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如果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明朝能抵挡得住清兵的进攻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9 09:13:48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如果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明朝能抵挡得住清兵的进攻吗?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迎着春风的手扶拖拉机】的最佳回答:

完全没问题,如果不是汉奸,后金不过是另一个俺答汗。

【2】、来自网友【史论纵横】的最佳回答:

首先讨论一下国祚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明朝必然灭亡,只是时间长短问题。明朝国祚 276 年,和封建大一统王朝不过三百年的怪圈(规律)完全相符。但是,一个政权经过危机除了更换统治者,政权形式还存在的例子也大有存在,春秋战国姜氏虽然代齐,但是齐国还是保持了 500 多年国祚,西汉虽灭,光武帝刘秀继而建立东汉,两汉加一起也有四百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两宋加一起也超过三百年。

而明朝呢!其实,明朝末年,所有的战乱和灾害都发生在北方,而南方则形势一片大好,国泰民安。也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以,只要执政者措施得当,国家应该可以经受起一次次危机的。

正是由于君主无所作为,或者瞎作为,将朝政搞的乌烟瘴气,党争不断,皇帝昏庸,导致北方局势急剧恶化。

假如明朝末年出现中兴之主又会是另一番景象,没有什么是积重难返的,只是不作为的一种延续,很多人认为崇祯勤政爱民,应该是中兴之主的形象啊!其实,崇祯就是没有用对地方,明朝末期朝堂形成的腐朽气息,延续下去,肯定败亡啊!根本的措施是改组政府班子,明朝内阁制是皇权加强的措施,却不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制度,而从张居正开始,内阁成员权力有所提高,这就更容易造成扯皮的现象。

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行政效率和加强皇权的作用,对于,军国大政,必须有专门的人来干,鸡毛蒜皮的事,让内阁三省六部去干就行了。

有人说满清政权取代明朝政权,其实是一种落后的文明,取代先进的文明,其实不然,从政权形式来看,是满清八旗制度的军国主义,对明朝和平时期的统治政府的官僚机制的胜利。

这也是清末时期,甲午惨败于日本的重要原因,论综合国力,明朝强于当时的清,清朝强于当时的日本。

而明清之间的战争,明朝并不是没有机会赢得一次,只要打平一次,满清的军国主义都容易土崩瓦解,但是,明朝就是一次一次的惨败,一次次鼓舞了满清的士气,最终被满清取代。

【3】、来自网友【于左】的最佳回答:

答案很简单,在漫长防线的某些薄弱环节,明军不能抵挡清军的进攻。

但是还有一点,如果没有李自成为代表的明末农民起义,清军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从正面突破山海关防线,进而摧毁明政权,奠定自己对中原的统治。

在农民军出现之前,明清之间的争斗已经持续了多年,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

辽东镇的形势一直比较复杂,西部的蒙古各部和北部、东部的女真各部,给明朝廷带来极大的困扰。

到了万历中期,努尔哈赤崛起,势力不断壮大。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袭占抚顺。万历四十七年,重创四路明军,取得萨尔浒大捷。以后的短短几年当中,明军损兵折将,节节败退,先后丧失沈阳、辽阳、广宁等地,一直败退到山海关,在战场上毫无还手之力。

到了天启年间,在孙承宗的主导之下,明军开始尝试恢复失地,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出关筑城,在宁远、锦州一带与八旗军形成相持的局面,并取得宁远和宁锦两次胜利,却很难再进一步,跨过辽河,收复辽东。

明朝廷在辽东前线投入重金,打造关宁明军,财政上给以优先保障。这让国家的财政负担非常沉重,只好向农民加派辽饷,给他们增加了无法承受的负担,加上天灾,农民纷纷破产,最终导致陕西的农民起义,如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可见,明军在辽东的一系列失败,主要原因是明政权和军队的腐朽,这种腐朽是制度化的、全方位的,不是单纯一个贤明的皇帝、一个能臣、一员猛将能够改变的,当然,更不是农民起义造成的。

相反,明军在辽东的惨败和朝廷在那里的大量投入,导致整个社会矛盾加剧,引发了农民起义。

所以,即使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明军也很难战胜清兵,无法抵挡清军突破长城防线,袭扰内地。只不过,清军这种轻骑奔袭的贼寇形式,只能劫夺一些财物和人口,无法在内地站稳脚跟。永平四城的得与失,已经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只要明朝的内部能够保持稳定,就算清军联合蒙古和朝鲜,在战场上挫败明军,它的军力和国力也无法支撑他们正面突破关宁防线。

【4】、来自网友【张明扬不说话】的最佳回答:

如果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明军还是打不过清军。但是,明朝会不会灭亡就很难说了,更准确的说,清朝入关的难度将成倍加大,崇祯丢掉江山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小,即使无法改念最后结果,时间也将会大大推后。

先谈为啥说明军还是打不过清军。

明末农民起义是始于 1627 年(天启七年),李自成则是 1629 年(崇祯二年)参加起义的。早在李自成起义之前,明清战争早已在 1618 年(万历四十六年)爆发,农民起义前明军在辽东战场上已对清军处于绝对劣势,关外除了宁远、松山、锦州等几座古称之外,已尽是八旗铁骑的天下,明军只有被动防守的份。

因此可以看出,即使没有李自成的搅局,明军在关外战场上已经丧失了任何战略主动性,关外其实已尽数丢给了清军,后金(清)已然彻底坐大,明朝不说能够收复关外,能守住最后一道“松锦宁防线”已经要谢天谢地了。更别说,八旗军此时已经掌握了绕开“松锦宁防线”杀入明朝内地的办法。

再谈为啥说清军很难入关灭掉明朝。

崇祯即位后,袁崇焕很快复出,宁远一带的防线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清军想强攻并不现实。虽然袁崇焕传说中的“五年平辽”完全不靠谱,但自保绝对无虞。

如果没有李自成的掣肘,明军可以集中大量兵力铺在河北山西一带的长城沿线,用重兵阻止清军的入关。此时的明军在野战中击败清军基本属于痴人说梦,但只有兵力足够,凭借城关被动防御仍有一战之力。

更重要的是,崇祯中后期的军事崩盘和财政破产也很有关系,如果没有李自成的起义,明朝的财政危机将大大缓解,集全国之力对清作战的话,自保问题不大。

我们可以推想下,即使是在 1644 年明朝那种四面楚歌的危局之下,如果李自成突然消失的话,清军想占领山海关在短期内仍然不可能。

所以,我的最终结论是,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清战争的结局仍然是未定之局,清军在战场上仍然占极大优势,但除了军事之外,明朝毕竟有腹地优势和经济优势,只要能够耗下去,鹿死谁手很难说。

更大的可能是,看哪一边内部首先生乱。比如,就像李自成这样的。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如果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明朝能抵挡得住清兵的进攻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