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您的最大摄氧量是多少?怎样才能有效提升?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IT 跑步狂人】的最佳回答:
我目前的最大摄氧量是 55,手表 APP 认为这个数值已经相当优秀了。但在网上经常看到摄氧量在 60 以上的跑友,我倾向于认为这是手表 APP 在安慰我。
其实,上个月(9 月 5 日)我的最大摄氧量还是 56 呢,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变成了 55。再往前,7 月 18 日是 57。印象中,更早的时候似乎曾达到过 60 左右(因为手表最多只能记录半年,半年前的数据已经查不到了)。
所以也不清楚它为什么起起伏伏的,有可能是因为手表测量最大摄氧量时忽略了季节、跑道、心率、误差等因素,数值不是太精确,仅供参考。不过,我觉得它也不是一个太重要的指标,关注它不如关注心率和配速。
那这个指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人关注这个指标呢?顾名思义,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身体所能摄入和使用氧气的极限。如果把人类比成汽车的话,它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发动机的最大功率。
最大摄氧量主要反映了人体的有氧运动能力,是衡量运动员耐力的重要指标。可以这么说,最大摄氧量高的人长跑不一定好,但是长跑好的人最大摄氧量高一定高,所以它可以用作筛选长跑运动员的一个指标。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最大摄氧量低,就别指望当长跑运动员了。
决定最大摄氧量的首要因素是遗传(这意味着有人天生就适合长跑),据说通过后天训练,普通人最多能把最大摄氧量提升 25%——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例如说你今年 35 岁,最大摄氧量 39,位于平均水准之下,但你经过刻苦训练,把最大摄氧量提升了 25%,达到 49,这就属于不错的水平,比 39 高了两个档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怎么才能有效提升最大摄氧量呢。我告诉你一个最大摄氧量测试方法,你就知道该怎么提升了。这个方法叫库伯 12 分钟跑测试,操作极其简单:你就在 400 米跑道上用最快速度狂奔 12 分钟,假设说奔了 N 公里,那么你的最大摄氧量 =(22.351 x N)-11.288。
示例 1:你奔了 2 公里(配速 600),你的最大摄氧量 =(22.351 x 2)-11.288 = 33.4
示例 2:隔壁老王奔了 2.4 公里(配速 500),老王的最大摄氧量 =(22.351 x 2.4)-11.288 = 42.4
示例 3:基普乔格奔了 4.2 公里(配速 250),他的最大摄氧量 =(22.351 x 4.2)-11.288 = 82.6
所以,这里唯一决定最大摄氧量的因素就是速度,你在 12 分钟里跑得越远,最大摄氧量就越高。
那么有效提升中长跑速度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也很简单:练两头,一头是低强度有氧慢跑(练耐力),一头是高强度间歇跑、重复跑(练爆发力)。我给你一个运动手表 APP 带的 5 公里破 20 分钟训练计划(前 4 周),你就明白基本的训练模式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计划里的心率区间 1 就是轻松跑,占据了绝大部分训练时间。但是短距离间歇跑要求的配速很高,例如 200 米要求 345 的配速,400 米要求 400 的配速。
总结起来,手表测的最大摄氧量受各方面条件影响,很可能是不准的,但手表测的配速一般还是挺准的,直接用最大可持续速度来衡量最大摄氧量更加方便。
而要提高最大可持续速度,只要遵循“练两头”的原则,你可以自己练,也可以找个训练计划跟着练(网上有很多类似的免费计划)。我个人的经验是,跟着训练计划练的效果更好,也更省心。
举个例子,自己瞎胡练的时候,我的半马配速 438(用时 139),觉得配速一个月能提升 2 秒,一年能提升 20 秒就不错了。结果练了 20 来天,心血来潮又跑了个半马,用时竟然突破 130,配速达到 416。
成绩提升这么快,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了很好的潜能,但没用合适的办法把它释放出来。而系统化练习就提供了这么一个合适的办法,让我们付出的努力立竿见影、事半功倍。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来自网友【进取原野 nV】的最佳回答:
小筑朋友,您好!首先要感谢您的信任!其实我跑步也才三年多,真的没有经验分享,只是个人体会领悟,请谅解海涵。
我现在的最大摄氧量基本上每天保持在 56 上下,手机提示是同龄人优秀水平。我的感觉是有效提升最大摄氧量有以下几点值得您参考关注:
一是跑步必须坚持,能维持摄氧量稳定提升。
二是在身体状况允许的前提下,配速快心率低则最大摄氧量自然就上去了。
三是在整个跑程临近结束的一两公里有意加快速度,是提升最大摄氧量的捷径。
四是可以尝试间歇跑,好多跑友都说这办法有效,但我试过好像不太明显。
五是选择两种类型路径,一是开跑上坡跑回下坡,二是相对专业平缓的跑道,如学校操场,体育馆,马拉松公园等,能使跑步均衡分配体力,不快慢差异太大。
六是需要克服或关注最大摄氧量下降的情况,我感觉最明显的是疲劳跑,喝酒跑,路面不平整跑,开跑太猛后段吃力跑,过度拉长距离跑等容易造成最大摄氧量的下降。
总之,最大摄氧量是跑者最难维护的指标,上升一个点很难,但下降非常容易,真的是非常纠结,不好把握,甚至往往会出现自我感觉良好但最大摄氧量下降,自己认为跑的吃力好担心,但效果却恰恰相反的尴尬和惊喜!我今天的晨跑就是后者的遭遇和无奈,本想要从 56 冲到 57 的,倒还跌到了 55!
一家之言,难免偏颇走样,甚至有以偏概全之嫌,不妥不对之处,请朋友们指教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