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对于五代十国时期最关键的“高平之战”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子由拍案惊奇】的最佳回答:
后周太祖郭威
如果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总要简单地了解一下高平之战的背景。公元 951 年,郭威建立了后周,两年后,这位周太祖病逝,其养子柴荣承继衣钵,即位登基。由于柴荣并非郭威骨血一脉,加之柴荣上台伊始就大搞人事调整,所以一时之间,人心浮动。恰在这个时候,拥有 12 州之地的北汉政权在刘崇的带领下,结好契丹人,汹汹南下,准备趁着后周江山不稳之际,给予后周致命一击。
后周皇帝柴荣
后周显德元年二月,皇帝柴荣毫不畏惧,毅然决定引军北上,与北汉郭威死磕。
两军交战之初,在今山西高平以南,后周前军与北汉军队接仗,首战大败,北汉刘崇抓住时机,全军猛扑,同时协调数千契丹军队,袭击后周军队左翼,后周军队将领逃往,士卒投降,志得意满的刘崇干脆请契丹人退出战场,自己率军准备收拾残局了。
这时候的柴荣心急如焚,只能自己泼命上阵,东挡西杀,眼看着无济于事,正在这个时节,中军之中一员将领高呼为主分忧,自率部下 2000 人,径直杀向北汉刘崇的中军所在,展眼之间,冲到距离刘崇不到一箭之地,吓得刘崇引军而走,北汉大军不明就里,阵线大乱,全部溃退,自此很久都再无能力挑战后周。
这员救了柴荣的将领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
纵观高平之战,可以说,这一场生死较量不但是拯救了柴荣的后周,同时,也使得赵匡胤因此一战成名。
高平之战之后,且不提柴荣对赵匡胤加官进爵,只是在后周的朝野上下,赵匡胤的威名也是四处传扬。在后周的军队之中,众多的青年将领崇拜赵匡胤,纷纷要求与其结交甚至结拜,而柴荣封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严州刺史的职衔也使得赵匡胤迅速的成为后周的军政核心人物。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与赵匡胤结拜的“义社十兄弟”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拥戴赵匡胤改朝换代的勋臣,所以说,高平一战,最大的赢家就是赵匡胤。
【2】、来自网友【北疆同心聊历史】的最佳回答:
对于周世宗柴荣来说,赢得发生在公元 954 年的”高平之战”是非常侥幸的。因为,那是一场极其凶险的战争。
一、后周政权是周太祖郭威建立的,从此后周和北汉成了死敌
刘知远死后郭威篡位,后汉宗室刘崇以太原为基地建立了北汉,北汉依靠契丹的支持与后周作对。
公元 954 年周太祖郭威去世,北汉国主刘崇认为周世宗年轻望浅,难以服众,决心趁机报仇雪恨。于是亲自便率领三万大军进攻后周,并乞求契丹派兵帮助,契丹派大将杨衮率领一万骑兵相助。
面对北汉的挑衅,后周朝廷的意见却并不统一。
一些人对能否击败北汉和契丹联军缺乏必胜的信心。
“长乐老”冯道就不赞成周世宗御驾亲征,但柴荣没有听他的话。
二、后周军队和北汉军队在高平遭遇
北汉国主刘崇骄傲自大,根本听不进大臣不可轻敌的建议,甚至连契丹大将杨衮的提醒也不以为然,自认为一定可以战胜柴荣。
其实,刘崇骄傲自大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此时的后周军队纪律不严,军队中充斥着骄兵悍将。
战斗刚刚展开,周世宗手下的两员大将——马军指挥使樊爱能和步军指挥使何徽,就率领几千骑兵落荒而逃了,数以千计的后周军队也不战而降。
三、局势一度非常凶险
紧要关头,周世宗的“宿卫将”赵匡胤挺身而出,请求大将张永德派出善于射箭的士兵登上高地,居高临下射击北汉军队,赵匡胤则奋不顾身冲向敌人!
受赵匡胤的鼓舞,后周大将马仁瑀和马全乂等人,也鼓起勇气奋勇杀敌。
四、战斗陷入焦灼态势
北汉国主刘崇依靠的是大将张元徽,张元徽在激战中被后周军队杀死了。
他的死不仅让刘崇灰心丧气,也打击了北汉军队的士气。
而契丹大将杨衮呢?
又因为记恨刘崇不听他的意见,在形势危急时干脆就见死不救。
五、战争打的是士气
后周军队士气高涨,北汉军队却士气低落,于是形势立刻出现了逆转。
打到最后,周世宗不仅扭转了战局,而且打得刘崇节节败退,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