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野钓如何长期养一个窝子?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做变压器的钓鱼人】的最佳回答:
想长期养好一个窝子的话,首先得选一个一般人去不了比较隐蔽的地方,不然就是在给别人做嫁衣,同时也需要很大的成本(时间成本及窝料成本,一般不是职业钓鱼人应该不会有这种操作)。其实像我自己这种上班族,平常钓鱼时间已经相当少了,长期做窝的计划也只能想想而已,平常有时间出去野钓最多也就是找到钓点后随手抛几块花生枯或菜籽饼后就开始垂钓。鱼获全看运气了
【2】、来自网友【闲话里话外】的最佳回答:
撇开其他外界的因素来说,如果你经常在一个位置钓,想通过养窝子来把鱼引诱过来,首先一点,每次做钓不要把窝子里的鱼钓完,但凡窝子里有那么一条两条鱼在里边,他来回游动,觅食的时候,尾巴会甩动窝料,使其味道扩散的更远。养窝初期,尽可能不钓,少钓,就是这个因素。尤其是在冬天里,气温低,鱼的活性小,且爱扎堆,一旦你把这队鱼钓光了,等鱼再进窝那还不知道啥时候有鱼呢。
另外一点,在做钓过程中,刚开始可以不打窝先钓,感觉鱼口不错,钓上几条后,中间补点窝料少量,在做钓离开时,补窝料。主要保证窝里始终都有东西吃,但走吃不饱,鱼饵就会赖着不走。排除人为因素,即使明天没时间钓,也要抽时间把窝料续上。慢慢的把周围的鱼也都诱过来。
但在实际环境里,基本上很难长时间养好一个窝子,因为做钓的人比较多,而且自然河流环境因素影响也比较大,有时候你做的窝子别人去钓了,又不是收费的钓场,自然是没办法的,做钓过程中跑几次鱼,窝子就废了。所以在外界因素干扰不强的情况,养窝子还是有效果的
【3】、来自网友【W 多多霸】的最佳回答:
大概是 2000 年左右,在新疆。本人是野外作业行业,正好遇上歇工,又处在一个有几百亩水面的湖边。开始是从食堂拿吃剩下的饭菜,每天晚上准时打窝,持续了一个礼拜再作钓。每次去都是晚餐后钓两小时。由于钓点比较隐蔽,每天钓完后鱼具和鱼获都不拿回来,到第四天鱼护里有鱼死了,觉得鱼点多了。准备拿回去,试了一下,一个人真不行,叫了同事过来抬才弄回去。后来就专门钓胡子鲶,用羊肝。每天都会有,多的时候五六条,最少也能钓一两条。在那个湖边待了差不多四个月,食堂没在外面买过鱼。不光是钓,也下网。特别是白条,一网下去随便七八斤,一点牛皮都不吹。那边鱼比较杂,主要还是以半斤到八两的鲤鱼,再就是鲫鱼,鲶鱼,鳊鱼。那个经历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了。文笔不好,大家将就着看
【4】、来自网友【野钓回锅肉】的最佳回答:
事实上,这个问题我尝试过很多方法去解决,但很遗憾,没有成功过。或许我把我失败的教训告诉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也是野钓爱好者,首先,我们确定一点,野钓根本无法长期养一个窝子,因为野外水域的水情,鱼情很大程度上是受自然季节影响的,根本无法靠窝料留住鱼群。换句话说就是,鱼群的去留是受季节和水情控制的。
其次,长期养窝是建立在有鱼群出没的特定水域,这个就要求这个自然水域首先不能有半点人为的干扰因素存在,就现在野钓环境来看,这太难了,平时只要哪里出鱼了,方圆百里的钓友都会赶去钓。
最后我们建议你这样做,主要抓住季节气候的变化,细心留意野外水域环境的水情变化,与其被动养窝子,不如主动找鱼群。也只有这样,你丢到水里的窝料才有价值,才会预期的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野钓如何长期养一个窝子?】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