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竹书纪年》和《史记》谁的可信度高?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历史百小生】的最佳回答: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部非常著名的史书,由于它记载的内容过于“劲爆”,颠覆了人们对历史固有的印象,而被封禁 1000 多年,最后竟逐渐失传。
这本史书,就是《竹书纪年》。
它就像一枚重磅炮弹一样,轰塌了儒家文人心目中的“明君与圣贤”。千百年来,关于《竹书纪年》的讨论经久不衰,它到底是一部怎么样的史书?为什么至今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它与史学经典《史记》相比,到底哪个更靠谱?
我们先来讲一下,《竹书纪年》的传奇发现经历。
一个盗墓贼的新发现
西晋太康二年(公元 281 年),在北方的汲郡,有一个叫不准(fo biao)的盗墓贼挖开了郊区的一座古墓。
很明显,这里已经被无数摸金校尉们光顾过了,地上到处散落着没用的竹片,值钱的金银珠宝都已经被盗走一空了,为了给自己壮胆,不准拿起地上的一个竹片,把它点燃,又继续向深处走去。
天亮以后,当地的村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盗洞,赶紧报告了官府。
在官府来之前,当地有大胆的村民已经悄悄地溜了进入,可惜,里面啥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只有一地的竹片,可能这玩意儿也不值钱,所以被盗墓贼们给扔到了地上。
官府的人过来以后,知道古墓中也没啥值钱东西了,也就草草的走了一个流程,准备打道回府,就在这时,有人发现,这地上的竹子上写有文字,弄不好就是古代记事的竹简。
要不说“没文化真可怕”呢,这些竹简的价值,那可比金银大多了,只是这时盗墓贼们不识货,随手扔在了地上。
经过一番整理后,居然整整装了 10 大车的竹简,全部运到了衙门里。
当时司马炎已经建立晋国 15 年了,又刚刚消灭了东吴,天下一统,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他听说从古墓里发现了竹简,连忙组织朝廷里的史官们进行翻译和破解。
经过史官们的研究,这些竹简终于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
这些竹简全部来自战国时期的魏国,而墓的主人身份也不简单,他是魏国第四任君主魏襄王。
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都不一样,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统一了文字,因此,要想破解这些竹简中记载的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经过史官们的多年研究,终于从里面整理出来了 75 篇古文献,合计超过了 10 万字。其中有《易经》、《国语》、《琐语》、《大历》、《纪年》等等。这些古籍都已经失传多年。
其中,最珍贵的就是《纪年》十三篇,这是魏国史官所写,内容按照年代记录,是当时最为权威,最为标准的官方正史。
因为它是记录在竹子上的,后人就称呼它为《竹书纪年》。
它从上古时期的黄帝开始记录,一直写到春秋战国时期,一共记录了 89 位帝王,跨越了 1847 年的历史,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史学材料。
我们知道,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在思想上控制天下的百姓,他把除了秦国以外的各国史书全部都给烧掉了,而《竹书纪年》因为被魏襄王带到了陵墓里,因此躲过了秦始皇的一把大火。
也因为它是秦国以外,唯一保存下来他国史书,而显得弥足珍贵。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珍贵的史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受到统治者的封禁,被列为“异端邪说”,甚至到了唐末宋初的时候,竟然失传了。
到了明朝时期,这本书居然又神奇的在民间出现了,不过,据后人考证,这是明朝人伪造的,我们把它称为《今本 竹书纪年》。
清朝时期,历史学家朱右曾提出了一个想法,《竹书纪年》既然从西晋时期就已经发现,那么必定有不少的文人在写书的时候进行了引用,我们何不从这些文章中一一的寻找,也许能还原一部分内容。
于是,从朱右曾开始,经历王国维,范祥雍等多位史学家的接力研究,终于从浩瀚的文章中提取了一部分的《竹书纪年》的内容,最终编辑成书,我们把它称为《古本 竹书纪年》。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竹书纪年》只是当年的一部分只言片语,大量的内容还是失传了。
《竹书纪年》的颠覆性记载
即便是这些“只言片语”,也足以震撼了史学界,那么,它到底记载了什么样的内容,被列为千古禁书,被历代文人视为“异端邪说”。
从总体上来说,《竹书纪年》的记载和《史记》是保持一致的,但是,仍然有一些内容,不但与史记记载的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
其一:关于尧舜禅让的真相
根据《史记》的记载,尧舜禹三代相互禅让,成就了一段上古佳话,是后世千百代人奉为理想社会的楷模,是无数帝王学习的榜样。
但是,《竹书纪年》里的记载,却让人大跌眼镜。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堰塞丹朱,使不与父想见也。
看见没,一场典型的“宫廷政变”。
尧老了,控制能力不行了,于是舜发动政变,囚禁了尧,夺取了他的地位,并且把尧的儿子“丹朱”也给囚禁了起来,并且不允许他和尧见面。
三观是不是碎了一地,这怎么可能?
