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朱元璋诛杀胡惟庸九族一事是真的吗?为什么?
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瑯琊浪子】的最佳回答:
朱元璋诛杀胡惟庸九族是真的,不仅诛了他九族,还有三万多人为胡惟庸垫背,胡惟庸是一个善于钻营的人,从一个小官升到朝庭左丞相,他会拉邦结派,结党营私,最后甚至于要谋反,太过猖狂,也是自作自受吧!后面的功臣都是被冤杀的。
【2】、来自网友【旅行者说文史】的最佳回答:
云奇告变
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 1380 年,左丞相胡惟庸上书朱元璋,说胡家旧宅里的一口陈年老井突然涌出香甜的醴泉,此乃大明之祥瑞,请皇帝前去观赏。朱元璋龙颜大悦,便带领众人前去观赏。当车队走到西华门的时候,忽然从路旁窜出一个人,拦在车前,阻止通行。此人任凭禁卫军拳打脚踢,甚至手臂被打断,也丝毫不退让。朱元璋心中感觉此人必有要事相告,于是就命卫士将此人押到了跟前。
经过询问,原来此人是西华门内史宦官云奇。但是云奇表明身份以后,便不再出声,只是一个劲向胡惟庸旧宅的方向看去。朱元璋不禁疑窦丛生,就登上高台,向胡惟庸旧宅方向望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但见胡惟庸旧宅亭台楼阁之间隐藏着大批身披铠甲、手持利刃的士兵。
朱元璋倒吸一口冷气,当即就拘捕了胡惟庸,至此,胡惟庸案发。
现在看来,“云奇告变”实在不合乎情理,也更富于戏剧性。试想,朱元璋生性多疑,久经政治磨砺,像“井出醴泉”这类的祥瑞之兆怎么会轻易相信。再者,此时大明天下初定,政务繁多,即使朱元璋真的相信胡家旧宅“井出醴泉”,也不大可能草率出行。那么,也只有一种情况可以解释得通,那就是朱元璋想杀胡惟庸由来已久,所谓的“云奇告变”就是朱元璋自导自演,拘捕胡惟庸的借口。
那么,胡惟庸被杀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胡惟庸他又做错了什么呢?
君相之争
君相之争才是胡惟庸被杀的最主要原因。自秦始皇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在不遗余力地在加强中央集权制,或者说在不断加强皇帝的权力。而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条件就是处理皇权与相权之争。不管是汉武帝的内朝制还是汉光武帝的“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以及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无一例外在削弱相权,增强皇权。
胡惟庸早期因深受朱元璋宠信,骄恣渐显,在朝中有恃无恐,尤其在刘伯温死后,更是一手遮天。他不按正常上奏的途径行事,内宦外宦及各司上奏的文书,胡惟庸都先拿来自己翻阅。凡是对自己不利的,统统匿而不报,更是对这些人进行政迫害;而对自己有利的,胡惟庸则不遗余力地进行提拔。
于是乎,那些急着想升官的官员和那些丢官的官员纷纷向胡惟庸靠拢,争相向其献媚,并以重金贿赂于他。这样一来,丞相的权势如日中天,恩威震主,对朱元璋的皇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朱元璋对此十分不安,他的脑海中就萌发了“弃中书省、废丞相”的念头。不过,丞相一职延续了一千多年,废除绝非一朝一夕。朱元璋此时能做的,就是冷眼旁观,“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朱元璋需要一个合适机会,一个合适理由除掉胡惟庸。
随着胡惟庸的势力越来越大,他愈发狂妄自大。胡惟庸的儿子骑着马在闹市奔行,却从马上摔了下去。恰好此时,路过一辆马车,就把他压死了。胡惟庸见自己的儿子惨死街头,勃然大怒,没有向朱元璋禀告,就私自将驾马车的车夫杀死了。其实,如果胡惟庸如实向朱元璋禀告,朱元璋也会卖胡惟庸一个面子,将车夫杀死为胡惟庸的儿子抵命。而胡惟庸私自行为,就惹恼一朱元璋。胡惟庸见此不妙,就提出用金帛作为赔偿,也被朱元璋驳回。至此,朱元璋所代表的皇权和胡惟庸所代表的相权正式开始交锋。
