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消失的“明太宗”:谁动了朱棣的庙号?为何要改“成祖”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4 13:48:25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消失的“明太宗”:谁动了朱棣的庙号?为何要改“成祖”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纪元的尾声】的最佳回答:

因为只有这样做,朱棣才不会被“赶出”太庙。

关于明朝太宗皇帝朱棣的庙号被改,以及明仁宗被移出太庙之事,这一直被后世人视为嘉靖帝的“大不孝”之举,可事实上,定期把祖宗从太庙中搬出去,这一直是明朝皇帝们都在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嘉靖。

嘉靖十七年,和文官们争执多年的嘉靖帝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他不仅成功地追封了自己的生父朱祐杬为皇帝,这一年他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那就是把自己的父亲放入太庙,而这件事情,也引起了朝廷礼官、言官们的剧烈反对。

因为朱祐杬根本就不是皇帝,而且嘉靖帝乃是明武宗因为没有子嗣无奈选择的继承人,也就是因为《皇明祖训》中有兄终弟及的规则,不然的话嘉靖帝是一定要以明孝宗为父亲的。

可嘉靖根本没有以明孝宗为皇考

(皇帝称呼逝去的父亲)

就算了,他现在还要让他那个一辈子只做到王爷的父亲朱祐杬进太庙,如果嘉靖开了这个先例,那么根据“兄终弟及”原则,未来有类似情况的皇帝都把自己没当过皇帝的父亲追封为皇帝,而且还放进太庙,如此的话,大明的太庙就会崩溃。

规矩不仅乱了,太庙还满了,这根本就是瞎来,所以文官们对嘉靖帝这个决定有很大意见,也并非是单纯为了和嘉靖争权,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在里面。

而嘉靖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太庙”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满”的状态了,他非要把他父亲朱祐杬放进去,这根本不合适。

就因为这个原因,嘉靖帝要开始把其中的一个皇帝“请”出去,于是才有了改朱棣庙号的铺垫。

太庙会满人,需要代代更换。

太庙这种存在,对于国人而言是不陌生的,这是中华古代文化很重要的一环,每一个朝代太庙中的“主位”,供奉的都是那个朝代历代的皇帝,相应的,这些皇帝们也有“庙”号,比如历朝历代的“太祖”、“太宗”皇帝,便是庙号。

但知道太庙是一回事,了解太庙的“机制”又是另一回事,比如太庙中的“牌位”是有固定数目的,假如一个王朝已经经历了十几位皇帝,那么其中有几位皇帝是要从太庙中被“请”出来的,这便是太庙的一个大原则。

不管后世王朝怎么改变,在太庙这件事情上,遵守的规则基本都是按照“周礼”来的,比如周礼规定的“天子七庙”,就奠定了太庙里面最多有七位皇帝牌位的基础,后世人不管是谁都不能随便乱改。

那么问题就来了,假如有一个王朝经历了九代皇帝,第九代皇帝一登基要对刚驾崩的第八代皇帝“追封”庙号,可是太庙里面早已经有七位皇帝了,这位处境很尴尬的第八代皇帝,还能进去吗?

答案是:可以的,不过太庙里面有人需要“牺牲”一下。

天子七庙会有变化,但变化一定要遵守这么一个原则:

“王立七庙者,亲四、始祖一,文武不迁,合为七庙也。”

这个原则其实是周天子立太庙的“化用”,当年周武王去世之后,周公旦就对父亲周文王、兄长周武王进行了“入庙”的安排,而且还顺势对太庙制定了一个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在太庙之中,最多只能拥有七个牌位,而这七个牌位,有“两个”是固定不能变的,有“四个”是可以改变的,还有一个虽然也可以变,但这一个比较特殊,因为他需要周天子追封一个“始祖”,这个始祖甚至是周文王五代以上的始祖,所以肯定是没有当过周天子,地位就是这样才特殊。

也就等于是说,后世的周天子在即位之后,首先得立即安排上一代周天子进入太庙,如果太庙超过了七个人,那么他得先把自己的“四亲”以外牌位给移除出去。

什么是“四亲”?

