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如果崇祯继位之后,没有杀魏忠贤,而是继续让其参政,大明的走向会是什么样?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半吊子学历史】的最佳回答:
感谢邀请。其实现在有许多人能够发出这样的疑问,只需搞清楚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魏忠贤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也就是到底能力怎么样;二是魏忠贤这个群体,也就是专权宦官在明朝到底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只有明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所有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一)魏忠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根据有关史料可以看出,魏忠贤的家庭情况在当时应该还算可以,最起码他有媳妇,还有一个女儿,而且史书中说他“少无赖”,也就是一个无业游民,要知道在古代家庭没有一定的基础,孩子早早都开始找工作干活了,而魏忠贤而可以不从事生产劳动。
魏忠贤之所以进宫,史书中也交代清楚了。“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也就是魏忠贤经常与这些地痞流氓、恶少们赌博,并且他这个手气忒背,经常输为赌债所逼,最后没办法,为了躲债,就一狠心给自己一刀子,进宫找工作了。
魏忠贤毕竟是混过社会的人,相比那些从小在宫中长大的太监,他会更加有眼色、更加讨好人。进宫后魏忠贤就拜在一个姓李的太监门下当义子,改名为李进忠。随后搭上魏朝、王安这些有权势的太监,跟着第三者插足魏朝、客氏之间,与客氏确立对食的关系。客氏是朱由校的乳母,等到朱由校即位后,魏忠贤和客氏并受宠爱。客氏被封为奉圣夫人,魏忠贤破格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客氏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以及魏忠贤的哥哥魏钊也被荫封为锦衣卫千户。
接触到权利的魏忠贤开始充分发挥自己在社会上积累的害人能力。先将情敌魏朝逐出皇宫,独霸客氏;跟着将顾命太监王安诬陷杀害,将其名下的阉官全部斥退;从此魏忠贤用司礼监王体乾和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人为羽翼,在宫中大权独揽。
明朝一直存在一个矛盾,就是皇帝总是与文官们不对付。这些文官们都是标榜清流的士大夫,形成了官僚政治集团,被称为“东林党”;这些人里面有许多经历了几十年的政治风云历练,都占据了许多重要位置,而且左右着舆论的力量。熹宗朱由校之前经过“移宫案”,就对士族官员产生反感,就对身边魏忠贤、客氏这些人非常依赖。
其实起初魏忠贤对东林党人是非常仰慕的,但是这些士人非常高傲,在他们眼中根本瞧不起这个痞子太监的魏忠贤。后来魏忠贤开始借助皇权的支持,极力打压东林党人,同时为皇帝挡住了许多士族的口诛笔伐。
魏忠贤在向东林党靠拢失败后,开始自己培养朝堂势力。让自己的党徒入阁拜相,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来宗道、杨景辰等内阁大臣都是魏忠贤的党羽;广受义子,最有名的为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五虎”为文职,为工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崔呈秀、一年内由太仆少卿六迁至工部尚书的吴淳夫、一年内由大常少卿升至兵部尚书的田吉、太常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夔龙;“五彪”为武职,为左都督田尔耕、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锦衣卫指挥崔应元、东厂理刑官孙云鹤和田尔耕的心腹杨衰;“十狗”之首的是周应秋,此人善烹饪,魏忠贤的侄子、肃宁伯魏良卿最喜欢吃他烧的猪蹄,升至左都御史有赖于此,被人称作“煨蹄总宪”;十孩儿四十孙更是人品繁杂,如李蕃、李鲁生由知县分别擢御史、给事中。
大权在握的魏忠贤,控制着朝堂内外。被称为“九千岁”,也就是名副其实的二皇帝。其党羽极力讨好他,开始为他在民间制造舆论,为其修建生祠。首建生祠的是浙江巡抚潘汝祯,作为对此举的鼓励,潘汝祯升为南京刑部尚书。朝野上下的官员,无论是想升迁,还是谋事,都必须走魏忠贤的门路。辽东巡抚袁崇焕也是较早为魏忠贤建生祠的官员。
