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历史上将军不服从命令,但是立了战功,战后怎么赏罚?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12:21:04 7次浏览

关于问题历史上将军不服从命令,但是立了战功,战后怎么赏罚?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酒不知寒】的最佳回答:

违抗军令获胜的战例数不胜数,我们举几个正面例子:

1.汉宣帝时期,年近八旬的赵充国,自请平定羌乱,期间他顶住满朝压力,三次违抗军令,结果都验证了老将军的智慧。

第一次:刚到西羌,汉宣帝迫于补给困难,要求赵充国速战速决。赵充国却不急于作战,整天让士兵们大酒大肉,饱食终日。好容易打了一场胜仗,他又禁止猛追猛打,一副纵虎归山的架势。

第二次:汉宣帝增派将领,并给赵充国下了一道言辞严厉的圣旨,指责他不顾士兵劳苦,不惜国家疲惫,拖延不战,令他与许延寿、辛武贤一起,速战速决。赵充国依然不为所动,提出分化瓦解西羌诸部,以政治手段解决的方案。

朝中大臣对赵充国的“逆龙鳞”一片哗然,汉宣帝认为,政治手段太耗时,拖不起,可赵充国铁了心一意孤行,几乎跟朝廷闹翻,就是迟迟不动兵。

第三次:为了长久解决西羌后患,赵充国又提出屯田方案,再次掀起轩然大波。朝中数次开会讨论,勒令赵充国速战速决,赵充国又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上疏争辩,就是不行动。最后汉宣帝被迫“双管齐下”,一边令许延寿、辛武贤展开军事行动,一边同意赵充国屯田。

赵充国在西羌一年半,几乎没有打一场像样的仗,就忙着跟汉宣帝打嘴仗了。可让人想不到的是,老将军“小军事大政治”的手段,如同翘起地球的杠杆,西羌诸部被他摆弄得服服帖帖,主动提刀自清,帮他去平定了叛乱。

老将军回朝后,受到了汉宣帝的礼遇,给他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隆重退休当政策顾问,一直活到 86 岁。

2.最精彩的一场抗旨军事行动,是北宋时期的宋辽“满城之战”。当时的总指挥是刘延翰,当他按照惯例,打开赵光义的密旨时,头皮不禁发炸。原来赵光义提前设计的作战阵图,竟然是列八阵,阵距百步,而辽军则是一字长蛇阵,集中打击。

按赵光义的阵图,八阵相互不能接应,大多人只能当摆设,而遭到攻击的却孤立无援。面对这个滑稽的命令,全军炸开了锅。

河中知府、云麾将军赵延进竭力主张不奉旨,刘延翰断然拒绝,因为大宋有严格规定,违令胜了无功,败了担罪。二人僵持不下,最后由监军李继隆拍板:变八阵为左右二阵。

正是靠这个变阵,宋军大胜辽军,斩敌首一万余人,赢得了满城大捷。这件事让宋太宗赵光义成了笑话,好在他不是昏君,没有追究前线将领,还做了相应奖赏。

3.宋徽宗时期大太监童贯,更是拿皇帝的圣旨当“鞋垫”。那一次,童贯以监军身份,随王厚进攻青唐。大军走到半路,一道圣旨传来:停止行动,回朝。原来皇宫失火,宋徽宗认为不利于军事。

童贯很搞笑,他把圣旨一卷,塞进了靴子:继续进军!王厚居然也不阻拦,二人合伙抗旨,按原计划执行,还真的打了胜仗,收复了四州。战后童贯官升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

4.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也是个“抗旨专业户”,他至少三次违抗命令,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再看一个反面例子:

那就是“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版权所有人陈汤,他虽然一战定西域,还千里斩首匈奴单于,可因为是矫诏行事,结局不大好。

西汉中后期,国力衰弱,无力经营西域,“流窜犯”郅支单于重新控制西域,为害汉帝国。软弱的汉元帝,碍于实力不够,只能严令禁止军事行动,企图靠一张嘴跟匈奴马刀对话。

陈汤不顾禁令,胁迫直接领导甘延寿,假冒圣旨,征调屯田兵和西域诸国四万人马,穿过浩瀚的塔里木盆地,翻越葱岭,奔袭数千里,对乌孙和康居发动突然袭击。

这次伟大的军事行动,创下多项纪录,也打了西域各国一个措手不及,郅支单于当场被捕杀,倒向匈奴的各国,再度回到汉帝国的统治范围内。

然而,得胜回朝的陈汤,因为矫诏不断遭遇打击。在回军途中,他的部下就被朝廷派来的司隶校尉拘捕审查,以匡衡、石显为首,提出要对陈汤论罪。

可是陈汤的这次奇袭战争,可以说是军事上的一个奇迹,其政治贡献太大,因此以刘向、谷永为代表的文官集团,竭力反对处罚陈汤,认为对这样的大功,不能论“小节”,反而应该封赏。

争吵了几个月,汉元帝亲自拍板,陈汤免罪,但是封赏打折扣,原本可封列侯,降为关内侯,职务仅仅升半格,为射身校尉。

本以为尘埃落定了,可汉元帝驾崩后,汉成帝刚即位,匡衡再次旧事重提,又对陈汤发起弹劾。这一次陈汤被免职,仅仅保留了关内侯的爵位。

数年后,陈汤又连遭打击,最后连爵位和职务都没能保住,甚至被发配到敦煌吃风沙,直到临去世前才回到长安。

都是违抗军令,为何命运却不尽相同呢?