通俗来说,就是

“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这便是指四亲,而高祖父的父亲,就不属于是“四亲”的范围里面了,那么这样一来,高祖父的父亲,就要被请出太庙。

正是因为这一个规则,太庙每朝每代都是在变动的。

而“文武不迁”,也规定了周文王、周武王的牌位永生永世不能动,不管后世怎么变,都得放在太庙里面,至于始祖,这个是可以改变的,但不管怎么变,怎么选,底线是一定要有。

有了周代太庙礼法作为标准,后世中原王朝统一都是根据周礼的太庙法则来安排太庙中的牌位。

比如周代的“文武不迁”,在历朝历代中就成为了

“太祖太宗不迁”

,又或者是

“太祖高祖不迁”

,四亲、一始祖原则保持不变,就这样构成了后世的太庙传统。

就算是明朝,也一样要使用这个原则。

嘉靖帝时期的太庙变动。

正德十六年,朱厚熜接过堂兄明武宗的位置,当上新的大明皇帝,而他登基的一件事情,就是得给堂兄定下“谥号”,并且安排堂兄入太庙,而当时的太庙,就已经有九个牌位了。

之所以嘉靖登基的时候太庙就有九个牌位了,这跟朱元璋当年为了多加两个牌位追封自己的先祖有关,所以朱元璋算是自己“修改”过太庙法,至于合不合理,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答案。

但朱元璋也有底线,知道增加到“九庙”就行了,不可能把太庙的牌位弄得代代皇帝都能进来,所以到了嘉靖的时候,太庙就已经有九个牌位了:

这九个牌位分别是:

明仁祖、明德祖、明太祖、明太宗、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宪宗、明孝宗。

这其中的“明仁祖”和“明德祖”都是始祖,占据了两位,历代是鲜有的。

而嘉靖帝登基后就和礼官们进行讨论,于是决定把明仁祖“祧”出太庙(祧可以理解为搬迁),然后再将明武宗放入其中。

就因为始祖的位置还可以动,所以嘉靖帝就没有动摇“四亲”以外的祖宗地位。

假如嘉靖帝原因就这么消停了,那么太庙在他驾崩之前,都是保持不变的,但问题是,嘉靖帝不是一个愿意消停的人,所以他在嘉靖十年的时候,就提前做好了铺垫,他给太庙进行“减员”,那就是把“明德祖”祧出太庙。

明德祖是当时太庙中仅剩的唯一一个“始祖”,可事实上,在嘉靖的辈分上来说,明太祖朱元璋也可以作为他的始祖,因为他们相隔了很多代,这种事情完全就是一个说法,标准的弹性太大了,因此嘉靖十年,明朝太庙的牌位只剩下“八个”。

嘉靖帝之所以这样做理由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父亲放进去。

嘉靖是很聪明的,所以才有了嘉靖给他父亲追封庙号的事情,嘉靖十七年的时候,嘉靖给父亲安上“明睿宗”的庙号之前,他先是给自己的祖宗朱棣改了一下“庙号”,从太宗皇帝改为了成祖皇帝。

他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保证朱棣未来不会被人“祧”出太庙,他也怕后世有人像他一样为了把自己根本没有当过皇帝的父亲“塞进”太庙,毕竟朱棣的皇位是抢来的,假如以后皇位落入其他支脉的手上,最起码不敢把朱棣给摘出去,而“太宗”还是不够保险,所以干脆给朱棣加为“成祖”,成为

“不迁之祖”

而这一年,嘉靖排除万难追封了父亲为睿宗,但也没有很心急就让父亲进入太庙主位,他首先是弄了个“世庙”,就立在了太庙的左边,所以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太庙依然是八个人。

到了嘉靖二十四年,嘉靖帝才开始动手,把自己的父亲明睿宗放入了太庙的主牌位,又因为太庙之中其实并不严格按照辈分来排序的,所以明睿宗待在了最后一位。

就这样,嘉靖帝自己不仅赢得了“父亲保卫战”

(当年他登基的时候,朝廷大臣逼着他改口喊自己的亲生父亲为叔叔,而他的父亲变成了明孝宗,嘉靖帝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满,从而开启了大礼议)

,甚至还给父亲争取进了太庙,假如朱祐杬泉下有知,也不知道该欣慰还是无奈。

无奈是因为,嘉靖帝这样做不是没有代价的,他把自己没有当过皇帝的父亲非要“安插”进太庙之中,就肯定要挤出多一个位置,那么这种行为就是在给后世人增加压力,也意味着他的祖宗们有一个肯定要遭殃,所以整体来说,这件事情并不能说明嘉靖帝多么有孝心。

