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以农养工的时代,你对走私现象有什么看法?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味哎儿】的最佳回答:
首先,建国初期,中国被四面八方封锁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被发达国家经济制裁着呢。
所以中国的民众民生用品用物,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完成的。因为当时没有人能跨出国界,也就不可能去走私。中国工业的高端仪器,使用以物换物的方法,由外国人运到中国来的。
所以当时形成了亚洲 4 小龙。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把禁运的中国需要的仪器零件,运入中国。因此他们发了大财的同时,间接的帮助了中国。但是这不算是走私,而是国家与国家,或者是中国和某个地区之间的贸易。对发布制裁中国令的人,来说是走私。
新中国成立就是要抓工业建设,在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要债的时候,中国就用了军事化管理的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就是依据民生生产的物资,进行全国性的统一调配,因此当时不论什么物资都需要:证.本和票。并且落实到每一家,每一个人身上有多少份额的。当时的名称叫做供给制。老百姓说成是:供应了多少。
当时具体的分配是由年龄决定的,稍微加上一点劳动性质的体力消耗不同,定下来的定额。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平均分配的方法。确保每一个人都有饭吃能活命,缺点就是很多人吃不饱。具体的表现就是有钱也买不到所需要的东西,因为不论买什么物品都需要:本.证.票。
本.证.票,记录着每个人该买多少东西的定额。超出的部分,有钱,钱再多,也买不到。
这种计划性的供应,基本上能够保障每一个人吃的饱一点,穿的暖一点。比过去没有解放前要强的很多。但是也有例外,家里有几个大肚汉,就不够吃了。所以如果当时单位里有食堂的话,这个大肚汉可以跟女同志玩在一起的话,女同志的票证,就可以匀给大肚汉的人一些。因为女孩子吃的少,男孩子吃的多。
农村也是这样的,家里男孩子多的,人家吃的可能不太饱。家里女孩子多的人家,粮食就有些剩余。
因此当时农村人可以把自己家的剩余食品物品,拿到集市上去卖,或者是换成自己需要的物品。事实上没有个人去集市上卖东西,叫做资本主义尾巴,这种现象。是可以公开在集市上买卖的。
农村人口的粮油配给制,依据的是种子的留存,牲口料的留存,村庄的提留,地租的缴纳,剩余的部分,按照每一个参与农业活动的人员的工分,平均出来的平均数进行粮油的分配。
后来每个自然村成为一个小队,几个自然村成为一个大队,几个大队成为一个公社。形成了小队提留,大队提留,公社提留。这种增多以后,剩余的部分再由村民统一分配。再后来交地租叫做交公粮,然后又增加了一个卖余粮。
交公粮是每亩地由 6%~12%缴纳的,余粮由大队报给公社,由公社批准,卖给国家的。这就是交公粮不给钱,卖余粮给钱。离城市较远的农村,自己有自己的菜地,果树,果园等。离城市较近的农村有供应城市居民的蔬菜地和果蔬园。肉蛋奶是农户家自己养殖的家禽家畜卖出进行的。
大城市的居民,或者是工业区的居民,吃的粮油是由军垦农场和国家农场提供的。农村的产品只是一个补充。
农业永远是养工业的。因为只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才能生产出粮油蔬果肉蛋奶。
但是当时的农业亩产也就是 80 来斤,并且靠天吃饭,需要风调雨顺才可以获得这样的产量。稍微干旱或者是涝一点,就是五六十斤的产量了。严重的旱涝就颗粒无收了。所以当时有很多灾年的年景。61 年到 66 年就是几年的灾害年,甚至到了 1975 年都没缓过劲儿来。
1970 年左右,中国可以生产尿素了,并且有的地方通了电,有了柴油发动机可以用水泵抽水了。从此中国的农产品产量年年递增。由亩产 80 斤,突破到 120 斤,再突破到 200 多斤,再突破到 300 多斤。并且随着机械化农业的开展,和化肥的品种的多量,以及农药的开发,和植物种子的优选,农产品的产量由一亩地 300 斤,向 400 斤,500 斤,600 斤进发。中国人最终解决了温饱问题。
中国人用的布料,是 1980 年以后可以生产化学纤维以后,完成解决的。
1996 年左右,人民代表大会进行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决议。从此农业有了各种各样的补贴。2008 年左右,农村的农民有了医保和社保。
走私,这种现象在中国只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因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公民可以出国去了。走私就是相关的物品缺乏造成的。2000 年以后,中国不是走私进入中国,而是开始了,中国的物品走私到国外去了。
不论是什么走私,走私的物品都冲击着当地的物价,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冲击当地产品的生产量,逃避了国家的税收和海关的税收。形成了一股反本地经济的暗流。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于具体买走私品的个人来说,价格上和精密度可能占了点小便宜。然而更容易受骗上当。因为走私物品没有国家保障。
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看后咱也在上面留上点啥。
【2】来自网友【知足常乐李老头】的最佳回答:
从来没有什么以农养工,就算刚建国的 1950 年,五亿农民缴纳的税款还没有三千万工人缴得多。
看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一个工人缴的税相当于一千个农民。
【3】来自网友【气死五只黑乌龟的人】的最佳回答:
农民种粮几千年,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人都饿死了还养什么呢???要不是科技和工业,今天的人们还是吃不饱饭的。
【4】来自网友【星城老猫】的最佳回答:
所谓“以农养工”只是少数农闹们杜撰出来的噱头,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是个不存在的“伪命题”!
【5】来自网友【我的征途一直在路上】的最佳回答:
从来没听说过什么以农养工,一直以来都是以工助农,以工扶农,以工补农,以工促农,所以全国的财政收入都是工商税占了绝大部分,最近这些年,国家政策大幅度向农村倾斜,每年还从财政收入拿出几千亿补贴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