的三个集团军群,只有中央集团军群由于偷袭和装甲力量最强,接近完成初期的作战目标之外,另两个集团军群,都无法完成自己的作战目标,实际都是失败的,这突显了苏军的实际作战能力,并不弱于德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在指挥、领导方面的严重错误,大清洗严重削弱了苏军的指挥能力,90%以上的中、高级指挥员被斯大林自己消灭了,新提拔上的都是低级军官,不具备指挥大兵团的经验和能力,甚至上下级之间都不熟悉,缺乏配合默契和协调能力,苏军的实际战斗力强于德军,但政治上的因素,迫使苏军只能机械的服从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上级不切实际的命令,甚至在接到上级命令后,各级指挥员不敢执行,还要召集全体军人,讨论是否执行命令,贻误战机,展开错误的军事行动或者错过行动的时间,只能用巨大的人力去换取胜利,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作战,大胆施展;虎式坦克看似威猛无比,却不是一种符合战场需求的合格坦克,复杂的工艺,难以大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机动性极差,维护保养困难,故障率高,装甲防护远没有达到不可击穿的程度,面对苏联的装甲洪流,也只能苟延残喘,战争不是以牺牲多少来决胜负的,战争打输了,被人占领了,牺牲再少,也是假的、废物,只是自我安慰的意淫。
三、战争是最好的学校,通过战争学习战争,使经过实际战场锻炼的军事指挥员迅速成长起来,苏联军队的实际作战能力才有所恢复,德军的战术指挥优势荡然无存,资源短板无可避免的暴露出来。但斯大林的存在,大清洗并未因为战争而停止,掌握了经验的指挥官们,不得不在军事指挥上,优先考虑政治上的正确性,而不是军事上的正确性,谁也不想死在自己人的手里,宁愿让德国人杀死自己。
四、地形、气象条件,是每个军事指挥官在指挥作战时,应该掌握的最起码军事常识,把失败归罪于天气,是军事指挥官的耻辱。
五、美英的援助数量有限,相比苏德战争巨大的消耗完全是杯水车薪,而且这些所谓的援助不是一次性到位,也不是在战场需要的关键时刻到位的,狡猾的美国人,总是在苏军取得关键性胜利之后,才奖励式的将少量物资运送到位,当苏联毋庸置疑的胜利在握时,美国人答应的援助才不情愿的真正大批的送来,因为它无法毁约,也出于战后控制西欧的需要,它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对手来压迫欧洲,这样美国才能领导西、南、中、北欧各国,对抗共同的敌人。美国军头马歇尔在战后向国会汇报的总结中,也承认美国的援助是微不足道的,苏联主要依靠自己的实力,打败了德国。
六、美英的战略大轰炸,美国实际参于的时间较晚,而之前,英国空军的轰炸,向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英国人一般选择在夜间轰炸,由于飞机数量有限,夜间轰炸的准确率也不高,当美国在 43 年参于其中时,德国的失败早己成定局,由于美国飞行员的驾驶技术较差,不善于夜间飞行作战,所以只好选择更危险的白天轰炸,也不过是半年左右的时间,美国就因为承受不了白天轰炸给自己造成的巨大损失,而在 44 年终止了大半年时间,才在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的远程护航战斗机,和苏军推进到美国轰炸机可以到达的机场后,美军才重新参于英国人的战略轰炸行列中,英美的轰炸机部队可以在完成轰炸任务之后,不必危险的返航,而是直接飞到苏军控制的机场降落,维修、补充燃油和弹药后,再次轰炸德国目标,再飞回英美自己的机场,形成穿梭轰炸的形式。所谓战略大轰炸的成果就是:德国的军工生产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德国人更加坚定的继续战斗,轰炸所想达到的效果,根本不存在,领导这一行动的英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成为战后唯一不受嘉奖的司令部,英国人都对该司令部对德国平民的大屠杀,感到羞耻。
七、战争初期,德国的胜利,是先进军事战术思想的胜利,但德国指挥官们的战术,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老一套”,隆美尔、曼施坦因也不例外,朱可夫曾说:要判断德军的进攻方向并不困难,他们总是老一套,从两翼突击。在莫斯科、库尔斯克,苏军在德军老一套的进攻路线上,层层设防,顽强狙击,并消耗德军的进攻实力,再大量使用自己的坦克部队对德军己经疲惫的进攻部队,发起决定性反击,击退德军。在波兰,朱可夫准确判断古德里安将策划在东普鲁士组织反击,便率先对还没有准备好的东普鲁士德军展开围剿,成功打破了古德里安的如意算盘。但苏军在胜利反击后,往往低估了德军迅速重新组织起来的军事能力,在自己进攻己处强弩之末时,仍轻率的继续前进,为德军的反击创造了条件。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中,苏军正是如此失败的。曼施坦因,更像一个投机商,而不是严谨的军人,它的闪击西欧计划,不是什么战争指挥艺术,而是赤裸裸的赌博,解决他,英法原本只需要派出自己的空军,配合自己的少量装甲旅,德国装甲师,根本不是法国装甲旅的对手。不利于装甲及大部队展开的阿登山区,本该是曼施坦因为德军准备的坟场,希特勒本该在 40 年就失败。
八、认为一亿多人口,可以动员三千多万军队,是无知和可笑的,既使苏联人口超过两亿后,它的可动员力量也只有两千万人。苏联和俄罗斯公布的损失数据,有相当部分是故意夸大的。开战前,苏联工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就布置在战争没有触及到的乌拉尔以东地区,斯大林早为避免工业过于集中在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流域,可能造成的恶果,提前考虑并作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