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养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整体张拉结构】的最佳回答:
心无杂念
【2】、来自网友【大家健康】的最佳回答:
养阳气不在于我们要去吃多少补阳的补品,而在于日常的饮食起居。接下来,我们讲下 7 个养阳气的日常操作——
一、早起(和太阳同步)
这里的早起,是指和日出同步地起床,正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遵守天地运行的准则。和太阳同步起床,有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使人一天都有精神,活力满满,有精神、有活力正是阳气充足的反映。如果贪睡懒觉的话,久卧伤气,阳气升发不足则不能运化身上的阴的部分,就会形成痰湿,形体上看就显得肥胖。
和太阳同步,往往也就是自然醒。如果我们遮光窗帘拉得很紧,阳光不能照入,然后通过闹钟把自己唤醒,往往会精神不济。然后通过含咖啡因的饮料,强行使自己精神,这是不利于健康的。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清晨,阳光射入眼睛和颅骨的半透明部分,会刺激松果体和脑垂体,激发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进入血流,随着肾上腺素水平的逐渐上升,我们自然地醒来,精神饱满,头脑清醒。如果我们在黑暗中被闹钟声音清醒,便没有这样的生理反应。
二、早睡(不晚于 11 点睡觉)
中医说“早睡养阴,早起养阳”。其实早睡不仅养阴,也养阳。中医认为,晚上人体的阳气是往里收藏的,尤其是睡着的时候,所谓“阳入于阴则寐”。如果熬夜,甚至通宵,则阳气不得不保持亢奋的状态,不能入阴得养,正阳就会化为邪火。所以,经常熬夜的人容易上火,阳气化火把阴伤了。
所以,熬夜既伤阳,又伤阴。晚上休息不好,收藏不足,则早上升发无力,就算早起也没有精神,故早起的前提是早睡,至少不要晚于子时(晚上 11 点)睡。根据中医的子午流注理论,子时胆旺,子时不睡的话,就容易生胆火。
三、保持适度运动(根据自己的体质而定)
中医讲,“动养阳,静养阴”,运动是阳气升发必要的条件。现代人的很多疾病,都和太宅、缺乏运动有关。运动养阳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运动虽然有助于运行气血,但本身也是消耗气血的。过度的运动因为消耗太大,反而是伤阳的。对于平时很少运动的,或者体质偏弱的,运动的强度就要先小一些,比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尽可能在户外(刮风下雨天等除外)。
另外,运动要合于天时。白天,尤其是上午,最适合运动。晚上则不宜剧烈运动。
四、避免情绪过激(保持心态平和)
《黄帝内经》讲:“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比如说发怒,怒则气上,肝火大动。这个肝火的本质就是阳气,只不过因为情志的作用,阳气化火了,火性上炎,气血大量上冲,就容易头脑发热,冲动行事。中老年人甚至可能会引发脑出血等重症。脾气暴躁的人容易上火,这个上火不是说明他阳气充足,而是说明他没有善用阳气,久则伤阳损阴。
再比如说恐惧,恐则气下,阳气下陷。人在紧张恐惧的时候,阳气下陷会导致什么症状呢?腹泻,甚至大小便失禁。养阳,本是要阳气升发,现在它下陷了,自然是伤阳的。
其他如,悲伤会使人的上焦气郁化火,思虑过度使人气结而不利于阳气升发,过喜使人的阳气耗散,都是伤阳的。
五、慎食生冷
今人阳气不足和吃生冷之物太多有关。尤其是夏天,大量吃冰棍、瓜果,以及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这些温度低、性寒的食物下肚,会大量消耗脾阳甚至肾阳,对于本身就阳虚或体寒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急性的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慢性的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四肢不温、女性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如今人们各种过敏反应特别多,这个也长期过食生冷有关。
六、夏天不贪凉
夏天是一年最热,也是阳气最旺的季节。但是,这里所谓的阳气旺,指的是阳气行于地表,所以人们感受到热,而地下反而是凉的,夏天的井水是冰凉的。而冬天阳气潜藏于地下,地表就冷,冬天的井水是暖的。
人体也一样,夏天阳气浮于体表,而体内脾胃是偏凉的。此时腠理毛孔是打开的,一方面容易出汗,另一方面体表防御力偏弱。这个时候,如果贪凉,比如站在空调风口下,就非常容易受到寒邪。所以,现在我们去医院看,夏天受寒的(空调病、吃冷饮得肠胃病的)比中暑的还多。
《黄帝内经》讲,夏天要遵循“养长之道”,要“无厌于日”,要适度出汗,而不是整天待在空调房里,温度调得像冬天一样,又吃很多冷饮瓜果来镇压阳气。
七、冬天不贪暖
夏天贪凉损阳容易理解。冬天贪暖也会伤阳气?
