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何李云龙一个团,八路军总部允许他扩建到八个营?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3 08:42:58 2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何李云龙一个团,八路军总部允许他扩建到八个营?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Mer86】的最佳回答:

不会允许的。这其实是创作需要导致的一个剧情硬伤。

抗战时期,虽然八路军的团级建制数量有飞速发展。从起初的十几个团,扩大到后期的几百个团。但每个团的兵力规模,各军区都有着严格规定。

就以山东和晋察冀来举例说。

1942 年,进行精简整编后,山东和晋察冀的八路军整编为甲、乙、丙 3 种团制。

甲种团,就是主力团,为三营九连制。

连一级的规模在 140 人左右,营一级在 500 人左右。全团人数约 2000 上下。

山东军区《关于调整部队编制等致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指挥部电》(1943 年 3 月 1 日),提到团的编制:辖 3 个营,每营 534 人;团直辖司、政、供、卫及特务连 456 人。全团共 2053 人。

乙种团为两营六连制。乙种团各营连的人数规模与甲种团相当,只是总人数略少。

丙种团没有营级建制,不设营长。由团直接领导连。每团有三至五个步兵连,另有侦查连或特务连各一。连兵力在 170 人左右。全团兵力在 700~1200 人上下。

《关于晋察冀军区北岳部队精简整编致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指挥部电》(1943 年 3 月 17 日),小团的编制为:5 个步兵连,1 个侦察连,1 个特务连,全团 1180 人。

之所以会设置甲乙丙三种团级建制,是因为当时敌后斗争非常困难。日军的铁壁合围逼得我军不得不把部队建制多样化,以机动灵活的打法适应反扫荡的需要。

虽然李云龙隶属于 129 师,与山东和晋察冀不是一个战区系统。但 129 师和 115 师肯定不会相差太大。

因为在精简整编之后的三年时间里,除了抗战胜利前夕,八路军总部恢复了各军区小团的营一级建制外,八路军所有的团,基本再没有大的建制改动。

一个团,至多三个主力营,撑死两三千人。

这方面的文件资料,现在都是可以查到的。

所以《亮剑》中说李云龙的独立团有八个营的编制,这在抗战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

李云龙在打平安县城时,算上他防区内的地方部队和民兵(县大队、区小队),他能指挥的人马,倒是可能有八个营的规模。

但规模不等于编制。

从编制上来说,八路军总部有严格规定。任何一个团,都不可能有如此严重的超编。

而且即便李云龙真搞出了八营的兵力规模。

那独立团的下场,一定是升格为旅,或者是被打散拆分。

就像旅长黑李云龙骑兵营装备一样,李云龙前脚得手,旅长的电话后脚就打过来。留不到李云龙在丁伟、孔捷面前装阔气。

提到旅,再说说旅级建制。

八路军刚改编时,有六个旅。

115 师辖 343 旅、344 旅。

120 师辖 358 旅、359 旅。

129 师辖 385 旅、386 旅。

每个旅下辖两个团。

但后来部队的规模扩大了,于是每个旅就从辖两个团,变成了辖三个团。兵力也从五六千增至一万上下。

王震《关于第三五九旅编制等致周士第、甘泗淇并朱德、彭德怀电》(1938 年 1 月 20 日):“现三个团已编制就绪,七一七团三千二百人,平山团二千五百八十人,崞县团二千六百廿人,旅直一千一百人,共九千四百人。”

之后,由于部队规模继续扩大,团一级的数量剧增,再靠国民政府给的三师六旅番号来维持部队构架,明显不合适了。

于是从 1939 年开始,八路军也就不再拘泥于国民政府的正式番号了。

除了早先的六个有正式番号的旅外,八路军的各军区,还以团为基础,各自增编了若干个独立旅、新编旅、警备旅、教导旅,以及骑兵旅等旅级单位。

1941 年 12 月,也就是各军区对团一级进行精简整编之前,总部对旅一级也进行了整编。

整编之后,八路军实行甲种旅和乙种旅两种编制。

甲种旅,为三团制,七八千人;

乙种旅,为两团制,五六千人。

由此,当时的很多团级指挥员,也成为了旅级指挥员。

比如杨勇上将。抗战初期为 115 师 343 旅 686 团副团长。后升团长,率领 686 团东进,领导开辟了鲁西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扩大后,部队规模相应也扩大。杨勇上将也由 686 团团长升为 115 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

