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何战术上的成功往往无力扭转战略上的失误?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17:41:40 5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何战术上的成功往往无力扭转战略上的失误?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大都市小保安】的最佳回答:

你听说过南辕北辙的故事吗?

说古时候有个人要去楚国,于是就准备好很多盘缠,架着马车就出发了。路上遇到朋友。朋友问他去哪?他说去楚国。朋友很奇怪,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啊?快点掉头吧,要不然离楚国越来越远了。那人根本不听劝,说我带的盘缠多,我的马脚力好,再远也不怕。

在这个故事里,那人的战略目标是去楚国,但战略方向却搞错了——本应往南走他却往北走,那他的战术(盘缠多,马的脚力好)再好也没有用啊!

【2】、来自网友【吞金兽 2 号】的最佳回答:

在一场战争中执行什么样的战术是由战略来确定,一旦战略出现失误,再是高明再是成功的战术都无法扭转失败的命运。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来证明。

第一个例子,关羽大意失荆州。

诸葛亮在率领张飞,赵云等人马入川增援刘备的时候嘱咐关羽,要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这个战略的精要就是要关羽力避两线作战。可惜关羽违背了这一原则,虽然有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的巨大胜利,可是当吕蒙偷袭过来的时候,他就只有走麦城的份了。退而言之,就算他防住了吕蒙的偷袭,结果也不过是和孙权方面的矛盾公开化,最终也是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之中。

可以这么说,关羽在襄阳樊城方向取得的胜利越大,他遭到孙权进攻的威胁就越大。道理很简单,荆州是借的,你借别人的本钱做成了大买卖,债主能不来讨债吗?他想避免孙权方面的袭击,一定要主动向孙权示好,甚至有的破曹功绩应该让给孙权在荆州方面的军事主官。要么稳住孙权,要么给孙权分赃,要么将孙权拉进对曹的战争之中,陷曹操于两线作战。总之,只有和了孙权,才能据曹操。不和孙权,也就无法据曹。

第二个例子,日本偷袭珍珠港。

不得不说,日军偷袭珍珠港这一战打得十分的漂亮,比起吕蒙偷袭荆州的白衣渡江要漂亮得多。可惜的是只要战略上犯了错误,越是漂亮的战术动作带来的失败就越大越快。

日本的陆军基本上都陷在了中国,迟迟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在这个时候,又去袭击美国,袭击一个领土是自己几十倍,工业能也比自己强大得多得多的国家,希图一次战术胜利来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制定这种战略的人简直就是蠢猪。

一群蠢猪率领的军队怎么可能不失败?

第三个例子,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说是三个战役,其实是一个战役,战略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军的主力。

因为只有在长江以北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才能便于下一步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之,如果国民党的主力扯到了长江南岸,哪怕只是在平津的傅作义部撤退到了长江南岸,建立了长江防线,那解放军渡江就困难了。如果一次渡江没有渡过去,那美国就极有可能干涉中国内战。英国的紫石英号只是来试探一下的,如果当时没有揍它,或者是揍不过它,哪怕没有把它揍疼,再或者是同时傅作义的人马撤到了长江南岸,那会是什么后果?

中国有可能会出现第三次南北朝。

好在毛主席在三大战役一开始就敏锐的洞察到了这种危险,制定了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军主力的战略,并且达成了这一战略目标,才避免的南北分裂,才有了今日强大的中国。

篇幅有限,言不尽言,如果列位读者有不同看法,尽请在评论区留言。

【3】、来自网友【萧武】的最佳回答:

《亮剑》中常乃超少将在给李大脑袋等一帮人上课的时候说过,我曾经在南京国防部工作过两年,我并不认为从那里发出的命令都是愚蠢的。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国军统帅部来说,其实很多时候在战略上是正确的,但是到下面交给将领们去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从而导致原来的战略根本没有能够实现。也就是说,不仅是战略上的失误,让战术上的成功白费力气,如果战术上没有执行力,战略做得再好,也是一张废纸,毫无意义。

而且,很多时候,国军不仅在战略上是正确的,在战术上对形势和局面的估计,做出的应对策略也都是正确的,但最终仍然可能导致了整个战场的崩溃。为什么呢?因为战争一旦爆发,就会随时出现情况变化,当然需要根据战场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做出相应的应对。但如果要继续朝着之前既定的目标继续前进,就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出正确的选择。也就是说,对时机要把握好,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即便是所有的措施都是正确的,实际上也等于错误。

淞沪会战就是典型的这种情况,几乎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对的,但是每一步都慢了不止一拍,从而导致整个会战最终是溃败收场。