冬天,保暖御寒自然是第一位的。但今人往往喜欢走极端,窝在暖气房内,把温度调得很高,好像夏天一般。当人工将环境改造成“夏天”模式,人体也会一反冬天闭藏之道,毛孔腠理开泄。《黄帝内经》在讲到冬天的养生之道时,除了讲“去寒就温”,还特别强调“无泄皮肤”。
冬天本是万物闭藏静养的阶段,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为来年春夏的生发、生长做准备。就像晚上是睡觉的时间,身体休息好了,第二天才有精神。冬天贪暖,或者没有休养好,或者特别操劳,或者过度运动,来年就缺乏阳气升发的资本。
综上所述,养阳要注意以下 4 点:
- 不过食生冷、贪凉消耗阳气;
- 不熬夜,心态平和,善用阳气,不使阳气化为邪火;
- 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使阳气潜藏,保养阳气,不过度使用阳气;
- 适度运动、早起,不抑制阳气,使其升发。
【3】、来自网友【骨科康复小段】的最佳回答:
“阳气不足,百病生”!春天是养阳的季节,春分一到气温会上升很快,低下的阳气也会升发得更快一些,大多身体衰弱的老人若是熬过了寒冬,进入春天后阳气开始充足,就有很大的机会熬到下一个寒冬了。在中医内经里有句话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欲,则折寿而 不彰”,由此可见养阳气的重要性,简单说养生就是养阳了,疾病的发生与阳气不足有关,所以中医临床中就有很多【扶阳派或火神派】。阳气不足会有哪些表现?又该怎么养阳气呢?
阳气不足,为何百病生?
先不说阳气不足会让你出现哪些表现,我们先来理解一下阳气不足意味着什么?阳气的作用是温煦脏腑,维持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还能避免受到外邪的侵袭而生病。一般来说疾病的发生要么就是内因导致的脏腑问题,要么就是外邪的侵袭导致的,所以说阳气不足百病生还是有道理的。
内经有云:“阴成形、阳化气”!
有人这样理解:
肿瘤的本质就是阳气不足阴寒积聚,所有「阴成形」的慢性病,比如肿瘤。大部分都是因为阳气不足,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加上阳气不足,无法抵抗外邪时,会进一步耗伤阳气,久而久之导致阴物(瘀血)积聚成形,演变成疾病。除此以外,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女性的子宫就像大地土壤,常年晒不到太阳,没有阳气的温煦,冷得像冰箱,那它又如何孕育出生命果实呢?
我觉得说得还挺有道理的,不过说了这么多最主要的就是表达养阳气的重要性。怎么来养阳气呢?
养阳气的方式?
出生的时候我们身体充满阳气,阳气被耗尽,那么我们也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所以说要养阳气首先还得以减少阳气消耗为主。
1.不熬夜
我们的身体起床阳气开始发生,到了中午达到最高,以后慢慢衰减,第二天又是新的循环,遵循这样的规律不熬夜才能减少阳气的损害,经常熬夜让阳气消耗太快,衰老也比较快。
2.注意保暖
自身的保暖能减少阳气消耗来维持体温,不要把脚踝、肚子等位置露在外面,受寒着凉。
3.饮食上应该少吃寒凉的食物,吃寒凉的食物会对我们的脾胃的阳气有损伤,所以尽量吃温热的食物对我们养阳气很有帮助。
4.户外活动,一方面可以晒太阳接受阳气,另一方运动能够我们充满活力让阳气更加旺盛。
5.泡脚,我们的足底有很多穴位,泡脚能够刺激这些穴位,还能促进全身循环,能够提升阳气。
6.中医保健中有拍背可以提升阳气,拍打手法是手指并拢,掌心部位中空,沿着脊椎向下拍打到腰骶部位,反复 5 遍;然后双手搓热,温捂腰部,每天 1 次。
总结阳气的简单方式就是晒太阳、多运动、不熬夜、少吃寒凉食物,还可以拍背泡脚都是对养阳气不错的方式哟!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一些帮助,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请给我点个赞再分享出去,要是还能给我个关注的话,我认为一定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谢谢!
【4】、来自网友【马璐中医主治医师】的最佳回答:
人活一口气,阳气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对比自然界有阳气,万物复苏,生长化收藏,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也依赖自然界阳气而生存。此外,我们人体内有自己的阳气,自己的小宇宙,主管人体的新陈代谢。那如何保护自己的阳气,不让它消耗过度,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呢?
第一点,减少消耗,这是最重要的,因为阳气不是无限量供应,一旦消耗超出身体承受,就会越漏越大,最终无法修补而命悬一线,那那些情况属于内耗呢?比如整天胡思乱想,考虑过多,还没发生的事情早就前后左右考虑了八百遍,全是无用功,静则修身,不是说让你处在安静环境中,而是心静,脑静。此外,节制房事,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点,尽量不要长时间在寒冷环境中工作或者生活,特别是炎炎夏日,本身是恢复阳气最好的时机,如果整个夏天都呆在空调房中,喝着冷饮,还是加冰的,吃着生菜沙拉,从外到内处于寒冷环境,一天两天还好说,长年累月,疾病就找上门来了。
第三点,冬天多吃温热食物,这属于食疗调理,比如羊肉,生姜就是很好的补阳之品。
第四点,有太阳的时候多出去晒太阳,纯阳大补[灵光一闪]。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养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