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红楼梦》:林如海贾敏不死,贾母王夫人会同意二玉的婚事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1 10:44:04 13次浏览

关于问题《红楼梦》:林如海贾敏不死,贾母王夫人会同意二玉的婚事吗?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诗意芒果 Ng】的最佳回答:

不论什么假设,王夫人都不可能同意的。贾敏跟王夫人关系是姑嫂,薛姨妈跟王夫人是亲姐妹…这就是答案。

【2】来自网友【绿野萍踪 01】的最佳回答:

无论是谁,都无法阻止“木石前盟”。但是,林如海、贾敏生死与否,贾母、王夫人都不会同意贾宝玉、林黛玉的婚事。高鹗在后四十回中否定了“木石前盟”,按照“金玉良姻”借贾母、王夫人之手拆散了二玉组合,这大概是出题人出这个题目的动因吧。

高鹗这样续书,遭到了一些红学家的强烈反对,说林黛玉因为婚事被贾母、王夫人的掉包计所破坏,因而吐血而亡是违背了作者的原意,与第五回书所预示的林黛玉结局完全不相符。其实,我认为高鹗读懂了《红楼梦》,拆散“木石前盟”正是为了掩盖二玉所隐藏的真相。

这是因为,“木石前盟”在历史真实中是既定事实,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婚姻演绎的一段真事。“木石前盟”毁掉了贾府,故而,二玉的婚事不会得到贾府长辈的支持。

严格地说,贾敏已经出嫁,与丈夫林如海都不是贾府中人。那么,按照题目所问,假如林如海、贾敏不死,他们会促成贾母、王夫人同意二玉的婚事吗?

金玉良姻与木石前盟

第五回“游幻境谜指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红楼梦》的总纲,在“红楼梦曲”中,“终身误”、“枉凝眉”唱的都是林黛玉、薛宝钗。“终身误”曲中,有一句“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这句唱词不仅讲的是薛宝钗、林黛玉,还包括了贾宝玉,薛、林二人的姓名中其实隐藏着“宝玉”,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宝玉合一”。

因此,“金玉良姻”、“木石前盟”都是宝玉婚姻,具象到书中具体的人物,就有可能是贾宝玉同时娶了钗黛二人。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山中高士晶莹雪(宝钗)”、“世外仙姝寂寞林(黛玉)”举案齐眉,又“到底意难平”。“金玉良姻”、“木石前盟”的同时存在,才是二玉婚姻的悲剧所在,也是《红楼梦》悲剧的根源。

在“枉凝眉”中,作者以“阆苑仙葩”形容薛宝钗。宝钗是“蘅芜君”,“蘅”,是一种香草,其花如筒钟状,暗紫色,可以提炼香油,与宝钗所服用的冷香丸暗合。林黛玉是绛珠仙草,有没有花,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这个曲子却是写“二宝”的金玉良姻,“枉自嗟呀”的却是以泪还情的绛珠仙草。

绛珠仙草不是“木”,其实“木石前盟”不一定说的是林黛玉、贾宝玉的前世之盟。从这个角度来讨论,无论林如海、贾敏是否在世,“二玉”的婚事都没戏。

但是,作者又在“终身误”中偏偏就不信“金玉良姻”,执着地追求“木石前盟”。这就意味着具象人物贾宝玉被薛宝钗所羁绊,但却不是与林黛玉有“木石前盟”。既然如此,也就不存在林如海、贾敏左右贾敏、王夫人的意愿,促成“二玉”的婚事。

《红楼梦》确实是很纠缠的,纠缠之处在于一人多喻,多人一喻,薛宝钗、林黛玉可以合成“宝玉”。也就是说,无论是“金玉良姻”还是“木石前盟”又都暗示着宝钗黛玉是一体,从婚姻角度说,“钗黛合一”都嫁给了宝玉。从这层“纠缠”来说,林如海、贾敏,包括贾母、王夫人都没有能力干预“二玉”的婚事,高鹗写贾宝玉娶宝钗,实际上也娶了林黛玉。

这样讲实在是够乱的了,为什么这么“乱”呢?就是因为作者本身就用了一个“掉包计”、“障眼法”,读者误将“木石前盟”理解成了“草石前盟”。怎么讲?

没有金玉良姻就没有木石前盟

林黛玉是绛珠仙草,贾宝玉却不是“美玉无瑕”,他是赤瑕宫的一块有瑕疵的红玉(又涉及到林红玉),理解为“石”是很正确的。但林黛玉的前世却不是“木”,是因为她降生之后姓林,才有了“木”,“木石”并非“前盟”。但作者却偏偏写的是“木石前盟”,这就要“终身误”了。

真正有前盟的,却是“金玉良姻”。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以通灵宝玉、薛宝钗金锁证明,金玉才是有“前盟”的。这回书的回目有好几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的回目是这样的:“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更直接地点明了“金玉前盟”。

贾宝玉、薛宝钗是有前盟的,林黛玉是因为降到凡尘还债才有了“木石之盟”。所以,先有“金玉前盟”,才有“木石之盟”。但是,贾宝玉叛逆非得认“木石前盟”,“终身误”曲唱的就是这层意思。

那么,书中的“金玉前盟”、“木石之盟”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何颠倒之后便“误终身”呢?这个问题讲起来很复杂,说起来也有点敏感,就只能“半含酸”地予以解读了。

《红楼梦》最先叫做《石头记》(甲戌侧批:本名),是一僧一道交割给太虚幻境的那块写满文字的石头。所以,《石头记》的故事写的就是石头城中的故事。但是,这个石头城不是南京,而是桂林靖江王城。

