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作为老师我有点怕学生,尤其怕坏学生,想远离坏学生,这种想法合适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布尔小麦田】的最佳回答:
同为老师,我很理解这种想法,我也怕坏学生,还有背后的坏家长。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心无旁骛地教书,踏踏实实地育人。
幽微的人性,4%的反社会人格,如此高的比例,我们都有机会碰到无缘无故对你使坏的人。
学生也只是还没走出校园的社会一员,他们中当然也有那潜在的 4%类,被这种极端学生虐到怀疑人生,是多数老师不可避免的必修课。
初为人师初登讲台,崇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加持,哪个年轻老师不是满腔热血、意气风发。
运气好的会在职业生涯之初,遇见好的良师益友,快速成长,遇见好的学生,教学相长。我就是此类幸运儿中的一个,感恩至深。
运气差点的,还没站稳讲台就遭遇特殊学生的热烈招待,皮厚的抗摔的,硬着头皮死撑着,脆弱的怯懦的,直接落荒而逃,再也不愿意回到心惊肉跳的老师身份。
做成一件事,很难,摧毁一件事,很容易。去教化一个已经长跑偏了的孩子,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努力,出力不讨好是常事。
做功课追本朔源了解症结,做心理建设,铺陈铺垫树立信任,一点点走进孩子心里,共同应对他的困境,抽丝剥茧,一步步带他回归正途。
虽然我也怕问题学生,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人师最起码的修行,正如面对疫情的医务工作者,他们肯定也怕,但依然会果敢逆行,择一行就有一行的责任和担当。
【2】、来自网友【淳午 8231819413185】的最佳回答:
难怪如今有猫怕老鼠的笑话!是不是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也有相通的地方?连老师都居然怕学生了!
猫怕老鼠情有可源。比如,当下的人们、再不像过去把猫当成守护粮食的卫士了;而是把猫当成了宠物,其目的是为了与主人相伴。
过去人们养猫,是让猫能“饿其体肤、劳其筋骨”,养成猫在饥饿中历练抓老鼠的本领。而现代人养猫,却违背了养猫原则,不但不让猫沐浴风雨,反而为猫搭建猫房、为猫准备好丰盛的食物、为猫穿戴梳理……其结果,猫在主人的庇护下丧失了捉老鼠的本领。
猫丧失了本性不说,有些猫遭遇老鼠的时候,还被老鼠撩着曾经威风凛凛的胡须。此时,猫不但不愠怒,反而任由老鼠的摆弄;于是,老鼠撩着撩着,猫居然在享受中睡着了。
终于有一天,有只不信邪的老鼠,趁猫熟睡之际,咬了猫鼻子一口。老鼠未下口之前,早已作好了逃跑的准备。这时,猫被噬醒之后睁眼一看,原来是只蹲在另一旁的老鼠在戏耍自己。于是,这只猫就“喵喵喵”的对老鼠发话:小老弟,我算怕你了,你就别戏耍我了,好吗?
刚才咬猫的这只老鼠,本想这只猫会发威,狂怒之下追杀自己。结果,却完全超出了老鼠的意料,这只猫不但不追赶自己,反而还叫自己为“小弟”。于是,老鼠的胆子逐渐逐渐的大了起来;而猫却经常在老鼠的戏耍之下惧怕了老鼠。
难怪民间会经常出现这样一句话:老虎不发威,拿当病猫打整。以此延伸,那猫咪不发威,又拿当成什么来打整呢?盘点下来,也只有老鼠最怕猫呀!可如今,老鼠却不怕猫,倒是猫怕老鼠了。那么,猫的未来在哪里?如此下去,猫还有生存的余地吗?
谈完了猫怕老鼠的故事,接下来侃一侃老师怕学生的事。
老师都当成了,还能惧怕学生吗?自己堂堂正正、学识渊博、教导有方,像这样的老师哪有惧怕学生的道理?更何况学生是孩子,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即便学生调皮捣蛋,那也是极个别现象。
再说,学生调皮捣蛋是错误的行为,老师的教育方法得当、老师有能力教育学生,如此之下,老师还惧怕学生干什么?既然是老师,难道连“邪不压正”的道理都弄不明白吗?
倘若某一位老师惧怕学生,就体现了该老师的无能。试想,一个惧怕学生的老师,今后还能肩负起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任吗?
因此,老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即便在学生面前不能呼风唤雨,也要顶天立地,用正气来降服学生的邪恶。让极个别桀骜不驯的学生臣服于老师,这才是老师的大气。
如果老师在学生面前唯唯诺诺了,那老师的血性何在?老师的本色何在?一旦老师在学生面前疲软,那不就演绎成“猫怕老鼠”的故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