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清朝虽然有盛世,但同样有割地赔款,为何有人说清朝皇帝没有庸人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0 11:29:55 4次浏览

关于问题清朝虽然有盛世,但同样有割地赔款,为何有人说清朝皇帝没有庸人呢?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星空辐射】的最佳回答:

首先,清朝没有盛世,所谓“康乾盛世”那是某些不要面皮的人吹嘘的。盛世是有明确标准的,清朝任何时候都达不到标准。甚至不要说盛世,就是比盛世低一个等级的治世清朝也完全达不到。

其次,清朝皇帝除了雍正全是昏君。固然清朝前期中期对国家的控制力度很强,也有些指标看着不错。但历史不只是纵向对比的,更重要的是同时期的横向对比。清朝以前的朝代,纵然有各种问题,但一直处于同时期的最强行列,也是最先进文明的。其问题是时代的局限造成的。但清朝不同,不但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就连不如自己的日本都被超越。这样的统治者,纵使解决了一些前朝未能解决的小问题,但在总体上看,显然是昏君庸君。那些厚着脸皮吹清朝皇帝的人,只能说要么蠢,要么不知羞。

【2】、来自网友【新知传习阁】的最佳回答:

清代的皇帝从个人素质上看比明朝皇帝要好,这一点是易中天老师都公开说明的事实。

但说无一庸人就有点扯了。

比如说乾隆,站在康熙和雍正的肩膀上,接收了一片大好河山,国库银子充足,整个社会正在进步。结果在他手六十年,到了晚年就走了末日,到处贪污腐败,到处农民起义。

再比如他的接班人嘉庆,一接手就是个烂摊子,搞了些年依然没有起色,硬是被自己气死在避暑山庄。

再比如咸丰道光,外加同治。

一个朝代,一个国家,领导人庸不庸压根不重要。

美国历史上平庸的总统有好几个,最近的比如说小布什,但美国发展受影响了吗?

木匠皇帝朱由校,不上朝不理政,明朝依然在正常运转。他老弟祟祯一接班,倒是奋发有为了,结果用力过大过猛,国家反而没了。

一个国家要搞好,一个好的制度最重要。

在历史上,只要大臣们按步就班在做事,就坏不到什么程度。

在现代社会,只要有好的制度,有好的政策,让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得到发挥,整个社会就能良性运转,呈现生机,而不是凭借长官意志在胡来。

在任何一个社会,政府和领导者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政府和领导者的最好领导方式就是无为而治。

人们对比清朝,往往和明朝进行参照。

不错,明朝那些个性奇特的皇帝还是比较多的,比如两位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一个超级喜欢玩的皇帝,一个喜欢当木匠的皇帝,一个喜欢大妈的皇帝等。

但要看清楚了,明朝在绝大多数的年头,社会整体还是稳定的。这就说明皇帝的素质并不重要,当然也不能太差。

在一个帝国统治机器中,最重要的是官僚体系。如果以内阁为首的官僚体系整体在高效运转,就基本能保持整上社会的良性运作。

过份强调皇帝素质的历史观是偏面的静止的看问题的表现,根本反映不了当时的社会实际,也无助于我们正确分析历史。

【3】、来自网友【而知而行的历史】的最佳回答:

满清十二帝,无一庸人?

这句话需要商议。

清朝以区区十几万人的少数民族能够在两代人的时间里兴起并君临中原,得益于其精兵简政、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和威猛善战的八旗兵。清朝入主中原后能使统治很快臻于治境,出现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持续增长的康乾盛世,则主要因为晚明政治斗争让人们知道了创伤之巨,清初的高压政策让人们知道了压迫之甚,让人们在普遍麻木的基础上开始逆来顺受。清初,相较于晚明而言清廉高效的政治体制、适宜的民族统一政策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的执行,让人们感觉清朝统治者也没有那么坏,全国上下顿时安定下来——其实是因为折腾够了。晚明上亿人口,顺治初统计仅有 2000 万不到,当初困扰晚明的粮食、瘟疫都被解决了——吃饭的人少了,瘟疫地区的人都死光了。社会因此迅速安定下来了,中国老百姓——但凡有口饭吃,谁会拎着脑袋造反?

由于清朝是小兵临大国,所以统治阶级对于被统治阶级的不信任感达到了历代之最。雍正皇帝至死都还在为自己是外国君主而做中国皇帝而辩护——天天说天下有德者居之,说自己天天很辛苦,比起明朝那帮少爷皇帝认真负责多了,理应当这个皇帝。这说明他们本身并没有十分的底气去占据这个有着 5000 多年文明的土地和民族,所以,他们建立的统治制度十分缜密,所有的权利围绕着以皇帝为代表的满族人制定,集权程度比起明朝来说,不知高了多少倍,真正做到“国不可一日无君”,不然所有的行政工作都要停摆了。

这是个时代大背景,主要说明两个事实。

第一,清朝初年的社会安定,并非全部因为皇帝英明神武。相对于汉唐立国后社会安定状况,清朝立国后 20 多年,全国各地的反抗起义还不曾断绝。清朝前期,民族矛盾集中爆发,由此造成的汉民族精英的断层,是不可弥补的文明伤痛。

第二,清朝政治制度的设置,总觉得天下是偷来的,心虚。由此造成的社会控制力度达到了登峰造极,堪称变态的地步——文字狱为历朝之罪!清朝统治者通过种种措施,最终把政统、道统都集中在皇帝手中,士大夫的权利被极度挤压,成了一种摆设。这种情形下的国家政治生活,庸碌无为之气大盛,如天下第一庸官曹振镛——为官要诀不过多磕头,少说话而已。

