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小儿中耳炎怎么治疗? ?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听觉有道助听器邻水店】的最佳回答:
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小儿一般多为急性中耳炎,别让急性发展成长期慢性中耳炎,那样很难根治
【2】、来自网友【耳鼻喉 DrLuo】的最佳回答:
小儿的中耳炎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来进行治疗——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
1、急性中耳炎
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及中耳鼓室的一个管腔结构,它有两个口,咽鼓管鼓室口位于中耳鼓室,咽鼓管咽口位于鼻腔后端的鼻咽部。
这根管子仅在吞咽时才会开放,其可以平衡中耳与外界大气的压力,将中耳的分泌物引流出来,平时的闭合状态还可避免将嗓音、呼吸音、心脏搏动等自体产生的声音传入自己的耳朵。但也正是由于这根管子的存在,在其功能障碍时,就成为了鼻部炎症逆行感染至中耳的途径,最终引起中耳炎症感染、积液、甚至化脓。
小儿的咽鼓管短而平,鼻咽部的细菌更容易进入到中耳,使得小朋友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非常容易并发急性中耳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急诊值班时,总是遇到紧张的家长带着哭闹着耳痛的孩子来就诊,而他们几乎都有鼻塞、流涕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调查显示 80%的儿童在 6 岁之前会发作至少 1 次急性中耳炎,发病率在 7 岁后明显降低。
怎么预防?
急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鼻部炎症的逆行感染致病,因而控制和治疗鼻部炎症可有效预防急性中耳炎的发生,保持鼻腔通畅和清洁非常重要
发生鼻部感染症状时,可以使用海盐水或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
急性鼻炎鼻窦炎的治疗首选抗生素为阿莫西林尽管目前对于急性鼻炎-鼻窦炎不建议使用鼻喷激素,但合并过敏性鼻炎症状,如鼻痒、喷嚏,以及鼻塞症状严重,可用鼻喷激素缓解鼻粘膜水肿。
同时擤鼻时应避免同时擤两个鼻孔,防止鼻腔压力过大打开咽鼓管口并使鼻腔分泌物经咽鼓管逆行入中耳。
对症治疗
急性中耳炎患儿最常见的主诉是耳痛,缓解耳痛也是家长在去医院就诊前最为关心的问题。
根据 Up To Date 的建议:无论是否使用抗生素,都推荐给予患儿缓解耳痛的治疗,推荐的药物是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关于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治疗急性中耳炎效果的研究提示,这两种治疗没有益处,且可能导致中耳积液缓解延迟,并且会增加药物副作用,不能提高治愈率,也不能避免手术和其他并发症[2]
所以,当小孩在家里叫耳朵疼时,爸爸妈妈不要紧张,通常家里都备得有退烧用的布洛芬,先赶紧吃上吧,很快就能缓解疼痛,让孩子睡个好觉,但别忘了第二天仍要带孩子上医院就诊。
抗生素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行观察,并在 48-72 小时后症状和体征加重或无改善时开始抗生素治疗,也可直接进行抗生素的治疗。无论是否给予抗生素,急性症状缓解后持续存在中耳积液的情况都很常见,但通常会逐渐好转,中耳积液持续存在且影响听力可能需行鼓膜切开置管。
急性中耳炎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首选药物为阿莫西林,剂量为 90mg/(kg·d),分两次给药,2 岁以下患儿治疗 10 日,大于等于 2 岁的患儿治疗 5-7 日。
对青霉素有轻度过敏病史的患儿,建议采用头孢地尼、头孢泊肟或头孢呋辛。
发生过阿莫西林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速发型超敏反应或严重迟发型反应的患儿,可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手术治疗
当全身和局部症状加重,鼓膜膨出明显,经积极治疗无明显好转者可进行鼓膜切开术,以通畅引流,有利于炎症的迅速消散
如果鼓膜已经穿孔,这时由于鼓膜张力的消失,耳痛症状突然自行缓解,并伴有耳流脓,此时仍建议直接口服抗生素,并避免外耳道进水。局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在治疗耳流脓方面与口服治疗效果相当,但局部治疗尚未在急性中耳炎伴急性穿孔的儿童中进行过研究,而中耳脓液刺激外耳道引起的外耳道炎使用喹诺酮抗生素滴耳液有效。
如果鼓膜切开术后或穿孔后患儿疼痛仍不能缓解,则需注意炎症已蔓延至乳突或脓液刺激外耳道形成中耳乳突炎及外耳道炎,这时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复诊,可能需要升级抗生素或者静脉用药。
随访
鼓膜穿孔多在炎症消退后数小时至数日内愈合抗生素治疗 48-72 小时后如果症状仍无改善,家长需要及时复诊,以确定是否是急性中耳炎的诊断,排除其他原因,以及调整抗生素。
关于坐飞机
急性中耳炎的患者可能在飞行过程中会有疼痛,最常见于飞机下降过程中。前面提到,咽鼓管是平衡中耳与外界大气压的一个管道,由于咽鼓管的封闭,在飞机下降过程中,本已适应高空低压环境的中耳如果不能及时增加压力,会导致鼓室低压,鼓膜内陷、充血、中耳积液甚至鼓膜破裂。怎么处理?