还比如梁兴初中将,抗战初期为 115 师

685 团营长

,后担任

115 师教五旅旅长

新四军独立旅旅长

还有李云龙的原型之一,王近山中将。他在抗战后期也担任过八路军 386 旅旅长和八路军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旅长等旅级职务。

抗战八年,李云龙始终是团长,这其实是剧情需要,并不是因为八路军只有六个旅级编制,总部没法给李云龙升官了。

回到这个问题来说。

总部不可能给李云龙八个营的编制。假如李云龙的部队真有八个营的规模,那独立团早就升格了,李云龙也应该升旅长了。

就算李云龙本人屡次犯错误,无缘旅长。他的独立团也应该升格为旅。

即便不升格为旅,独立团也要拆分。分成两三个甲种团,或四五个丙种团。

这是必须的。

为什么说这是必须的呢?

因为一个团的防区,和一个旅的防区,肯定是不一样大的。

六千多人的规模,单靠一个团的防区,根据地的老百姓肯定是养不活这么多兵的。

并且,一个团和一个旅的作战任务,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独立团超编了,总部就必须要重新划分防区和兵力部署,以及调整作战任务。

而不是默认李云龙扮猪吃老虎,以区区团长或营长职务指挥独立团六千多人在平安格勒附近小打小闹。

不可否认《亮剑》是一部优秀作品。但其中也有一些内容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

例如李云龙丁伟孔捷号称“晋西北铁三角”。

而实际上,他们所属的 129 师,作战范围并不在晋西北。

还有李云龙和楚云飞,为了让两人能做平起平坐的对手,作者硬是在总兵力才六万人的晋绥军中,搞出了个五千人规模的 358 团。

这明显是为了剧情需要而刻意为之,没有太多的道理可讲。

【2】、来自网友【长乡侯】的最佳回答:

国共合作后,红军华北武装被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之后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习惯上还是称呼为八路军。

八路军编制上有三师六旅十二团,按说路军不是军,而是比军更大一级的单位,应该下辖三个军合九个师,但南京政府不会希望共合法扩张,所以只给了三个师的编制。

一开始,华北红军数量只比八路军合法编制略多一点点,这个问题不大,但是挺进敌后以后,八路军创建了抗日根据地,统治人口增多,于日占区接触面增加,有了扩军的条件和需要,但是没有更多的番号啊?怎么办?

人不可能被尿憋死,该扩军还得扩军,番号的事另说。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军队,其番号在同一时期是没有重复的,比如第八路军、第 115 师、第 120 师、第 129 师,这些都是之前存在,后面被取消的番号,南京政府把这些番号给了共,同一时期是不存在两个八路军的。

但是南京政府不给番号,而八路军自行扩军,番号是不是很容易重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要番号不挂靠全(国民革命)军,而是挂靠在八路军及其下级单位就好,比如成立独立团,教导团,为了不和其他类似部队冲突,一般称之为 115 师独立团,实际上如果有多个团,还可以命名为独立 1 团,独立 2 团,总之挂靠在下级单位,就不存在番号重复了,叫的时候把其上级单位一起叫上就好,小说电视剧《亮剑》就是虚构了一个 386 旅独立团。

抗战开始后,由于正规作战无法战胜敌人,于是开始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战,建立大军区(一级)、二级军区、军分区、县民兵的多级动员体系,让出大城市,在小城市和农村攻击敌人,占领敌后,各主力部队地方化,与各级军区合并,比如 115 师和山东军区合并,称之为「115 师兼山东军区」,后来 115 师取消了,直接称之为山东军区,下面的部落扩张成山东一师至山东八师,山东警卫一旅至十二旅,规模增加到集团军级别以上。

军区与主力师不同,一般不会长途奔袭跨区域作战,而是守卫在本土,而且地方部队一般不会进行大规模作战。

游击战就是为了一点点消耗敌人,把敌人战线拉长,为日后组建大规模兵团创造基础。

以百团大战(1940 年)为节点,只是以主力师作战为主,后面以军区部队为主,度过了 1941-1943 年抗战最艰难的时期,1944 年开始局部反击,组建更大规模的部队,结束游击作战,转化为正规战。

《亮剑》的平安战役就是以这样的背景虚构的事件,但是像团长李云龙不知道自己的部队扩张成一个师,真实历史是不会发生这种事的。

虽然化整为零确实使部队上下级间的联系出现卡顿,但并不是一直失去联系的,通讯是时通时断的状态,只要一有条件,下级就会汇报部队状况,上级也会主动了解状况,小说是为了戏剧性才创造了这么一个情节吧。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