其实在另外两本古籍中,也透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只不过我们并没有留意,如果结合《竹书纪年》的说法,那就很耐人寻味了。
《韩非子 说疑》中记载: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按照韩非子的说法,舜,禹,商,周,是个开国君主,都是以臣子的身份造反成功,建立了新的王朝,没有什么圣人,都是一样的手段。
在《山海经 海内西经》中记载:
帝丹朱葬于苍梧山之阴。
注意,这里称呼的是“帝”丹朱,也就意味着尧已经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但是又被舜给夺了去。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我们或许可以解释了《史记》中关于舜的身世的一些疑惑。
根据史记的记载,舜是黄帝的八世孙,但是,到了舜这一代已经沦为平民,在普通人家长大,而尧却是黄帝的四世孙,俩人差了足足四辈。到了禹的时代,禹反而也是皇帝的四世孙。
这一点,曾经困惑了很多人。
如果舜真的是政变的发动者,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舜根本就不是黄帝的后人,只是在政变成功后为自己找了一个祖宗,为了混淆视听,他只能找一个比较远的亲戚。而禹,又成功的从舜手中夺回帝位,延续了黄帝一脉。
其二:后羿夺位
在神话故事中,有一个后羿射日的故事,在《竹书纪年》中真的有一个叫“后羿”的人,不过他不是射日,而是夺位。
禹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启之后,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就建立起来了,不过,他可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而是命运多舛。
启的儿子太康继位后,整日沉迷于酒色,于是,东夷部落的有穷氏首领后羿,就带领着军队攻打过去,夺取了王位,史称“太康失国”。
但是,后羿并没有自己当王,而是培植了一个傀儡“仲康”。后羿年老以后,被部落内部的人给杀掉了,后来,仲康的孙子少康发愤图强,又重新夺回了王位,史称“少康复国”。
这件事,在史记中没有记载。
其三:伊尹夺权
伊尹,被称为是中华第一帝师,他是商朝开国国君汤的老师。
汤建立商朝后,拜伊尹为国相。商汤去世后,伊尹又辅佐了外丙,仲壬,太甲三代商王,可谓是“四朝元老”。
根据史记的记载,太甲继位后,不遵守祖训,任性妄为,不把伊尹放在眼里,为了教育太甲,伊尹把他关到了“桐宫”,让他面壁思过。几年后,太甲终于改过自新,伊尹亲自把他迎接回来,继续让他做商王。
伊尹,也因此被歌颂为千古第一“贤相”。
可是,《竹书纪年》却给出了一个更为残酷的真相。
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
这也是一场“宫廷政变”,大臣流放了国王,自己当了国王,7 年后,太甲终于从流放地逃了出来,杀进皇宫,杀了仇人。
其四:共和执政
周厉王时代,因为种种暴政,引发了“国人暴动”,大家赶走了周厉王。但是,国不可一日无主,当时周厉王的太子还小,于是,周公和召公两个人联合执政。
14 年后,周厉王的太子长大了,周公和召公共同辅佐他继位,是为周宣王。这段时间,被称为“共和执政”。
这段历史,在《史记》中有记载,对周公和召公俩人也是多加赞美,可是,《竹书纪年》又给出了另外一个版本。
周朝有一个诸侯国叫“共国”,是一个“伯”爵,君主的名字叫“和”,他趁着周朝大乱,夺取了大权,这段历史,被称为是“共和”执政。
所谓的“共和”,其实是“共国的和”。
其五:二王并立
西周末年,周幽王宠信褒姒,废了公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周幽王开了废嫡立庶的先例,也为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宜臼的姥爷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申国国君,为了给外孙出气,他联合犬戎攻入镐京,本来想教训一下周幽王,没想到事情搞大了,犬戎直接杀了周幽王,并在镐京内大肆掠夺。
申侯赶紧向各个诸侯国报信,卫国,秦国,晋国,郑国四国出兵赶走了犬戎。但是,在立谁为新王的问题上,却产生了不同意见。
以虢国为首的周朝大批贵族,都支持立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为新王,因为宜臼已经被废,从理论上讲,他已经没有继位的资格了。
以申国为首的人坚定的支持宜臼继位,持有这个意见的,还有郑国,秦国,晋国。
于是,在西周的历史上变出现了两个王,分别是周平王姬宜臼和周携王姬余臣,史称“二王并立”。
这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整整持续了 21 年,直到晋国出手杀了周携王,才结束了这种局面。
周平王为什么要东迁,绝不仅仅是因为镐京变成了废墟那么简单,如果仅仅是宫殿被毁,重建就是了,周平王东迁,根本原因就是他在镐京待不下去,他的王位不被承认。