朱元璋的恼怒加剧了胡惟庸的恐惧。于是,胡惟庸就和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密谋造反,暗地里通知各方追随他的武臣和同党。此时,日本贡使私见胡惟庸,说他们可以派来精兵千人,藏于胡宅。胡惟庸只需要诱导朱元璋前来,到时候,日本精兵就与胡府力士一齐捉住朱元璋。
恰好此时,占城国派使节进京朝贡,胡惟庸私扣使节并且没有把此事上报给朱元璋。朱元璋知道后,勃然大怒,在朝廷上公开审讯此事。但胡惟庸和汪广洋没有主动承担责任,而把责任推给了礼部,而礼部内部又互相推诿责任。朱元璋一怒之下,当场下令拘捕了跟此事有关的大臣,而胡惟庸和汪广洋暂时没有受到斥责。
不久,中丞涂节叛变胡惟庸,向朱元璋密报,说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朱元璋觉得汪广洋应该清楚此事的缘由,就把汪广洋叫来问话。然而,汪广洋矢口否认。朱元璋就以汪广洋结党朋欺,不久就将汪广洋处死了。随着汪广洋身死,中丞涂节害怕他们密谋刺杀朱元璋的阴谋败露,向朱元璋奏发了他们的谋逆之事。朱元璋见废除丞相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亲自审问,称胡惟庸有谋反举动,下令拘捕胡惟庸等人,并将其诛杀。至此,胡惟庸正式案发。胡惟庸案先后涉及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前后共诛杀 3 万余人,堪称洪武第一大案。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3】、来自网友【泰林说】的最佳回答:
不奇怪啊!
胡惟庸家的井不光能喷酒,他老家的井里还能长出竹笋来呢。
不光这个,胡惟庸老爹,祖父,曾祖的坟头每天晚上还放光呢!
《明史》
里,胡惟庸这次死了,因为朱元璋半道上被一个叫云奇的给拦了回来,
老朱爬上城楼往胡惟庸家里一看(用望远镜看的?),那真是刀枪林立,兵甲如云,
老朱立时汗如雨下暴跳如雷,
胡惟庸这次还不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别急!
《明史》
还记载:
胡惟庸儿子出车祸死了,他把车夫杀了,老朱让他偿命,胡惟庸不愿意,想造反,
胡党关键人物之三涂节撑不住了,告发了胡惟庸,
这是,胡惟庸又死一次?
这两次,都够胡惟庸被拉出去砍头五分钟的。
不觉得前后矛盾吗?除非是《明史》的记载一真一假,或两者都假,不可能两者都是真的,因为只有一个胡惟庸啊?!不可能死两次啊!
(意据:吴晗《胡惟庸党案考》)
工作狂皇帝模范人物:朱元璋,爱新觉罗·胤禛
一言以蔽之,这事不复杂。皇帝想加强集权了,要去掉宰相这个职位了。
封建王朝的皇帝们,哪个不想家天下,自己说了算啊。
比跟一帮文臣斗更苦恼的是跟有首领有组织的一帮文臣斗!
但是,只有真正的工作狂朱元璋和雍正是真心想并且能军政庶务一把抓。
所以,朱元璋从废掉胡惟庸之后,就告诉子孙,谁提出再设宰相,死去!
三十一年如一日的天天批从六部递上来的奏折啊。
可惜,也就朱元璋的身体好,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就走样了,
朱老四身体不好啊,长期在北方生活,到了南京腿就不舒服。
所以就设内阁,设内阁大学士,帮着自己处理政务,这不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吗?
话说,没有内阁三杨的帮忙,他的胖儿子和壮孙子,还真不好说能把大明朝维持的有多好。
至于雍正,
从他爷爷顺治时候起,就设南书房,来分八王议政会议的权力。但效果不好。
到他手里,借着西北战事,设立军机处,彻底的把议政会议的影响削弱了。
军机大臣们管着干啥?跪录皇帝旨意!
自此,封建王朝皇帝集权达到了历史的最巅峰。
但是也就是雍正吧,十三年如一日,勤勤恳恳。
到了乾隆,张廷玉不是也做大了?又成了事实上的宰相?
