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已经来手术室 6 个月了,连简单的手术都做不好,是不是真的不适合手术室,干活还慢,怎么办啊?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龙臣公寓】的最佳回答:
也许这个工作就不适合你,你努力但不一定有结果不是所有的事情通过努力能做最好的,我努力了没有成功又何妨。我们要明白天下没有笨蛋,仅仅还没有找到适合我们的位置。树挪死人挪活适合你的位置在等着你呢
【2】、来自网友【昕昕姥姥 901】的最佳回答:
有一点可以肯定,你如果做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必须付出比一般人多几倍的努力。因为做手术不是你的强项。也就是说,你动手的能力比较差。社会上的人分好几类,有的脑袋好使但动手能力差,有的人手巧但脑袋并不是特别聪明。有的人擅长说,有的人擅长动手也就是手巧,还有的人头脑聪明但嘴不会说手还不巧,这类人只适合做脑力劳动,更适合做研究工作。总之,人群中有各式各样的人材,有栋梁之材,也有椽子檩子砖瓦之材。社会缺不了各式各样的人材。一个人在自已擅长的领域容易取得成功。在你的缺板领域,要想成功很难。
【3】、来自网友【骨科袁锋】的最佳回答:
作为一个医生,能够顺利从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应该智商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动手能力也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应该说从事医生的群体,总体来说应该算是比较优秀的群体。
一个外科医生的成长确实要经历很长时间,6 个月还是远远不够的。来手术室 6 个月就让你主刀手术,那说明应该机会不错的。很多三甲医院的小医生刚进来,只有看的机会。要想快速成长,把手术做好,最主要要以下几点。
首先,是你自己的努力。我们以前刚做医生的时候,所有手术器械,包括持针器等等能买到的,自己家里都会各买一套,可以市场上买一些猪肉,进行切开缝合打结一些基本操作。这个都是最基本的。同时你要熟读教科书,熟读人体解剖,最关键要知道哪个地方有重要组织,大神经,大血管等千万不能碰到,知道心中有数,那么你在手术下刀的时候,你就会自信心十足,如果手术切下去你都不知道底下是什么东西,那你再大的悟性都不行。
第二,就是要看你的领导给你的机会。有些领导喜欢自己霸着手术台,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做手术,不让助手有任何机会。遇到这种领导,那你就要好好跟领导搞好关系,尽量让领导给你机会,当然大部分的现在的领导都会给底下医生机会的,除非你自己不想要学。搞好领导关系是一方面,当然最主要还是要你自己的刻苦努力,你所做的一切领导都会看在眼里,有一句话叫做,永远不要忽悠自己的上级医生。一方面以病人为重,把病房所有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另外一方面,不要老想着自己主刀,你在做助手的时候要把自己想象成主刀,你要想如果这个手术我走到下面一步,我会怎么做,这样才有进步,船到桥头自然直,当上级医生觉得你做这个手术没什么问题了,就慢慢会把机会给你。
总之,我觉得对于外科手术来说,天分是一方面,最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最大的欣慰就是,我手术的患者恢复了正常,并恢复了运动!加油,好好干!
【4】、来自网友【一生献给医学】的最佳回答:
青年外科医生的年龄一般在 30 岁左右,要胜任一个外科医生的工作,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远远超出在研究一个专题中所需要的。所以研究生在取得学位后进入临床仍然要从零开始学习,这是我近年来的深刻体会。
外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也就是外科医生不但要有科学的思维,还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并且要操作得很精巧,犹如一个雕刻家雕刻出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一样。所以,一个外科医生必须具有将手和脑的工作高度结合的能力,用精湛的操作技术来完成各种手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那么,如何能够补上所缺的课呢?坦率地说,还是要靠自己的刻苦努力,抓紧时间做到多听、多看、多做,从而掌握会做、会讲、会写三项过硬的本领。
1.多听
是要利用各种不同的场合,听老一辈医生的讲述。在查房、手术、会诊,病例讨论时,有不少知识是可以从讲述中学到的。要知道,有不少临床经验没有写在书本上,或者,尽管写在书本上,并没有引起读者的重视,而正是这种讲述常常是提醒大家重视的最好方法。我们老一辈的外科医生也应该多讲自己的临床经验。不但要讲成功的,更重要的要讲一些失败的教训,从而使青年外科医生不重犯我们的错误,这才是真心的帮助。
另外,要争取多参加各种不同的学术讨论会、学术报告会。我的老师曾经说过:听一个报告,只要报告中有一句话对自己有帮助、有启发,那就已经值得去听这个报告了。当然,听报告也受时间、交通、经费等问题的限制,这些应该要求各医院的领导、组织来很好地解决。但我也看到,有的医生连就近在本单位的报告也推托种种原因不去参加,坐失了这种良机,实在可惜。
2.多看
包括多方面的,如观察每个病人的病情经过,手术时注意术者的方法、步骤和操作等。但更重要的是要多阅读书籍和文献。我们不强调要阅读外文文献,但至少应该阅读国内文献。目前,国内外科刊物中除了《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以外,还有各种专科杂志,这些刊物的内容相当丰富,也具有较高的水平。可惜在青年外科医生中还有人不习惯于多阅读专业刊物,不经常注意国外的新技术、新进展,而满足于现状,这必须引起重视!