于是,公元前 771 年,在郑国,秦国,卫国的护送下,周平王迁都洛阳,东周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
如果历史真的是这样,那么也许就可以解开我们对《左传》和《春秋》的一个大疑问了。
我们知道,《左传》是从鲁隐公元年开始写,很多人想当然的就以为,这个时间就是周平王东迁的时间,也就是春秋开始的时间。
但是,周幽王被杀的时候是鲁孝公在位,之后又经历了鲁惠公在位的 46 年,而这 46 年在鲁国的历史上被一笔带过,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作为礼仪大国鲁国,这是不符合常理的,这 46 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猜测,鲁孝公和鲁惠公一定是支持周携王的,因为鲁国最注重宗法和礼法,他们是绝对不会支持一个废太子继位的。
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他们的意料,周携王被晋国杀掉,并公开支持周平王,周平王成了大周朝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于是,鲁国删掉了支持周携王的那段历史,直接从鲁隐公元年开始纪年。
它和《史记》哪个更靠谱
《竹书纪年》,因为成书于战国时代,而且,是唯一没有经历“秦火”,而得以保存下来的他国史书,因此,许多人都认为,他的权威性要远远大于《史记》。
而且,我们要注意的是,《竹书纪年》是正儿八经的“官方史书”,司马迁写史记所参考的《春秋》、《左传》、《国语》等书并不是官方史书,中间不免掺杂有个人的见解。而且,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这些书都被项羽烧完了,是司马迁又从民间搜集出来的,难免会有不全。
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官,那可都是硬骨头,历史是什么样,我就记录什么样,你让我修改历史,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砍头,我也不会改,国君也拿史官没办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晋国时期的一个例子。
晋国大臣赵盾在桃园向晋灵公谏言,结果晋灵公不听,反而要杀赵盾,赵盾只好逃了出去,半路上碰到弟弟赵穿,赵穿说:“你先不要走,等我的消息”。
赵穿把晋灵公给杀了以后,又迎接赵盾回来主持大局,结果,史官在写史书的时候,写上“赵盾弑君”。赵盾赶紧解释,是我弟弟杀的,不是我杀的,史官说:“你是晋国大臣,国君被杀,你不去捉拿凶手,就是同谋,说你弑君一点也没错”。
赵盾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史官就这样记入史册。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竹书纪年》显然是要比《史记》更权威的。但是,他的权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当年西晋的那帮史官,是非常靠谱的,完全的还原了《纪年》十三篇的本意。
这句话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竹书纪年》也有可能被人为改动过。
我们知道,《竹书纪年》成书于战国,发现于西晋,中间隔着几百年的历史,而且,《竹书纪年》所用的文字,是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的文字,西晋这帮老学究们,能不能准确的翻译,还值得商榷。
我们仔细观察上面说说的五大劲爆内容,总结下来一个核心词就是“夺权”,五个内容,全部都是围绕“夺权”展开的。
我们再回想一下西晋的历史,司马炎也是靠着夺取了曹魏的大权,才建立了西晋,那么,司马炎有没有可能篡改了古籍的内容,故意放大了古代的夺权故事,来向天下人证明,夺权,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古代先贤们都干过这样的事情,以此来粉饰他西晋政权的合法性。
探究历史的真相,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一两本史书,毕竟,史书是由胜利者来书写,只有配合大量的出土文物,相互印证,我们才能得到一个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历史。
【2】、来自网友【史晓生】的最佳回答:
《竹书纪年》比《史记》更“劲爆”。
我们都知道,要想学习和了解我国的古代史,那必然绕不开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这部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为我们探究历史,提供了相当全面的资料。
不过,除了《史记》之外,曾经还有一部非常出名的史书,其部分内容不仅与《史记》大相径庭,并且还相当“劲爆”,完全颠覆了《史记》中所记载的“明君圣贤”形象。
这部史书的名字,正是《竹书纪年》。
那么,《竹书纪年》和《史记》相比,究竟是谁的可信度会更高一些呢?难道太史公司马迁真的欺瞒了我们吗?