一,看战争造成的结果

既然是违抗军令,当事人就必须对结果负责,一般情况下,如果行动失败了,当事人就得承担全部责任。

通常违抗军令获胜,则采取“功过两抵”的处理方式,罪责免了,功劳同时归零。这就是将军们一般不会违令行事的原因,对个人来说这么做风险太高,回报率不成正比。

可有时候上级的命令存在明显失误,那怎么办呢?打折扣嘉奖呗,比如“满城之战”。

两宋对武将的抑制最严厉,可偏偏是那个时期违抗军令的事件最频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外行指挥内行”,比如宋太宗自高自大的阵图,只能靠将军们以责任心去抗命。

二,看当事人的政治实力

当事人在朝中的实力,往往也左右了战后的结果。比如陈汤为何屡遭弹劾,因为他不属于豪门化的士族集团,且政治上被外戚集团笼络,匡衡这种自命清高的老政客,当然容不下陈汤。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当事人够牛,即便抗命打了败仗,也不一定遭到处罚。比如南宋时期的“长腿将军”刘光世,一辈子没打过几场像样的仗,临阵脱逃,甚至抗旨不前,如同家常便饭。

可就这样的一个家伙,宋高宗赵构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不光不治罪,反而不断赏赐升官,还捞了个“中兴四将”的美名。

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南宋初年军事“家兵化”严重,各部将领形成私人部曲,军队从上到下都是亲信,只认自己的主人,不认国家,不认朝廷,不认皇帝。

赵构也曾经试图从刘光世手上夺权,结果闹出了叛乱事件,思来想去,只能委屈自己对军头们低头。赵构为何忌惮岳飞?其实也有相似的心理。

再比如童贯,为何敢把圣旨当“鞋垫”?人家是宋徽宗的宠幸。

可见,违抗军令这种事,不光风险大,还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往往只有那些有担当的实力派大佬,才敢这么做。

【2】、来自网友【度度狼 gg】的最佳回答:

《亮剑》剧情一开始,就是李云龙违抗总部命令从坂田联队的正面突围,虽然突围成功还击毙了大佐联队长,还是被剥夺兵权下放到部队被服厂当厂长去了,八路军副总指挥当时有句台词:战场抗命这个毛病惯不得。

无独有偶,江湖流传李云龙的原型有开国少将钟伟的影子,而钟伟在东北野战军纵队司令的任上,奇袭威远堡大获全胜,但是在战斗进程中,两次违反林彪的军令。林彪当时并没有深究,不过钟伟再以后军职一直不高,再后来因为特殊事件结局也不是很好,没有哪个统帅会钟爱抗命的部下。

一线部队指挥员在战场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上级的重要命令必须贯彻执行 ,这是部队的铁律,甚至是“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一支军队如果号令不一,是不可能有强悍战斗力的,毕竟首长是站在战略的高度,而一线将领考虑的是战役层面,有时候,将领抗命可能带来的一些战果,往往不及战略上损失之万一。

《少帅》里张作霖的盟弟张作相文化程度并不高,却念叨出一句名言:“军旅之事,以一而成,以二三为败”。中心思想就是在军队这一特殊团体中,一元化领导的重要性。在解放战争后期,必须让政治资历并不高的林彪兼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就是这个考量,军事统帅不能被掣肘,这个也是有血的教训的。

新四军本来以叶挺将军为军长负责军事指挥,但是党委书记却是项英同志,一旦发生意见分歧必然影响作战的时效性和一元化,皖南事变损失重大与此有很大关系。

如果抗命出现大的伤亡和损失,将领所承担的责任非常严重,马谡失街亭就是这么没的脑袋;如果是没有坚决执行命令但是结果较好,最多也是功过相抵不会有任何嘉奖,事后还要被审查抗命的原因和具体情况,否则不服从命令的风气如果形成,你抗命我抗命大家都自行其是,部队还怎么指挥,仗还怎么打?

《亮剑》李云龙打完平安格勒战役,也知道后果不轻,攻城是要付出很大伤亡的,毕竟日本鬼子很善于防守,我八路军又缺乏攻坚所必须的火力,那不是两门“意大利”炮就可以搞定的。所以旅长找谈话之前,他认为不掉脑袋就是幸事。

最后还能绕陈赓二包烟走,那就算造化。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