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与今天通俗的“道德”有关系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1 09:02:16 5次浏览

关于问题《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与今天通俗的“道德”有关系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游乐场克里斯琴 6i4】的最佳回答:

《道德经》中的道,就是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揭示整个宇宙的特性概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根本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道,无形,无体,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可又随时陪伴世间万事万物左右。

老子举个例子说道的意思,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这个词,“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生之所恶,故几于道”,如果比作一个人的话,就是行善,从来不求回报,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自己去干,默默无闻,不张扬,不表功,不图名,不图利,我们常说的做好事不留名,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这就是道,我们称之为德,道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德表现出来,善行就是德。如果道不能体现出来,人们怎么去遵循呢?所以德把道体现出来,让人们看到,让人模仿,让人学习,遵循这个道,就不会出差错。道也是道路的意思,天地运行都有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假设如果没有规律,白天一个月,晚上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地球上的物种就不能生存,不是热死,就是冻死,天有道,地有道,人也有道,人的道就是德,邪知邪见,偏离了道,也就是失了德。正知正见,才能正行,才不偏离正道,也就不会失德,百姓常讲的缺德也就是这个意思。

修道要有心,心是什么,心是人的念头,修行要改变心理,改变思想,改变观念。如果我们的心理,思想,观念,念念都是为自己,以自己为本位,这就会造轮回业,如果能转,转过来为大众着想,服务社会,不是为自己,轮回的业就没有了。六道怎么来的,有执着,才有六道轮回,执着啥呢?执着我,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以我为中心,造就种种恶业,六道轮回脱离不了。妄想,分别,执着,三个都有,变现六道,执着没有,六道自然没有,大家都知道十法界,四圣法界和六道,合起来是十法界。执着没有了,六道也没有了。假如分别没有了,四圣法界也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现出来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还有四十一个等级,也就是说菩萨有四十一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还有等觉菩萨。这些等级从哪里来,妄想没有断,从妄想变出来的,那妄想断掉之后,等级没有了,那就是究竟佛果,佛佛道同,真平等。

所以说,佛菩萨跟凡夫一念之差,把恶念头转成善念头,就超凡入圣,转过来了,不自私自利,一切为众生,就像自己一个人是学生,大家都是老师,我要尊重他们,向他们学习,他们都老板,我就是小伙计,专门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业力变成智慧,把业力转变成愿力,业力大的话,就会障圣道,愿力呢?能成圣道。所以,转不转自己决定,人间正道是沧桑,正道邪道都是道,去的地方不一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本来不可说,能说就是常道,道本来没有名,能说出来,能讲出来,非要给它起个名字,也就是常名。大道无形,大道至简,天地运行是道,人们的衣食住行何尝不是道,遵循自然法则就是道。

【2】、来自网友【梧桐树边羽】的最佳回答: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与今天通俗的“道德”有关系吗?

道、德的概念都来自老子的《道德经》,或者说后来重新发现排序的《德道经》。但是经过两千年的文人注释演绎,这两个字,包括《道德经》本身的句子,因为古文没有标点符号而演变出来无数种解释。

我们要讨论“道”与“德”,最好是自己去《道德经》中找答案。而我们能得到的大多也是根据我们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而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里大概说一下本人的理解,尽量简单明了。

老子的道家思想就充满了哲学思考,而五千言的《道德经》半部关于“道”的是哲学,而半部关于“德”的是思考。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道德经》阐叙了老子的哲学核心思想。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就是“道”。

其实我们要解答“何为道?”,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是没有办法得到明确答案的。因为老子自己也不清楚,他只是想通了,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存在:

《道德经》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有这么个东西,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就叫它“道”吧,再冠上“大”之名。所以我们就称为“大道”,或称“道大”。

不但强为之冠名,老子还给所有妄图阐叙“道”是什么的人加上一道无解之锁:

“道可道,非常道。”

这个就厉害了,你说吧,你说出来的,就不是道了。

这样,就没有任何人能给“道”来下定义了。就算老子自己,也只是形容出“道”的状态: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因为一旦定义了道,那就不是“道”了。

那么我们也不要强行去定义解释,我们试着用其他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咱们打比方。就像老子说

“上善若水”

,其实也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告诉我们“道”大概的状态。

“道”不是实体,也不是可以言说的属性,也并非常人理解的规律。

我们假设“道”是一种状态,一种最原始、最本初的状态。而处于这种状态下,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但是仅仅是有可能,并没有任何可能真正发生。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这种状态。

我们作个简单的比喻。假如我们站在原地,要向某一个方向出发,但是并没有迈步,那么是不是有着朝任何方向走的可能性呢?这种充满所有可能却没有选择的状态,就是“道”。因为没有选择而拥有所有选择,这也就是“无”。

如果我们现在向某个方向移动一步,就打破了这种状态,我们在“道”的基础上做出了选择,抛弃了其它方向,得到了前进的方向,这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有”了,也就是“得”了。“道”的状态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而“得”其实就是“德”的本意。

《道德经》其实就是讲选和不选的问题。道是不选,德是选了。这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来形容老子所说的这种无法描叙、无法陈述的“道”和“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而《道德经》的“德”经就是从哲学思想沉入思考进入世俗的部分。讲“德”其实就已经背离了“道”,但是世人只有通过修身立德,才能尽可能地接近“道”,顺应“道”,成为“得道之人”。

诸子百家,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研究怎么治理国家、怎么管理社会的学说。儒法道兵墨都是一样,庄子不还有《应帝王》嘛。而老子通过《道德经》透露出来的圣人“无为”的“小国寡民”的治理方法,其实只是在那个时代的一种治国理想。

因为“道”的哲学思维太高妙,所以后来的儒家、法家实际上都是发展了他“德”的部分,形成各自的理论,包括后来道家、法家携手的“黄老之学”,道家、儒家共通的“玄学”、“理学”,直到王阳明糅杂儒道法的“心学”,都是从《道德经》开枝散叶而来。

《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源头。

“道”为世界本源,“德”为世界之路。

而今天世俗的“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三者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当然是有的,中国社会所有的精神文明都来自于《道德经》的“道”与“德”,但是如果只讲定义的话,中间隔了太多的演变和衍生。

就好像王阳明的“心学”,我们虽然称之为儒学,其实和孔子的先秦儒学已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道德”和“道”与“德”的关系也是如此。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