朱元璋于洪武二年封大哥的孙子朱守谦为靖江王,下诏兴建桂林靖江王城。靖江王城仿照南京皇城,以石头筑成。王城中有独秀峰,大概就是《石头记》中的青埂峰。朱元璋在书中是“金”字辈,筑桂林石头城,这就是“金玉前盟”。

靖江王城是“石头城”,坐落于桂林,这就是“木石之盟”,没有“金玉前盟”,又哪里来的“木石之盟”?林黛玉判词“玉带林中挂”,其中就隐藏着“桂林”。

因为否定“金玉前盟”而固执地追求“木石之盟”,贾家便要“终身误”了。所以,从这层寓意来讲,无论是林如海、贾敏,还是贾母、王夫人都不会赞同“二玉”的婚事。假如以《石头记》写的是靖江王府之说,“木石前盟”到更像说的是林如海与贾敏的婚姻——这其中的隐藏故事讲起来更复杂,此处略去,单讲林黛玉的事。

高鹗写“金玉前盟”,应当是符合原著寓意的。但是,他反转了故事的结局,“木石之盟”所造成的“终身误”被轻轻地抹杀了。

木石前盟为“终身误”

林黛玉进贾府时,来到了荣禧堂。荣禧堂中的布置,暗示了荣国府其实写的就是靖江王府。此处,我举林黛玉在荣禧堂所看到的几处布置,来简单解读一番荣国府为何是靖江王府。

“荣禧堂”这三个字是“万几宸翰之宝”,也就是皇帝手书的。“紫檀雕螭案”,“螭”是没有角的龙,原本是建筑的装饰,明代亲王级别才能享用的建筑规制。“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这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对联的落款,其中,“穆莳”谐音“木石”。

这些信息联系起来,就是桂林靖江王府。朱兴隆的孙子虽然不是皇子亲王,但朱元璋却把靖江王当做亲王对待,享受了亲王的礼仪,“东安郡王”其实是在写实。

荣禧堂、穆莳、东安郡王,其中暗藏着“荣穆王”。荣穆王是靖江王朱履祜的谥号,朱履祜之子朱亨嘉袭了父亲的王爵,是倒数第二代靖江王。这代靖江王就否认了“金玉前盟”,南面做了明朝的监国,也就是代理皇帝。

崇祯皇帝自缢之后,各藩镇纷纷觊觎皇帝之位,朱亨嘉也坐不住了。靖江王以桂林石头城之“王气”,做了代理皇帝。朱亨嘉做得很绝,抹杀了朱元璋之后所有的年号,以洪武 278 年为纪年元年,气得宁王朱权八世孙朱聿键立即起兵讨伐。

隆武帝大军兵临城下,迅速攻陷王城,朱亨嘉被活捉。朱聿键把朱亨嘉押到福建连江,以连江庶人之名秘密囚禁,对外严格保密。不久,朱聿键命锦衣卫将朱亨嘉绞死,对外却说是得暴病身亡。

《石头记》中,贾元春、秦可卿、林黛玉的判词中,都有上吊而亡的结局伏笔,而且,都是两种死法。原著中,秦可卿、林黛玉的判词是上吊,故事中却又明写或者暗写了因病而终。高鹗续书中,贾元春之死写得很矛盾,但却补充了原著中没有提到的病死。我觉得这样写反倒很合理,朱亨嘉就是两种死法。

以“木石之盟”取代“金玉前盟”,靖江王反叛了朱元璋的嫡派子孙,靖江王城因此而遭到厄运。朱聿键不敢违背“金玉前盟”,朱亨嘉之后,又封他叔叔的儿子朱亨歅为靖江王。朱亨嘉的后人,以及末代靖江王对朱亨嘉多有所怨。

因此,贾府长者是不会答应“二玉”婚事的,无论是林如海、贾敏,还是贾母、王夫人。

【3】来自网友【旁观者岚】的最佳回答:

如果林如海,贾敏不死,贾母,贾政,王夫人肯定积极促成这段婚姻!

林如海虽然是巡盐御史,但原职是兰台寺大夫,正二品,换句话说,作巡盐御史是下放锻炼,将来另有腾达之时,何况他进士出身,身为探花,简在帝心,有大量的同科和老师的人脉。他的女婿在科举时,会占有良好的资源。何况贾宝玉仅是谪次子。

贾家恰好缺这种书香人脉。李守中不会使勁帮李纨的小叔子。

所以那时就不是贾府愿意不愿意,而是林家能否看上贾宝玉了。

【4】来自网友【是舒窈鸭】的最佳回答:

想多了,如果林如海贾敏不死,根本轮不上贾母和王夫人同意。就算他们愿意,林如海也不会愿意的。

林如海祖上四代列侯,家世上乘,自己又是探花郎,无论是才学还是容貌都是一等一的好,又是巡盐御史,兰台寺大夫,官运亨通。

贾宝玉又算什么?一没爵位二没功名三没本事,只知道在内闱和女眷厮混,林如海能看上他这个废物点心?

要选也选北静王那样的好吧

【5】来自网友【四川达州人】的最佳回答:

林如海不死,贾敏不死,林黛玉根本不会到贾家来了,也更看不上一个从五品小官的儿子了。

正因为林如海死了,贾政这个真正能决定贾宝玉婚姻的人才退缩了。

呵呵,林如海不死,也会将林黛玉收回去自己考察女婿,一个混迹于后院,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读书上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出仕无望,从军不可,袭爵不能的贾宝玉,就别指望林黛玉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