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银行是怎么查出来个人通过消费贷进行房屋购买的?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晴天娃娃 skyline】的最佳回答:
银行想查很简单,确切得说是监管想查很简单。但凡在中国境内营业的银行,不管中资外资,都必须接入监管的个人账户报送系统,你的每一笔交易都能准确记录,监管把所有银行上报的信息统一收集处理,不就拥有了大数据嘛。想查每个人的资金动向易如反掌。
【2】、来自网友【四海聊房产】的最佳回答:
银行查消费贷用途的方法:查转账记录,顺藤摸瓜,从 a 账户查到 b 账户,从 b 账户查到 c 账户,从 c 账户查到 d 账户……,直到发现某个账户,用这笔消费贷的钱直接买房了。这时,银行就会要求借款人归还贷款。
蹩脚的炒房客。
炒房客申请消费贷,申请材料这一块肯定是齐全的,不然银行不可能放款。
蹩脚的炒房客,都是倒在银行下款后的操作上。蹩脚的炒房客所有的操作都是通过转账汇款,处处留下资金流向痕迹。聪明的炒房客会通过取现操作,断了银行的检查线索。消费贷下来后,聪明人会去银行取现,然后把钱存进其他银行账户。
聪明的企业主。
事实上,用消费贷买房,这是长期客观存在的现象,根本不可能禁止得了。举个例子,某企业主手上有 300 万资金,通过银行再借 300 万消费贷,这时他手里总共有 600 万。
他用自己的 300 万买房,把消费贷借来的 300 用在企业经营上,这种情况下,这个企业主完全不违规。
蹩脚的企业主。
银行查的是那些蹩脚的企业主,他们自有资金几乎为零,注册一个空壳公司,向银行借消费贷 300 万,直接用这笔钱投资买房,这样的企业主,自有资金几乎为零,完全是在空手套白狼,他们炒房的风险巨大,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而且,他们连怎么规避风险都不知道。
写在最后。
无论是投资、创业还是做生意,都必须自己有本钱,银行只会借钱给有本钱的人,懂得规避风险的人。
借消费贷买房会被银行查到,这样的人根本不是合格的投资者,也不懂得规避风险,不尊重游戏规则。
【3】、来自网友【匀枫财经论道】的最佳回答:
个人通过消费贷去买房子,如果银行想去查,是非常容易查证出来的。现在说起这个问题,那么过去难道没有这种事情吗?过去银行也能查出来,但是银行不会主动去查。这就是我们的监管真正下了狠心之后,那么那些违规的现象自然就会被浮出水面。
1.违规的房产中介和贷款中介。现在一般房价买卖都离不开房产中介,而房产中介和贷款中介,其实他们是有时候合二为一,有时候分工协作。大家应该有过体会,当你在银行很难借到款时,贷款中介反而很容易就帮忙银行审批通过了。那么在经营贷违规进入房产买卖过程中,这两者合起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会按照银行要求包装借款人的各项材料。指导借款人进行款项的各项转移以及成功购买房产。
2.有着考核压力的银行贷款。从去年开始,国家提出要扶持中小微企业,要加大对于个人低息贷款的发放。其中是下了很多考核性的指标,而且利率也是不高的,如果算上优惠扶持政策,甚至可能比房屋按揭抵押贷款的利率很低,低于 5%以下。不少银行其实是进行了合同的精心设计,一方面将小微企业经营贷发放支小微企业主的公司账户中,另一方面要求以房产作为抵押担保。这样银行的贷款也就放出去了,任务也完成了,同时还有担保物和抵押物,风险也减少了。
3.炒房牟利的投机客。按照很多城市的限购政策,房屋起手付款要求的金额很高,有时候甚至能达到 7 成以上。那此时投机客就会想到通过经营贷套出贷款,买到房子后。当房屋升值之后再出售,归还贷款,谋取到了房屋的增值收益,甚至还可以谋取到贷款之间的差价(低利率的经营贷与正常利率的房贷)。
在监管部门专项打击之下,银行不敢违规,怕受到监管的专项处罚。此时只要去查得到经营贷的企业账户,其资金流向,那就一目了然了。例如贷款需求是补充流动资金、购买设备、归还货款、商业保理。但实际这笔款项最终通过”公划私“方式(也就是通过企业账户发给了私人账户),那么就是违反了贷款用途。按照当初的贷款合同,银行就有权提前收回贷款,结束贷款合同。
”房住不炒“,是一个坚守的底线。如果是刚需需求,那什么时候买房都可以,而且还可以申请到低息的公积金贷款和房屋按揭贷款,利率都很便宜。所以正常购房是不可能申请经营贷的,因为经营贷的期限都不长,最多也就三年。对比高达 20 年 30 年的按揭贷款来说。那相当于每次还款都要去筹措一大笔资金,还要冒着再次申请不下来的风险。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借出了经营贷去买房子的购房者一般都不是正常的购房者,大多数都是炒房客。此次监管部门的打击真正叫精准打击,刚需购房人群不受到波及。这真是一个好政策。
觉得好,请给予点赞评论和转发。
【4】、来自网友【肖邦谈投资】的最佳回答:
银行其实自己最清楚多少消费贷流入了房市。
因为很多银行贷款业务员手把手在教个人用户怎么套消费贷买房。这些一般私下是留了底的。
对银行来说,贷款拿去买房,风险是可控的;贷款拿去做实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才是真正的“不良资产”,容易引起坏账。
所以作为银行,他会怎么选。巴不得个人拿贷款去买房呢。但是作为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这与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央行给商业银行提供额度是为了救实体经济,而商业银行拿着央行放出来的水却鼓励个人拿去炒房,那么结果会怎样?
该做实业的不去做实业,大家一股脑儿都拿着放出来的低息贷款去炒房。一线房子一涨再涨,投机行为盛行,长期以往实体经济凋零,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所以现在银监会要求银行自查,把风控收一收。上面不是不知道资金流向,但是因为各个行业都是心怀鬼胎,加上各方利益错综交叉,所以才导致部分地区“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出现。
因为今年的疫情基本可以控制住了,之前放出去的水该适当收一收了,所以才有了严查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的事件,今年的水多容易造成通胀,所以那些“违规”消费贷该提前还款了。
至于怎么查出来的,各大银行自己私下的小本本记的最清楚不过,否则银行风控部门该下岗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银行是怎么查出来个人通过消费贷进行房屋购买的?】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