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竹书纪年》中,都记载了哪些颠覆性的内容。
首先,就是关于“尧舜禅位”的另一种版本。
众所周知,在《史记》的记载中,尧、舜、禹三代通过禅让这种方式,完成了权力交接,并且,他们也通过这种举动,成了后世学习的楷模。
但是在《竹书纪年》中,这段历史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见也。”—《竹书纪年》
什么意思呢?大意就是说,在尧年老之际,舜为了夺取权力,不仅将尧囚禁,还将尧的儿子丹朱也关了起来,导致父子二人从此不得相见。
要是按这种说法的话,那么所谓的“尧舜”禅让根本就是一个谎言,真实的情况,则是舜发动了“宫廷之变”,强行夺取了原本不属于他的权力。
当然,如果仅仅是《竹书纪年》一家之言,那么大可以用“孤证不立”来反驳这种说法,但问题是,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对“尧舜禅让”提出了质疑。
其中,说得最直白的要属思想家荀子,他在著作《荀子·正论》中就提出,所谓“尧舜禅让,是虚言也“。
另外还有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他不仅认为“尧舜禅让”根本不存在,并且还提出了一个更为惊人的观点。
这个观点,就是包括“尧舜禅让”和“舜禅让禹”,都是“臣弑君”的结果。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韩非子·说疑》
有了荀子以及韩非子的佐证,这样看起来《竹书纪年》所记载的“尧舜禅让”,似乎就更接近于真相了。
不仅如此,《竹书纪年》中还记载了历史上第一位贤相伊尹的另一种形象。
在《史记》的记载中,伊尹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老师,商汤正是通过他的教授,才得以彻底灭掉了夏朝。
并且,到了商汤去世后,伊尹又辅佐了外丙、仲壬以及太甲这三位商朝的君王。
但在太甲继位之后,由于其肆意妄为,且贪图享乐,导致朝政混乱,百姓也对他怨声载道,期间,伊尹虽说多次规劝,但太甲根本听不进去。
最后,伊尹为了匡正太甲,便把太甲放逐到商汤的坟墓所在地桐宫,让其闭门思过,同时,伊尹暂时代理了所有朝政。
直到三年之后,太甲得以悔过自新,因此伊尹便将其接回,又将权力重新交给了太甲,自此,太甲励精图治,将商朝治理的蒸蒸日上。
也正是通过这件事,伊尹被后世称为“第一贤相”。
而在《竹书纪年》的记载中,伊尹对于太甲的所作所为,不仅称不上“贤相”,并且他的结局还十分凄惨。
他先是放逐太甲,之后又自立为王,结果,太甲从放逐之地秘密潜回,杀掉了伊尹,重新夺回了自己的权力。
这样的记载,完全是将伊尹这个人,刻画成了一个“权臣欺压幼主”的负面形象。
此外,《竹书纪年》中,还有关于周朝时著名的“共和执政”记载,也和《史记》中所记录的大为不同。
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周厉王在位时,由于其昏庸无道,且不听劝谏,同时还将胆敢对他有怨言者统统处死,导致全国上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最终,不堪忍受的百姓们发动叛乱,将周厉王驱逐,国政则由召穆公、周定公这两位相国共理管理,名曰“共和”,史称为“共和执政”。
但在《竹书纪年》中,这个所谓的“共和执政”,却是指一个叫做“和”的诸侯,代理了天子之职。
因为这个名字叫做“和”的诸侯,其封地是“共国”,且其爵位是“伯”,所以,也被称为是“共和伯执政”,简称“共和执政”。
并且,在《晋书·束晳传》中,也明确提出,所谓“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
也就是说,《史记》与《竹书纪年》,记载了完全相反的两种“共和执政”,双方唯一相同的,仅仅是该事件的名字一样而已。
诸如此类相悖的记载,在两部史书中还有不少,总之,两者虽说大体上较为一致,但很多人物、事件的细节,却完全不一样。
更重要的是,《竹书纪年》的部分记载,颠覆了后人心中“圣君贤臣”的正面形象。
那么,可不可以就单纯认为,太史公司马迁糊弄了后人,《竹书纪年》的记载更贴近于真实的历史呢?
