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论语》里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详解是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小文观史】的最佳回答: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话乍一听,像是在咒骂老人年纪大了不死就是害人。其实,这话出自孔夫子之口,所表达的意思也并非如此。
老子这句名言,出自《论语·宪问》, 原文如下: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文简短,但故事就说来话长了。
文中的“原壤”,是个人名。原壤与孔子是同乡老友,但他们的性格却大不相同,孔子谦逊有礼,原壤则散漫随性。
有一年,原壤的母亲病逝了,作为老朋友,孔子第一时间带着弟子前去吊唁。
然而,当孔子怀着悲痛的心情踏入原壤的家门时,他却被眼前的景象气坏了。
只见原壤家的厅堂里,堆满了乱七八糟的杂物,桌椅上蒙着厚厚一层灰尘,各种垃圾让人无处下脚。
孔子一向儒雅清流,见老友将家里弄得如此脏乱混浊,他心里无名火蹭蹭地窜。
孔子本想发作,但转念一想,或许是因为原壤沉浸在失去母亲的悲痛中,才没有心思注意周边卫生的。
于是,孔子在门口长舒一口气,便踏进原壤的家中,他在客厅环顾了一圈,都没有看到原壤母亲的棺椁。
按说,此时原壤应该是身穿孝服,在灵堂前跪守母亲的棺椁才对。可屋内不仅看不到棺椁,就连原壤这个大活人也没出现。
此时的孔子再次怒火上头,他四处寻找原壤,打算一问究竟。
最终,孔夫子在房间里找到了原壤。只见原壤歪着靠在床头,两条腿四仰八叉地伸展着,那姿势类似于现在网络流行的“葛优躺”,除了不够雅观之外,别提有多舒服自在了。
现代人在家中偶尔放松一下倒也无伤大雅,但原壤身在古代,那时候的人对各种礼仪十分讲究,无论是坐姿、站姿甚至是走路的姿态,都有相应的要求。
就比如说,古人坐下来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正坐”的方式。
简而言之,就是双膝着地,把臀部压在脚跟上,两脚脚背朝下,同时保持上身的正直,安坐而如钟。
“正坐”也称为“匡坐”,是古代最合乎礼仪的标准坐姿。毕竟,正坐给人的感觉就是将身体的“正”和内心的“中”完美呼应,体现君子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
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的言行举止也是时刻贯彻着这种精神。就连他在垂暮将死之时,他还坚持着“当户而坐”,以示礼度自守。
话说回来,原壤看到老朋友孔子到访,他并没有立刻收敛自己的坐姿,依旧一副吊儿郎的样子对着孔子打招呼。
凭着两人多年的交情,孔子对原壤的习性他早已见怪不怪,尽管平日里孔子对他苦口婆心各种规劝,但原壤依旧保持自我。
孔子也很理智,自己是来吊唁来帮忙的,此时对着原壤生气发飙毫无意义,于是,孔子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口问道:“老母亲的棺椁在哪里?”
原壤给他指了指,孔子朝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当场直呼了无数个“好家伙”!
只见原壤母亲的棺椁上,同样布满了灰尘和各种污渍,还堆放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
孔子气得话不多说,便开始自己动手,清洗原壤母亲的棺椁上的灰垢。
然而,原壤接下来的的一个举动,直接让孔子无语凝噎了。
孔子开始劳动,原壤也就从床上爬起来,他走到了他母亲的棺椁旁边,用手将棺敲得“噔噔”作响,随后说了句话:“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
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说:我好久都没有唱歌了。
紧接着,原壤就开始了他的表演,他深情唱道:“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
(歌词翻译:狸猫的脑袋上有好看的斑纹,摸起来十分柔软,那感觉,与摸着一个女子的小手是一样一样的。)
也不知道原壤是怎么想的,竟然在母亲的棺椁旁边唱起小狸猫的柔软来了。
可想而知,在场的弟子们无一不震惊,但碍于孔夫子在场,他们也不好给出反应,都表现出一副耳聋眼瞎的样子。
估计当时孔子的内心不仅无语并且崩溃,甚至还有当场把这个故交弄死的想法。
但孔夫子是个文化人呐,更何况还有弟子在场,他仿佛没有听见原壤的歌声,继续清洗着原壤母亲的棺椁。
当时在场的一个弟子实在忍不住了,就悄悄地问孔子:“老师,您能不能和这样的人绝交呢?”
