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23:29:30 3次浏览

关于问题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是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星新 2】的最佳回答:

从历史大角度来看,个人以为诸葛亮最大的失误确是跟了刘备。导致天下三分,使中华文明失去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大一统时期。

如果不跟刘备,刘备只凭关、张二位,大概率被曹公缴灭,而孙吴政权,地处江南,想与曹公划江而治可能性不大,长江实际上四处可渡,从来就没人守住过,所以孙吴大概率会投降了。

至于孔明,我觉得他最好的结局是去搞科研,通过孔明灯发现热力学原理,蒸馒头发现化学元素,再鼓捣些农具、战具,总结出机械原理,被曹公发现,提拔重用,在全国兴修些水利,改良一下种子,最好还学孔夫子,办一所大学。

这样,曹公仍奉汉室为宗,自己加九锡,领总理之职,文有诸葛兴中华之利,武有司马伐四方之威。最好再改革个制度,汉宗与曹、诸葛、司马立宪改制,中华文明比英联邦早千年进入现代文明,则诸葛之功,万世颂扬了。

呵呵,想想都美。

【2】、来自网友【豹眼看历史】的最佳回答: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出山,辅佐刘备。

未出茅庐就知天下三分的诸葛亮,难道就看不出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吗?

匡扶汉室难道不是一句空话吗?

看不出刘备跟曹操、孙权一样,想得是自己图谋霸业称帝吗?

追随刘备,难道就因为刘备姓刘,是汉室宗亲吗?

曹丕称帝后,封献帝为山阳公。刘备就认为献帝已经被害,于是在成都为献帝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然后称帝。

能掐会算的诸葛亮就不清楚这一切的意图吗?

刘备汉中称王,关羽心灰意冷,一意孤行发动襄樊战役,即使不能匡扶汉室也要杀身成仁,诸葛亮就不清楚吗?

刘备宁愿不要荆州,也要做皇帝,诸葛亮不清楚吗?

这一切的一切,只能说明诸葛亮出山的目的大有深意,绝不仅仅是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感动了他,而是他期望成就刘备的同时,更要成就自己。

这也是刘备在世,诸葛亮一直得不到被放手使用的原因所在。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我更倾向于认为诸葛亮是张良、范蠡。

诸葛亮没有野心,但有超强的理想追求;

不贪图荣华富贵,但一定要留名于世。

比如五出祁山造木牛,六出祁山造流马,诸葛亮精力过剩,就希望有生之年给后世多留下点东西。更多的是留下他的名声,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木牛流马是咋个原理。

一个真正的发明家,是希望造福于后世的。

即便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暂时保密,但也应该想办法流传下来。

但诸葛亮想得最多的是留名,是否惠及后世,还在次要。

诸葛亮的确是聪明无比,但对于后世的贡献还真不大。比起奸雄曹操来,差距很大。

司马徽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难道诸葛亮就不清楚吗?

《隆中对》令刘备茅塞顿开,但我认为,即便没有诸葛亮的预见,刘备取得荆州和益州也没啥大问题。因为在这个具体的过程中,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其一,诸葛亮建议刘备取襄阳,刘备没听;

其二,刘备派遣诸葛亮游说孙权,即便没有诸葛亮,孙权也会抗曹;

其三,取西川,庞统是始作俑者,诸葛亮只是后期的介入。

诸葛亮真正发挥作用,还是在刘备病逝以后,维持了蜀汉苟延残喘四五十年。

尽管对益州有一些经济建设的贡献,但与导致中国历史三百年的混乱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如果诸葛亮不出山,蜀汉就不会持续这么久的时间,曹魏就可能尽早统一天下。

或许司马氏家族就没有机会,也就没有西晋之后长久的南北朝混乱的局面,百姓就不会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三百年。

纵观历史,谁做皇帝不行呢?对百姓好一些就行。

曹丕明白禅让究竟是咋回事,现在后世都明白了是咋回事。

禅让有啥不好呢?

如果不是隋文帝杨坚接受禅让,中国混乱不能统一的局面,啥时候会结束呢?

张良协助刘邦取得天下,毕竟开创了东西汉四百年的统一王朝;

范蠡跟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了吴王夫差又如何呢?仅仅就是成就了自己的英名而已。

范蠡几次成为首富,又几次散尽所有财富,无非就是想证明他不仅能从政,而且下海经商也是高手而已。

诸葛亮出山也无非想证明,这个世界我来过,而且有一些经典杰作。

把诸葛亮的一生,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看待,其实名不副实。

如果诸葛亮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著作或发明创造,惠及后世,一样流芳百世。

如此,或许诸葛亮更伟大。

这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他没有能跳出“学而优则仕”的窠臼。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通俗的说就是累死算了,反正也没有个啥结果,尽上力留个名吧。

不喜勿喷,欢迎睁眼看历史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