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在中国的评书界里,你认为谁是泰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5 22:10:10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在中国的评书界里,你认为谁是泰斗?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我想看看山顶什么样】的最佳回答:

泰斗不是一个人,也不用挣。

【2】、来自网友【纯钧 RHGL】的最佳回答:

个人最喜欢的是袁阔成先生,袁老的《三国》《封神》百听不厌。余者,一些老先生,以及单田芳、田连元、张少佐、连丽如等,也都各有千秋。

论泰斗,还得说是袁阔成袁老。其他人,包括一些老先生,如连阔如、金文声、刘立福等等,未必不好,只是可听的精彩作品太少了。

袁老的评书好就好在大气,节奏掌控得很到位,评述内容适中,听着极为舒坦,不累。这一点来说,目前无人可及。评书若是听得让人累,那就差着了。以袁老的徒弟张少佐来说,他继承了袁老的大开大合的风格,可是语气重音方面就远远不如袁老,还有得磨练呢。

单田芳先生的评书也很好,著名的几大系列,精彩纷呈,尤其有些是他自己的创作,也是很好的。不过,他和袁阔成先生还有差距,就是有时候把应该口语化的部分表现得有些书面化,在长枪袍带方面略有差距。

田连元先生也是同样的情况,主要是节奏上,有时听起来部分缓急,会累人一些。

连丽如则是容易把严肃的情节讲得过于口语化,而且有时有下意识的口头禅重复。

综合比起来,个人还是最欣赏袁阔成先生的表演。这种比其他人更能把内容和评论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的水准,是他足以称为“泰斗”的资格。

【3】、来自网友【红尘弥勒】的最佳回答:

在中国的评书界,响当当的泰斗级人物只有一个,那就是袁阔成。没有之一。

故而评书界有

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

一说。

袁老祖传的评书技艺,乃评书世家出身。其父辈的袁氏三兄弟,号为“袁氏三杰”,在评书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

袁阔成(1929-2015)自幼饱受家庭的熏陶,成长在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家庭环境中。先是随父习书,后又拜金杰立为师,并得到了评书大师陈士和的指点,技艺精进。

袁先生十四岁即登台说书,到了十八岁上,已然是评书界的后起之秀,少年英俊,以说《十二金钱镖》赢得交口赞誉,大获好评。

袁先生虽然出身于传统评书世家,但却没有一点门户之见,也不排斥和贬低其他艺术类别。尤其是在说书练技方面,先生博采众长,含菁咀华,善于从其他艺术品类中汲取丰富的艺术养分,大量融汇了戏剧、影视、表演、相声等表演艺术的精粹,糅合自家的说书体验,将一应艺术精华都贯通在所说的书目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回应和赞誉,成为评书界开宗立派的风向标。

先生虽然一生致力于传统评书的演绎,却对新兴的新时代评书尤其钟情。解放以后,先生就开始尝试通过评书的艺术形式将建国后的文学名著搬上评书艺术的舞台,并得到了很好的回应。像《红岩》《林海雪原》《吕梁英雄传》等名著,都成为了先生的评书表演段子。

改革开放以后,先生重新焕发了艺术活力,再度开始了传统评书的演绎播讲。《水泊梁山》《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传统评书竟相亮相,再一次风靡全国,影响巨大,享誉海内外。

在从艺的几十年里,先生毕生致力于评书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应艺术后进,还身体力行亲自操刀主持相应的艺术活动,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先生自成一派,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评书艺术,并形成了自家独特的袁氏风格。先生的评书,说演兼具,神形兼备,语言幽默生动,表演细腻感人,艺术形象鲜明,具有“

漂、俏、脆、快、帅

”的典型特征,代表了评书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演绎水平。

先生的努力和演说得到了民间的追捧,官方也十分重视先生的艺术成就,为先生频发了代表曲艺界的最高奖牡丹奖,并授予其终身成就奖。

不幸的是,先生于二零一五年三月二日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八十六岁。先生生前的门徒虽然多有努力,但其成就和名气远远不及先生。可谓是大师一去,落叶飘零;大师一去,再无大师。

先生一生的代表作很多。这里截取几部最有影响的经典摘录如下:

《三国演义》;

《水泊梁山》;

《西楚霸王》;

《薛刚反唐》;

《封神演义》;

《施公案》、《彭公案》;

《林海雪原》,《烈火金刚》,《暴风骤雨》,《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都古城》

……

图片来自网络

【4】、来自网友【胡嗑儿】的最佳回答:

我现在每天都在听评书,而且是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其他人的评书我一概不听,不是不想听,而是听不进去。我认为在评书界里,单田芳是首屈一指的。

单田芳先生那略带嘶哑的声音,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因为喉部做手术而引起的。坏事变好事,这独具特色的声音,反倒成他的标识。我爱听单田芳先生的评书,是因为他的评书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从语言特色上看,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特色非常鲜明,就像唠家常一样。这就是语言的亲和力,他能把听众牢牢的吸引住。反观别的表演艺术家,用的都是书面语言,而书面语言用在评书表演上,他的艺术感染力显然不如生活化的语言。例如,在《乱世枭雄》这部书里,说一个人的枪打的非常准,单田芳用的是“管直”两个字,枪他不说是枪,却说是冒烟儿的傢伙。仔细地品味一下,在单田芳的评书中,大量的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的运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是他颇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评书是语言的艺术,人们是听书,而不是看书,而最适合听的语言便是生活化的语言。

二,说与评相结合。说与评相结合,这是单田芳评书艺术的又一鲜明特色。单田芳的评书,不仅仅是讲故事,对于许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单田芳都有一番自己的评论,亮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对“皇姑屯事件”、“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对张作霖、张学良、蒋介石等等人物,单田芳在评书中都有自己对这些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此外,对涉及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单田芳在自己的评书中,都有评论性的语言。

三,单田芳在讲评书,同时也是在讲历史。单田芳先生的许多评书,都是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加工。从他的评书里,人们大体上可以知道一些历史的梗概。听他的评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还能了解许多历史。

可惜老先生不在了,再也听不到他的新的评书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在中国的评书界里,你认为谁是泰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