儿童在飞机降落过程中需保持清醒并嚼口香糖或食物。如果儿童太过年幼还不能嚼口香糖或食物,则可以吸允安抚奶嘴或奶瓶以及喂奶,甚至哭泣,以打开咽鼓管和促进中耳压力的平衡。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或者成人,可以做 Valsalva 动作(捏鼻鼓气)促进咽鼓管口的打开
2、分泌性中耳炎
鼻咽部除了有咽鼓管的咽口,还有一个淋巴免疫组织,叫腺样体,是一个橘瓣样的软组织
小孩的腺样体由于受各种炎症的刺激会增大,一般于 6 岁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小,12 岁后就几乎退化不见。
如果腺样体增生过于明显,可能会堵塞咽鼓管咽口,造成咽鼓管的功能障碍,从而影响中耳分泌物的引流,造成中耳积液,这就形成了分泌性中耳炎。
除了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还会造成鼻塞、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的症状。
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口服欧龙吗滴剂、鼻喷激素、海盐水冲洗鼻腔
手术治疗: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需进行手术治疗,否则长期的中耳积液可能造成胶耳,严重影响听力。而长期张口呼吸可能造成牙列不齐、硬腭高拱的腺样体面容。
手术可在内镜下将腺样体切除,同时可行鼓膜切开置管术。
更多耳鼻喉科普知识,请关注耳鼻喉罗意医生
【3】、来自网友【儿科周医生】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我帮家长回答,我是儿科医生。
你的问题是孩子得了中耳炎怎么治疗?中耳炎分三种,卡他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
耳部位于颞骨,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咽鼓管和乳突。
内耳分为三部分,即耳蜗、前庭耳及半规管壶腹。
一般婴幼儿常见的中耳病由卡他性中耳炎,又叫渗出性中耳炎,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也不低,多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慢性中耳炎在儿童少见。
一、卡他性中耳炎:
发病原因是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负压引起,主要还是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增生、扁桃体炎、尤其病毒感染引起。
主要症状:患儿耳内闷胀、听力减退,感觉自声过响,吞咽时感觉耳内咕咕作响,耳鸣有吹风感觉,挠鼻子时耳内有气过水声,有轻度的耳痛。
中耳检查:中耳疾病主要靠检查,见鼓膜混浊,暗而无光,像毛玻璃油纸样,有不同程度的内陷,透过鼓膜见到像头发丝一样的液面,偶然看到气泡。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鼓室图为 B 型。
治疗:
1、确诊后查明原因,清除病灶,防止继发感染。
2、1%麻黄素滴鼻,然后鼓膜穿刺术(当然是医院专科治疗,这里是介绍),抽出积液,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病情严重,可以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酶和醋酸可的松。如果病情反复,就要将鼓膜切开或粗针穿刺引流,长期观察,慢慢的穿孔可自愈。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前面渗出性中耳炎是病毒感染引起,而此病是细菌感染引起,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肺炎双球菌和流感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主要是鼓室极度充血、水肿、渗出,继而化脓。
主要症状:耳痛是典型症状,幼儿啼哭拒食,伴有高热,呕吐腹泻,严重时继发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如喷射性呕吐和颈强直。2~3 天鼓膜凸起、肿胀,触痛。
治疗:
1、先止痛镇静治疗。
2、抗生素控制感染。
3、鼓膜凸出时穿刺引流。将引流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查敏感菌指导抗生素应用。同时可以用过氧化氢冲洗。
4、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
5、一旦发现有脑膜刺激征(呕吐、颈强直),考虑脑膜炎及早治疗并手术。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小儿中耳炎怎么治疗? ?】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