答案是也不能如此武断地下结论,因为《竹书纪年》所发现的时间,十分可疑。
《竹书纪年》这部“惊世骇俗”的史书,最早是在西晋时,由一个叫做“不准”的汲郡盗墓贼,在无意间发现的。
根据记载,当时正值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 281 年),也就是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的第十五个年头。
当年,这个盗墓贼光临了汲郡(今河南卫辉)城郊的一座古墓,不过在他到此之前,这座古墓早已被盗掘一空,里面值钱的东西基本上所剩无几。
所以,盗墓贼在挖开古墓后,发现没什么金银珠宝,便就此离开,但在不久之后,当地的村民发现了盗墓贼留下的盗洞,因此就赶紧上报官府。
而官府来了之后,一番搜索,什么陪葬品都没发现,反而发现了成堆的竹片。
并且,在这些竹片上,还刻有大小不一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字他们一个都不认识,因此就有人认为,说不定这上面都是“古文”。
于是,这件事被层层上报,最终连司马炎都得知了此事,而当时他正是春风得意之际,西晋的第一个盛世“太康之治”正在他的治理下徐徐展开。
所以,他在听说了有古墓发现古籍的事情后,十分重视,赶忙派人对这批竹片加以保护,并安排人对此进行整理编译。
而经过整理,这些刻有文字的竹片,足足装满了十辆马车。
最终,经过当时的史官进行编译后,最终编译出一部史书,而这部史书,就是我们所说的《竹书纪年》。
按照常理来说,既然是从古墓中发现的史书古籍,理论上应该是真实靠谱的,但这仅仅是理论上,因为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第一,西晋那帮编译的史官们,是不是真的百分百还原了竹片上的所有内容。
这一点,相信没人敢说百分百确定,毕竟西晋距离商周时期已经过去了数千年的时间,曾经的文字与西晋当时的文字,已经大相径庭。
不然,司马炎也不至于安排专门的史官来进行编译。
这就好比我们现代发现的甲骨文,上面的每一个符号,所代表的意思都需要大量的求证,并且,即便是求证之后,也不能说就是求证而来的那种意思。
因此,编译时难免会存在误差,以及和真正的史实不符的地方。
并且,既然是有人进行的编译,那就必然会出现一种情况,即这个编译的人,会把自己的情绪以及对这个历史人物的看法给带进去。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太史公世司马迁,他在写《史记》的时候,那可是夹带了不少“私货”。
比如,司马迁出身世家,就因为给李陵求情,遭到了汉武帝的“腐刑”,因此,他对汉武帝就有一种不满的情绪。
当然,他不敢直白地批评汉武帝,但他却敢借助批评汉武帝重用的人来侧面指责汉武帝。
别的不说,就是卫青与霍去病,人人都知道卫、霍二人是汉朝历史上功勋卓著之人,正是他们击退了匈奴,弘扬了大汉天威。
但在司马迁的笔下,卫青却成了“以和柔自媚於上”的人,至于霍去病,司马迁不仅说他是仗着汉武帝宠爱才得以上位,并且还将其描写成一个“不体恤下属”的纨绔子弟。
之所以司马迁会这样描写卫霍二人,说白了就是看不上他们出身低微却掌握了大权。
而曾经因为迷路导致自尽的李广,就因为同样和司马迁是世家出身,让司马迁不仅对他多有着墨,甚至还不惜写出“李广射虎”这种有神话味道的记载出来。
举司马迁的例子,并不是说他所写的史书不可信,而是为了说明,史书出自人之手,其中难免会有个人情绪与看法在内。
而说回西晋那帮编译《竹书纪年》的史官,他们同样也是如此,经过他们所编译的史书,难道真的就和史实一模一样吗?我看未必。
所以,这就是为何不能说《竹书纪年》的真实性更高于《史记》的原因,毕竟我们看到的,只是经过史官们整理之后的历史。
第二个原因,是当时的朝局以及司马炎的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点,属于个人猜测和推断,也就是另外一种不同的看法,并不代表事实真的如此。
我们都知道,司马家能建立晋朝,是通过阴谋诡计的手段,篡了曹魏的政权而得来的,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
并且,司马家的司马昭,还干出了“当街弑君”的事情。
而在司马家之前,虽说权臣篡位屡见不鲜,哪怕是杀害皇帝也不乏有之,但最起码,做得都相对隐蔽,没有公然撕破脸。
但司马家却在受恩于曹魏的情况下,用不道德的手段摘取了曹家数代人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胜利果实,这一点,极为让人诟病。
因此,司马炎在登基之后,就有必要要为自己的爷爷、父亲以及伯父的所作所为,来进行一种掩盖和掩饰了。
当然,如果司马炎直接说司马懿等人是忠臣肯定不行,毕竟天下人都不是瞎子,所以,他就得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
