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红马乙】的最佳回答:
七十年代的农村露天电影,如果那村晚上有电影,会传的很快,而且会兴奋很长时间,那怕是看过几遍的“三战”也是提前吃饭,老早的去占地方的。
七十年代农村的露天电影,最明显的是一部放映机,中间要换四回胶片。看到正过瘾的时候换胶卷,大家会不约而同的喊一嗓子。
有的电影看过几遍了还是要去看,甚至跑到其他村去看。孩子们基本都不拿板凳,都是坐在地上,演到一半就都躺在地上睡着了,大人们都散场了,才有醒来回家的。
到了八十年代初,只要是站在旁边看的小青年,基本注意力都在旁边的女孩身上了。
陆续的有了电视????,电影在农村就失去了市场。
时间的推移,让该出现的事物必然出现。该消失的也必然消失。
【2】、来自网友【进取西柚 5X】的最佳回答:
八十年代初放过近十年的农村的露天电影
【3】、来自网友【永保活力】的最佳回答:
我记得在毛泽东时代农村放电影都是露天的,不是在学校操场里,就是大队或大村门口空地里,大喇叭一喊,周围的大人小孩,男男女女,成群结队去看电影。露天电影接地气,老百姓干了一天活,吃了晚饭跑门口或就近看看电影,又不要钱,又能见面说说话,真是农民一件喜闻乐见的事,大队都什么大事还可以向群众唠嗑唠嗑。会也开了,电影也看了,两全其美。不过当时条件差,没有电影院,也没有电视机,农村想看电影很难,所以一听大队放电影都高兴地不得了。现在新中国成立快 73 周年,经济条件好了,家家有电视机,人人手里差不多都有手机,城有电影院,农村有农民文化广场,看电影已是很平常的事,谁在手机上都能看到,想什么时候看什么时候看,条件实在太好了,真叫我们七八十岁的老人想不到。话又说回来,在偏僻的农村,在道路不通十分闭塞的地方,在老人多的地方,文化娱乐条件还是有限的。所以我识为,他们的文化生活还是很贫乏的,文化三下乡不能丢,露天电影在那里还要经常放,文化工作面向农村面向海岛也是非常重要的。
【4】、来自网友【聪明的圆月 66】的最佳回答:
过去农村看露天电影,大概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初吧。我记得那个年代中国的文化生活相当桔燥,特别是农村,一年到头文化部门会按排二次的下乡放电影。七十年代初,大部分是黑白片,只有一部放映机,是八毫米的,后来是十六毫米的。到七十年代末期有了彩色片,那时候是两部放映机,中途不用停下来换片。好家伙我们看得好高兴,图像清晰、迫真,又不要换片,音响效果又好。所以,放到那个村我们就赶到那个村,有的片子都看了好几遍了,还是要赶六、七公里外去看。再后来是二十四毫米的宽银幕彩色电影了,疯狂了没几年,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就开始慢慢普及了,节目丰富多彩。尽管电视信号不太好,屏幕要干扰,但可在家里看,总比赶到外面去看好得多了。这样露天电影就一下子给电视打下阵去了。如今 20 多岁的孩子们就完全不知道这一段发展经历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