孔子沉默了片刻,然后才缓缓说道:还是算了吧,亲人终归是亲人,故友也终归还是故友。
料理完丧事后,孔子和原壤坐在一起。他忍了许久,终于可以好好和老友交流交流了。
这次,孔子放弃了苦口婆心的劝说,而是直接掏出随身携带的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
孔子一边敲打着原壤,一边严肃对他说:“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意思是说:你(原壤)年少的时候张狂不懂事,长大之后又一无所成、碌碌无为,你这样的人,将来老了也是个很坏的榜样,是个祸害社会的人。
身为老朋友,孔子却像原壤的家长一样,为他操碎了心,甚至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是劝诫朋友,如果一直这样没品没德地活着,对家庭和社会无所助益,还经常“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祸害,就算活到老也是烂人一个。
孔子的这番语录和思想,放到当今社会也不过时。
当今社会也一直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正能量,但随着网络信息传播的普遍性,出现了一些倚老卖老、博取同情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一度屡见不鲜,也让善良的人士在伸出援手的时候开始迟疑。他们甚至发问:现在的老人都这么坏了吗?
其实,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就像孔子说的,一个没品德的人,到老了也只会做出为老不尊的事情。
孔子的本意,也是为了劝诫人们,要有有品德、知廉耻、讲荣辱。发挥一个老人该有的标榜作用,为年轻人多做一些正能量的榜样。
不过呢,随着后来的众口纷传,以及不少人的断章取义,孔子这句正能量的话话就被传得只剩下半句,也就是这后半句“老而不死是为贼”。
甚至还有不少年轻人,标榜这是孔夫子说的“真理”,用来辱骂老年人,把帽子扣到了孔子的头上。
孔夫子若是知道他这句话被曲解为伤害老人的恶语,他估计都要掀翻棺盖板了。
【2】、来自网友【史晓生】的最佳回答:
“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本意,并非是辱骂和不尊重老人的意思。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提到“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大多都认为是指老了还不死的人属于是害人虫,说得简单点,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一句辱骂老人的话。
不过,这句话的本意还真不是这个意思。
如果真的按上述的含义去理解的话,那只能算是“断章取义”,另外,也曲解这句话原本的真正含义了。
那么,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当初说这句话的孔夫子,又是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小故事。
孔子有个故交,名字叫做原壤。
原壤是鲁国人,也就是说,他和孔子属于是老乡,同时又是熟人,因此两人的关系十分不错,没事还经常走动。
这一点,到了孔子成名后也没改变。
既然关系这么好,自然原壤家里的事情,就和孔子自己的事情差不多。
因此,在这一年,原壤的母亲病逝了,孔子就必须要亲自前去进行吊唁,并帮助原壤料理其母亲的丧事等事宜。
不过,就在孔子满怀悲痛,并带着弟子前去原壤家吊唁的时候,却看到了让他极为生气的一幕。
孔子看到了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原壤的家里,杂物等东西堆得乱七八糟,墙壁、桌子上面布满了灰尘,各种垃圾更是让人无处下脚。
具体的情形,就好比一个不爱收拾卫生的宅男,吃了一两个月外卖后,家里四处都是外卖盒子、烟头、饮料瓶以及各种生活垃圾的场景。
看到这些之后,孔子很生气,本来想发作,不过转念一想,认为这有可能是因为原壤失去了母亲,所以过度悲伤,因此才没有注意到家里又脏又乱。
于是,孔子按下脾气,进里屋问原壤,他母亲的棺椁在哪里?
不过,在孔子进里屋并看到原壤后,瞬间又让他火冒三丈。
可能有人会觉得,孔夫子怎么这么大脾气呢?动不动就火大,其实,别说孔夫子,就是换做任何一个人,看到原壤当时的状态后,也会气得当场抓狂。
当时的原壤,正坐在床上,两腿四仰八叉敞开,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脚上,斜靠在床头,大概的造型类似于下图这样:
这种造型,就算是外人看来,都充满了吊儿郎当的意味,活脱脱的就是一个“赖子”。
原壤的这种坐姿,如果按照古代礼仪的说法,因其看起来像一个簸箕,所以也被称作之为“箕坐”。
不过,这种箕坐,在当时是极其不符合礼仪的。
古代人对各种礼仪十分讲究,不管是坐还是站,乃至走路等,都有相应的要求。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坐下来的话,那么应该是采用“正坐”的方式,什么是“正坐”呢?简而言之,就是双膝着地,把臀部压在脚跟上,两脚脚背朝下,同时保持上身的正直,安坐而如钟。
这才是最合乎礼仪的正确坐姿,也是古文献中所说的“正坐”或“匡坐”。
之所以古人会对简单的坐姿要求如此详细,一方面是合乎礼仪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儒家讲究人的身体“正”和内心的“中”,只有坐的端正,才能体现君子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
据记载,孔子在老年之际,自知将死,便“当户而坐”,仍取正坐姿势,以示礼度自守。
总之,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对于一个人的形态要求是很高的,并且,正坐的话,也是对来访的人一种尊重的表现。
而原壤这种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坐姿,瞬间让孔子怒火涌上心头。
当然,孔子毕竟是儒学大家,他也不至于因为原壤吊儿郎当的坐姿,就和原壤大动肝火,再说了,两人既是老乡又是故交,虽说孔子颇有些生气,但想想还是忍了下去。
忍下心头火之后,孔子问原壤,母亲的棺椁在哪里?
