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历史上有哪些真正开战后才掏出来的高科技?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黄亲囯旗】的最佳回答:
当然有。如一战时德国的马克沁水冷重机槍,可在 20 秒连射 300 发子弹,可连续发射,使有飞机(双翼,可扔石,手投弹)和早期坦克的英军在阵前大量伤亡。惊動世界。
二战的苏军在追击德军所推出的”卡秋沙”车载火箭砲,初设八导轨,携 16 弹,瞬间可齐射。曾十三架就将德军一个在火车站的师炸成火海而生死逃亡。在抗美援朝后期的上甘岭及金城之战中,我军也将美韓军打得鬼哭狼嚎,不得不坐下谈判。
当然,还有美的原子弹,效男家喻户晓。
这次俄乌之战,美的星链使世人震惊,它不仅 6G 通讯不可或缺,而将对方動态透明,并制寻火箭弹,砲弹精准到米级,如数万颗近地成链(四万二千颗),那很恐佈,全球透明无死角!气得俄扬言要打掉它,因它引海马斯给俄造成成建制的伤亡,我们也应准备对策。
【2】、来自网友【历史吐槽机】的最佳回答:
斯大林的管风琴
1941 年 7 月 14 日,苏联红军上尉伊万·弗洛罗夫站在奥尔沙镇 5 公里外的山头上冷笑,德国人凌厉的进攻确实把我们打的有点蒙,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稳稳的占领苏联的国土。今天弗洛罗夫准备送给德军一份礼物,相信他们会终生难忘。
奥尔沙镇位于聂伯河与阿里斯亚卡河汇流处,距离莫斯科约 400 公里,是南北铁路的重要交汇点。德国在突袭苏联的时候优先占领了这里,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物资转运基地。众所周知,德军的闪电战术需要充沛的物资才能使用,所以这里成了重点防守的区域,国防军第十七装甲师就在此处驻扎。
德军明白这里重要,苏军自然也知道,即使在被“巴巴罗萨”打的节节败退,他们也一直尝试摧毁奥尔沙的车站。可惜在兵败如水的大前提下,苏军组织的数次突袭都被击溃,反而离奥尔沙越来越远。最后内务委员会终于决定使用杀手锏,他们把弗洛罗夫派了出来。
弗洛罗夫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小镇内车站的情况后,对着身后的士兵下达命令——发射吧!不足 5 分钟的时间里,火箭弹如雨点般倾泻进车站,连续的爆炸形成一种诡异的回声,配合着火箭弹在空中的呼啸,优美如俄罗斯民谣。
车站里的第十七装甲师完全被砸蒙掉,指挥官卡尔·韦伯觉得四处都是爆炸声,如此凶残的火力恐怕得一个炮兵师才能拥有。可问题在于苏军的炮兵师怎么可能穿越烈焰和钢铁组成的战场来到这里?伤亡惨重的现状让他来不及多想,只能下令撤出奥尔金镇。
可惜这倒霉孩子本人还没来得及走出指挥部,三枚火箭弹就直接砸了进来,韦伯本人被炸成重伤,参谋什么的死了一堆。至于车站里的物资,基本全被炸上了天,连编组铁轨都被炸成了麻花。
其实弗洛罗夫根本没有一个炮兵师,他带出来的是 7 辆 BM-13 型多管火箭炮。这玩意由 24 根 132 毫米口径的炮管组成,装填一次需要 4-8 分钟,却能在 10 秒之内将火箭弹全部倾泻出去。非常符合毛熊爆炸再爆炸的武器思路,虽然精度一般,但这对毛熊不是问题,加大使用量覆盖就好。
因为其空中连绵不绝的呼啸声,苏联红军以歌曲《喀秋莎》命名,德国人也认为这玩意有音乐成分,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从此在二战中广为应用,甚至德国人也制造过类似的武器。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历史上有哪些真正开战后才掏出来的高科技?】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