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么以前人们发电报都惜字如金?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闲潭惊梦】的最佳回答:
省钱。
过去两地联系方式,主要有长途电话、书信和发电报。
打长途电话,也要按时间花钱,更要命的是电话总是占线儿,打电话的人多,电话少,一般一个单位或村屯,只有一部找人电话,好不容易打通了,找人还得很长时间,甚至找不到。
书信,若没有急事,这种联系方式是最受欢迎的。它不受篇幅限制,尽情表达,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它尤其受到热恋中男女朋友的欢迎,胜过飞吻。
打电报,要惜字如金。否则,多发一个字,就要多花 3 分钱。
3 分钱?别小看。在当时那个年代也挺显眼的,能办不少事儿。
没听过一首歌吗?我在马路边捡到 1 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时代飞速发展,这些老掉牙的联系方式已经基本被淘汰了。现在大多用手机解决问题,还能视频呢!近在咫尺。
但在情感上,有时,我们还怀念那些老古董。就像现在从生活角度说,虽然天天都在过年,但特别想念旧时除夕手提灯笼串门那个场景。
像糖,甜蜜呀!
【2】、来自网友【农民工说古道今】的最佳回答:
电报这种东西,八零后可能是最后一批见过它的了。对于九零后、零零后而言,电报那都是电影、电视剧里面的东西……记得小时候去我父亲单位玩,经常会看到一个小信封、里面装着一张纸,纸上一般写着一两行字,每个字的上面都有一连串数字。
电报虽然也是点对点的即时通信手段,但跟电话直接通话不同,它发出的只是节奏不同的无线电脉冲信号,不同的脉冲信号代表不同的字符。西方一般直接拍发字母,滴答、滴答答、滴滴答答……不同的脉冲信号代表不同的字母。但咱们中国的电报却有所不同,因为汉字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对应,也根本没有谁能记得住上万个脉冲信号!所以,咱们聪明的中国人从《康熙字典》使用的“四角查字法”中找到了灵感,用一组数字来代表一个汉字。发电报时只要发出数字的脉冲信号即可,之后再根据不同的数字组合来“还原”汉字。数字就那么几个,比西方的二十六个字母还要少很多!
但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译电”,不仅加密电报需要译电,普通电报也同样需要“译电”——把数字组合“还原”成汉字,无形中也等于是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彼时并不是哪里都有收报机,除了特殊行业之外,一般只有邮电局才有。所以,那会儿拍电报都得去邮电局,拍到对方所在的邮电局,然后再由邮电局的邮递员将电报送到对方手里,这无形中等于是又增加了人工成本。所以,电报并不能实现直接联系,是存在时间延迟的。但对于彼时只有单位有电话、打个长途都必须要预约排队的人们而言,电报已经是最快的通讯手段了。
人工成本的增加就意味着费用的增加,所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拍电报一个字大约需要三分钱。什么概念呢?彼时刚工作的小年轻一个月工资才十几块钱!像本人的老家,我爹妈他们小时候一个烧饼才卖三分钱……换句话说,你拍七个字的电报,基本上一个礼拜的早饭就没了!小年轻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只够拍一小段六百字的高考作文而已。这就是当年人们拍电报时惜字如金的原因所在,说白了就是因为穷,不是吗?要知道,彼时工人中工资等级最高的八级工,月工资也不过才一百多一点而已!而且,八级工已经属于“凤毛麟角”型的了,绝大多数人的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块钱,五六十块钱就已经能算“大工资”了。所以,那会儿的人们不是有急事,连电报都舍不得发。当然,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到就是哦很呆初,国人的收入水平相对高一些了,发电报的人相对六七十年代也多了不少。
当然,这一时期也成了电报的“最后巅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家用电话和大哥大、BB 机等无线通信设备的普及,电报也逐步退出了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