原壤给他指了指,而孔子转身一看,当场直呼了无数个“好家伙”。
怎么呢?原壤母亲的棺椁上,同样布满了灰尘和各种污渍,几乎都看不出来原有的颜色了,并且棺椁上堆放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
到了这个时候,孔子其实已经濒临爆发的临界点了,毕竟是个人都有点脾气,更何况身高接近一米九,脾气暴躁,且孔武有力的孔夫子呢?
不过呢,孔子最终还是没有爆发,而是强压怒火,招呼一同前来的弟子,开始清洗原壤母亲的棺椁。
不得不说,孔子的脾气虽说火爆,但并没有失态,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孔子真的是一个有涵养的君子。
而接下来原壤做出了一个动作,让孔子更为无语了。
他干了什么呢?他从床上下来,走到了母亲的棺椁之前。
然后,他拍着母亲的棺椁,说了一句让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的话。
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
什么意思呢?大意就是说,我好久都没有唱歌了。
你没有听错,原壤在孔夫子濒临爆发,并且在孔子带着弟子帮助他清洗母亲棺椁的时候,仿佛没事人一样,拍着母亲的棺椁说自己好久都没有唱歌了。
列位,如果你是孔子,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你面前,你会作何反应呢?
答案不言而喻,而原壤却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反而在说完这句话后,开开心心地唱起了自己喜欢的歌谣。
如果当时他唱一些悲伤的歌谣,那也可以理解为他因为母亲去世而伤心过度,因此用唱歌来抒发情绪,但是他没有,他唱的歌谣内容,让在场的人一度惊讶无比。
唱了什么呢?我们先看原文:
“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原壤
这两句歌词的大概意思,就是说狸猫的脑袋上有好看的斑纹,摸起来十分柔软,那感觉,与摸着一个女子的小手是一样一样的。
我估计,当时孔子的内心不仅无语并且崩溃,甚至还有当场把这个故交弄死的想法。
不过,孔夫子毕竟是孔夫子,他在听完原壤唱歌后,并没有和他一般见识,反而是装作没听见,一转身,继续清洗原壤母亲的棺椁去了。
只不过,当时跟在孔子身边的弟子看不下去了,直接问了孔子一句话,说,老师,您能不能和这样的人绝交呢?
“子未可以已乎?”
孔子听到弟子的问题之后,沉默许久,半天才开口,他说,还是算了吧,亲人终归是亲人,故友也终归还是故友。
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以上便是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这件事在《礼记》中记载得十分详细,而“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则是记录在《论语》之中,算是上述这件事的后续故事。
料理完一切后,孔子坐下来与原壤,这次他没有忍耐,而是掏出随身携带的拐杖,“以杖叩其胫”,就是拿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一边敲一边说: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所以,从《论语》中的这个记载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其实前面是还有两句话的。
而加上前面两句话,整体的意思则是,你(指原壤)年少的时候张狂不懂事,长大之后又一无所成、碌碌无为,你这样的人,将来老了也是个很坏的榜样,是个祸害社会的人。
这就是孔子说这句话的真正意思,说得更直白一点,孔子这是对他的故交原壤“恨铁不成钢”。
只不过,由于后世的以讹传讹,以及断章取义,将完整的一段话,仅截取了最后一句,也就是“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一句,用来辱骂老年人,并且还标榜这是孔夫子说的“真理”。
而孔夫子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这句话,会被曲解成与原话含义相距十万八千里的另一种意思。
这就好比,某甲对自己不知上进的好友某乙说,你不应该颓废下去,而是应该努力工作,好好学习,不然一天天吃了睡,睡了吃,这样的人生,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多年后,某甲成了名人,有人就拿他说过的话来引用,但没有引用全部,而是只引用了最后一句。
即: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你看,原本一段鼓励朋友的励志话语,就这样被断章取义改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句对生活充满失望的负面话语。
所以说,断章取义真的要不得。
因此,孔子当初说的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话,整体的意思是在斥责好友的所作所为,借助这句话,来劝导他上进,而并非是后世所传的那种辱骂老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