至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这反映了嘉靖帝自己都怕了,他怕玩得太过火了,后世有人模仿他把“德祖”、“仁祖”给搬走这一招,把他们这一脉的祖宗朱棣搬走,如果真的把朱棣搬走了,那么他的子孙那就尴尬了,所以他必须要保住朱棣的地位,所以严格来讲,朱棣这属于是被利用了,跟嘉靖帝的孝心,也没有丝毫的关系。

倒霉的明仁宗:最终还是没有逃过一劫。

按理来说,嘉靖二十四年这一次调整太庙,就应该是嘉靖最后一次对太庙指手画脚了,其实嘉靖这样做事,早已经犯了大忌了,为了自己的意志,随意去改变祖宗们的位置、称号,可问题是,嘉靖帝好像上瘾了,他在嘉靖二十九年,他又动了一次太庙。

这一次,他玩得更大,因为他把明仁宗给“祧”出去了。

嘉靖二十九年,修仙修得好好的嘉靖帝忽然心血来潮,或许是修仙修到他想得太多了,他霎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

“后人会不会为了把我放进太庙,把我爹给祧出去”?

他这样想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明睿宗的存在真的太尴尬了,他一不是皇帝,二是不是始祖,却排在了一众皇帝的行列,后世人要重新给太庙腾位置,那肯定就得先动明睿宗,而嘉靖帝肯定不想自己的努力功亏一篑。

于是他就合计了一番,先提前“顶位”。

既然都“大逆不道”了,那就大逆不道到底。

要想明睿宗不被祧出太庙,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明睿宗提前到“四亲”之前的位置,如此一来,后世子孙,只会更改“四亲”,不会去动摇睿宗的位置,根据这个原理,太庙里面最适合被祧走的,就是明仁宗了。

明仁宗在位时间不长,这一个致命缺点导致了他的“不肖子孙”嘉靖帝盯上了他,在嘉靖二十九年,嘉靖把明仁宗祧出太庙,关于祧出来的理由,嘉靖帝没有公开,甚至连这件事,都是很隐秘的,毕竟讲什么理由都是苍白无力的,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他们朱家内部的事情,不公开也没关系。

既然把明仁宗给祧出来了,那么嘉靖帝就把父亲给放到明仁宗的位置上,所以嘉靖二十九年,大明太庙的牌位是这样的:

明太祖、明成祖、明睿宗、明宣宗、明英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

太庙又变成了八位,而嘉靖帝没有给太庙排满,规划也是想给自己留点余地,因为如此一来,他的后世子孙就能在“四亲”的原则规定上,多一个空位,那么就等于是变成了“五亲”,也就是说他嘉靖帝未来被“祧”出太庙的时间还能延长一点。

整个嘉靖朝的太庙变迁综合来看,最倒霉的就是明仁宗了,虽然说他在位时间不长,可永乐年间他监国多年,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不是骗人的,他之所以在位时间那么短,就跟他监国多年透支了生命有关。

所以明仁宗根本不是看起来的那么无用,相反明仁宗的存在是很重要的,可问题是让嘉靖来选择,他也只敢对这个“仁”的祖宗下手了,毕竟仁宗皇帝嘛,既然都可以原谅那么靖难之役中的罪臣,那么原谅一下自己的子孙也大概是可以的吧。

这大概就是,好说话的人就容易被欺负的道理吧。

结语:

虽然嘉靖帝“强势将自己父亲睿宗放入太庙”和“祧仁宗皇帝出太庙”这两件事做得确实有些不合适了,但是关于仁宗被祧出太庙这个结局,并不是嘉靖不做就不会发生,根据太庙的原则,仁宗其实未来一定会被祧出太庙,给后世子孙让位,只是嘉靖提前了这个结局罢了。

所以太庙,根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两个有大功绩的皇帝能够不变以外,其他的大致都是可以被改变的,本来始祖都是不能改变的,但到了明朝,太庙的牌位都被增加到了九个了,嘉靖还把明仁祖、明德祖都给祧出来了,就也没有太多的原则可言了。