按照之前制订的作战计划,应该在淞沪战场与日军消耗一段时间之后,就先有组织的撤退到苏州河以南,放弃苏州河以北阵地,再有组织的逐次抵抗,交替掩护,撤退到吴福线、锡澄线的既设国防工事,依托工事继续抵抗日军,等日军攻击顿挫之后,从一线撤下来的部队经过整顿和补充之后,再从两翼出击,从侧翼包围日军,将入侵日军歼灭。这是第二道防线,如果第二道防线失守,就撤退到南京附近,仍然是利用既设工事抵抗和消耗日军,再从两翼迂回包围日军。

但是打起来之后,这个计划就完全被放弃了,并没有按照预订的计划执行,而是企图直接在淞沪战场与日军进行决战,从而不断的从后方抽调部队增援,一批在前线被日军打残了,换下来,再换一批部队上去继续挨打,打残了再换下来,再换一批部队继续上去挨打,原定的逐次抵抗,后退决战的战略,最终变成了日军与国军的增兵竞赛。国军是添油战术,不断从后方增派援兵,日军也不断从后方抽调援军来增援,双方就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日军虽然消耗了不少,但国军消耗得更多。

到 1937 年 10 月下旬,国军在淞沪战场已经没有能力扭转战局,那么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主动撤离战场,保存实力,以利再战。但在撤退时机的把握上,国军统帅部又寄希望于国际干预,坐失国军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仍然比较顽强的最佳撤退机会,一直到前线阵地已经完全被日军突破,才被迫退过苏州河,到南岸继续抵抗。实际上,撤退到苏州河南岸之后,国军也已经没有多少机会扭转战局,那么就应该利用苏州河的地理障碍,一面派部队占领阵地,掩护主力部队继续后撤,利用第二道防线,继续抵抗。

但在这个时候,国军统帅部又开始寄希望于国际干预,所以又一次失去了较好的撤退到第二道防线继续抵抗的时机。终于,日军的增援部队和动员能力已经压倒了国军,并且在正面突破国军阵地的同时,从国军阵线的侧翼杭州湾登陆,迂回包抄国军后路。这样,国军只能下令总退却。但这时候因为后路已经被日军切断,所以各部队完全失去了组织和行军秩序,都是夺路而逃,到了第二道防线也没有占领阵地组织抵抗,就直接一路狂奔,向南京撤退过去了。

也就是说,在整个淞沪会战过程中,国军统帅部的战略其实问题并不大,每一个步骤也都算是正确的,但最终仍然导致了全面溃败的局面,就是因为每一个选择都是错过了最佳时机之后才做出的,所以始终在战场上处于被动状态,每一次后撤都是被动的,没有一次撤退是主动做出的,在战场上也就始终受制于日军,始终无法完全扭转局面。淞沪会战如此,南京保卫战又重演了一次,在该主动撤退的时候没有撤退,又企图侥幸于万一,最终再次导致整个战役的全面崩溃,数十万国军再次完全无组织的溃散,损失惨重。

相比之下,徐州会战几乎算是奇迹。徐州会战因为已经是处于日军在战略上南北夹击的局面,而国军已经无力完全击破其中任何一面的敌人,所以最终失败几乎是从会战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但李宗仁却能够从容不迫的调度部队,先在临沂和台儿庄重创日军,取得抗战爆发以来的首次局部性胜利,之后又在战局已经恶化的情况下,不失时机的主动组织部队有序撤退,整个第五战区六七十万大军也能有组织的与日军脱离接触,撤离战场,并未出现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那种溃败局面。

这就是因为李宗仁把握战机的能力要更胜一筹,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在局面已经全面恶化之后才被动的选择撤退,失去主动撤离战场的主动权,完全被日军赶着走。而淞沪会战的问题就在于,每一次撤退都失去了最佳时机,最后都是在已经完全失去主动权的情况下夺路而逃,所有部队都以溃散状态逃离战场,武器和人员的伤亡甚至超过正面抵抗过程中的损失。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而一个高明的统帅,就不仅需要把握住打胜仗的机会,也要有能力在不利局面下主动撤离,而部队还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损失,重新夺回战场的主动权。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四渡赤水才是主席军事生涯中的神作。因为在四渡赤水之前,红军始终没有摆脱被国军赶着走的被动状态,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与追上来的敌人死打硬拼,一次又一次的遭受重大损失。而四渡赤水成功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出其不意的在敌人的缝隙中间来回转移和穿插,调动了敌人,让敌人跟着自己走,而不是自己被敌人赶着走,从而为红军渡江北上创造了机会。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为何战术上的成功往往无力扭转战略上的失误?】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