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想辞职的时候该不该辞职?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睿小汐】的最佳回答:
想辞不敢辞如今成为了一种职场新生态,这种负面情绪正在慢慢毁掉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在消耗掉他们的创造力和激情。
01.不同时代下的职业选择观
职业选择观应尽早引导和培养,这决定了人们是否能够尽早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未来的人生走向。职业选择观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得到足够重视之前,人们必然会感受到固有观念和传统教育带给我们的禁锢之痛。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听话教育”而非“思考教育”,这造成很多人缺少对人生的深入思考,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往哪走、如何走,而仅仅把人生当成了一场随波逐流的旅程:小时候随努力学习之波;大学随纵情玩乐之波;毕业后随意找个可以谋生的工作;几年后心有不甘,想辞职但因种种原因选择忍受,在纠结中耗尽了激情和人生。
对待职业的态度显现出了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人们对于职业和人生的不同理解。在老一辈儿看来,努力工作是为了谋生,辞职是对人生和职业缺少了必要的尊重,而在年轻人看来,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成长,辞职是为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和生活方式。
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会塑造出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选择观。父母那一代人经历了 20 世纪 90 年的下岗潮,让工人衣食无忧的“铁饭碗”被摔碎,迷茫、惊恐、恐慌情绪蔓延开来,造成了很多极端事件。这让亲历者们在心里烙上了“改革阵痛”的底色,“不确定性”成为了他们不可磨灭的阴影,对稳定的渴望变得愈发坚定且不可动摇。
不同的时代里往往存在着相同的迷茫和困惑,有些人执着于“稳定”,有些人拥抱“不确定”的未来。与下岗潮几乎同步发生的还有下海潮,据人社部数据显示,1992 年,有 12 万公务员辞职下海,1000 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创业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一个鲜明烙印,那时刚刚从政策层面认可了创业的合法性,市场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在下海潮中,更是诞生了王石、张瑞敏、李经纬、史玉柱、段永平等一个个举足轻重的企业家。民营经济在那个时代迅速蓬勃兴起,社会也迅速发展。
有人说,那个时代很特殊。90 年代市场上有着巨大的生意机会,所有领域都等待去填补空白,如今的生意机会微乎其微,过于饱和;90 年代摆个摊都能致富,如今线下生意被线上巨头垄断,线下开店十有八九赔光了衣服,剩下一成在疫情中苦苦挣扎。
其实每个时代都很特殊,仅从市场环境的角度去讨论职业问题有失公允。当时市场空白的环境,展示给人们除了机会,更多的是危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下海经商在当时存在着比现在更大的阻力,家人的不理解、市场经济体质的不成熟状况、社会主流观念的固化模式,都是“下海人”不得不面对的困难。
02.有没有稳定的职业
我们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总体情况下看待职业问题。如果说下岗潮时代选择“辞职”让人难以理解,那么现在执着于“不能辞职”也同样让人难以理解。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化时代到现在的智能时代,我们看到的是时代浪潮对于发展的偏爱,一味追求不变的稳定必然被历史淘汰,能够拥抱不稳定才是破土而出的发展原动力。
当下,人工智能就像一位闯入我们生活的不速之客,逼迫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职业和人生的意义。有科学家预测,2075 年人工智能或可取代人类 90%的工作。
在《不要等到毕业以后》一书中更是指出了职业的可替代性:
银行里办卡和开户都可以由全自动机器来完成;炒菜机可以代替专业厨师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食品;疫情期间京东的无人快递车大出风头;打败全世界围棋高手的 AlphaGo(人工智能)已经觉得人类再也无法赢过机器了;阿里“鹿班”AI 设计师,平均 1 秒钟就能完成 8000 张海报的设计;由人工智能制作的第一张专辑《解放》,歌曲水平和质量丝毫不输人类;一幅由 AI 绘制的名为《埃德蒙·贝拉米肖像》的画作在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 43.25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微软小冰的绘画水平已经达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的水平;由微软小冰设计的第一批丝绸产品,已经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2017 年微软小冰就出版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可以依据图像的意境生成现代诗……
唯一能够让我们不被时代淘汰的,是我们在不确定性中融入时代的能力。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管理扁平化的未来,大部分职业都将被替代,所有的“确定性”都可能化为泡影。
当算法超越了人类的大脑,那还有什么职业是不可以被机器人掌控的呢?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在一部有关人工智能的纪录片中称,人类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独裁者”,并将永远无法摆脱它们的统治。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必须重新审视“职业”的意义。
03.理想职业的样子
最理想的职业是什么样子?应该既满足从业者自己的生存和成长需求,又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满足个人需求及社会需求的职业最能让人从中感受到工作和生命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我们按照五种需求层次来分析一个理想的职业究竟要满足哪些需求:首先,这份职业需要带来足够的收益以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让你可以不必为了生活和安全有太多担忧。“足够的收益”标准因人而异,但收益过低则无法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钱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能解决和钱有关的问题,而且可以给你足够的安全感。
其次,这份职业需要让你在人群中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他人的尊重。脱离了人际关系的幸福感是缥缈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指数。虽然我们不能将幸福感完全建立在他人的认可之上,但是通过他人的反馈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幸福感是否脚踏实地。