所以,胡惟庸家的井喷了酒,老家的井长了竹笋。
后来还查出胡惟庸向北则勾结元朝,向元朝称臣,
向东则勾结倭寇,让倭寇进贡的使团暗藏四百刺客。
让胡惟庸党案缠缠绵绵的扯了十三年之久,死了三万人之多。
无他,都是根据封建皇帝的需要编造出的理由而已。
【4】、来自网友【史料多多】的最佳回答:
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向朱元璋报告说他家的井里喷出了美酒,请朱元璋前来欣赏这一奇景。
在朱元璋的车驾走到半路时,突然有个叫云奇的太监冲了出来,死命地拦住朱元璋,不让他继续走,在被锦衣卫打个半死后,那云奇还是不肯离开,只是一直指着胡惟庸的府邸,然后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觉得事态严重,所以登上了城墙,发现胡惟庸家里隐隐有刀兵之声,派人前去查看后,回报说胡家暗藏军队,图谋不轨。
朱元璋于是下令锦衣卫立刻捉拿胡惟庸,当天就立刻处死了,灭九族。
此事出于《通纪》,不过按照这样的说法,那朱元璋在捉捕胡惟庸后,为什么立马就把他杀了,而不是慢慢审,看背后还有什么人吗?
再者,朱元璋给胡惟庸定的罪名中并没有谋反的说法,而是“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欺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朋比逞于群邪,蠹害政治,谋危社稷”。放着人人皆知的“谋反”不说,却扯了一大堆有的没的,这又是什么情况?所以此事大抵也野史一类,看看就行了。
既然如此,胡惟庸为何被杀?
曾任朱元璋帐前黄旗先锋的俞本,他写过一本叫《纪事录》的书,详细地说明了胡惟庸被杀时的场景:
“是年,左丞相胡惟庸、右大夫陈宁,擅权坏法,俱伏诛于玄津桥,掘坑丈余,埋其尸,次日复出之,支解于市,纵犬食之。录其家资,以妻子分配军士,子弟悉斩之”。
杀了还不解气,还要把尸体挖出来喂狗,朱元璋为什么对重臣胡惟庸这么狠呢?
这其实是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而导致的。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和刘伯温开过一个会议,要选出丞相的人选,最后决定由徐达、李善长、胡惟庸、杨宪等四人分任左右丞相和左右丞。几年之间,徐达解职,专门负责军事、李善长退休、杨宪被杀、接任的汪广洋唯唯诺诺,胡惟庸已经是名义上的丞相,实际上的一人之下了。
而且胡惟庸此人也有点像朱元璋,聪明有能力之余,又刻薄阴鹜,传说刘伯温就是被他害死的,就因为他说过胡惟庸一句“坏话”。
史称胡惟庸此人“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一个独断专行的丞相,遇到同样独断专行的皇帝,这两方的冲突,只能以其中一方万劫不复而告终。
更可怕的是,胡惟庸结党营私,和退休的李善长、领兵的吉安侯陆仲亭、平凉侯费聚等都有往来。
对朱元璋来说,即使文官势力再庞大也不需要担心,杀了就行了,反正读书人天下有的是,可要是这文官中再渗进几个领兵的将领,那就可怕多了。
信奉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朱元璋,对武将的顾忌比任何人都要严重,只是因为当时大明王朝还不是很稳固,所以他没有去处理那些日益骄奢的武将。
事实上,在懿文太子朱标死前,朱元璋对武将是很好的,因为他确信朱标可以制住他们,而朱标也确实有这个能力,可在朱标死后,朱元璋发疯似地铲除武将,也是因为帝国未来的接班人朱允炆年仅十六岁,他没有能力和威望去压制住那班功臣宿将,只好把他们全部杀了。
胡惟庸被杀的时候,朱标也还活着,朱元璋决定放武将一马,只处理胡惟庸,反正把领头的杀了,底下那些人也就成不了气候。所以朱元璋要杀胡惟庸,不是因为他在府中埋伏甲兵啥的,而是因为胡惟庸太过专权了,还把手触及到了军权方面,这是朱元璋的底线,谁碰谁死。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朱元璋诛杀胡惟庸九族一事是真的吗?为什么?
】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