3.多做
多做,决不意味着去抢做手术,也不是要争做大手术的术者,而是在有机会时多做各种手术,不论是大的或是小的。一例乳房脓肿切开引流也会获得新的体会,做第一或者第二助手拉好创钩同样会学到不少经验。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事:一个晚上要一位实习医生参加阑尾手术,当这位实习医生进手术室后知道是要拉创钩,就转身扬长而去,并说什么“阑尾切除我做够了”。这种不良现象是十分有害的。可以断言,如不改正,这个实习医生也决不会成为一个好的外科医生。
当然,在多做这一点上老一辈的外科医生负有重大责任,必须做到大胆放手。手术在外科工作中毕竟是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治疗成败的重要关键,不放手又怎么能使他们学到手呢?但在放手的同时一定要加以具体指导;仅仅在旁边站着看他们做手术还是不够的,应该要自己洗手上台直接帮助他们。在帮助做手术的时候又一定要严格,一丝不苟地要求他们进行操作。这就叫作大胆放手,具体指导,严格要求。
经过多听、多看、多做这些手段,就可以逐渐掌握会做、会讲、会写的为病人服务的过硬本领。
4.会做
就是要能够自己独立地做好每一例手术,特别是做好常见手术。会做的内容当然要包括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等重要环节。要做到:做一例手术,好一例病人;让病人很快痊愈,很快出院。这才叫作会做。一位搞普通外科的医生,如果能很好地掌握胃大部切除术,包括其适应证、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而效果很好,他就是一位很好的外科医生。
5.会讲
这是需要锻炼的,要讲出自己的意见、论点,既要概括,不拖泥带水,又要达意。当然,每一个人的口才是不同的,但仍然是可以锻炼出来的。要讲给学生听,讲给实习医生听,在学术讨论会中要发言讲给大家听。这样,才能起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
6.会写
就是要学会总结经验,将它记录下来,这就更需要刻苦学习了。先应从写好病史开始,再可写病案分析,进一步再写出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点滴体会。要写得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层次清楚,标点准确。要使他人阅读后懂得你所写的内容及用意。老一辈的外科医生一般都有写作经验,要督促青年外科医生去写、多写和写好。要给他们出题目,审修他们写好的文章,不但要求他们写的内容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即使错用的标点符号,也要认真给予改正,这就要求我们老一辈的耐心和细心了。
【5】、来自网友【曾经桑田】的最佳回答:
优秀外科医生成才之路有两种:一种是天赋型选手(万里挑一的概率吧[呲牙]),命中注定会成为专业内的翘楚;另一种是资质尚佳,通过勤奋努力最终进入金字塔顶端的选手,可以说大部分业内精英都来自于此。
更多的是我们这些普通医生,可能穷尽一生努力也只是在本单位默默发光。但是,无论是天才型还是后天型,亦或是我们这些“芸芸众医”,作为医者,在困惑挫折中反省、成长是不可或缺的阶段。也许以后会感激这段迷茫期,给了自己时间去沉淀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已经来手术室 6 个月了,连简单的手术都做不好,是不是真的不适合手术室,干活还慢,怎么办啊?】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