朱由校在位七年就病死了,死后传位给弟弟、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即位后,魏忠贤想企图控制皇帝继续大权独揽,就像崇祯进献国色美人四人。奈何年轻的崇祯皇帝此时正雄心正盛,想有一番作为,不吃魏忠贤这一套。不久就将魏忠贤免职发配凤阳守祖陵,魏忠贤在路上上吊自杀了。
魏忠贤在天启年间也启用了赵南星、孙承宗等能臣良将,所建立的关外防线在今后十数年间阻止清兵入关发挥了巨大作用。后来崇祯年间,辽东形式恶化,相比天启年间辽东形势更为利于明朝,因此许多人认为魏忠贤在的对外工作还是有些功劳,不应予以否认。那么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下面来讨论一下。
(二)魏忠贤这个专权太监到底扮演的什么样的角色
宦官专权在中国历史上自古就有,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汉朝、唐朝、明朝时期的宦官专权。但是他们还是有区别的,汉朝是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唐朝是宦官集团与武将藩镇集团,明朝是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他们都是在皇权受到威胁后,在皇权的支持下,身边的宦官开始进去权利中心,最终形成专权。但是汉唐两朝宦官集团最终发展到失去皇权的约束,宦官们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而明朝的宦官专权始终没有脱离皇权的支持,如果离开皇帝的支持,这些专权宦官们立刻会被文臣集团排除权利的中心。
明朝专权的宦官有许多,在《明史》中特意为他们整理了两传。比如有:王振、汪直、梁芳、李芳、冯保、陈矩、王安、魏忠贤、王体乾、崔文升、王承恩等,依托宦官的大臣被称为“阉党”,《明史》同样为他们列了一传。比如有:焦芳、张彩、顾秉谦、崔呈秀、刘志选、曹钦程、王绍徽、霍维华、阎鸣泰、贾继春、田尔耕等。
明朝的专权宦官是皇帝受到士族文官集团的威胁后才被推出来的,其实质是代表着皇权。宦官们就是皇帝与大臣们之间的隔离带,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皇帝与大臣直接发生冲突。
因此,有人说魏忠贤时期,也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在国家边防上做出了积极贡献。其实不管哪个时期,总是有一些有才能的人需要被放在关键的岗位上,辽东地区关系到明朝的边防安全,无论是魏忠贤、还是后来的崇祯皇帝都必须将一些有能臣良将摆在这个关键位置。至于崇祯皇帝后期,辽东边境恶化,固然离不开崇祯皇帝个人的原因。
崇祯皇帝即位后,铲除魏忠贤其实是势在必行。因为此时的魏忠贤权利已经达到替代皇权的地步,崇祯皇帝要自己掌权就必须将能够替自己作主的人踢开。最终问题出现在,崇祯皇帝在铲除魏忠贤后,没有及时填补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权利真空,或者说崇祯皇帝在铲除魏忠贤后并没有更好的处理与文臣集团之间的关系,致使在后期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囧局面。
其实与其说魏忠贤有功与明朝,还不如骂明朝皇帝怠政,明朝大臣勾心斗角、不作为,明朝制度自身有缺陷。
【2】、来自网友【大汉史谈】的最佳回答:
应该会延续几十年吧,当然这里不是说魏忠贤的作用多大,而是说崇祯帝如果不杀魏忠贤的话,那么意味着崇祯帝在政治上成熟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说说。
魏忠贤在最近一段时间,被很多人给无限抬高,比如说魏忠贤当权期间后金(大清)在东北寸步难行,比如说崇祯帝后悔杀魏忠贤,临死之前还下令安葬了魏忠贤等等。
但是很明显这些都经不起推敲,根本不是真的。
客观来说,魏忠贤的重要性在于他可以攻击东林党,使朝局平衡,皇帝可以居中调节,不至于被蒙蔽甚至大权旁落。
崇祯帝如果不杀魏忠贤的话,并且允许其继续参政的话,那么说明崇祯帝政治上很成熟了,说明他会用帝王心术了,知道制造魏忠贤的阉党和东林党互相攻击的局势,然后自己来居中调节,从而真正的大权在握的,不至于被一党独大的东林党所蒙蔽。
那么崇祯帝既然在政治上成熟,帝王心术可以的话,自然是不至于将明朝搞得亡国,怎么说都可以使明朝延续个几十年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