这也反映了在周礼的传承下,后世总有人会对其进行“修改”,一切的礼法都不是死板的,毕竟礼法,也是为人服务的,若是人被礼法所禁锢了,那才是太过无趣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2】、来自网友【棍哥观史】的最佳回答:

古玩界曾经就闹出过一个笑话,说是贩卖文物的一个团伙拿着“大明洪熙元年成祖遗制”的瓷器招摇撞骗,界内回应道,如果这个都能骗到钱,那么玩友的下限也太低了。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洪熙”是朱高炽的年号,在朱高炽的时期,朱棣的庙号乃是“太宗”,直到嘉靖时期,朱棣庙号才更为“成祖”,所以嘉靖以前带有“成祖”的款都是侮辱玩友智商的。那么嘉靖帝为何要给朱棣更改年号呢?

我们知道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上位的,在位二十二年,死后上庙号为“太宗”,大明的皇位也是从朱棣开始小宗夺嫡一脉传承。到了嘉靖帝朱厚熜时,又是一次小宗夺嫡。明武宗朱厚照暴毙后,无嗣继位,朱厚照的老爹朱佑樘(明孝宗)也没给他留下个亲兄弟,所以按照《明皇祖训》中“兄终弟及”的继承法则,朱厚熜这个血缘最近,年纪最长的堂弟,就成为大明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小宗夺嫡自古就是一个敏感话题,朱棣曾拼命地寻找建文下落,宋太宗也曾在立储的时候与大臣、宗室拼命斗法,说到底就是因为小宗夺嫡有些“得位不正”(但不违背宗法)。虽然朱厚熜被选立皇嗣时年仅十四,但他确实算的上明朝最善权谋的皇帝之一,在还未正式继位前,他就着眼解决小宗夺嫡这个敏感的事情,由此也引发了著名的“大礼仪之争”。

“大礼仪之争”大体意思就是朱厚熜得认哪个爹为亲爹。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要求朱厚熜先认朱佑樘为亲爹,这样他才能算是皇嗣继位。而朱厚熜真正的亲爹是兴献王朱祐杬,这个朱祐杬也就朱厚熜这一个儿子,总不能让兴献王“绝后”吧,大臣们于是又想了个办法,再让益王次子朱厚炫过继给兴献王为嗣。

杨廷和剧照

朱厚熜这时候肯定不乐意了,是你们让我当皇帝的,又不是我自己个想来抢皇位的(据说杨廷和为保首辅之位,才拥立朱厚熜这个年轻的皇帝)。这个时候不谈条件,以后恐怕就再难认自己的亲爹了。往深了说,这些大臣明摆着针对“小宗入继大宗”的问题,这时候后认了小宗的卑微,以后朝堂上可不就全看大臣脸色了?

所以朱厚熜在入京前就开始“拨乱反正”了,也就是这个“大礼仪之争”。朱厚熜的原则就是亲爹只有兴献王一个,皇位传承乃是“继统不继嗣”,按照宗法他就是大统继承人,没必要再认个爹。当时也有大臣迎合新帝的,如吏部员外郎方献夫顺势提出“继统不继嗣”。另一个原则就是奉迎生母蒋妃入京时必须按照皇太后的礼仪。

这个大礼仪之争的过程不再赘述,最终结果就是嘉靖帝和大臣们各让一步,嘉靖帝父亲上尊号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为“本生母章圣皇太后”,注意“本生”二字。此二字熟悉清史的朋友都很清楚,光绪帝的生父奕譞被尊为“本生皇考醇贤亲王”,生母醇亲王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被称为“皇帝本生妣”。实际上光绪帝是被过继给咸丰帝为子,宗法上得称咸丰帝为“皇考”,称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为“母后”。

嘉靖帝也一样,实际上还是被“过继”给了朱佑樘,作为大孝子,朱厚熜当然不愿意吃这个哑巴亏,随之而来的就是想方设法的给亲爹找补回来。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给老爹抬进太庙了,太庙里都是皇帝,朱厚熜将亲爹排位送进太庙,意味着他是继承了亲爹的皇位,这就不再牵扯继嗣还是继统了,说白了就是给自己的皇位树立更合法的地位。这就是“太宗”变“成祖”的原始诱因。

嘉靖帝给自己老爹抬进太庙,这与朱棣又有何干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也有一些误解,也就是广泛认为的太庙位置不够,嘉靖帝要给亲爹腾位置!