最后,这份职业需要对他人和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只有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了“贡献感”,才能让人感觉到自身前所未有的价值,这种价值感会让你开始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并且不再通过外界的认可来确立自信。
足够的钱、足够的尊重、足够的价值感,这就是一份理想的职业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东西。但这仅仅是理想状态,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这样的职业,但这足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努力的方向。
04.创造你的热爱
很多成功人士都在劝告我们“找到自己的热爱才是美好人生的关键所在”。的确,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热爱时,才能迸发出人工智能的算力无法替代的激情和创造力。
不要偏执地理解热爱。很多认为热爱就是一种人们骨子里本就存在的东西,是一种人和职业之间的完美契合,如果一旦找到热爱,就可以轻松地获得职业成就,并且一劳永逸。如果这样去理解热爱,那未免太过于轻视了奋斗的力量。
所有成功人士所说的热爱,都是在经过了努力奋斗,功成名就后的感受,要知道,这不单单是靠寻找,更多的是创造。有些人因为专长为自己创造了足够的财富,而感受到了热爱;有些人因为在某一方面的成就为自己赢得了足够的尊重,而感受到了热爱;有些人因为无私奉献让自己得到了足够的价值感,而感受到了热爱。
最好的职业路径并非一条路走到黑,而是理智地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不同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和认知水平塑造了不同的性格、能力和思维方式,这些不同也就决定了人们更擅长及适合什么职业。通过试错,找到擅长或者适合的职业,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奋斗,不断走出舒适区,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才能尽早满足自己的需求,才能够感受到热爱。
如果有了辞职的想法,大概率说明这个工作并不适合你,或者你并不擅长于此。这就像让一个天生五音不全的人去台上演唱,即便在付出超常的努力后,也未必能唱出天生乐手的水平。既然如此,又为何不找一个自己擅长或者适合的职业呢?
有些人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辞职是一种逃避。我觉得恰恰相反,当你发现了一份职业无法满足你的理想时,那就不要强迫自己,强迫自己去做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真正的逃避。
要知道,人最重要的权利就是主动选择的权利。你有权选择如何生活,你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爱人,你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当然,你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职业。
所以,对于想辞职的你,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从事的工作不是适合你的或你想与之共度一生的,那么,一刻都不要停留,赶快辞职吧,不要在内耗中消磨自己的生命,更不要辜负了你不可替代的价值。
时代如何变迁,都会包容伟大也会包容平凡,都会包容成功也包容失败,但终究会淘汰那些不愿意思考和不愿意努力的人。
(公众号“睿小汐”,欢迎来看看)
【2】、来自网友【川妹儿小力】的最佳回答:
既然有想法了,那就去做吧,别等到以后后悔了。后悔自己一直在那个地方,不进不退。反正我们还年轻,世界那么大是要去闯一闯的。没有谁能够永远在一个地方待着。
【3】、来自网友【见小农 VLOG】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宜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一个企业连五险都不给员工购买,显然缺乏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还违反了劳动法,这样的企业并不值得我们留下来长期发展,这样的老板也不值得跟随,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辞职是最好的结果,待得越久,个人损失就越大。必须意识到,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平台也比勤奋重要,好的平台和老板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还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2.短期利益分析
不得不考虑的是,目前正处于疫情期间,教培行业受到的冲击很大,我身边很多做教培行业的都损失惨重,降薪延迟发工资的现象很普遍,如果你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继续做教培,务必准确评估辞职后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如果裸辞找不到下家,辞职只会让你的情况更糟糕。当然,如果有除了教培行业以外更好的选择,并且确定能入职,就不需要这么纠结了,果断离开,及时止损。
3.建议
你的最后一句说法“因为这份工作生活感觉也开始不够自律”,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不是工作把你搞得不自律,是个人不够自律才把工作和生活搞得一团糟,在受到公司如此不合理对待的情况下坚持工作一年半,说得好听些是任劳任怨,说得不好听的,是欠缺了职场上的基本常识,维权意识差,建议多学习些职场和法律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更强大一些,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发言权。
综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议辞职,从短期利益出发,建议找到工作后再辞职。同时,你所在的公司已经违反了劳动法(工作时长、不购买五险、不兑现奖励等),请拿起法律的武器坚决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这跟金钱多少无关,不能让他人随意的践踏我们的付出,每个人都应努力让自己有尊严的活着。
【4】、来自网友【雅匀说】的最佳回答:
当你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
其实你已经知道了答案
只是自己不敢确定
你怕辞职,你怕辞职以后没有更好的工作等着你
不要怕,我裸辞两次
还是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很适合我的工作,
当我在干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开始很开心,因为不需要干嘛,到后面你了解了整个公司层面,公司的阴暗面,你就知道,这里不是你应该待的,每天过的都不快乐,每天都在吐槽同事,领导,公司制度。
每天过的很累,对工作没有激情可言,看一下身边的领导,想不想以后你就是这样的位置,完全没有未来感。
念头一起,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辞职
抱着一颗必走的决心,不管如何给你说好话
回不去了,本质是变不了的
不要纠结,问问自己,每天开心吗?挣钱吗?有前途吗?能对你未来的行业有帮助吗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想辞职的时候该不该辞职?】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