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对仗是否工整?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陆小荷】的最佳回答:
虽然是名句,但对仗并不工整。首先身和心同为平音,另外翼和通词性不对。
【2】、来自网友【与君共学】的最佳回答:
名词“心”对名词“身”,工对;动词“有”对动词“无”,工对;偏正名词短语“灵犀”对偏正名词短语“彩凤”,工对;偏正动词短语“一点通”对偏正名词短语“双飞翼”,宽对。
从分析来看,这两句对仗是基本工整的。没有必要去追求很严格的完美。因为“一点通”是中通的犀牛角,如果换成名词,就写不出这个特点了。李商隐用词,不会比我们差的。
【3】、来自网友【杜象应】的最佳回答:
何为“对仗”?
对仗,中古时的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又称队仗和排偶。
具体说法:是按照字义的虚实和字音的平仄来做成对偶式的句子。
对仗要求:(1)、平仄相反;(2)、句型(句法)结构一致,如主语结构对主语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3)、词类(词性)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还有重要的一点值得注意:词语的“词汇意义”也须要相同。礕如同是名词对仗,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求相同,例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行为、动作……”等是同一范围内意义的词方可对仗。
对仗类型:总体来说有宽有言。在实际运用中有工对、宽对、借对、邻对、流水对和扇面对等;在叙述内容时有言对、序对、正对、反对等。
对仗作用: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它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了相互映衬的状态,从而导致此语句更具有表现力和韵味性。
关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对仗是否工整?
此二句出处:来自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诗中。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此二句简释:“身无彩凤双飞翼”,写相思之苦痛,恨自己身上没有彩凤一样的双翅能飞到爱人的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厚,彼此的心意能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就好。
此二句是否工整?“身无”与“心有”,反对,陈述的是一外一内,侧重于感情的话,又是一喜一悲;“彩凤双飞翼”与“灵犀一点通”,分别指两动物的身体部位,数量、词性皆相对恰好。“双飞翼”与“一点通”,虽有点欠缺,但转念一想,这个“通”在此句中就是名词“路”的代替,和“翼”就不违拗了。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此两句的对仗很工整,将那种两人之间深爱着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情痛刻画得惟妙惟肖。
总觉得“双飞翼”和“一点通”词性不相符对吗?
首先,了解一下词性:它是针对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语法结构上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由此推之,“双飞翼”是实词,实打实的一对翅膀;“一点通”是虚词,因犀牛角之间始终相通,不止一点点。
其次,“翼”与“通”有点欠缺,好像不是名词对名词,但你若能转念思索一下,不妨试试一次切换功能。
也即是说,犀牛角之间是永恒相通的,就恰如一条通道,那么,这个“通”的隐藏名词就是“路”或“道”了。
题外附注一下:“双飞翼”与“一点通”,不仅合乎词性,而且合乎平仄。因为古诗词中“一”为仄声,所以“双飞翼”(平平仄)、“一点通”(仄仄平)。
总之,“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整体性对仗是工整,只不过“双飞翼”与“一点通”字面上有欠缺,但在意义上的词性是对应的。
(图片来源网络,违规即删)
【4】、来自网友【张先生有话好说】的最佳回答: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从整体上看,对仗是工整的:———你看:
“身”对“心”,名词对名词;
“无”和“有”,动词对动词,反义词相对。
“彩凤”对“灵犀”,偏正结构的名词相对;
“双飞翼”对“一点通”;数量词对应数量词。
对仗工整,千古名诗句,让人过目难忘,余味无穷!
律诗至唐朝而极盛,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讲究对仗、平仄、押韵,更讲究诗歌的深邃的意境和诗人的真情实感。
规矩都是人定的,但不能让规矩害人!古代人很重视“变通”,随机应变是聪明智慧,死守教条是傻瓜笨蛋!例如,古人倡导“男女授受不亲”,但嫂子溺水快要淹死时,小叔可以下水救她!如今“溺水救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诗词也一样,不能“因词害义”,也不能死守“格律”不知变通,让诗词“味同嚼蜡”面目可憎!熟读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会深谙其中的道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对仗是否工整?】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