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去医院看病,是想明确诊断还是想把病治好,没有确诊能不能治好病?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02:54:30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去医院看病,是想明确诊断还是想把病治好,没有确诊能不能治好病?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凡人闲聊】的最佳回答:

当然是把病治好

都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

我 30 岁之前住过 3 次医院,其中 2 次是部队医院,多大的病呢?

65 年那次是我哈尔滨集训,手大拇指因缝被没有顶针,被针扎了晚上钻心疼,第二天一早看指肚黑了,到卫生所一问让住院,我就到省公安总队医院住了大约一个星期医院。

72 年在大兴安岭军分区,春节因喝了两暖壶水,卫生所怀疑我尿毒症,用车把我送到医院,到了医院按慢性胃炎住了大约 10 天。

转业后的 73 年五一患痢疾 3 天拉了 105 次,在传染病院住了 5 天。

自 1973 年 5 月 7 日以来,再也没住过院,不记得打针,很少吃药。好像没上过医院看病。

因此,对上医院具体看病不熟悉。但就题主提的这一问题挺感兴趣谈一谈。

去医院一般说三个目的:

一个是有病治病,一个是没病检查身体,一个是探视病人或者陪伴病人。

上医院看病的目的是为了治好病。

怎么治病?

医生是先诊病。医生诊病据讲西医不用听诊器了,中医也不用号脉了,而是开单子一通仪器检查,什么 B 超,核磁共振,心电图,x 光透视化验,化验血便尿等等。

这些检查出了结果有个报告单,拿给医生看。

这时医生凭他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对患者的疾病下诊断,也就是确定得什么病,病名是什么?

我不是医生,我有本书。

仅以心脏病为例,这本书就列举了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包炎,过早博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 12 种之多。

看病是对症下药。诊断不准差之千里。诊断是治病的前提。所以说医生的医术高明还是平庸?就看对疾病诊断的准还是不准。

就心脏病列举的 12 种来说,既有相同的症状,又有差异。

医生只有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才能确诊。他们症状的差异有的大,有的非常微小,不大容易区别。

一要靠医生丰富的经验,一靠医生的敬业用心,怀着对患者认真负责,救死扶伤的一颗心。

有些疾病是疑难杂症,仅靠一位医生诊断是不够的。

要向上级汇报组织权威专家会诊,甚至几家大医院的专家会诊,才能确诊。

好在医生不用亲临外地,可以凭借电子屏幕“远程会诊”。

没有确诊是治不好病的。

没有确诊会形成本是治甲种病的治疗方案用了治乙种病。不是治不好病,就会延长疾病。

轻的说叫误诊。

大的说甚至出现差错,严重的可能损害身体器官的某种功能,致残致死,发生医疗事故。

因此,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慎之又慎,不能拿患者的身体健康以至生命当儿戏。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的,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为发生医疗事故,医生有可能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也就是砸了医生的饭碗。

【2】、来自网友【医者医心】的最佳回答:

诊断与治疗是前后有序的医疗行为,先诊断后治疗,也就有了“诊治”、“诊疗”两个词汇。

不诊断就治疗,也就是采取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不一定靠谱,甚至可能延误病情。

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诊断程序及手段,确诊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为正解。

遇到急重症病人,抢救生命为第一位,须采取应急措施尽快解除危及病人生命的因素,医生凭经验就能大致判断出是什么问题,最需要马上处理的问题是什么,其实这也是规范诊治的过程。

抢救生命要紧,来不及做相关辅助检查,这是应急现场及大、中型医院急诊科经常可以见到的一幕。

过去,在 CT 临床应用没有普及前,对于脑中风,究竟是脑梗死还是脑溢血,前者是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后者是脑血管出血性疾病,有时候难以判断,到底用止血药还是抗凝剂,有经验的医生一般都会选择中性一些的药品,两边兼顾,这也是听华西医院教授讲座后知道的经验。

因此,在诊断不明确或者没有确诊的情况下,病情需要治疗的,应该慎重选择稳妥的治疗方法及药品。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掩盖病情。

确实存在诊断一直就没有明确,以对症治疗为主,病情得到缓解的情况,这也是符合医疗原则的。

总之,先诊断后治疗是医生必须遵循的医疗原则,去医院看病,应该按医生的诊治步骤来。

我是康医生,谢谢朋友们的阅读、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