什么方式呢?就是找到一个与司马篡魏类似的例子,来支持他们篡君自立的行为。
而在这种需求下,恰逢古墓发现古籍,无疑是个极好的机会,同时由于那些竹片上的文字很少人认识,因此,怎么编译,编译成什么样子,都是司马炎说了算。
所以,“尧舜禹禅让”变成了“尧舜禹拼杀上位”,极有可能是出自司马炎的授意。
即便“尧舜禹拼杀上位”有可能是真的,但这无疑也给司马炎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竹书纪年》才会在晋朝大为流行。
此后,弑主自立成为了晋朝以及晋朝之后那个时代的主题,倡导“忠君爱国”的儒学却日渐式微,而造成这种原因的根本因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时局需要。
只有打击和颠覆“尧舜禹”,才能打击儒学的忠君理念,而打击了儒学的忠君理念,则就可以打击皇权。
更重要的是,按照《竹书纪年》所呈现的内容,无疑是有辱儒家圣人,但要知道,其出土之后,儒家居然对此没有太多的反对声音,甚至,这部书还得到了晋国上下的重视和传阅。
如果没有司马炎的支持,可能实现这一点吗?所以说,这部书里面的部分内容,大概率是配合司马炎的需要而出现的。
而一旦如此,那《竹书纪年》的真实性有多少,就需要打一个折扣。
假设,《竹书纪年》的内容,被西晋的史官们准确无误地编译了出来,但谁又能保证,曾经写下这部史书的史官们,所记载的就是真实的历史呢?
根据资料显示,《竹书纪年》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编写该书的人,大部分是魏国的史官。
而该书的编撰时间,则与春秋战国的大事件“三家分晋”十分接近。
我们都知道,三家分晋,是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晋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而该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以及战国时代的来临,由此,七国争霸的时代来临。
而这同时也标志着,周王室曾经号令天下诸侯的权威,已经彻底不复存在。
我们都知道,周王室历来以黄帝直系后裔自居,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显示自己承接天命。代商建周的合法性,同时也是为了笼络当时的中原各族,将他们拉到一个祖先名下,以便于稳固自己的统治。
正因为有了黄帝直系后裔这种身份,周朝才得以用“先贤后代”作为起点,延伸出了宗法制、天命观以及分封制,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的政局体系和思想基础。
但《竹书纪年》的出现,却将周王室的先祖,也就是“尧舜禹”等人抹黑了一遍,再加上其出现的时期,处在“礼崩乐坏”,且周王室大权衰落的时期,这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
似乎,《竹书纪年》就是专门为了挑战和质疑周王室而存在的。
毕竟当时各个诸侯野心勃勃,同时又对周王室日渐不屑一顾,没有了往日的敬畏之心,因此,为了颠覆周王室,用舆论进行攻击也是很正常的事。
尤其是《竹书纪年》刚好出版在“三家分晋”的特殊时期,并且还是出自于晋国和魏国的史官之手,这背后,保不齐就有魏国向天下宣示自己野心的可能。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着“惊世骇俗”之语的书籍,也不止《竹书纪年》一个。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新思想和旧思想就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就如同清末民初时,西方思想涌入后,与传统的理念相互冲突一个样。
所以,《竹书纪年》中对于古代圣贤的另一种版本记载,说不定也是一种类似于“疑古派”思想下的产物,这种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怀疑曾经的一切,继而进行否定。
而回归到问题本身,究竟《竹书纪年》和《史记》谁的可信度高?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从来没有哪一部史书敢说完全还原历史,不管是《竹书纪年》也好,还是《史记》也罢,两者都是记录历史,只不过记载的人不同,所讲述的内容也不同而已。
谁真谁假?谁更具可信度?这就要看你相信什么,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