嘉靖帝给父母正名的操作一直不断,前文说了“本生”尊号,这个尊号不到 4 个月就被嘉靖帝给改掉了,其父改成了“皇考恭穆献皇帝”,其母改成了“圣母章圣皇太后”。这种操作一直不断,直到入太庙的环节。

太庙自古就有规制约束,如《礼记·王制》所言:“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太)祖之庙而七”。意思就是太庙的正殿可以供奉七个皇帝的牌位,除正中间的太祖牌位不能动以外,现任皇帝可根据血缘远近,请出一个皇帝的牌位移入偏殿供奉,称为“亲尽则祧”。嘉靖时期则是“天子九庙”的规制,也就是太庙正殿可供奉九位祖先。

明仁宗剧照

所以就有一个误解:嘉靖帝要将父亲朱祐杬(明睿宗)搬进太庙正殿,则需要祧出血缘关系最远的明太宗朱棣。而朱棣对于嘉靖帝这一脉来说可比肩明太祖朱元璋(不夺权也轮不上这一脉当皇帝,视为开创之功),所以嘉靖帝不敢祧出朱棣。由此变心生一计,将太宗更为“成祖”,庙号为“祖”的就享有万世不祧的特权,往后顺延一位血脉最远的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了(朱棣长子),所以将明仁宗朱高炽祧出了正殿,搬进偏殿。

这个误解确实很迷惑人,因为史实就是朱高炽出来了,朱祐杬进去了。

但问题是嘉靖年间的庙数并不饱和!且在嘉靖九年(1530 年)前,太庙正殿供奉的已有“二祖”,即明德祖(朱百六,朱元璋高祖)。

这个很少有人注意,其实在明初,朱元璋一共将四个老祖请进了太庙,他们分别是明仁祖、明熙祖、明懿祖、明德祖。这四位乃是朱元璋治政孝为先的宣传手段,皆是追封的“虚祖”,没有不祧特权。这“务农四祖”已经占据了四个席位,太庙位置捉襟见肘,所以朱元璋将“天子庙七”更改为庙九,增加了两个席位。

到明宪宗朱见深时,太庙已有太祖、务农四祖、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的牌位,九个名额刚好满员(朱祁钰未准入太庙)。再死皇帝,就得迁牌位了,第一个被迁的是明懿祖朱四九;随后弘治时期将明懿祖朱四九迁出;正德时期将明熙祖朱四九迁出。到了嘉靖时期,又将明仁祖朱五四迁出,是为正德皇帝朱厚照(明武宗)腾位置的。至此务农四祖就还剩最后一位,即明德祖朱百六。

太庙此时就有明德祖、太祖两祖,太、仁、宣、英、宪、孝、武七宗,共计九人。随后嘉靖帝是将德祖、仁宗祧出,那么太庙就腾出了两个位置,难道嘉靖帝为了亲爹入太庙,要一下腾出两个位置?还要给自己预留一个?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其实主要是嘉靖帝先祧仁宗,后祧德祖的顺序迷惑了大家,普遍认为先祧仁宗是为了给明睿宗腾位置,但这本身就不符合“亲尽则祧”的法则,如果是腾位置,也是要先祧德祖的。这跟朱棣就一点关系也扯不上,能跟朱棣扯上关系的还是朱厚熜的庙制改革,也就是将“天子九庙”更回“天子七庙”。

所以嘉靖帝改革庙制是要腾出两个位置,德祖“当仁不让”,剩下一个就如前文所说,不敢祧出朱棣,故而改“太宗”为“成祖”,享万世不祧之特权,然后顺延一位请出了仁宗。

朱棣剧照

那么朱厚熜他爹入太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明睿宗入太庙并未占用名额,乃是“既无昭穆,亦无世次,只序伦理”,属于天子七庙计划外名额。嘉靖迁出德祖、仁宗,升太宗为成祖万世不祧是在嘉靖十三年。他爹计划外单列是在嘉靖二十七年。这些都跟嘉靖的父亲入庙没关系。且到了万历年时期,万历皇帝就把这个计划外单列,无昭穆亦无世次的曾爷爷给迁走了。由此可见,太宗变成祖,明面上是大礼仪之争的后续结果,实际上是嘉靖皇帝庙制改革造成的。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