个人的平庸不具备危害性,但是整个社会都平庸,万马齐喑究可哀。满清三百年,国家无重大科研、政治组织、科技人文等方面的突破,由此造成国家软实力整体退步,这也是民国初年革命者历数满清的罪过之一。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王朝,在历史上也是有进步意义的。比如,清朝的国土面积,最高时达 1300 万平方公里,这在汉人王朝中,是比较少见的。满清统治者没有经过孔儒教化,以一种原始部落的对土地的欲望,加上打造满清江山合法性的依据,同时为了让清朝家天下的传承不被外力威胁,满清前期 100 多年,一直致力于对外扩张,也第一次同时把蒙古、新疆、西藏等中国版块边缘地带统和成一个国家。中华民国法统来自于清朝,因此也继承了清朝对这些地方的主权,并且传承到如今的共和国。

在近代以来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满清统治者虽为一家之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但在客观上,以体量保全了中国免于被殖民的命运,为后来人复兴中华留下了一个不算太坏的底子。这也是清帝逊位受到优待,王朝更迭却没有彻底清算前朝罪孽的原因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事民间争议颇大。

啰嗦了这么一大堆,现在再来看看满清十二帝是否是庸人了。

满清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必须由一个人德智体美劳的皇帝来驾驭帝国,稍微松懈一点都不行,因为皇室把政统和道统都给弄手里了,什么事都得皇帝陛下说了算。毕竟,满清皇帝们的底气不足,所以就要拼命的做出一些成绩来证明这个天下他们是坐得的。除了宵衣旰食,勤政之外,还不停的抹黑前明皇帝,用以衬托自己。皇帝们的每天的作息时间也都是有定数的,皇帝即使在宫城之内,也不能随心所欲,都得按规矩来。各种各样的规矩!

因为小心谨慎,他们对于皇子们的教育,可谓是用心良苦。

有心人可以去研究清朝皇子们是怎么上课的——遍请宿儒,早晨天不亮就得爬起来,哪怕是寒冬腊月。贫苦人家的孩子还能赖床,皇子们,不好意思,必须得起来读书。

清朝皇帝发明了秘密立储的办法,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哪个能继承皇位,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学业优秀之外,还需要各个方面都要达标。不然,因为一件小事,不爽了皇帝父亲,再把立储的文件改一下,那就不得了。所以每个皇子们的学习生涯,是痛苦的。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教育和压力也有成果。

清朝的皇帝们,从小就养成了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求生之道。不敢创新,不敢逾越规矩,不敢变祖宗之法,一切都在既成的规矩里办事。尤其是清朝皇帝们都比较长寿,康熙、乾隆都在位 60 年以上,这就熬坏了很多皇子。这么多年,战战兢兢的,哪里还会有什么大胆创新的魄力啊?

本来,这样在封建社会也没什么错,社会发展步子慢,往往几十年过去回头望,还跟以前一样。可是晚清时期,遇到了大争之世。这些皇帝们平庸的素质就明显的拖了后腿了。康熙皇帝,前期英明后期昏聩,还闹出了九子夺嫡的惨剧。雍正皇帝,职业经理人起家,办事很有把刷子,可是在位时间短。乾隆皇帝,好大喜功,满清吏治腐化堕落,始于此君。嘉庆皇帝,只知道萧规曹随,除了扳倒和珅,没什么政绩。道光皇帝,在帝国列车腐化堕落时,没有魄力开源节流,大力反腐,只知道节俭。咸丰皇帝遇事只知道逃跑,闲了只知道在女人堆里找存在感。同治皇帝是个另类,不过都是他妈说了算。光绪皇帝倒是有激情,但是实操弱鸡。

这样的大争之世,换成明朝除了崇祯以外的任何一个皇帝,都能处理的很有章法,可是换做满清这样的勤勉治天下的皇帝们来做,就变成了一塌糊涂。

所以有一句话说:有时候太努力,也是一种错。

满清十二帝,从个人的层面来说,都不是庸人。但,多数为庸君,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作为国家的统治者,我们要评价的自然不是他个人,而他如何治理的国家。

结论:满清十二帝,深得平庸之道,除了开国的几位君主,治国理政,都在平庸的轨道里滑行。因为一个心虚的大一统政权不允许有特别牛逼的存在,担心控制不了。清朝的制度决定了,清朝整体就是一个平庸的王朝, 不上不下,不左不右。

【4】、来自网友【风谈天下】的最佳回答:

单从帝王本人的来看,满清真没有一个庸帝。

满清皇室的教育,非常值得肯定。这在中国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过。

如果是一个封闭的帝国里,皇帝好,王朝自然就强。

但如果是在一个开放的国际体系中,皇帝“不庸”也很难保证帝国的强盛了。

尤其是,这个帝国是首次面临这种开放国际体系的冲击。

我们事后看比较容易理解,但如果身处其中,你要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数千年的帝国,突然在一夜之间就承认大家都是平等的国与国,这个很难,很难。

所以,我们评价满清,一定要记得,满清它是面临着之前所有朝代都不有面临过的冲击与困境的。

其次,开放的国际体系下,帝王正逐渐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因素。所以,皇帝越不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帝国的转型越难。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痛恨慈禧的原因,因为这个老太太实在是太精明太厉害了,她硬是把晚清这艘破船带了 40 多年而不沉不散。

如果没有这个狠角儿,晚清或许早垮台了,置于死地而后生,中国历史完全是另一种走向。

但至于走向更好,还是更坏。

我不知道。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清朝虽然有盛世,但同样有割地赔款,为何有人说清朝皇帝没有庸人呢?】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